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是2000年10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國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坐落在儒家文化發源地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山東省濟寧市區。地理位置優越,人文底蘊深厚。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是讀書求知的理想境地。截止2016年2月 學院現有教職工640人,專任教師436人,教授、副教授204人,博士、碩士339人。346名企業工程師、技師擔任兼職教師。全日制在校生11275人,成人教育、遠程開放教育在校生3000餘人。學院占地955畝,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9億元。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其前身是1979成立的濟寧職工大學和濟寧廣播電視大學,合併稱為濟寧大學,後因學校改革於2000年10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改為全日制國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占地955畝,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9億元。坐落在儒家文化發源地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山東省濟寧市。這裡地理位置優越,人文底蘊深厚,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是讀書求知的理想境地。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635人,專任教師348人,教授、副教授173人,博士碩士292人。217名企業工程師、技師擔任兼職教師。適應市場經濟規律,建立了績效考核、效率優先的人事分配製度,激勵專任教師主動提高教學、實踐、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聘請企業技術骨幹、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初步建設了一支專兼結合、德技並重的教師隊伍。實施教師素質和學歷提升計畫,專業課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鍛鍊;先後選派30名教師國外培訓、50名教師國內訪學;邀請外國專家來校講學授課;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比例達到43.6%,“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到81%,具有高級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到28.6%。實施教學團隊、專業帶頭人、課程負責人培養計畫,培育出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市級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培養了1名全國勞動模範、2名省級教學名師、1名市級首席技師、4名濟寧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優秀教學團隊
2010年國家級教學團隊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團隊(主持人 孫志春)
2012年省級教學團隊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主持人 蘇曉華)
2011年省級教學團隊 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團隊(主持人李娟)
2010年省級教學團隊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教學團隊(主持人 劉迎春)
2009年省級教學團隊 數控編程與操作教學團隊(主持人 王申銀)
2007年省級教學團隊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團隊(主持人 孫志春)
2010年院級教學團隊 眼視光技術專業教學團隊(主持人 閆偉)
2010年院級教學團隊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團隊(主持人 王東輝)
教授名錄
於建民 徐峰
孫志春 張立國
賈慶超 張存禮 楊淑啟 莊競
吳冉 劉繼修 劉迎春 張西忠

在校學生

全日制在校生10650人,成人教育、遠程開放教育在校生3000餘人。

院系設定

根據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機電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建築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生物與化學工程系、藝術與設計系、如意服裝學院、文化傳播系公共事業管理系、經濟管理系、外國語系旅遊管理系、德育教學部、基礎教學部、體育部、眼視光學院等院系。
機電工程系
機電一體化技術 模具設計與製造 數控技術 礦山機電
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 電氣自動化技術
汽車工程系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汽車電子技術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汽車定損與評估
建築工程系 建築工程技術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工程造價 工程監理
電子信息工程系 計算機套用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 軟體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生物與化學工程系 生物技術與套用 套用化工技術 煤炭深加工與利用
食品營養與檢測
生化製藥技術
藝術與設計系 圖形圖像製作 動漫設計與製作  服裝設計 廣告設計與製作
經濟管理系 會計電算化 電子商務 物流管理 行銷與策劃
物流管理(中外)
文化傳播系 公共事業管理系 學前教育 文秘
表演藝術
外國語系 旅遊管理系 商務英語
旅遊管理 酒店管理
航空服務
如意服裝學院 服裝銷售與管理 眼視光學院 眼視光技術 眼視光技術(中外)
德育教學部 基礎教學部 體育部

專業架構

廣場廣場
據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成立了行業企業專家參與的專業建設委員會,堅持“積極適應、適度超前、服務產業、支持轉型”的專業建設思路,依託濟寧裝備製造、生物技術等主導產業,強化了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建築工程技術、生物技術及套用等產業支撐型專業,增設了數控技術、煤炭深加工與利用等人才緊缺型專業;緊貼現代服務業,開辦了眼視光技術、物流管理、旅遊管理等專業;建成了機電、汽車、生物等6個優勢專業群,形成了校地緊密對接、專業根植產業、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發展的專業格局。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央財支持專業,3個世界銀行支持專業,1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示範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10個省名校重點專業。
特色品牌專業如下
專業 專業帶頭人 榮譽
機電一體化技術 袁衛華 吳冉 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國家發改委立項世界銀行職教項目支持專業 2006年山東省高校特色專業 2005年山東省高職示範專業 2001年教育部教學改革專業
數控技術 張興軍 王申銀 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國家發改委立項世界銀行職教項目支持專業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孫志春 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國家發改委立項世界銀行職教項目支持專業 2007年山東省高校特色專業 2006年山東省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主體專業
建築工程技術 蘇曉華 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國家發改委立項世界銀行職教項目支持專業 2010年山東省高校特色專業
生物技術及套用 陳紅霞 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2012年山東省高校特色專業
眼視光技術 閆偉 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2011年山東省高校特色專業 2011年中央財政支持專業 2006年山東省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主體專業
物流管理 胡玉婷 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學前教育 高騏 王東輝 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酒店管理 彭瑞娟 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
計算機網路技術 劉迎春 2011年中央財政支持專業 2009年山東省高校特色專業
會計電算化 劉穎 2001年山東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教學改革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以課程建設為抓手,師資隊伍建設為保障,全面實施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形成“抓課程推專業強師資促教改”的內涵提升機制。探索創立了工學結合“三級遞進”的課程建設模式,建立了達標-優質-精品課程體系。建成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8門省級精品課程、87門院級精品課程;孫志春主持的構建“產教融合、文化育人”體系,培養“品優技高有才藝”人才——以裝備製造專業群為例》成果獲得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率華娟主持的《以套用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升為導向的高職英語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以酒店英語為例》成果獲得二等獎;梁承忠主持的《校企文化一體化體系建設著作》、劉向紅主持的《基於仁和敬信文化育人平台的“課堂+活動+實踐+項目”四位一體素質課程體系構建》、邵作昌主持的《<大學生理財入門>課程開發與研究》等三項成果獲得三等獎;主持省高校教改立項課題8項,省市級教科研項目111項並獲獎89項,“高職院校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校企合作開發了186部校本教材和自編教材,主編了37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其中1部被評為國家精品教材;發表教育教學研究論文600餘篇。
學校精品課課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年度 類型
工程機械CAD/CAM 莊競 2012年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會計信息化實務操作 李娟 2012年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會計信息化實務操作 李娟 2010年 國家級精品課程
汽車傳動系統的故障診斷與修復 孫志春 2009年 國家級精品課程
工程機械CAD/CAM 莊競 2009年 國家級精品課程
汽車檢修技術系列課程 汽車機械裝置的分析與套用 馬翠英 2012年 省級精品課程
汽車養護 劉猛洪
汽車發動機的故障診斷與修復 蔡軍
汽車車身診斷與修復 謝雲葉
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與修復 劉立志
職業人文素質課程 《論語》心讀 姚洪運 2012年 省級精品課程
人際溝通 劉向紅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王波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宋永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韓宗邃
電子技術綜合實訓及產品製作 劉利斌 2011年 省級精品課程
液壓系統的維修與套用 吳曉路 2011年 省級精品課程
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 蘇曉華 2010年 省級精品課程
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 劉繼修 2010年 省級精品課程
汽車轉向行駛制動系統的故障診斷與修復 蔣衛東 2010年 省級精品課程
汽車拆裝與調整 劉立志 2010年 汽車教指委精品課程
工程機械結構分析與套用 吳冉 2010年 機電教指委精品課程
眼鏡定配與加工 閆偉 2010年 相關醫學教指委精品課程
建築工程測量 初艷鯤 2009年 省級精品課程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張西忠 2009年 省級精品課程
數控編程與操作 王申銀 2008年 省級精品課程
汽車電器 劉立志 2007年 省級精品課程
機械設計基礎 吳冉 2007年 省級精品課程
汽車構造 孫志春 2006年 省級精品課程
機械製圖與CAD 莊競 2006年 省級精品課程
C語言程式設計 劉迎春 2005年 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領導

王寶海 黨委書記
於建民 院長、黨委副書記
李邦志 黨委副書記
徐 峰 副院長、黨委委員
孫志春 副院長、黨委委員
唐曙光 副院長、黨委委員
王慶國 紀委書記、黨委委員
楊淑啟 工會主席、黨委委員
楊玉平 黨委委員

校徽校訓

校徽校徽
校訓:崇德尚能
校風:敬事而信
教風:誨人不倦
學風:學而時習

發展目標

食堂食堂
“十二五”期間,學院以“創新多元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為先導,以“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系統化改革”為主線,以山東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為抓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建成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社會服務中心、文化傳播中心。使校企共同體體制機制創新、學崗直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融入地域文化的素質拓展教育成為全省示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