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動態
2014年8月12日參加中央電視台CCTV3綜藝頻道《綜藝盛典》(誰不說俺家鄉好)演唱歌曲《枉凝眉》《知音》等歌曲。多年來為藝術舞台提供了很多精彩的節目,努力塑造好每一個角色。不斷嘗試新的節目挑戰自己的才華,留下了一個有一個難忘的角色。這種在藝術上的一絲不苟、執著追求的韌勁才使她今天在藝術上的取得偉大成功。
早年經歷
1959年溫玉娟出生於山東龍口黃城集村;
1976年10月被黃縣呂劇團選中,招為學員學習呂劇;
1978年12月參軍,成為南京部隊空政文工團團員;
1983年調入空軍政治部話劇團任演員至今。
演藝經歷
1981年,溫玉娟拍攝了她的電影處女作《喜盈門》,出演二媳婦水蓮,並大獲成功,被譽為“中國第一賢媳”;1987年,溫玉娟憑話劇《凱鏇在子夜》的江曼一角,獲得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2014年8月12日參加中央電視台CCTV3綜藝頻道《綜藝盛典》(誰不說俺家鄉好)演唱歌曲《枉凝眉》《知音》等歌曲。
曾任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第一屆理事;
2018年10月12日,任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第二屆副主席。
代表作品
參演電影
劇名 | 上映時間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金秋喜臨門 | 2014 | 周嬸 | 韓志君 | 伊春德 |
綠檸檬 | 2012 | 金琴 | 成思 | 黃明 |
金都大愛 | 2010 | 姜琳 | 衣洪波 | 宋曉英 |
樹大根深 | 2010 | 石磊 | 崔可法 | |
永遠是春天 | 2008 | 文娟 | 曾劍鋒 | 姚居德 |
冰雪同行 | 2008 | 桂嬸 | 陳鍵 | 崔婕 |
底線 | 2008 | 李萍 | 程東海 | 趙小川 |
快樂時光 | 2007 | 校長 | 胡安 | |
勁舞蒼穹 | 1999 | 夢園 | 高希希 | 胡亞捷 |
陽颱風景 | 1996 | 宋小鳳 | 宮小東 | 郭達 |
犬王/中國犬王 | 1993 | 董少姑 | 姚守崗 | 海頓 |
咱們的退伍兵 | 1985 | 啞女 | 趙煥章 | 汪寶生 |
這樣的人 | 1984 | 秦醫生 | 王進 | 王世之 |
你在想什麼 | 1983 | 方玫 | 王緹 | 梁音 |
喜盈門 | 1981 | 薛水蓮 | 趙煥章 | 王書勤 |
參演電視劇
劇名 | 上映時間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花一樣的女人 | 2013 | 儲老夫人 | 張輝力 | 趙志瑤 |
激情永遠燃燒 | 2012 | 田青 | 周小剛 | 劉佳 |
我的失憶女友 | 2012 | 賀大媽 | 王小康 | 賈乃亮 |
天真遇到現實 | 2012 | 嚴鐵英 | 劉新 | 林永健 |
藍天花朵 | 2012 | 張浩媽 | 李欣凌 | 牛莉 |
血戰長空 | 2011 | 山下母親 | 高希希 | 邵兵 |
諜變 | 2011 | 程麗 | 鞏固 | 王學兵 |
法官媽媽 | 2010 | 賈建平 | ||
潮人 | 2010 | 韓秀秀 | 鄭方南 | 郭廣平 |
小站風雲 | 2010 | 劉廣友妻 | 馬玉輝 | 陳昭榮 |
大學生士兵的故事 | 2010 | 張依依媽媽 | 尚敬 | 王磊 |
派出所的故事 | 2009 | 郝偉媽媽 | 洪劍濤 | 洪劍濤 |
張小五的春天 | 2009 | 司馬小姐(娜娜媽) | 周小剛 | 閆妮 |
桃花深處 | 2008 | 玉英 | 林兵 | 李琳 |
禁區 | 2008 | 余太太 | 李駿 | 張豐毅 |
樂活家庭 | 2008 | 媽媽 | 高亞麟 | 高亞麟 |
情系北大荒 | 2008 | 秀秀媽 | 張新建 | 朱亞文 |
大嫂 | 2007 | 范慧敏 | 林兵 | 黃河 |
純真歲月 | 2007 | 楊院長(鄢母) | 歐陽奮強 | 陶虹 |
炊事班的故事3·請客成癮 | 2007 | 小姜媽 | 尚敬 | 洪劍濤 |
女工 | 2007 | 鍾怡琴 | 張輝力 | 楊聖文 |
垂直打擊 | 2006 | 軍長夫人 | 高希希 | 王新軍 |
迷茫 | 2006 | 李翠花 | 石勇 | 趙曉明 |
龍清秀 | 2005 | 龍清秀 | ||
福貴 | 2005 | 徐母 | 朱正 | 陳創 |
黑槍 | 2004 | 白蓮 | 傅靖生 | 周里京 |
炊事班的故事2·小黑板報/連隊過年 | 2004 | 小姜媽 | 尚敬 | 洪劍濤 |
長空鑄劍 | 2004 | 夏林 | 趙為恆 | 吳京安 |
幸福生活 | 2004 | 艾心如 | 吳曉東 | 白志迪 |
嶺南藥俠 | 2003 | 慈安太后 | 劉家成 | 謝鋼 |
炊事班的故事1·新兵報導 | 2002 | 小姜媽 | 尚敬 | 洪劍濤 |
結婚十年 | 2002 | 趙姨 | 高希希 | 陳建斌 |
大哥 | 2001 | 孫秀梅 | 潘明光 | 村里 |
情系克拉拉布 | 2000 | 田淑英 | 曾劍峰 | 翟乃社 |
風雨人生 | 1999 | 遲蘭 | ||
一代廉吏于成龍 | 1998 | 於妻 | 朱正 | 李萬年 |
西出陽關 | 1997 | 金燕 | 章笛沙 | 林熙越 |
班禪東行 | 1997 | 寧旺達姆 | 闞衛平 | 毛孩 |
笑傲蒼穹 | 1997 | 郭秀 | 高希希 | 吳京安 |
呼兒嗨呦大都市 | 1997 | |||
人民代表 | 1996 | |||
七品官吳山羊 | 1996 | |||
女飛行師長 | 1996 | |||
男戶長李三貴 | 1995 | |||
明日有晴天 | 1995 | |||
條南疊案 | 1994 | |||
中尉的家事 | 1993 | |||
苦娘 | 1993 | 李巧巧 | ||
黃海渤海在這裡相連 | 1992 | 陸萍 | ||
特殊軍營 | 1992 | 周國珍 | ||
女工情話 | 1992 | |||
天梯歌侶 | 1991 | |||
皇天厚土 | 1990 | |||
市場風潮 | 1989 | |||
飛翔夢幻曲 | 1989 | |||
遠山的樂章 | 1989 | |||
染血的土地 | 1988 | |||
藍天軍旅情 | 1986 |
話劇
1979年:《飛行員的妻子》飾冬梅
1983年:《火熱的心》飾秦麗娟
1987年:《凱鏇在子夜》飾江曼
1992年:《特殊軍營》飾周國珍
1994年:《甘巴拉》飾劉英蘭
1996年:《湘江·湘江》
1997年:《軍嫂韓素雲》飾韓素雲
2003年:《愛你不容易》飾汪月琴
2006年:《2006畢業歌·丁曉兵之歌(片斷)》飾護士長
2010年:《九藝節開幕式·蔡文姬(片斷)》飾蔡文姬
其他
1995年:小品《親情》
2001年:詩歌劇《以同志的名義》
2008年:朗誦《愛的奉獻(512汶川地震義演)·我們與你同在》
2008年:合唱《愛的奉獻(512汶川地震義演)·祖國在召喚》
2009年:朗誦(講述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
2010年:朗誦《大愛無疆(414玉樹地震義演)·在一起》
2010年:合唱《大愛無疆(414玉樹地震義演)·一起向前走》
2010年:朗誦《雙擁晚會·魚水情》
2010年:朗誦《九藝節開幕式·藝海拾貝》
2010年:旁白電視劇《趙丹》
2011年:歌曲《百花迎春·唱得幸福落滿坡》
2011年:朗誦《2011年雙擁晚會·母親與士兵》
2011年:情景劇《紅軍哥哥回來了·朱德的扁擔》
2011年:朗誦《端午詩會·淡水河邊吊屈原》
2011年:朗誦《走過2011·媽媽心中的天使》
2012年:朗誦《2012年雙擁晚會·心蕾綻放》
2012年:朗誦《為人民放歌》
2012年:朗誦《情暖邊關》
2012年:朗誦《永遠的軍魂》
2012年:朗誦《五個一工程獎·為祖國放歌》
2013年:朗誦《2013年雙擁晚會·當人民需要的時候》
所獲獎項
1979年:空軍調演一等獎——話劇《飛行員的妻子》。1984年:國務院文化部頒發配角演員一等獎——話劇《火熱的心》。
1985年:珠江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電影《這樣的人》。
1987年: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獎——話劇《凱鏇在子夜》。
1987年:第五屆全軍文藝匯演·表演獎——話劇《凱鏇在子夜》。
1992年:第六屆全軍文藝匯演·表演一等獎——話劇《特殊軍營》。
1999年:第十一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優秀演員獎—電視劇《笑傲蒼穹》。
2009年:第六屆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
2011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2013年:受聘為國家海洋公益形象大使。
2014年:中共臨滄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溫玉娟為“臨滄榮譽市民”。
工作評價
辛勤耕耘終獲累累碩果
20多年來,溫玉娟憑著對藝術的執著和熱愛,傾心投入,腳踏實地,積極進取,在話劇、小品、影視等領域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膾炙人口的藝術形象,不僅得到了廣大觀眾地認可和讚譽,也獲得了諸多榮譽。在話劇《火熱的心》中飾演秦麗娟,獲國務院文化部頒發配角演員一等獎。在《凱鏇在子夜》中飾演江曼,獲第五屆全軍文藝會演表演獎,同年還獲全國第四屆戲劇“梅花獎”,並榮立三等功。在話劇《飛行員的妻子》中飾演冬梅,獲空軍調演一等獎。在話劇《特殊軍營》中飾演周國珍,獲第六屆全軍文藝會演一等獎。在話劇《甘巴拉》中飾演劉英蘭,江澤民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在觀看該劇演出後,親切接見了溫玉娟等主要演員。1995年雙擁晚會上,在舞台寫真劇《軍嫂韓素雲》中飾演韓素雲,受到了江澤民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在演出結束後接見她時,江主席說:“你演得很好,很像,很感人!”在電影《喜盈門》中飾演水蓮,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賢惠的農村青年婦女的形象,在全國廣大觀眾中引起了很大反響,1982年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出訪埃及。1983年在中國青年報主辦的“我最喜愛的當代青年銀幕形象”評選中,以第二名當選。在電影《這樣的人》所飾演的秦醫生榮獲珠影“小百花獎”。在電影《笑傲蒼穹》中飾演郭秀,獲第十一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並榮立三等功。在電視劇《大哥》中所飾演的大嫂榮獲2002年度中央電視台“電視劇十佳演員”稱號。在電影《咱們的退伍兵》中飾演啞女,在電影《中國犬王》飾演游擊隊長,在電影《你在想什麼》中飾演方玫均獲了獎,等等。近年來,溫玉娟還在《苦娘》、《天梯歌侶》、《藍天軍旅情》、《遠山的樂章》、《皇天厚土》、《中尉的家事》、《條南疊案》、《男戶長李三貴》、《呼兒嗨呦大都市》、《染血的土地》、《女工情話》、《黃海渤海在這裡相連》、《女飛行師長》、《西出陽關》、《七品官吳山羊》、《班禪東行》、《人民代表》、《明日有晴天》、《千錘萬擊》、《一代廉吏于成龍》、《長空鑄劍》、《嶺南藥王》等幾十部電視劇中,飾演了女畫家、村婦、女軍官、女指揮員、女幹部、女企業家、下崗女工、女醫生、女警察等風格不同、類型各異、反差鮮明的人物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為軍隊文藝工作者,溫玉娟秉承了老一代軍隊文藝工作者“熱愛部隊、服務於廣大官兵、弘揚軍魂、振我士氣”的責任感和傳統。長期以來,全身心地投入到強化國防意識、宣揚我軍優良傳統的藝術實踐當中。多次下部隊、赴邊陲為在一線艱苦工作的部隊官兵演出。塑造和演繹了許多反映不同歷史時期軍人精神風貌的形象,鼓舞和激勵了廣大官兵熱愛軍隊、獻身國防的熱情,她也成為一個深受部隊官兵喜愛的軍隊文藝工作者,其人品、藝品在軍內外廣受讚譽。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央軍委領導和總部首長的接見和嘉評,為所在的空軍部隊乃至整個軍隊贏得了榮譽。鑒於她在中國表演事業中做出的突出成績和對軍隊文藝工作的重要貢獻,1993年10月,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她還曾被編入《中國大文化英才辭典》、《當代名人錄》、《華夏婦女名人辭典》、《世界名人錄》、《中國女性百科優秀人物傳集》等。
學無止境在追求中成長進步
溫玉娟是在偶然的機會,步入了藝壇,從而使自己的藝術才華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15歲上國中時,她的個子就長到一米六八,在班級女生中最高,站隊總排在第一。因個頭的原因,每次學校排演文藝節目,都沒有她的份兒。到了高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報名參加了校內組織的歌詠比賽,人們發現她的嗓子特別好,給她取名“無發現”。1976年10月,黃縣呂劇團到學校招生,大家便鼓勵她試一試,不想果然考上了,此後在團里排演的《蝶戀花》、《不準出生的人》中跑民眾。這期間,上影廠到黃縣挑選演員準備到電影學院定向培養(即粉碎“四人幫”之後恢復聯考的第一年招生)選中了溫玉娟,並且,她還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但都因為團里不肯“割愛”而未成行。1978年12月,一直非常嚮往軍旅生活的她報名參軍了,成為南京部隊空政文工團團員。來部隊後,她明顯感覺自己的基本功還差得很遠。幸運的溫玉娟並沒有超人的天賦,她身上最突出的是謙虛好學,自強不息的勁頭。那時的溫玉娟就把“學海無涯苦作舟”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從此便在藝海生涯中,從基礎開始一步步做起,平時,她利用各種時間抓緊自學,並利用各種機會,虛心向同行的前輩們學習。經過系統紮實地學習和培訓,短時間內,她的業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1979年,到文工團還不到一年,領導決定讓她在話劇《飛行員的妻子》里出演女主角。接到任務後,卻急壞了溫玉娟,她原來是學戲曲的,還整天說著一口山東話,一下子改演話劇,念白、體形、臉部表情等都需要作很大改變。但溫玉娟沒有被困難嚇倒,排練時間不夠,她把休息時間都貼了進去。三伏天的中午熱得無處藏身,別人都休息了,她卻躲在禮堂里走台位,拿著台詞對著字典硬把山東話改成國語。經過刻苦的努力,演出終於成功了,當她捧著空軍文藝匯演優秀表演獎的獎狀時,心情是多么的激動啊!從此,她開始懂得了,藝術上的成功,是與磨練和付出成正比的。剛20歲那年,由於溫玉娟在表演方面的不俗表現,被選中在電影《喜盈門》中扮演二媳婦水蓮。初次站在攝影機前,她總進入不了角色。開始她以為是電影表演經驗不足,便十分留意向老演員學習,不管有沒有戲她總站在攝影機旁,仔細琢磨老演員的表演。她認真求學的精神,感動了於紹康、孫景璐等老同志,他們不厭其煩地給這個好學上進的年輕演員分析人物和劇情,手把手地教她。在老演員的啟發下,溫玉娟深切的感到自己除了表演技巧外,最主要的是生活底子不夠。她邊拍戲邊抓緊時間深入生活,與許多農村媳婦交上了朋友,拍外景的三個多月中,她成了當地農家的熟客,一些農家媳婦把家長里短,甚至個人隱私,都樂意同這位要在電影中演媳婦的大姑娘拉。現實中的“水蓮”教育了她,絢麗多彩的生活感染了她,她感到自己與角色的距離一下子縮短了,創作激情迸發而出。這部富於鄉土氣息和喜劇色彩,土中見美,雋永清新的電影連獲大獎:獲1982年第2屆“金雞獎”榮譽獎、最佳音樂獎;文化部1981年優秀影片獎;1982年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銀幕上的“水蓮”,以感人的藝術魅力,博得國內外觀眾的交口稱讚,溫玉娟因成功塑造了水蓮形象,被觀眾美譽為“中國第一賢媳”。《喜盈門》的成功,使年輕時的溫玉娟知名度大大提高,但她沒有驕傲,而是變得更加謙虛認真,更加勤奮了。“路漫漫其修遠兮”。也正是從那個時候,溫玉娟便養成了每天堅持看書的好習慣,每時每刻都不忘記學習,就連平時上街,也在動腦筋觀察人們的舉止神態,藉以積累生活。從頭起步,永不滿足,把每次藝術創作看成是新的起跑點,向新的標準不停追求,這就是溫玉娟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奧秘所在。1983年南空文工團解散,她被調入現在的空政話劇團,進團後,她憑著嫻熟的表演技藝,主演了第一部大型話劇《火熱的心》,參加了全國調演並獲大獎,她的才藝和事業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藝術無止境。作為專業話劇演員的她,面對大潮洶湧的電視劇、小品,她也頻頻順勢“趕海弄潮”,不斷探索,大膽嘗試,努力奮進,以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在更廣闊的空間鍛鍊和提升,真正做一個讓觀眾認同的多面手,她相繼參演了幾十部電視劇和小品。她說:“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往往能夠成為觀眾心目中理想的化身,激發人們的欣賞品位。”溫玉娟不無感慨地說,每當走在街上,被人們認出來時,聽見別人說:“瞧,那不是《喜盈門》里的水蓮嗎?”就驟然產生兩種不同的感覺,一是當年創造的角色仍被人們記憶至今,心裡不免有一種充實感和安慰感,然而另一種感覺又不免是莫大的遺憾與自責——新的形象還沒有得到廣泛的肯定。這既是壓力又是動力,溫玉娟憑著這種執著,一直努力著,並伴著一份份成功一路走來。
愛職敬業是她走向成功的基石
溫玉娟說:“乾一行,就要愛一行,就要專一行,特別是對藝術,更要用心,做到精益求精。”她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溫玉娟來自山東農村,從小就端莊大方,山東人的質樸真誠敬業的品質,在她身上得到充分展現和發揚,也正是有這種品德,她在舞台上塑造的形象都很真摯、樸實。作為一名部隊藝術工作者,溫玉娟拿著普通軍人的薪水,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對一次次走穴和發財的邀請,她都堅持原則,婉言謝絕,以實際行動做到了非組織批准絕不私自外出演出。她曾動情地說:“部隊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我生命的舞台,也是我榮譽的故鄉。是部隊給了我精神上的充實和品格上的提升,窮盡我所能,也難以回報部隊對我的關愛。我熱愛空軍,熱愛這個作風過硬、裝備精良、人才薈萃的軍種,熱愛盡職奉獻的戰友!有了他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才更充實,有了他們的奮鬥故事我們的生命才更有意義!”正是因為有著對軍隊這種熾熱的愛,純真的情,溫玉娟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每走一步,取得的每一份成績,都離不開部隊的培養,只有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努力塑造好每一個角色,才能更好地回報培養她的部隊。因此,工作中她任勞任怨,不辭勞苦,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只為摸索探求角色的最高境界而努力。
拍了二十多年的戲,風裡雨里是常有的事。有時為了拍好一個雨中鏡頭,她就任憑大雨澆灌半天。當年在空政話劇團的舞台上演戲時,不慎摔成脊椎骨裂,留下了後遺症,直到現在,已到中年的她還經常腰酸背痛。《大哥》這部電視劇是在合肥拍攝的,時值隆冬,天氣寒冷,由於拍夜戲連軸轉,為方便拍攝,劇中人物都穿著秋裝,所以溫玉娟的腰傷又犯了。導演想改變拍攝計畫,但她仍然堅持正常拍攝,她動情地說“這畢竟是一個以“大哥”為代表的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啊!所以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影響整個攝製組的工作。”在她的感召下,劇組全體人員頂著嚴寒,共同努力,保證了拍攝任務如期完成,並獲得了成功。《女飛行師長》是取材於當年十大女傑中唯一的一部女軍人題材的電視劇,溫玉娟擔任主角。炎熱的夏天,在武漢拍攝外景,盛夏的武漢全國氣溫最高,飛機場跑道上的氣溫高達六七十度,劇情需要演員著冬裝,主演要穿上棉皮飛行服,在不足兩平方米的座艙里,她被上千度的拍攝燈照著,窗子是封閉的,攝像機都熱得拍十分鐘就不工作了,何況人呢!在身體吃不消的情況下,溫玉娟每天打著吊瓶一直堅持按計畫完成拍攝任務。由於生理上的不適應,她時常頭暈、嘔吐,每次飛機起落,她都是被人抬下機艙。她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在機頭不足半平方米的方寸中,塑造了具有鋼鐵意志的女飛行員崇高氣質與奉獻精神。在電影《咱們的退伍兵》里,她成功扮演的啞女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個一句台詞都沒有的角色確實讓她付出了許多艱辛,首先要學習啞語,她兩次拜師,“開山宗師”是一位生活在城裡的啞人,與戲中啞女所要表現的大有差距;第二位老師,是外景地附近的一位三十多歲的農村啞女。可這個啞人髒得很,著急時還常口吐白沫。既然是老師,學生就不該挑理,溫玉娟很快與老師處到一塊了,她在接觸中通過認真觀察發現,這位啞巴老師沒有一點聽覺,她全憑視覺代替聽覺。為準確把握和表達啞女內心世界的情感,溫玉娟用棉花堵住耳朵,整天穿著啞女的衣服到前山後山串門,用剛學的啞語找當地的啞巴交談,因為堵著耳朵時間太長,一時不適應,拍攝回來,她常常飲食無味,頭暈目眩,周身無力。她忍受著痛苦,以頑強的毅力追求著藝術的真善美,終於塑造出一個心靈美好、善良、熱愛勞動的啞女形象來。在拍攝過程中,有一次,老作家馬烽來到攝製組,溫玉娟用啞語向他問候。馬烽滿意地說:“見到你,我筆下的啞女活了”。在扮演大型話劇《凱鏇在子夜》女主角江曼中,她又付出了許多,江曼是一名從北京到北大荒的知識青年,人物時間跨度近20年。為創造好這個角色,她堅持鍛鍊身體,注意節食,使體重下降了5公斤。為準確表演每個動作,她反覆練習,腿都練腫了。1987年因在《凱鏇在子夜》的出色表演,榮獲了戲劇界的最高獎項“梅花”獎,成為空軍獲此殊榮的第一人。溫玉娟說:“我最大的快樂就是更多地塑造一些觀眾喜愛的藝術形象,讓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美好,我在拍戲中再苦再累,只要我創作的角色得到觀眾的認可,就是對我最大的獎賞、安慰”。溫玉娟這種在藝術上的一絲不苟、執著追求的韌勁浸透在她創造的每一個角色中。
真誠實在使她的人生很充實
溫玉娟雖然在銀屏上塑造了一個個溫柔賢淑的形象,但現實生活中的她卻一直沒有名星的傲氣,真誠實在的做人處事,她是同事的好同志,親朋的好朋友,有著很高的人品和藝品,熟悉她的人都很認同和稱頌。溫玉娟孝道是在當地出了名的,她的父母年齡已高,時常生病,老人在老家住的時候,她就忙裡偷閒,經常回家探望。一有時間,她就把兩位老人接到北京,定期陪著老人去醫院體檢,下班後急著趕回家為老人做上可口的飯菜,給予無微不至地關懷和照顧。老人為有這樣一個孝順的女兒感到無比自豪。對朋友她也是有求必應,盡心幫忙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在拍攝外景的過程中,她不知多少次地為交不起學費的孩子交學費,使他們重新背起了書包回到了學堂,至今還有十多個受她資助的孩子,定期與這位善良的“溫媽媽”保持著書信來往,對此,溫玉娟感到無比欣慰。無論是在團里和劇組,她都能很好的與同事相處,特別是對年輕同志,更是十分熱心,無私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傳授給他們。2005年,在一次外景拍攝過程中正趕上她過生日,細心的同事給她準備一個簡單的生日Party,她激動地回憶起20年前,曾在劇組過的一個難忘的生日:那次劇組住的地方很艱苦,屋子中間有個土灶台,那個土灶台平時也不生火。生日那天,溫玉娟完全忘記了生日,照常出去拍戲了。老演員丁一沒有拍戲任務呆在攝製組這個“臨時的家”里,丁老師一大早就悄悄出去,到山前山後買了菜、雞、山楂,等傍晚劇組人員拍攝結束回來的時候,她已親手做好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招呼大夥坐在一起,給溫玉娟過生日,這時包括溫玉娟在內的劇組人員才醒悟過來。這次生日,使她永生難忘。如今丁一大姐不在了……講到這裡,溫玉娟的淚水緩緩流出。在場的所有人員也都感動得流下了淚水。真情無價!天生善良的溫玉娟真誠對待別人,也得到了別人的真誠對待。她說:“與人為善,自己心裡很踏實”。
龍清秀同志原是湖南省計委以工代賑辦公室主任,是一位心繫貧困民眾,時刻把民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的好乾部,53歲時因癌症去世,生前曾被評為全國第一位優秀公務員。在拍攝電視劇《龍清秀》時,龍清秀同志平凡而崇高的人格感染著劇組的演職人員,他們在用心演繹《龍清秀》的同時,也在用心體味著羅平各族人民的純樸善良、熱情好客。他們不會忘記,劇組去一個苗寨拍攝時,坡高路險,全體村民自發地砸石鋪路迎接劇組到來;他們不會忘記拍攝時村中孩子純潔天真的眼神,以及他們從山上采來獻上的一束束鮮花;他們更不會忘記,拍攝時正逢過年,大年三十晚上,羅平縣的領導放棄和家人團聚,趕到劇組和大家過的熱鬧而歡樂的春節。2005年4月中旬,北京天行九洲影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為羅平希望國小捐款10萬元的儀式在曲靖舉行,同時進行的還有8集電視連續劇《龍清秀》的首播式,該劇主演溫玉娟的一席話代表了全體劇組人員的心聲:《龍清秀》歌頌了一個共產黨員廉政勤政、為民愛民的高尚品格,我們拍攝《龍清秀》的過程,靈魂也得到一次洗禮,我們是以龍清秀的精神來拍攝《龍清秀》,而向羅平的希望國小捐款,不僅表達我們對羅平各族人民的感激之情,也是我們學習龍清秀精神的實際行動!這一席發言,是溫玉娟的肺腑之言,更是她人格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