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元代文獻中未發現有關濕婆教的記載。本世紀三十年代以來,泉州曾多次發現元代濕婆教雕刻遺物共200餘方,特別是近年來屢有新發現。1984年底,學者們在泉州通淮門城牆附近發現一方濕婆教石刻。該石呈長方形,體積為47×57×22厘米,石質為輝綠岩。其主體部分刻成屋形方龕,龕頂正中為一鐘形紋飾,屋脊頂層飾有獅子頭像,屋宇下左右各刻有一根多層相迭的蓮花柱,龕內正中雕刻著一塔狀磨盤,承托在盛開的蓮花之上。塔狀磨盤左右各有一神像,頭戴寶冠、頸項上飾念珠,腕上套有鐲環,以同樣姿勢坐在蓮座上。這裡的神像應為印度教破壞之神濕婆(Siva)或其追隨者,而龕內的塔狀磨盤則應為濕婆最基本的化身林加。濕婆教認為破壞之後必然要創造。濕婆雖然是破壞之神,但也有創造能力;林加(即男根)是其象徵。此石刻屬於濕婆教建築外觀飾物,常嵌在內殿的層樓頂上。五十年代初期吳文良曾收集到類似的龕狀石①。濕婆教的神像在泉州一帶發現得不少。
其他資料
1985年以後,泉州又徵集到多件濕婆教石刻。其中有“花朵式”柱頭兩方。一方為25×98×98厘米,前後兩面各雕有蓮瓣及十字形花朵,兩側花朵對稱向下垂。另一方為26×86×86厘米,形制與前一塊一致。泉州出土的花朵式柱頭很多,都為南天竺式樣,具有犍陀羅藝術的風格。1985年在泉州南門附近發現了希臘式柱頭石;1989年在鹿園靈山附近發現了葫蘆狀柱頂石。另外還在築路施工中發現過石橫枋,兩端雕有花紋,左側有眼鏡蛇相交的變形圖案,右側長方形框內雕有海棠花,邊緣雕有科形蓮瓣。此石當為廊柱柱頭檐之間的橫向梁枋。這類橫枋1988年還發現過一件。
1956年吳文良曾在泉州五堡街豆芽巷發現過域外文字的碑銘②。後經印度學者和日本學者辨認為泰米爾文③。泉州的這些印度教石刻證明元代這裡曾經存在著濕婆教寺院④。
在泉州活動的濕婆教徒主要應是從南印度的馬八兒泛海而來的商旅。馬八兒又稱南毗國,宋元明時代與泉州的海上聯繫十分密切。據趙汝適記載,宋末有南毗國人時羅巴智力乾父子
居於泉州城南。泉州城南正是大批濕婆教石刻和上述泰米爾文碑文的出土地點。可以構想,時羅巴智力乾父子,是當時居於泉州的濕婆教徒社團中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