濟理寺

濟理寺

台州濟理寺位於楚門筠崗,又稱“濟理堂”,其所在的景區稱“牛角坑”。

基本信息

簡介

原寺建於宋祥符元年(1088),地處重崗對峙之中。景區山巒秀麗,森林蓊鬱,道路蜿蜒,流水潺潺,四周崗巒蟠繞,奇石嶙峋,是一靜謐幽深的去處。寺前山巔有“石艇岩”,似從遠處飛來停泊;原寺旁有溪,長數十丈,宛若游龍,稱“龍遊街”;下有“龍潭”,瀑布高懸,潺潺直射,泉深水清,時興去霧,又稱“吐霧潭”。其餘景觀有蟠去壁、雙鳳崗、鰲頭、蝙蝠洞、老僧岩、仙人跡、天柱峰、留雲洞、萬松徑、馬鬣崗、蓮泉池等。

1958年建水庫時,濟理寺被拆毀,景點大多沉沒庫區。今仍存部分景觀。

1984年,將牛角坑永福堂改名“濟理寺”,新址四周林木參天,筠竹搖風,鳥語花香,環境幽靜,是假日遠足悠遊勝處。

傳說

在很久以前,楚門半島連續十九年大旱,人們吃糠咽菜,苦度時光。東海龍女為解民間疾苦,私自到人間降雨賜福。

公主在風景秀麗的小竹岡小溪源頭,開闢了龍宮和行宮。龍宮和行宮之間的長長山坡,被龍往返磨出一條坑道,坑底平滑,閃閃發光。後人把這三地分別稱為“里龍潭”、“外龍潭”和“遊街”。

不久,東海龍王知道後,下旨令公主速回東海。龍女難違父命,依依惜別善良的人們,帶著侍女,離開了山青水秀的龍宮。途中,她發現一虎一牛相鬥于山麓,大片莊稼被破壞。公主憐惜農家作物之心油然而生,毅然猛力沖向虎牛相鬥處,呼嘯著從梅岙渡入海。被沖死的虎臥於東,稱虎頭山,後建有虎頭廟;沖死的牛伏於西,人們稱水牛山。現在的“水牛頭頸”,即是水牛被沖斷的身首分離處。

人們懷念龍女,在龍潭邊建廟宇以示紀念,取名為“祭禮寺”,後來改為“濟理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