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96年10月6日,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更名為澳大利亞共產黨,使澳大利亞又有了新的共產黨。2005年9月30日-10月3日,新澳共在悉尼召開了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的口號是“在工人階級中建黨,每一個黨員都是活動家”。大會選舉出以彼得·西蒙為總書記、以漢納·米德葉頓為主席的新中央委員會,通過了新黨綱和一系列新的決議,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深刻分析,總結了20世紀社會主義歷史進程的經驗教訓,闡明了澳共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新構想,對澳共在21世紀的活動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發展歷程
20世紀60年代受國際共運影響,該黨發生分裂。1964年3月15日,原澳共書記希爾另組澳共(馬列),反對澳共中央的親蘇立場。從60年代中期起,該黨的政治路線發生了一些變化。黨的21大通過的黨章刪除了民主集中制原則,黨的22大檔案沒有關於馬列主義作為黨的思想基礎的表述。進入80年代以來,該黨倡導建立左翼聯盟,改善同左派政黨的關係,並提出與其他社會主義者共建“獨立的社會主義黨”。1989年12月2日黨的特別代表大會決定,該黨於1989年底停止活動,以使黨員全力參加“新左翼黨”。黨報《論壇報》發行至199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