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壩村

潘家壩村

潘家壩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麻栗鎮,地處麻栗鎮東南邊,距麻栗鎮鎮政府所在地8.00公里,到麻栗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8公里。東鄰下金廠,南鄰沖頭,西鄰紅岩,北鄰南油。轄潘家壩一、潘家壩二、滴水岩等2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25戶,有鄉村人口2820人。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24.58平方公里,海拔1,520.00米,年平均氣溫15.30℃,年降水量1,050.6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665.00畝,人均耕地0.96畝,林地4,890.00畝。該村農業人口2785人,勞動力150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60人。

自然資源

經果林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65.00畝(其中:田683.00畝,地1,982.00畝,人均耕地0.96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4,890.00畝,其中經濟林果418.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桔、梨、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8,918.00畝,其他面積20,392.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
通水情況
、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618戶通自來水,有7戶飲用井水。有625戶通電,有54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47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87.52%和87.5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8戶(分別占總數的58.56%和25.28%)。
該村到麻栗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機車2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32.00 畝,有效灌溉率為72.5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0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0畝。
到2009年底,全村有2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64.00萬元,
農村經濟
其中:種植業收入251.00萬元,占總收入的49.46%;畜牧業收入181.00萬元,占總收入的29.4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10頭,肉牛287頭,肉羊45頭);林業收入49.00 萬元,占總收入的9.89%;第二、三產業收入5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1.18%;工資性收入70.00萬元,占總收入的15.05%。農民人均純收入1997.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0.0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1人(占勞動力的9.34%),在省內務工28人,到省外務工 11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
核桃
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13.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8.8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小雜豆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生豬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25戶,
街道衛生情況
共鄉村人口2799人,其中男性1526人,女性1273人。其中農業人口2784人,勞動力152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其他民族32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54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6.37%;享受低保350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5所,
二層岩國小
校舍建築面積1,253.00平方米,擁有教師19人,在校學生379人,距離麻栗鎮中學10.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79 人,其中小學生277人,中學生10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
村務公開
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4.15萬元,有固定資產18.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收支等。

基層組織

黨建辦
該村建有黨支部5個,共有黨員63人,其中男黨員55人、女黨員8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2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142人。

人文地理

該村以漢族為主,
編背簍
其中其他民族32人。漢族的節日主要有過小年(即除夕)、春節、過大年(一般在以正月十四居多)、端午節、七月半。

新農村建設

2008
村貌整治
年以來該村抓住機遇,依靠政策,依託自然資源優勢,積極爭取資金、民眾自籌及投工投勞相結合,對引水工程、沼氣池、小水窯、進村道路、學校等基礎設施項目進行了改造建設。在村容村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等各項基礎設施項目上得到進一步改善,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改觀,發展後勁明顯增強。

發展重點

該村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養牛
一是基礎設施差。進村道路等級低下,入戶路差且居住環境惡劣,村容村貌茶。飲水質量不達標。民眾生產生活十分困難。二是缺乏可持續發展項目的支持。民眾增收難,看病難的現象特別突出。
該村今後發展的重點:一是大力發展種植業。到"十一五"期末,發展八角200畝以上。二是大力推薦勞務經濟增收。到"十一五"期末,戶均勞務收入達6000元以上。三是突出養殖業的地位,大力推廣科學飼養。到"十一五"期末,全村生豬出欄達4000頭以上,禽蛋產量達1噸以上。大牲畜存欄達1500頭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746元增加到1997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