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便利
緊靠206國道,京九鐵路、滬蓉高速公路、楊新公路穿境而過,距安慶碼頭、機場、海關30里。
文化底蘊
1、潘氏宗祠
在桐城《木山潘氏宗譜》上記載:“明之初自鄱陽湖瓦屑壩來止桐之木頭山愛其土風淳樸”。這說明本族是元末明初從瓦屑壩遷移到桐城。由此可推算出此支潘姓極有可能是由江西婺源,自發地經官方渡口饒州瓦屑壩,遷至安徽桐城雙港潘家祠。
潘氏得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來歷有三:一是周文王子畢公高之子伯季食采於潘地,其子孫因此以潘為姓,距今亦有3000年之久。二是春秋時期楚公族氏之後,以字為氏而姓潘,距今亦有2500餘年。這一支就是顓頊帝高陽氏的後代,他們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安徽、江蘇、浙江一帶。三是南北朝和清代一些少數民族相率歸化,而被朝廷賜姓為潘,今天台灣高山族的潘姓就是如此。
潘姓原本周楚王室,賜姓亦屬高貴尊榮,歷代人才濟濟,史書不絕。楚有穆王大臣潘崇,三國東吳名將潘浚、潘璋,晉有世稱“二潘”的文學家潘岳和潘尼叔侄,宋有戌邊大將、同平章事潘美,明有清廉勤政的名臣潘府,清有大學者潘耒,當代有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潘天壽。桐城木山潘氏屬於周楚貴胄,才彥俊傑,代不乏人。明代兵部左侍郎潘汝楨,明末清初文學家潘江,清末津京道台潘照,現代學者潘田,民國安徽警察廳長潘晉華、知名人事潘贊化等則是其中的名楚。
•桐城木山潘氏簡介
自一世祖明代洪武初年由江西瓦屑壩遷徙而來,至今已歷600餘年,二十多代,歷代祖先篳路藍縷,開田拓地,含辛茹苦,繁衍生息,在使家族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創造出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寶貴的歷史文化。潘氏宗譜便是這一歷史的真實記錄和寫照。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主要由國史、方誌和家乘三部分組成。家乘也就是家譜、宗譜、族譜,可見它在傳承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於一個家族而言,纂修宗譜為的飲水思源,為的是積累共同的記憶,凝聚共同的情感,珍惜共同的創造。對於每個族人而言,宗譜可以把我們與先人的生命聯結起來,繼而把一個家族的生命與後人聯結起來,在享受聯結過去與未來的愉悅中,以安然的心情揚起生命的風帆。
潘氏十分重視修譜這一維繫與傳承工程,自一世祖遷桐以來,已九修宗譜,多次成書,最早創修於明末,最近的一部則是修於民國17年(1928)的《桐城木山》,該譜結構嚴謹,內容宏豐,洋洋百萬餘言。
•桐城木山潘氏族人
潘江 明末清初大文學家、詩人(桐城派奠基人)
原名大璋,字蜀藻,(1619—1702),晚年自號耐翁,因自名其居處為“河墅”,時人又稱為“河墅先生”。
“河墅先生”先前在桐城城中有祖傳舊居“石經齋”,詩人以為臨市喧鬧,著意于山林野外擇地而居。幾番踏尋,終於在城西門外找到一處荒棄的山園,“去城才三里之遙。”“與古塘莊相向,山園半畝,數易主,而竹徑猶荒,茅屋三間,久無人而柴扉不設。”他買下這片山園,給這地方起了個名字叫“河墅”,請人修葺整治,宛然南山之陶廬。詩人終於在半生蹉跎之後給自己的身心找到一個歸宿,並作詩明其志曰:“老大迄無成,蹉跎六十餘。逝將去城郭,結我田中廬。”
戴名世作了一篇《河墅記》,對尊師不羨富貴、甘老林下的舉動深為敬慕:“先生名滿天下三十年,亦嘗與諸生旅試於有司,有司者好惡與人殊,往往幾得而復失。一旦棄去,專精覃思,盡究百家之書,為文章詩歌以傳於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間者求賢之令屢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猶然山澤之癯,混跡于田夫野老,方且樂而終身,此豈徒然也哉!”
大學士張英與潘江有同學之誼,每年回龍眠山居所“賜金園”休養,都要繞道去河墅訪問,據張英說,他在賜金園養病休憩,一年中才百餘日,“潘子則早春攜家出郭,秋盡始返邑居。一年中臥病河墅者強半。復於其邑居之暇,載壺榼邀勝侶,觴詠其間,視城市塵埃若塗炭。”
宋實穎贈詩潘江:“兩朝文獻真儒者,四海津梁大父行”。
張英為先生題寫墓碑:“大詩伯河墅先生潘公之墓”。
潘黎閣 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幕僚,後任天津道台。他和中國近代教育之父、桐城名士吳如綸是摯友。(潘贊化祖父)
潘贊化(1885—1959),字贊華,號世璧,晚號仰聃。雙港鎮潘家樓人現代知名人士、詩人。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舉家遷回桐城。光緒二十七年,同堂兄潘晉華與陳獨秀、柏文蔚等人,在安慶北門藏書樓,組織“青年勵志社”,從事反清宣傳活動。他們的行動被清廷列為大逆,四處搜捕,潘氏兄弟被迫流亡日本,潘贊化入東京振武學堂學軍事,並加入孫中山在東京組織的“興中會”。不久,受孫中山派遣,潛回安慶,進行民主革命活動。光緒三十三年七月,徐錫麟在安慶刺殺恩銘捐軀,安慶起事失敗,當局加緊追捕革命黨人。潘贊化再次出走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學習獸醫。辛亥革命時回國。民國元年(1912),安徽都督柏文蔚委任其為蕪湖海關監督。到任後整頓關卡,杜絕偷稅漏稅。所有稅收,悉數上繳上海同盟會,支持革命。對此,孫中山曾當面稱謝。
次年,袁世凱派倪嗣沖為安徽都督,潘贊化遂卸任,寓居上海。民國4年,輾轉到韶關,秘密進入雲南,參加蔡鍔護國軍的討袁活動,獲“雲南起義紀念章”一枚。民國16年,北伐軍抵達長江流域,柏文蔚出任國民革命軍33軍軍長,委潘贊化為副師長。後轉赴南京,在實業部任科長。抗戰爆發後隨實業部到重慶。民國29年離職,攜子潘牟徒步返回故里,傾心家鄉教育事業,民國31年出任桐城孟俠中學校長。34年任桐城縣臨時參議會副議長。其間在故鄉練潭潘家樓創辦木崖、黎閣國小。
潘贊化身高體魁,長髯拂胸,舉止瀟灑。與僧尼、居士交往甚密,主張儒、釋、道三元合一。行為怪異,鄉人稱為“桐城怪傑”。善詩,九·一八事變後,目睹國土淪喪,常以詩憤世,寓意禪林。他曾在佛教勝地九華山作七律一首寄陳獨秀,詩云:“匈奴未滅不為家,卅載風塵兩鬢華。故國已成俎上肉,時賢相厄眼中沙。白霜公子啁天水,赤鐵道人練雪花。宇宙原來一桎梏,心藏丘壑自煙霞。”陳接詩後,親筆草書吊屏,真跡今藏桐城文化館。
建國後,潘贊化曾任安徽省文史館館員,1959年8月病逝於安慶。著有《二明亮軒詩集》印行傳世。
潘季野潘田(1876-1950),字筱林,號季野。雙港鎮潘家樓人,教授、詩人。
潘田出身於耕讀世家,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潘江後裔。清光緒十九年(1893)廩貢生。光緒三十年在安徽學務公所任職。他勤懇敬業,好學深思,擅長於鄉邦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深得安徽提學使沈子培的器重和讚許。光緒三十四年,調入安徽中等工業學堂任教習,後兼任安徽女子師範學校教員。民國初年,潘田受聘為桐城中學國文教師。他知識淵博,卓然不凡,贏得了眾多學子的尊敬。曾在桐城中學讀書的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在其《全集》自序中寫道:“在桐城中學讀書時,我得益最多的國文教師是潘季野”。民國9年(1920),應聘安徽法政學校國文教員。民國17年,安徽大學成立,被學校首聘為文學院教授。民國19年,任安徽通志館纂修,編成《安徽通志·藝文考集部提要》36卷。抗日戰爭爆發後,潘田回到家鄉。參與創辦了以其先祖潘江(號木崖)命名“木崖國小”(天城中學前身)
2、大橫山
大橫山位居桐城市城區東南31.5公里處,屬於雙港鎮。地貌系大別山余脈與大龍山脈之間,屬丘陵區,大橫山海拔高152.3米,山脊為近南北向,是座突兀的小山,面朝桐城市。山的背面是湖泊連著長江。古時為桐子國擋住了長江水的倒傾。也是桐城到安慶的(東大路)必經之路。
美麗神奇的大橫山就和她的傳說一樣,一次又一次用她是身體擋住了洪水和日本侵略者的侵犯!
•大橫山特色
涼水井:位於東面中間山腳,四季涼水湧泉;( 潘賽村汪家老屋)
溫泉口:位於南面東南山腳,四季溫水湧出;(福華村耐火材料廠)
映山紅:清明時節雨紛紛,漫山遍野映山紅。
•大橫山抗日保衛戰
桐城古道歷史久遠,素有“七省通衙”之稱。昔時安慶至桐城途徑有二:其一為“東大路”,系由安慶十里舖、集賢關、總鋪、練潭大橫山、雙港鋪、金神墩、白馬廟油炸巷至桐城縣城;其二為“西大路”,系由安慶經月山、高河埠、鄭家河、青草塥、陶沖、掛鎮、三里街至桐城縣城。從安慶由東大路跨過安合公路,經姚塝,與西大路相連,又可直達武漢。大橫山一山兀立,南固安慶、北衛桐城,為總扼桐城東西大路連結之咽喉。
1938年6月,侵華日軍占領安慶後,為了達到控制白兔湖、嬉子湖、高賽湖等沿江湖泊,打通貫穿安慶至武漢的桐城東、西大路陸上通道,從安慶經東西大路向武漢運送兵員、戰略物資,並直逼武漢之目的,於1938年秋兩次派兵進犯大橫山。中國國民政府為保衛大橫山這一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先後派出安徽省保全第5團、國民政府軍第48軍176師等部隊在此駐守,並在山上修“之”字形環山戰壕四道,築碉堡四座,其中主凋堡設於嶺頭制高點上,面積為40平方米,以此阻止日軍進軍進攻。從1938年至1944年間,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在此反覆展開爭奪戰,僅有史可查的大小戰鬥就達7次之多。在大橫山保衛戰中,中國守軍傷亡千餘人,日軍也付出死傷近千人的慘重代價,故日軍稱“大橫山”為“大虎山”。
1938年9月,侵占安慶和沿江一帶的日軍兩次進犯大橫山,駐守練潭大橫山的國民政府軍和安徽省保全5團奮起反擊,中國共丅產黨領導下的桐城學兵隊積極配合作戰。第一次,中國軍隊雖有損失,但日軍亦傷亡300餘人,最後被迫撤退。時隔不久,日軍出於報復,動用重兵向駐守大橫山的中國軍隊發起了第二次瘋狂進攻,並短暫占領大橫山。在此戰中,中國軍隊傷亡400餘人,武器裝備損失較大,日軍傷亡50餘人。
1939年秋,日軍對駐守大橫山的中國軍隊又發動了兩次瘋狂進攻:9月初,日軍進攻大橫山,因中國軍隊英勇抗擊,日軍在進攻大橫山受阻後,轉而攻占了羅嶺除家祠堂、橫山鋪等地,殺人放火,無惡不作。9月28日,駐安慶日軍300餘人夜襲並占領了練潭鎮,繼而於天亮時分向大橫山發起進攻,176師526團團長莫敵率部在日軍必經之道布下伏兵,雙方激戰一晝夜。中國軍隊斃傷日軍200餘人,並乘勝追擊,收復了練潭鎮。日軍此次進犯行動因損失慘重而宣告失敗。
1942年夏,盤踞在安慶的日軍第116師團兩個中隊為擴張戰果,乘坐汽艇由長江北上進入桐城境內的白兔湖。當時駐白兔湖西岸的176師527團第3營在團長楊創奇上校的指揮下,退至湖邊大橫山上設伏,擊潰日軍,斃傷日軍甚多,查被擊斃日軍中有佐級軍醫一名。
1944年3月2日,駐安慶日軍第13師團第13步兵旅團一部乘汽船沿菜子湖進犯羅嶺。新四軍7師沿江支隊與國民黨176師527團聯手狙擊,設伏於大橫山東北麓村莊,斃敵200餘人,傷百餘人,最終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在短兵相接的過程中,176師下士農有德等在危急關頭,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該山南坡建有在此次戰鬥犧牲的農有德等抗日陣亡烈士墓,立有碑石。墓、碑至今尚存,每到清明,當地政府及民眾均上山祭掃。
10月23日,駐安慶日偽軍兩個營再度進犯大橫山。守軍國民政府軍176師長李本一率527團楊創奇部痛擊來犯之敵,激戰一晝夜,176師雖有較大傷亡,但入侵之敵全部被殲。敵人妄圖攻占大橫山的陰謀被徹底粉碎。
中國抗日軍民始終扼守大橫山,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妄圖打通貫穿東西大路,並由西大路進逼武漢的狼子野心,切斷了日軍由東西大路從安慶向武漢運送兵員、戰場物資的一條重要通道,阻滯和消耗了西進的日軍。
在大橫山保衛戰中,國民黨抗日部隊第176師、安徽省保全第5團,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四支隊、桐城抗日學兵隊、新四軍沿江支隊,以及廣大抗日民眾,形成了強大的民族統一戰線,同仇敵愾,共同譜寫了抗擊日寇的光輝篇章。在此獻身的共產黨人、國民黨抗日將士及抗日民眾,將如同大橫山一樣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
•大橫山傳說
九重天上祥雲繚繞,紫氣蒸騰,仙樂聲聲。位列仙班的各路神仙,齊聚凌霄殿,為玉皇大帝的老婆西王母慶壽。
五嶽北斗,三官大帝,大小神仙們按等次,或坐或立在玉帝夫婦身旁。吃著仙桃長生果,飲著玉液瓊漿,欣賞著嫦娥的霓裳舞。真箇是,享不盡的富貴,受不盡的繁華。
突然間,順風耳似聽得隱隱有痛苦呻吟之聲,這聲音與天庭上富貴華麗的仙樂聲很不相稱,忙叫來了千里眼。
千里眼手搭眼眉,朝下一望,只見凡界在大動土木,似乎在造什麼工程。那些凡夫俗子們個個都是衣裳襤褸,愁苦滿面。拖石頭的,搬磚的,挑土的,人人不堪負重。監工們還手執鞭子,抽打著老弱病殘。怨聲震天撼地,以致傳至天庭。
千里眼找到了土地官,讓他去了解詳情。不一忽,土地官回說:是那個叫嬴政的秦始皇,滅六國之後,強征幾十萬民工在修築萬里長城,弄得民不聊生。
為了不驚動玉皇夫婦,土地官悄悄的把這些告訴了救苦救難的觀音大士。求她去救救那些苦難的蒼生。觀音趁人多不注意,離開了凌霄殿。只見她手執拂塵,乘蓮花,來到服苦役的民工中間。
看到這些民工們個個都是苦不堪言,觀音動了菩薩心,便在他們的工具上繫上一根“一縷撥千斤”的紅絲線。民工們頓覺肩上的擔子,輕如鴻毛,兩腳生風,再也不是那么痛苦不堪,叫苦連天了。
這些秘密被監工發現,報告了秦始皇。有如此好事!秦始皇大喜。遂轉念一想。一根紅絲線有如此大的神力,如果把所有的紅絲線收集起來,凝聚在一起,編成紅絲鞭,不是力量更大嗎?那樣,定能夠移山填海的。
秦始皇正準備下聖旨時,有大臣來報,長江水猛漲,已經衝破了樅陽口。漫過了菜子湖,許多良田被淹沒。秦始皇當即下令:收聚紅絲線,編成絲鞭,移山堵樅陽口。
秦始皇手執紅絲鞭,從就近的龍眠山中,尋一座小山,揚起鞭子猛地一抽,山峰拔地而起,頓時間,天搖地動,小山朝樅陽口飛去。
此時的觀音菩薩,聽到下界有響聲,朝下一看,大驚失色。她知道此次秦始皇移山堵樅陽口,只是眼前之利,但後禍是無窮的。樅陽口是桐子國的泄洪口,如果堵死,山洪暴發時,洪水無法泄入長江,桐子國將會成為一片汪洋。
急中生智,觀音菩薩長袖一拂,用假絲鞭換掉了秦始皇手中的真絲鞭。秦始皇渾然不知,仍然手執絲鞭趕著小山。突然,轟隆一聲巨響,正在騰飛中的山峰落了下來,沒有到達樅陽口,卻落在練潭鎮的西北邊,成了方圓幾十里地之間一座突兀的小山,橫亘在安慶與桐城的中間,所以就叫做大橫山。
如今大橫山的脊背上,還有著三道大凹溝,世代相傳著,說那就是秦始皇當年趕山堵口時留下的鞭痕。
3、高賽河
高賽河位於潘賽村境內,接納境內嬉子湖,與下游菜子湖連體而匯入長江。這裡生態優良,濕地連片,絲毫沒有都市的浮華與喧囂,儼然是地球綠肺,一個天然安逸的生態家園。走進這裡不僅可以觸及一方水土人情,而且還可以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的浪漫。
水產資源豐富,養殖總面積5200畝,其中精養面積1500畝,半精養殖面積3000畝。按照高產、優質、生態全面建設標準化生態健康養殖基地,建設成為國內標準化養殖示範區。
4、菜籽湖
菜籽湖(桐城稱嬉子湖,其中潘賽村東邊為菜籽湖沿岸),位於安徽省銅陵市市樅陽縣雨壇鄉,菜籽湖水域大部分在樅陽境內,與桐城市消店鄉及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相望。(菜籽湖歷史上本為樅陽縣與桐城市共水,2005年6月9日原屬桐城市的羅嶺鎮被劃入安慶市宜秀區。) 菜籽湖為桐城母親河龍眠河與樅陽母親河樅川河的注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