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壁畫

湟中壁畫

湟中壁畫技藝融青海河湟地區的民間箱櫃、棺槨等繪畫技藝與中國工筆畫特點為一體,人物造型吸收了藏傳佛教壁畫的特點,構圖飽滿、線條流暢、色彩圓潤,兼具藝術性、裝飾性、觀賞性。與農民畫、堆繡、鑲絲、雕刻、藏地毯、泥塑、銅銀器並稱為盛開在聖域的“八瓣蓮花”。

藝術特徵

湟中壁畫多用兩種繪製方式:一種是直接繪製在經過處理的牆面上,也就是刷地壁畫;另一種是繪製在大塊布料上,繪製時先按牆面的尺寸做好木框繃架,把經過浸泡、磨壓、刷膠處理的表面柔軟平滑不露布孔的畫布繃好,然後用工筆重彩進行繪製,再將繪製好的布面鑲嵌到牆面,屬於裝貼壁畫。其手法完全同於唐卡,只是把面積放大了。因壁畫與宗教有密不可分的聯繫,湟中壁畫繪製在塔爾寺和民間寺院、廟宇的殿堂、瞻廊、迴廊牆壁上。壁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從佛教陀菩薩、佛經儀規、經變故事到民俗風情、民族歷史,無所不有。壁畫的設計繪製,依據《造像量度經》等繪畫典籍規定的度量比例完成。一般都充分運用造型對比,使抽象的形體與具象的形體相結合,還運用誇張、變形的藝術手法塑造形象。多用純礦物質顏料,著色牢固,經久不變色。線描勾勒用筆流暢自然,以工整細膩為主,畫面富於裝飾性,既講究宗教題材的規範要求,又講究同佛教環境協調統一的藝術效果,由於壁畫絢麗多彩、金碧輝煌,襯託了殿內佛像和佛堂建築,達到了宣傳佛教教義震撼人心的效果。

名錄資料

青海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七、民間美術(5項)
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23Ⅶ-2湟中壁畫湟中縣

代表傳人

七傳統美術(5人)
序號姓名民族性別年齡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30李寶洲漢族男50湟中壁畫湟中縣

2011年李寶洲被評定為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湟中壁畫代表性傳承人,李寶洲,字山里人,1961年生於青海省湟中縣,一位地地道到的農民,自幼酷愛書畫,長期臨摹學習傳統筆墨,重視寫生,擅長山水、花鳥、人物及書法。李寶洲、並喜歡收藏奇石,為工藝美術大師、實力派書畫家、壁畫家、雕塑家、農民畫家。作品多次在省內外展覽並獲獎,在各種電視報刊雜誌上進行報導和發表。

壁畫壁畫

藝術傳承

湟中縣在勞動力轉移、發展勞務經濟中,積極鼓勵壁畫藝人以師帶徒弟傳承技藝,壯大藝人隊伍,走出去以技藝掙錢,增加收入。目前,在湟中縣活躍著一支200餘人的壁畫繪畫藝人,他們活躍在省內外,專門從事各類壁畫創作,年收入達到80萬元,是一支特別的“工藝勞務大軍”,晉生旺、李保州被認定為傳統美術湟中壁畫省級傳承人。
在西藏、內蒙古、四川和本省西寧的北山寺、貴德的玉皇閣、湟源的北極山等都有湟中壁畫藝人創作的壁畫作品,2005年湟中壁畫藝人張斌應邀到泰國進行了為期五個月的繪畫藝術交流,並為泰國寺院繪製大型壁畫,充分展示了青海民間藝術的魅力。

文化保護

青海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湟中壁畫
七、民間美術(5項)
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22Ⅶ-1青海壇城藝術省藝術研究所
23Ⅶ-2湟中壁畫湟中縣
24Ⅶ-3海西蒙古族木雕格爾木市
25Ⅶ-4河湟刺繡省文化館
26Ⅶ-5河湟剪紙海晏縣
青海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46人)
七傳統美術(5人)
序號姓名民族性別年齡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30李寶洲漢族男50湟中壁畫湟中縣
31多傑措藏族女40貴南藏繡貴南縣32邱龍蒙古族男53海西蒙古族木雕格爾木市33王鳳英藏族女44河湟剪紙海晏縣34桑格達傑藏族男39藏文書法(果洛德昂灑智)果洛藏族自治州
湟中壁畫——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李寶洲
2011年李寶洲被評定為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湟中壁畫代表性傳承人,李寶洲字山里人,1961年生於青海省湟中縣,一位地地道到的農民,自幼酷愛書畫,長期臨摹學習傳統筆墨,重視寫生,擅長山水、花鳥、人物及書法。李寶洲、並喜歡收藏奇石,為工藝美術大師、實力派書畫家、壁畫家、雕塑家、農民畫家。作品多次在省內外展覽並獲獎,在各種電視報刊雜誌上進行報導和發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