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銅柱

馬援銅柱

馬援銅柱,東漢時,交趾女子征側、征貳姐妹起兵反漢,漢光武帝劉秀派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平定了交趾,並在其地立銅柱,作為漢朝最南方的邊界。歷代文人的詩賦中常提到這一歷史古蹟。庾信《哀江南賦》云:“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宋之問《韶州詩》:“珠崖天外郡,銅柱海南標。”張籍《送南客》:“夜市連銅柱,巢居獨象州。”等等,都是指此事。然而銅柱到底立在哪裡,值得考察。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典源

伏波將軍馬援雕像伏波將軍馬援雕像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馬援〉~839~
援將樓船大小二千餘艘,戰士二萬餘人,進擊九真賊徵側餘黨都羊等,自無功至居風,斬獲五千餘人,嶠南悉平。唐·李賢注引《廣州記》曰:「援到交阯,立銅柱,為漢之極界也。」
水經注》卷三十六〈溫水〉~3022~
《林邑記》曰:建武十九年,馬援樹兩銅柱於象林南界,與西屠國分漢之南疆也。土人以其流寓,號曰馬流,世稱漢子孫也。

釋義

東漢馬援征服交趾,立銅柱以為漢南邊疆界的標誌。見《後漢書·馬援傳》“嶠南悉平”李賢注引晉顧微《廣州記》。後因以“馬援銅柱”、“馬援柱”、“馬柱”為典實。

歷史由來

東漢時期漢朝極南界東漢時期漢朝極南界
馬援銅柱(越南語:MãViệnđồngCột)為東漢伏波將軍(越南語:PhụcBatướngquân)馬援征服交趾(越南語:GiaoChỉ)後在漢朝極南邊界上所立銅柱,以誇耀戰功。
東漢光武帝統治時期,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2月,交趾地區爆發了征側征貳姐妹領導的“二征起義”。起義軍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俚人的回響,擊敗漢朝駐軍,取得六十五座城池。東漢朝廷派馬援率領大軍鎮壓了這次起義。
戰事結束後,馬援交趾銅柱(今天越南中部廣平,廣治一帶)為漢之極南界,其柱銘文曰:“銅柱折,交趾滅”(越南語:đồng Cột chiết,Giao Chỉ diệt)。越人每過其下,以瓦石擲之,遂成丘。

歷史考證

東漢時,交趾女子征側、征貳姐妹起兵反漢,漢光武帝劉秀派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平定了交趾,並在其地立銅柱,作為漢朝最南方的邊界。歷代文人的詩賦中常提到這一歷史古蹟。庾信《哀江南賦》云:“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宋之問《韶州詩》:“珠崖天外郡,銅柱海南標。”張籍《送南客》:“夜市連銅柱,巢居獨象州。”等等,都是指此事。然而銅柱到底立在哪裡,值得考察。
查《中國地名大辭典》,有“銅柱灘”條,其位置在四川省涪陵縣東,並引《太平寰宇記》云:“昔人於此維舟,見水底有銅柱,故名。相傳馬援欲鑄銅柱於此。”這裡所記令人生疑,馬援征交趾立銅柱,為何卻在四川境內?《湘西土司紀略》第三章有《溪州銅柱記》一篇,記湖南溪州有銅柱,位置在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古丈縣附近。這是五代十國時楚國馬希范平定溪州少數民族首領彭士愁的叛亂之後設盟時立的銅柱。(見《新五代史。楚世家》)。馬希范自謂是漢馬援的後代,於是有人認為馬援立的銅柱在溪州。
《新唐書。南詔傳》記載,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命何履光帶兵平定南詔境,取安寧城,復立馬援銅柱,其位置在今雲南省廣南縣東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鄰界處。後來也有人認為馬援立的銅柱亦在此地。
《中國地名大辭典》“鎮南關”條云:“關外三十里有坡壘驛,為漢馬援立銅柱處。”鎮南關即今與越南交界處的友誼關。據此,銅柱當在越南境內諒山附近。
《明史。廣西土司列傳》記載,明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思明州土官黃廣成遣使人貢,言其轄地南有馬援所立銅柱,元末動亂時,越南人興兵北犯,越過銅柱向北推進200餘里。洪武三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者陳誠、呂讓到安南,讓他們遵守銅柱所標之邊界,歸還侵占中國思明州的領土,安南態度執頑,久議不決。考思明州,其治所在今廣西寧明縣境。銅柱的位置大概在今友誼關以東、寧明以南地區,或者即是坡壘驛。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十一引《嶺表錄》雲,愛州軍寧縣境內有馬援所立的銅柱。唐代韋公幹任愛州刺史,欲將銅柱錐碎熔煉,賣與商人。當地居民認為銅柱是神物,不得毀壞,於是群起反對,並抗訴於唐安南都護韓約。韓約致書與韋公幹加以制止。考唐代愛州即今越南清化,軍寧在清化稍北,銅柱的位置大抵在清化以北約北緯二十度處。
又據《新唐書。環王傳》雲,環王本為林邑國,“其南大浦有五銅柱,山形若綺蓋,西重岩,東涯海,漢馬援所置也”。環王之南還有西屠夷國,其地有一種馬留人,相傳馬援征交趾時有願意留下居住的10戶人,到隋朝末年繁衍至300餘人,皆姓馬。《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引屈璆《道理記》亦云林邑大浦口有馬援所立的五銅柱。唐時,安南部護府的最南邊界在羅伏州之南,相當於今越南橫山、班杜一線,即北緯18°處。《舊唐書。馬總傳》還記載說,馬總,唐元和年間為安南都護,“於漢所立銅柱之處,以銅一千五百斤特鑄二柱,刻書唐德,以繼伏波之跡”。馬總立的銅柱和馬援立的銅柱位置相同,如果它們都在環王國境內,那末其位置必在北緯18°以南地區。
查《漢書。馬援傳》,馬援“進擊九真賊征側餘黨部都羊等,自無功至居風,斬獲五千餘人,嬌南悉平。”此處李賢注引《廣州記》云:“援到交趾,立銅柱,為漢之極界。”而漢時最南極界在日南郡的最南邊界,相當於今越南的綏和弓山一線還要往南一些,即北緯12°至13°之間地區。《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一還詳記了銅柱在日南郡以南的具體裡程,雲“日南郡又南行四百餘里至林邑國,又南行兩千餘里有西屠夷國,援至其國立二銅柱於象林南界,與西屠夷分境,以紀漢德之盛”。這裡所述里程是不準確的。因漢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廣治,若按從日南郡南行兩千餘里計算、銅柱的位置恐怕要在越南的最南端金甌半島上了。總之,馬援立的銅柱到底在哪裡?是2銅柱還是5銅柱?都需進一步考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