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拉丁化

漢字拉丁化

漢字拉丁化是漢字拼音化的一種具體形式。漢字拉丁化是構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漢字,最終廢除漢字。將漢字改造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內大幅增加中國廣大人民的識字率,同西方國家接軌。但是其過程並不順利,同時漢字文化圈的國家也做了不少類似嘗試,但除越南外都告失敗,目前我國官方已停止並改取“簡化字”方案。

基本信息

起因

中西方的交流很早就有了,而不同的文化交流需要語言的溝通,漢字拉丁化可以實現西方人對中國的了解。 近代以前,漢字的拉丁化基本由西方人進行。中國近代,國家危亡情況下,民族自信心受到打擊,一些思想家開始對民族固有的事物進行批判和否定,包括孔子思想、禮教等,其中也包括漢字。

漢字由於字數眾多(常用字3000~4000),學習比較費勁。師承不同,字的具體寫法也有不同。近代科學大量引入中國,漢字在這些概念面前暫時變得不夠使用。新文化運動大背景下,一些知識分子開始提倡漢字拉丁化,其中劉半農、魯迅等最為積極。

過程

西方基督教傳教士來當時的中國傳教時,對漢字進行注音,這形成了最早的漢字拉丁化。如果介紹中國的事物到西方,必然涉及文字翻譯的問題,而西方人對學習漢字是很困難的,因此才出現據當地語言進行對漢字的注音,如:茶-tea,這是閩南方言的發音。

明清西方傳教士為了學習漢字和傳教的需要,開始系統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1605年天主教耶穌會士、義大利人利瑪竇的《西字奇蹟》具有開創性的系統化意義。1626年耶穌會士金尼閣出版的《西儒耳目資》是最早用音素給漢字注音的字彙,所用的拼音方案是利瑪竇方案的修正。1863年,英國傳教士薩默斯出版了《漢語手冊》,他在馬禮遜方案基礎上創製了一套拼音方案,史稱“薩默斯方案“,但未推行。

1867年,在英國使館任中文秘書的威妥瑪(Thomas F. Wade)出版了《語言自邇集》,創立了一個拉丁化的 威妥瑪拼音,使用時間很長,對漢字的拉丁化起了重要作用,以後的方案都有參考。191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套法定的37個民族字母形式的注音字母方案,特點是採用符號表示聲調,這雖然不是一種直接的拉丁化方案,但用符號表示聲調的方法卻延續到漢語拼音方案。192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國語羅馬字(簡稱國羅),特點是用字母的拼法來表示漢語的聲調,實際上由於流傳時間較短,實際起到的作用不大。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的第二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使用了26個拉丁字母,用符號表示聲調,但是這種符號不易在西式打字機上實現。1980年代,漢語的信息化進入日程,形成“萬馬奔騰”的局面,漢語拼音方案作為重要的拼音輸入方法得到使用,較好地使漢語同信息化接軌。

評價

由於漢語的一個特性為詞語多只有二三音節,當中多有同音異字。因此閱讀以拉丁字拼音寫成的文章相對困難,閱讀的速度亦大幅下降。日文使用平假名、片假名並音,仍然需要使用漢字以增加閱讀速度並避免文章過長。漢字的電腦輸入問題解決後,進一步減少了漢字拉丁化的優點。

漢字拉丁化是一種自信心受挫下的社會思潮,儘管現在民族發展,仍有少數人繼續堅持推動。漢字本身有其形成的獨特的環境,不能以近代積貧積弱而否定漢字對於民族文化的貢獻。隨著現代歷史不斷發展,漢字本身的優勢也逐漸顯現,中國近代文人者對民族前途的擔憂值得肯定,但是眼光過於局限,漢字拉丁化目前很少有人再提倡。

其他信息

由於漢字的讀音在中國各個地區,乃至日本、韓國都不相同,有人認為漢字是一種語源文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