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段落一
【原文】江、河為南北二經流,以其特達于海也。而余邑正當大江入海之沖,邑以江名,亦以江之勢至此而大且盡也。生長其地者,望洋擊楫,知其大不知其遠;溯流窮源,知其遠者,亦以為發源岷山而已。余初考紀籍,見大河自積石入中國①。溯其源者,前有博望之乘槎②,後有都實③之佩金虎符。其言不一,皆雲在崑崙之北,計其地,去岷山西北萬餘里,何江源短而河源長也?豈河之大更倍於江乎?迨逾淮涉汴,而後睹河流如帶,其闊不及江三之一,豈江之大,其所入之水,不及於河乎?迨北歷三秦④,南極五嶺⑤,西出石門、金沙,而後知中國入河之水為省五⑥,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南直隸。入江之水為省十一⑦。西北自陝西、四川、河南、湖廣、南直,西南自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浙江。計其吐納,江既倍於河,其大固宜也。
【注釋】
①大河:即黃河。積石:山名。明代分大積石山和小積石山。大積石山即阿尼馬卿山,在今青海省南部,距黃河源甚近。小積石山在青海省東部,兩山如削,黃河從中衝出,明有積石關,今稱積石峽,在甘肅、青海界上。附近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今亦稱積石。
②槎(chá):用竹木編成的筏。神話中稱乘木排上天河為乘槎。
③都實:元代人。《元史·地理志·河源附錄》綜錄了元代探河源的成果,也概述了都實探河源的經過。
④三秦:秦亡後,項羽把關中分為三份,封給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為王,後來即稱陝西(不包括漢中)、隴東為三秦。
⑤五嶺:即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五嶺的總稱。
⑥入河之水為省五:這是按明代的行政區劃講的。明代無甘肅省,今甘肅省大部分包入陝西,故不提甘肅。明代黃河往南奪淮入海,故說黃河經過南直隸,即今安徽、江蘇兩省。
⑦入江之水為省十一:按,現今廣東、福建不屬長江水系。另有江西屬長江水系。《徐霞客遊記》未列。
【譯文】
長江、黃河是南北的兩條主幹河流,是因為它們單獨通到大海。我們縣正當大江入海的要衝之地,縣因長江而得名,也因為到了這裡長江的水勢浩大而且將要到頭了。生長在這個地方的人,望著浩渺的水流擊槳,知道它大不知道它遠;溯流窮源,知道它遠的人,也只以為發源於岷山而已。我最初考證典籍的記載,見黃河自積石山流入中原。追溯它的源頭的人,前有博望侯乘木筏,後有都實佩帶金虎符。他們的說法不一致,都說是在崑崙山的北面,估計那地方,距岷山西北一萬多里,為何長江的源頭短而黃河的源頭長呢?莫非黃河的大處更比長江大一倍嗎?等到越過淮河涉過汴河,然後才看到黃河的水流如同衣帶,水面寬處不到長江的三分之一,難道長江這樣大,它所流入的水流,趕不上黃河嗎?到往北經過了三秦地區,南邊窮盡了五嶺,向西到了石門關、金沙江,然後了解到中國流入黃河的水流是五個省,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南直隸。流入長江的水流是十一個省。西北自陝西、四川、河南、湖廣、南直隸,西南自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浙江。計算它們水流的吞吐量,長江既然比黃河多一倍,它的水流大本來就是應該的。
段落二
【原文】按其發源,河自崑崙之北,江亦自崑崙之南,其遠亦同也。發於北者曰星宿海,佛經謂之徙多河①。北流經積石,始東折入寧夏②,為河套,又南曲為龍門大河,而與渭合。發於南者曰犁牛石,佛經謂之殑伽河。南流經石門關③,始東折而入麗江,為金沙江,又北曲為敘州大江,與岷山之江合。余按岷江經成都至敘④,不及千里,金沙江經麗江、雲南、烏蒙至敘,共二千餘里,舍遠而宗近,豈其源獨與河異乎?非也!河源屢經尋討,故始得其遠;江源從無問津,故僅宗其近。其實岷之入江,與渭之入河,皆中國之支流,而岷江為舟楫所通,金沙江盤折蠻僚溪峒間,水陸俱莫能溯。在敘州者,只知其水出於馬湖、烏蒙,而不知上流之由雲南、麗江;在雲南、麗江者,知其為金沙江,而不知下流之出敘為江源。雲南亦有二金沙江:一南流北轉,即此江,乃佛經所謂殑伽河也;一南流下海,即王靖遠征麓川,緬人恃以為險者,乃佛經所謂信度河也。雲南諸志,俱不載其出入之異,互相疑溷,尚不悉其是一是二,分北分南,又何由辨其為源與否也。既不悉其孰遠孰近,第見禹貢“岷山導江”之文,遂以江源歸之,而不知禹之導,乃其為害於中國之始,非其濫觴發脈之始也。導河自積石,而河源不始於積石;導江自岷山,而江源亦不出於岷山。岷流入江,而未始為江源,正如渭流入河,而未始為河源也。不第此也,岷流之南,又有大渡河,西自吐蕃,經黎⑤、雅與岷江合,在金沙江西北,其源亦長於岷而不及金沙,故推江源者,必當以金沙為首。
【注釋】
①“佛經謂之”句:古代印度傳說,以為地面各大河都是從雪山(指今喜馬拉雅山西部一帶)四向分流,因稱四河。在此篇,霞客對以上各河多有自己的解釋。
②寧夏:明置寧夏衛和寧夏鎮,隸陝西省,治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③石門關:明設石門關巡檢司,在今麗江縣西一百二十里石鼓稍北的金沙江西岸,地當吐蕃、么些界上。
④敘:明置敘州府,在今四川宜賓市。
⑤黎:明置黎州安撫司,治今四川漢源縣九襄鎮。
【譯文】
考察它們的發源地,黃河在崑崙山的北面,長江是在崑崙山的南面,它們的長度也相同。發源於北面的叫星宿海,佛經稱之為徙多河。往北流經積石山,這才向東折進寧夏衛,形成河套,又向南彎曲成為龍門峽的大河,而後與渭水合流。發源於南面的叫犁牛石,佛經稱之為殑伽河。往南流經石門關,這才向東折入麗江,成為金沙江,又向北彎曲成為敘州府的大江,與源於岷山的江水合流。我考察,岷江經成都到敘州府,不到一千里,金沙江流經麗江、雲南、烏蒙府到敘州府,共有二千多里,捨棄遠的卻把近的看做是本源,難道是它的源頭唯獨與黃河不同嗎?不對!黃河的源頭屢次經過尋找探求,所以才找到它遠處的源頭;長江的源頭從來無人問津,所以僅把那近處的支流作為源頭。其實岷江流入長江,與渭水流入黃河一樣,都是中國的支流,而岷江是舟船所通之處,金沙江盤繞曲折在蠻僚各族聚居的溪谷之間,水陸兩路都無人能追溯。在敘州府的人,只知這條江水出自於馬湖府、烏蒙府,卻不知上游流經雲南、麗江;在雲南、麗江的人,知道它是金沙江,卻不知下游流到敘州府成為長江的源頭。雲南也有兩條金沙江:一條往南流後向北轉的,就是此江,是佛經所稱的殑伽河了;一條往南流下大海,就是王靖遠征討麓川時,緬甸人倚仗作為天險的江,是佛經所稱的信度河了。雲南諸種志書,都不記載它們出入的不同處,互相疑惑混淆,還不知悉它們是一條江還是兩條江,分在北方還是分在南方,又從哪裡來辨明它是不是長江的源頭呢?既然不知悉它們誰遠誰近,只見到《禹貢》中“岷山導江”的字句,便把長江的源頭歸屬於岷江,卻不知大禹疏導岷江,是因為它是為害於中國的起點,不是長江濫觴發源的起點。疏導黃河起自積石山,可黃河源頭不起始於積石山;疏導長江起自岷山,而長江的源頭也不是源出於岷山。岷江流入長江,而不是長江的源頭,正如渭水流入黃河,不是黃河的源頭一樣。不但如此,岷江流域的南邊,又有條大渡河,西面源自吐蕃,流經黎州、雅州與岷江合流,在金沙江西北方,它的源頭也比岷江遠但趕不上金沙江,所以推尋長江源頭的,必定應當把金沙江作為第一。
段落三
【原文】不第此也,宋儒謂中國三大龍,而南龍之脈,亦自岷山,瀕大江南岸而下,東渡城陵①、湖口②而抵金陵,此亦不審大渡、金沙之界斷其中也。不第此也,並不審城陵磯、湖口縣為洞庭、鄱陽二巨浸入江之口。洞庭之西源自沅,發於貴州之谷芒關③;南源自湘,發於粵西之釜山、龍廟。鄱陽之南源自贛,發於粵東之涮頭、平遠;東源自信、豐,發於閩之漁梁山、浙之仙霞南嶺④。是南龍盤曲去江之南且三千里,而謂南龍瀕江乎?不第此也,不審龍脈,所以不辨江源。今詳三龍大勢,北龍夾河之北,南龍抱江之南,而中龍中界之,特短。北龍亦只南向半支入中國。俱另有說。惟南龍磅礴半宇內,而其脈亦發於崑崙,與金沙江相持南下,經石門、麗江,東金沙,西瀾滄,二水夾之。環滇池之南,由普定度貴竺⑤、都黎⑥南界,以趨五嶺。龍遠江亦遠,脈長源亦長,此江之所以大於河也。不第此也,南龍自五嶺東趨閩之漁梁,南散為閩省之鼓山⑦,東分為浙之台、宕。正脈北轉為小筸嶺,閩浙界。度草坪驛,江浙界。峙為浙嶺、徽浙界。黃山,徽寧界。而東抵叢山關⑧,績溪、建平界。東分為天目、武林⑨。正脈北度東壩⑩,而峙為句曲,於是回龍西結金陵,余脈東趨余邑。是余邑不特為大江盡處,亦南龍盡處也。龍與江同發於崑崙,同盡於余邑,屹為江海鎖鑰,以奠金陵,擁護留都千載不拔之基以此。豈若大河下流,昔曲而北趨碣石,今徙而南奪淮、泗,漫無鎖鑰耶?然則江之大於河者,不第其源之共遠,亦以其龍之交會矣。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於河;不與河相提而論,不知其源之遠。談經流者,先南而次北可也。
【注釋】
①城陵:城陵磯,今名同,為洞庭湖口,在湖南省岳陽市北。
②湖口:明設湖口縣,今名同,為鄱陽湖口,在江西省九江市東。
③谷芒關:今名同,在貴定縣稍東,有公路從此經過。
④“鄱陽之南”句:漁梁山在福建北隅,仙霞南嶺在浙江西南隅,皆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而信豐在贛南,今名同,贛水南源亦稱信豐江,與漁梁、仙霞不相值。信豐應為廣信、永豐的省稱,廣信府在今江西上饒市,永豐縣在今廣豐縣。鄱陽東源應指上饒江,即今信江。
⑤貴竺:即貴竹,明置貴竹長官司,治今貴州省貴陽市。
⑥都黎:即都泥江。
⑦鼓山:今名同,在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山頂有大石如鼓,故名。為著名風景勝地。
⑧叢山關:在今安徽績溪縣北三十里。
⑨東分為天目、武林:武林山為靈隱、天竺諸山的總名,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天目山在浙江省西北部,分為東天目山與西天目山兩支,多奇峰竹林,為風景勝地。
⑩東壩:明時又稱廣通鎮,今仍稱東壩,在江蘇高淳縣東境。
句曲:即句曲山,在今江蘇句容縣東南,金壇、溧陽以西,又稱茅山,有三峰,分別為大茅、中茅、小茅。
碣石:古籍中稱碣石的地方很多。《肇域志》載:“山東海豐縣馬谷山,即大碣石。”海豐在今山東無棣縣,則此碣石在無棣縣北的海邊,距黃河入海處甚近。
【譯文】
不僅如此,宋代儒生認為中國有三大龍脈,而南方的龍脈,也是起自岷山,瀕大江南岸下延,往東延過城陵磯、湖口縣後抵達金陵,這也是不清楚大渡河、金沙江在其中隔斷了。不僅如此,並且是不清楚城陵磯、湖口縣是洞庭湖、鄱陽湖這兩個巨大的湖澤入江的湖口。洞庭湖西邊的水源來自沅江,發源於貴州的谷芒關;南邊的水源來自於湘江,發源於廣西的釜山、龍廟。鄱陽湖南邊的水源來自贛江,發源於廣東的涮頭、平遠;東邊的水源來自信江、永豐溪,發源於福建的漁梁山、浙江的仙霞南嶺。這樣南方的龍脈盤繞屈曲離長江的南岸將近三千里,卻認為南方的龍脈是瀕臨長江嗎?不僅如此,不清楚龍脈,所以不能分辨長江的源頭。今天已詳盡知道三條龍脈的大體趨勢,北方的龍脈夾在黃河的北面,南方的龍脈環抱在長江的南面,而中部的龍脈隔在它們中間,特別短。北方的龍脈也只有向南延伸的半條支脈進入中原。全都另外有解說。唯有南方的龍脈磅礴在半個國家內,而且它的山脈也是起始於崑崙山,與金沙江互相併列往南下延,經過石門關、麗江,東邊是金沙江,西面是瀾滄江,兩條江水夾住它。環繞過滇池的南邊,由普定延伸到貴竹、都黎的南境,以後奔向五嶺。龍脈遠長江也遠,山脈長水源也長,這就是長江之所以大過黃河的原因了。不僅如此,南方的龍脈從五嶺往東延向福建的漁梁山,向南散開成為福建省的鼓山,向東分開成為浙江的天台山、雁宕山。正脈向北轉成為小筸嶺,閩浙交界處。延伸到草坪驛,江浙交界處。聳峙為浙嶺、徽州浙江交界處。黃山,寧國府徽州府交界處。往東抵達叢山關,績溪、建平境內。向東分散成為天目山、武林山。正脈往北延伸過東壩,而後聳峙為句曲山,於是龍脈向西迴繞盤結為金陵,余脈往東奔向我縣。這樣我縣不僅是大江的盡頭處,也是南方龍脈的盡頭處。龍脈與長江一同發源於崑崙山,一同在我縣到了盡頭,屹然成為長江入海處的軍事要地,得以奠定金陵,擁圍護衛留都千載不敗的基礎就是憑藉這一點。難道是像黃河的下游,從前曲向北流向碣石,如今遷移到南邊奪取了淮河、泗水的河道,漫無邊際沒有入海處的軍事要地嗎?這樣長江之所以大於黃河的原因,不僅是它們的源頭一樣遠,也是因為它與龍脈交會了。所以不探索長江的源頭,不知它比黃河大;不與黃河相提並論,不知它的源頭遠。談論主幹河流的人,可以先及南方次及北方了。
評析
《溯江紀源》又稱《江源考》,是徐霞客科學論文的代表作。徐霞客生長在長江口附近的江陰,面對浩渺的大江,從小立下大志,“欲究江河之源”。他運用追蹤和目擊的辦法考察江河。晚年到雲南,面對盤繞不定、岸陡水急的金沙江,既不通航,又不能沿江步行,他則認真考察分水嶺,即他所說的“龍脈”,追蹤江流的走向。他捨棄傳統官道不走,迂曲北出,選擇昆明—武定—元謀—大姚—賓川一鶴慶—麗江一線,主要目的就是考察金沙江的流向,在元謀得以足勘目驗了他懷念思索過一輩子的真正的長江正源。該文成稿於對這一片考察結束以後,可能於崇禎十三年(1640)歸途中在“峨眉山下”定稿。《溯江紀源》不但是徐霞客一生延續時間最長、所耗精力最多的研究課題,也是他一生地理考察的最後一篇封筆之作。對長江及各主要支流,我國漢代以來已有記載。《溯江紀源》敢於大膽否定被視為聖經的《尚書·禹貢》“岷山導江”的傳統說法,從整個水系的巨觀上進行研究,在歷史上第一次論證了金沙江才是長江正源。通過實地考察進行地理考證,“其所紀核,從足與目互訂而得之”,成為科學名篇。而且結構嚴謹,層層遞進,邏輯性強。
《溯江紀源》是最早付梓和最早被介紹到西方的徐霞客著作。被刊載於崇禎《江陰縣誌》和崇禎《靖江縣誌》。康熙皇帝的《康熙幾暇格物編·江源》介紹並讚賞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