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背景
滬郊模式的形成與其所處的自然地理、社會歷史、經濟環境以及獨特的發展道路密切相關。
A、滬郊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其農業生產歷來就比較發達,早在1965年糧食常年畝產就破了千斤大關。發達的農業為滬郊鄉鎮工業的發展積累了資金,提供了勞動力。
B、四通八達的交通為滬郊鄉鎮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可供利用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其他各種便利條件。C、上海有較長的工商業經營歷史,曾是遠東的金融、貿易和經濟中心,商品經濟比較發達,這些都為滬郊鄉鎮工業的發展奠定了社會文化基礎。
D、獨特的經濟環境讓滬郊鄉鎮工業的發展占盡了地利:上海門類齊全、配套完整的工業結構為滬郊鄉鎮工業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環境;較高的農村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發達、完善的城市金融機構和發展較快的農村信用事業,為滬郊鄉鎮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商環境;上海的工業技術素質較
高,有大量的優秀工程技術人員、熟練技術工人、大中專院和科研機構,為鄉鎮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和人才後盾;上海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盛名和上海本身的市場容量,為滬郊鄉鎮工業產品打開市場和獲得市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經營條件。
E、滬郊鄉鎮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僅占盡了地利,而且還贏得了天時。初創於人民公社時期的滬郊鄉鎮工業在60年代初的三年調整時期,仍保留一批試點企業,並受到城市大工業的扶持,為以後的依託城市大工業和發展積累了經驗,提供了骨幹企業。70年代,在實現農業機械化的號召下,農機廠和農機車間紛紛建立,為上海農村工業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尤其是文革的衝擊和影響,城市經濟受到嚴重破壞,為使生產秩序正常,社隊的農機廠、修配車間等轉向為城市工業配套服務,為滬郊鄉鎮工業的穩步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模式特色
A、滬郊鄉鎮工業是在城市國營工業的扶持培育下發展起來。其產銷渠道與城市國營工業的計畫渠道有密切聯繫,與國家計畫體制相關度較高。這在當時為滬郊鄉鎮工業的發展獲得了比較穩定的供銷渠道,但這也為改革帶來了難度。B、城市服務型的鄉鎮工業。這與其產品大部分是為城市國營工業加工各種零部件、參與某一生產環節的生產或通過各種形式的聯營、定點加工滲透到上海的工業體系分不開的。從而也使其缺乏自己獨立的產品生產體系。
C、工業門類齊全,行業眾多,企業規模也較大。
存在問題
A、由於各地鄉鎮工業發展迅速,吸引了上海市區國營工業大量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科研成果,造成城市經濟的跨越式輻射,而相反卻使滬郊鄉鎮企業出現了燈下黑的局面;B、企業技術落後,管理粗放,人才缺乏依然沒有明顯改觀;
C、由於是城市服務型鄉鎮工業,缺乏自己的產品生產體系,如何加強自我發展能力和提高自我開發能力,將是今後需要考慮的問題;
D、外部環境尚待最佳化,如鄉鎮工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各種經濟關係的理順和優惠政策的制定與落實等。
過渡時期
中國現代農業已經起步,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傳統農業的痕跡逐漸在減少,有些地區的傳統農業出現銳減狀態,開始向農業現代化戰略目標邁進,中國農業處正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目標邁進中的過渡性農業時期。從總體上看,農業已具備了一些現代農業的特徵: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呈現新格局、農產品供給由全面短缺轉變為總量平衡、農業增長方式從追求量的增長轉向追求質的增長,從靠天吃飯的“自然農業”向依靠科技進步的“科技農業”過渡,從粗放分散經營的“個體農業”向集約經營的“規模農業”過渡、農民收入增長模式由農業主導型向非農業主導型過渡、農業生產由家庭經營向產業化發展、農業從自給自足向外向型發展,從偏重於解決溫飽的“吃飯農業”向著眼於致富農民的“高效農業”過渡,農業已越來越成為有利可圖的現代基礎產業,廣大農民已由自給自足的農
產品生產者轉變為與市場經濟大生產相聯繫的生產經營主體。並且,農業通過長期發展與積累,憑藉其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優勢、城市化優勢和經濟基礎優勢,積蓄了其在國內和國際農業競爭中的比較優勢,孕育了其現代農業發展的潛力。但是,農業仍處於轉期階段,與已開發國家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並集中表現為農產品賣難、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難、農民增收難等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因而,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從“上海會議”可見,從農業部政府官員到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再到農業生產一線的實業家和農民,農業產業化浪潮已經席捲全國,從國家到地方都把用農業產業化思路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破題之眼,農業產業化作為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農業產業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金密集型產業過渡的一項根本性措施,也必將長期而穩定地促進農業的信息化、市場化、工業化和專業化發展,必將長期而現實地成為農業工作的一項核心任務。但是,農業產業化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並不順坦,推進該項工作的難度,不僅需要正確分析和面對客觀劣勢,更需要創新、需要闖勁,持之以恆的努力,以求為農民謀福利。
解決思路
首先,價值取向實現從自給型向市場型轉變價值取向是人們在觀念層次上對一定階段事物發展的目標定位、評價標準和指導原則。農業經濟活動的價值取向,始終與其發展的特定階段以及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緊密聯繫。傳統農業是自給型農業,生產自的主要在於滿足生產者自身需要。現代農業是商品農業、開放農業,生產經營的目的是在滿足市場需要的前提下實現市場交換。現代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的生產要素大部分來自外部系統。如農業機械、化肥、農膜、飼料、生物激素等來自工業系統,而生產的產品大部分通過市場出售到其他部門。不僅大部分農產品成為上市的商品,而且進行農業生產所必需的各種生產要素也成為商品,農產品市場和農業生產要素市場空前發達。經濟體制的市場化改革必然要求確立市場化的農業價值取向,農產品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則為農業市場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但從總體上看,農產品的商品率仍較低,農業資源的配置空間較窄,農業的市場化程度還不高。因此,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首要的是在價值取向上從自給型農業向市場型農業轉變。
其次,產業結構從分割型向聯動型轉變
產業結構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產業體系的組成狀態。農業產業結構的演進過程,實質上是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層次上農業產業部門融合與分化相互交替並最終走向一體化的過程。現代農業產業結構已經突破了生產結構的局限,表現為生產與加工、銷售各環節有機聯繫。農工商各產業互動發展。因此,產業聯動是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必然結果,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內在要求。
現代農業本質上是集約農業,農業已開發國家在推進集約化經營的實踐中,因要素稟賦的差異而採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實施資本和技術集約,有的實行勞動和技術集約。農業經營方式既包括農業經濟活動的組織形式,也包括農業要素的投入方式。粗放經營是一種外延式擴大再生產,是在較低技術水平條件下,對土地實行廣種薄收的農業經營形式。而集約經營則是一種內涵式擴大再生產。中國人均耕地較少,土地使用以家庭經營為主,農業資本積累薄弱,在現代農業建設中應重點推行勞動集約,適度推進資金、技術集約,積極推動管理集約,走勞動、資金、技術、管理集約相結合的道路,不斷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
最後,勞動者技能從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
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能動的因素,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那樣:“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特別是質量,體力和智力、特別是智力,直接影響生產力各要素效能的發揮,直接決定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在傳統農業發展中,土地、林地、草原等自然資源和活勞動投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從根本上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的興衰成敗。由於科技的突飛猛進,技術替代勞動的進程不斷加快,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技能日益成為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從根本上看,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不僅是農民不斷減少的過程,而且是農業勞動者技能不斷提高的過程。現代農業勞動者不僅要會組織生產,還要善於經營;不僅要懂相關的科學技術,還要熟悉現代科學管理。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但在傳統體制下,大多數農業勞動者主要靠基本的生產技能,主要依靠體力和經驗從事農業生產,是典型的生產型農民。因此,必須著力提高農業勞動者專業化、社會化的職業技能,使其逐步成為適應現代農業的商品生產和經營者,在促進農村豐富的人力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進程中,加快農民的合理分化和有序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