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漁翁:比喻第三者。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典故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蘁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詞語辨析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漁翁得利
【同韻詞】粗心浮氣、適情率意、以售其伎、張筵設戲、叩閽無計、雲階月地、牛眠地、抅奇抉異、吹唇沸地、辭不達意、......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趙國準備攻打燕國,燕王派蘇代去趙國遊說趙王不要戰爭,講述一隻河蚌在岸上夾住一隻鷸鳥的長嘴,雙方爭執不讓,最後被一個漁翁輕易擒住。如果燕趙發生戰爭,秦國就像漁翁那樣輕易吞併燕趙。趙王只好放棄戰爭的打算
示例
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對牌

漁翁得利是漁翁得利對牌的簡稱,漁翁得利對牌是御府工坊付雪飛大師2010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作品。
材質:新疆和田玉棗紅皮一級白玉籽玉
重量:童子漁翁40g荷花漁翁43g
漁翁得利對牌由一塊玉料切割雕琢而成,色澤潤白,質厚縝密,油潤光滑,精光內蘊,浮雕漁翁,歡笑如意,高額長鬢,生動形象,身形強健,和諧有力,山巒疊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