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介紹
滁州古城遺址,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老城區。東晉為頓邱縣城,東魏為南譙州城。
唐以前州城羅城東臨廣惠橋(亦名泓濟橋,今西橋),設臨清門;南抵龔家園(今古馬路街南),設豐泰門。城周長3里320步。唐武德初年,羅城內設子城(今滁州三中高地處)。城周長1里160步。上有女牆。唐武德三年(620年)築門:東門名行春;西門名鼓角。唐永徽年間(650~655年)拓建,設4門:東,通淮門;南,濟江門;西,朝天門;北,望泗門。城周長7里258步。各門築月城。西澗水入城,始築上水關,拱圈3洞,半城牆半橋,上可行人。北宋慶曆七年(1047年)歐陽修知滁再拓建羅城。明代南增廊,城周長9里18步。築下水關,3拱洞。設6門:大東門名化日,小東門名環漪,大西門名永豐,小西門名觀德,南門名江淮保障,北門名拱極。四周護城河闊200餘步,深兩人過頂,各門通河有橋。
元代兵火,月城毀。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重建月城,增建窩鋪12,垛3549個,角樓4座,後毀於兵燹、地震。清代幾經修葺。清鹹豐八年(1858年)子城盡毀。
民國時期僅見南北門磚砌拱形和南門城樓,羅城牆完好,垛、鋪、角樓均無存。
1954年開發交通,拆去磚牆。南門至東門全闢為環城馬路,其他各段沿護城河殘垣尚可尋見。上下水關古貌完好。
遺址分布
赤湖城遺址
赤湖城遺址位於城郊鄉官莊村赤湖鋪莊,距州城市區7.5公里。清光緒《滁州志》載:“赤湖城在州西20里,今名赤湖鋪。後魏時曾別設赤湖、荻港、薄陽三縣。”城遺址南北各長300米,呈長方形。城已毀盡,隨地可見瓦礫和陶器殘片,掘地1米餘可見舊城牆基尚存,橋東有漢墓1座。清末時赤湖鋪為一集市,新中國建立前尚逢集。
荻港城遺址
荻港城遺址位於沙河鎮白米村鄭郢莊南。西接白米山東麓,距州城市區12.5公里。《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稱:“荻港縣,後魏置,齊周時廢。”1986年6月15日文物普查,確切了位置。遺址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500米。掘地1米餘可見舊城牆基。
薄陽城遺址
薄陽城遺址位於腰鋪鄉聯郢村,前白洋(南)後白洋(北)處。白洋、古薄陽諧音。距州城市區10公里。薄陽城,後魏置,後廢。經市文物普查,遺址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50米。掘地可見漢磚唐陶以及舊城牆基。
唐堆城遺址
唐堆城遺址位於黃圩鄉貫龔村唐桂莊。南唐建城,在州南40里。清光緒《滁州志》載:“南唐築瓦梁堰以備北師,居民築此捍水”。遺址東部為村莊,有古井1口尚存。西部有水塘3口,余為農田。城址內西北角有地略高為存糧處,名“官倉院”,今沿用為地名。城址範圍掘地1米餘,可見舊時牆基。市文物普查時發現官倉院後古墓為唐宋時墓葬。出土文物有唐代瓦當、銅幣、漢磚、漢陶豆,以及玉貓、錫壺和銅熨斗等。
龔家城遺址
龔家城遺址位於黃圩鄉貫龔莊南350米處丘地上。東西長76米,南北寬30米,南唐時築城,已久廢。1986年1月25日市文物普查,從遍地殘磚碎瓦中可見城址舊貌,掘地1米左右,可見城基。
蔣家城遺址
蔣家城遺址位於汪郢鄉大同村蔣夏莊,南臨滁河,北傍湖澤,南唐築瓦梁堰以御北師,居民築此城捍水。1986年5月10日市文物普查發現圩前舍後遍地瓦礫。
閃州城遺址
閃州城遺址位於滁東鄉東風村五里庵莊南100米處,距州城2.5公里。1986年4月市文物普查發現,遺址長200米,寬150米,掘地1米餘可見舊城基。遺址範圍遍地瓦礫,採獲陶、瓷器殘片等標本,初步確定為漢代前後古城。
花山古城遺址
花山古城遺址在花山鄉,中心點在大宋莊(屬豐山村)和葉橋莊(屬唐郢村)間。今為農田和村落,四周群山環繞,其間呈平原面。1984年市文物普查,發現淤入泥中有石條無數,還有直徑25厘米楹柱底座。出土元寶有“清陽元寶”字樣;半殘玉印上,也有“清陽”字樣,相傳有“清陽城”之說。1986年4月市文物普查,採獲陶罐口沿、瓮口沿、陶罐耳、俎豆等標本。經鑑定確認為春秋時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