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
唐末至五代時期,湖南地區被南楚王馬殷父子所割據,馬氏委任土司彭瑊為溪州刺史,轄永順、龍山、保靖等縣。馬希范繼馬殷南楚王之位後,溪州由瑊之子彭士愁襲任刺史。後晉天福四年(939年),錦州、獎州、溪州的少數民族萬餘人,反抗南楚王的統治,由彭仕愁率領東出,取辰、澄二州。據新舊《五代史》、《九國志》、《資治通鑑》所載,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九月,在今湘西與常德、沅陵接壤之處,金鼓動地,殺聲震天,湘西歷史上著名的溪州之戰爆發。南楚王馬希范派麾下靜江節度使劉勍、決勝指揮使廖匡齊率兵五千征討溪州,土家族苗族首領彭士愁立即帶領溪、獎、錦三州一萬蠻兵奮力抵抗。溪兵戰敗,退至靠近沅陵的地盤,“棄州保險,憑高結寨”,寨築山頂,四面險峻,楚兵只得伐木緣山架設棧道仰攻。溪兵齊心堅守,在血戰中將廖匡齊刺死,並於夜間在山頂點燃烽火,召集四方溪兵。劉勍見勢不妙,迅即在溪澗內投放毒藥,援兵飲其水者,或嘔吐不止,或毒發身亡。一天,南風暴起,劉勍以火箭射入山寨,房舍盡焚,溪兵死傷甚多,彭士愁臨危不懼,率部夜逾絕壁,投奔今麻陽、芷江一帶的獎州。因彭士愁在五溪少數民族中威望頗高,馬希范一時無可奈何,只得相約議和。天福五年會盟於今古丈縣境內的會溪坪盟誓,南楚王馬希范效法其烈祖馬援“象浦立柱”的做法,以銅五千斤鑄柱,並銘刻誓狀於其上。
銅柱相關
銅柱的作用
溪州銅柱高4米,重2500公斤;柱身為中空八面體,原柱內用馬氏統治時期所鑄的鐵錢填實。柱上刻有“復溪州鋼柱記”,共2000多宇,楷書,字型秀麗,是研究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的重要實物資料,也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相當於是南楚王馬希范與土司彭仕愁罷兵盟誓的條約。銅柱立於邊陲,規定各自所轄地域,互不進犯,南楚王不得在土司所屬諸州內任意徵收捐稅、拉夫派差、強買土特產等。從此,在中原大地經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宋、元、明、清等九個朝代變更的社會劇烈動盪時,封閉自守的彭氏統治卻始終偏安一隅,連續承襲28代,溪州人民得享800多年沒有邊患戰亂的相對安定生活。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歸流”,終止了溪州的土司制度,彭氏政權方告結束。
部分銘文解讀
銅柱上鐫刻著楚王對叛亂的政策原則:“古者叛而伐之,服而柔之,不奪其財,不貪其土。前王典故,後代蓍龜。吾伐叛懷柔,敢無師古;奪財貪地,實所不為。”在溪州土司彭士愁表示一心歸順後,楚王當即決定:“爾能恭順,我無科徭,本州賦租,自為供贍,本土兵士,亦不抽差。永無金戈之虞,克保耕桑之業。”雙方盟誓為約,立柱為信。南楚王喟嘆著“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孫兮萬年春”的夙願。銅柱也記錄著溪州刺史彭士愁 “歷三四代,長千萬夫”,“亦無辜於大國,亦不虐於小民”,“非萌作孽之心,偶昧戢兵之法”,“一心歸順王化,永事明庭”,“永無金革之虞,克保耕桑之業”等立誓的誠意和南楚王馬希范“爾能恭順,我無苛徭;本州賦租,自為供瞻;本部士兵,亦不抽差”等議和的保證。銅柱的樹立,客觀上起到了“無擾耕桑,無焚廬舍,無害樵牧,無阻川途”的積極作用。
歷史變遷
進入趙宋之後,宋太宗“詔辰州,不得移部內馬氏所鑄銅柱(《宋史.諸蠻傳》)”。
銅柱原位於永順縣太坪鄉酉水河畔的會溪坪,1961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文物,1969年因修建鳳灘水庫遷至王村。1971年修建風灘水電站時遷至王村鎮東側的花果山上,並建有保護亭,後移至王村鎮溪州民俗風光館內,為湘西千古名勝。196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土家淵源
銅柱是中國古代常作劃分疆界的標誌。溪州銅柱為五代晉天福五年(940)楚王馬希范與溪州刺史彭士愁
一次戰後罷兵所立的劃分疆界的界柱。銅柱高4米,上半截呈八方形,下半截呈圓形,直徑39厘米,中間空心,重約2.5噸,柱上銘刻《復溪州銅柱記》,共41行,2300餘字。另外還有誓詞,銜名,皆楷書,字型秀麗。是研究湘西少數民族歷史的寶貴資料。對於溪州來說,可稱為“定州神柱”的銅柱,是土家族歷史珍貴無比的見證,
據《永順縣誌》載,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溪州土家族首領彭士愁率萬餘人馬征辰、澧二州,楚王馬希范派大軍鎮壓,血戰經年,彭軍慘敗,被迫與楚議和結盟,立銅柱於會溪坪野雞坨。銅柱上鐫刻著溪州之戰的經過和雙方盟約條款。盟約確定,楚對溪州屬地免徵賦稅,不抽兵差;楚軍民不能隨意進入溪州;溪州各部落酋長如有罪過,只能由彭士愁科懲,楚不能出兵干涉;確認彭士愁為溪州刺史,開始了溪州八百年土司王朝的統治。
王村觀光
令人不解的是,殘酷的爭戰之後,敗軍彭士愁派子封印納銀求和,居然在政治、經濟上獲得了極大的權益,而獲得勝利的楚王卻做出了節節退讓。這是為什麼?是楚王超凡的包容心,還是土家族聰敏過人的智慧……當地的朋友出題讓來賓猜,並戲說:如果哪一位智者,能夠撥雲見日,解說這段史實,一定能顯現歷史上充滿睿智的華彩樂段。
王村是漢時酉陽縣故城,上通川黔下達辰州的水路要津。道光年間,街市繁華,飲食客棧百餘家,店鋪三百多戶,客商往來熙熙攘攘,曾有“小南京”之稱。如今,王村因前些年在當地拍攝的一部電影,又名芙蓉鎮了,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的遊客,常常在標有“劉曉慶米豆腐”的招牌前停住腳步,問小吃店老闆米豆腐的用料和做法,然後再花上兩元錢嘗一碗這個地方風味獨特的小吃。想不到電影中的一個虛名,竟輕易地蓋過了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名,讓人弄不明白是哪兒出了問題。
漫步王村鎮,從河岸碼頭沿古老的青石板台階曲折而上,兩旁的店鋪,多數已進行了裝修,售賣食品、服裝、旅遊紀念品等商品。走進似是一家賣蠟染服飾的小店,店堂里還有一門,門旁掛著“民俗風光館”字樣的長條牌,不大顯眼。因時間已近下班,我向里探頭試問:“能參觀么?”身後有人答道:“要買票進。”才發現門旁有一個長方桌,從剛才還以為是售貨員的手裡購了門票。
全館是約200平方米的一個大展廳,中有木隔斷分為里外兩間,儘管是白天,光線仍顯得昏暗。我請管理人員打開燈,才看清四壁陳列著土家族的生活用品、服飾、樂器和農具等。穿過隔斷,中央豎立著黑黃髮亮的銅柱十分醒目,同行的朋友告訴我:這就是在湘西土家族歷史上意義至為重大的溪州銅柱。縣裡正在籌建博物館,臨時存放在這裡。銅柱高4米,直徑40厘米,呈八邊形,每邊長15厘米,重5000多斤。銅柱的銅質精純,八面上所刻的2000多個顏、柳體陰文,雖經千年風雨,字跡依然清晰完好。
讀過溪州銅柱赫赫然刻寫著“上對三十三天神明”和“皇天后土,山川鬼神”玄鑒立下的盟約,輕易且明白無疑地破釋了朋友的謎。
凝視著風雨中矗立了千餘年的溪州銅柱,它已經完成了安定邊界、化解紛爭的歷史責任,移入了博物館,但在其面前,不僅可鑑古人的道德、智慧和信譽,對今人也有啟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