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太史司馬遷祠

漢太史司馬遷祠

司馬遷祠墓始建於西晉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夏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慕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柏。”又據縣誌載:“水經註:子長墓有廟,廟前有碑。晉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柏。太史公曰:遷生龍門,是其墳虛所在矣。”到北宋靖康四年重建寢宮。以後,千餘年來屢經修繕,增建。祠的北側,斷崖壁立,高約一百公尺。在祠前憑高俯視:黃河繞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崗,南臨千仞之壑,山匯水抱,形勢雄壯,以形容司馬遷的高尚人格與壯麗事業,給人以人傑地靈的深刻感覺。祠院四周都是用磚砌起的數仞高的朵牆,遠瞻俯瞰,備極雄偉。院內有數十株參天古柏,再加上競芳花木,充分顯示司馬遷的偉大人格與萬代名香。

簡介

漢太史司馬遷祠 司馬遷祠墓位於韓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鎮東南的山崗上,東西長555米,南北寬229米,面積4.5萬平方米。它東臨黃河,西枕梁山,芝水縈迴墓前,開勢之雄,景物之勝,為韓城諸名勝之冠。據韓城縣誌記載:芝水原名陶渠水,相傳漢武帝采靈芝於陶渠水之陽,改名芝水。至今呂莊村西尚有“靈芝庵”遺址。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人民為了紀念他,就在他的故鄉——韓城市芝川鎮東南的高崗上,依據山嶺的天然地形,建成氣勢雄偉,風景秀麗的司馬遷祠和墓。
司馬遷祠墓始建於西晉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夏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慕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柏。”又據縣誌載:“水經註:子長墓有廟,廟前有碑。晉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柏。太史公曰:遷生龍門,是其墳虛所在矣。”到北宋靖康四年重建寢宮。以後,千餘年來屢經修繕,增建。

信息

祠的北側,斷崖壁立,高約一百公尺。在祠前憑高俯視:黃河繞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崗,南臨千仞之壑,山匯水抱,形勢雄壯,以形容司馬遷的高尚人格與壯麗事業,給人以人傑地靈的深刻感覺。
祠院四周都是用磚砌起的數仞高的朵牆,遠瞻俯瞰,備極雄偉。院內有數十株參天古柏,再加上競芳花木,充分顯示司馬遷的偉大人格與萬代名香。
司馬遷的祖先,司馬遷在自序中說:“昌(高祖)生無澤(曾祖),無澤為漢市長。無澤生喜(祖),喜為五大夫,卒皆葬高門。”今嵬東鄉高門村,高門村南距祠墓約四華里有司馬遷先塋。
大規模擴建太史祠,是清康熙七年(公元1669年)。這次擴建由縣令翟世琪與芝川鄉老揚四可等二十人共同商議,在司馬坡上架了一座天橋,用車把南塬上的土拉到司馬祠前。沒有幾天,就填起堂基長9.6丈,寬5.6丈,把明堂填得又高又寬。為求鞏固又將堂基及右岸用灰磚三層,從外嚴加封裹。基下左側溝澗,自東繞而前,也填溝數丈為神路,並用磚石砌成九十九層台階,拾級而上,高入雲表。
從建築角度講,太史祠雖然建築規模不大,形式氣派卻和司馬遷的人格、文章、事業一樣,超拔於群。它是依據山嶺的天然地形,不受中國建築傳統對稱布局限制,經過精心擘劃,建築成高峻挺拔、氣勢雄偉的太史祠,和周圍環境非常協調。據古建築專家鑑定,這座宋代建築對我們了解和研究中國古建築的發展和演變以及地區建築上的相互影響,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太史祠墓不僅是我國文化史上的寶貴遺產,同時也是研究我國建築史的一個有代表性的實物史料。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對太史祠極為重視,加強保護。1956年8月6日,省人民政府公布司馬遷祠墓為陝西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撥款進行了重修。1982年國務院公布司馬遷祠為第二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韓城市於1973年6月成立了“司馬廟文管所”。1978年以來先後將韓城市境內的彰耀寺、三聖廟、禹王廟、河瀆碑、興善寺山門搬遷至祠內。形成古建築群。1986年11月至1989年3月,國家又投資230萬元對祠台和北坡進行了加固維修。從芝川鎮到祠墓三公里遠的油路已經鋪通,路兩旁有松柏觀賞樹,現在這裡除參觀祠墓外,有四個展覽室:第一展室為司馬遷生平展覽。設在遷來的三聖廟正殿。占地面積84.252平方米。展室的主要內容有中歷史年表、司馬遷生平年表,司馬遷三次旅遊線路圖,司馬遷生平畫以及有關司馬遷與《史記》的研究論文等。
第二展為司馬遷故事展室,設在遷來的三聖廟獻殿,占地面積142.559平方米。
第三展室設在遷來的彰耀寺正殿,占面積130.65平方米,主要展出三十九幅碑文,其中 有記載宋、元、明、清歷代 修繕和增建的碑文,亦有歌頌司馬遷豐功偉績的碑文,不少為名書法家如林則徐、王傑、郭沫若等人的手筆。
第四展室,設在遷來的禹王廟正殿。占地面積90.32平方米,主要展出《史記》的名言警句和五十三幅名人的書法。
除此之外,這裡還設有商店、照相鋪、茶廳、接待室等服務設施,每年接待數十萬國內外遊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