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梅嶺大人寨的湞水,南流至今湖口鎮下陂山,與源於江西信豐爬欄寨的昌水匯合,西流至縣城,又與源於百順帽子峰的凌江匯合而成湞江,南注韶關匯武水為北江。湞江在南雄境內流域面積為1756平方公里,河床寬40-80米。
簡介
源出廣東南雄縣大庾嶺南麓,西至曲江縣會武水,(即溱水)南流為北江,漢元鼎五年,討南越,主爵都尉楊仆為樓船將軍,出豫章,下橫浦,入湞水,即此,按《水經注》,東溪水,出始興東南康縣界石閻山,西流與漣水合,庾仲初謂之大庾嶠水,東溪,亦名東江,又曰始興水,西逕始興縣南,入曲江縣,又西流於北江,《寰宇記》“湞水源從虔州信豐縣分流,西合大庾嶺長岡水,入湞陽縣界,至韶州,合始興樂昌水入海,”是水經注之東,即寰宇記之湞水也,方輿紀要、水道提綱、清會典圖、廣州府志、及高要梁術臣之廣東全圖,亦以出南雄至曲江者為湞水,今多從之,考《漢書地理志湞陽縣注》,應劭曰,湞水出南海龍川西,入秦,《水經注》“湞水出南海龍川縣西,經湞陽南,右注溱水”。清一統志承其說,謂“湞水發源惠州龍川縣,經連平、翁源至英德縣東南入溱水,”又謂“溱水先經曲江縣東,然後南經湞陽縣西,又西曆湞出峽而後湞水注之,”則所謂湞水,當在曲江之南,今英德縣境,連平縣誌有銀梅鋪水,西南至利波鋪曰羅江水,西入英德縣界,清一統志謂銀梅水西流入江,即為沆水,今圖有羅江水,出連平縣之西、翁源縣之東,即銀梅水,西流為翁江,至英德縣入北江,連平,漢龍川地,英德,即湞陽地,北江,即古溱水下流,與應劭及道元所謂之湞水,地望相合,似古之湞水,即今羅江,而非寰宇記所謂湞水。
歷史沿革
清初以前,即300年前,湞江水流深廣,舟楫通航,綠波蕩漾,景色宜人。最早記述湞江的是《史記》和《漢書》。它講的是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帝遣樓船將軍楊仆出豫章下湞水平南越亂的事,楊仆奉詔後,率樓船師溯贛江至南安,棄舟渡嶺,在湞凌兩江匯合處造船練兵,備戰一年多,於元鼎六年冬率樓船師下湞水,與伏波將軍會師石門,進軍番禺,一舉而平南越之亂。楊仆的樓船師不下5萬人,樓船高20餘米。進軍時正值冬季,幾百艘如此龐大的樓船,載兵甲數萬,列陣於湞江之上。
自唐開元四年鑿通梅關古道之後,湞江便成了溝通嶺南嶺北,連結長江、珠江的主要航道了。明嘉靖年間,從南雄至烏逕來往船只有500餘艘。烏逕市(明代烏逕稱市,是集中買賣貨物之固定場所,並非行政區劃單位。)有“日屯萬擔米,夜行百隻船”之稱。南雄至韶州、廣州的客貨運輸更為繁忙。州城沿江設有五個專業碼頭。
文化傳承
歷代不少詩人為湞江寫下了生動的詩句。南朝齊始興內史范雲作《三楓亭飲水賦詩》云:“三楓何習習,五渡何悠悠。且飲修仁水,不挹邪階流。”明代詩人楊萬里《二月十二日南雄解舟》詩云,“昨夜新雷幾地鳴,今朝春漲一篙清。順流更借江風便,此去韶州只兩程。”請看,一夜大雷雨之後,江水驟漲,船家撐篙從江中帶起來的仍是一篙清水。不像現在“上游一陣雨,下游滿江紅”。明代曾任戶部尚書的李暢寫有《湞水》一詩云,“薄暮湞江上,微風趁夕帆。沙鷗輕泛泛,英石自岩岩。海闊月先到,山高日半衡。臨流無一事,相對浣征衫。”至於清康熙年間朱彝尊寫的《雄州歌》,把湞江的繁榮寫得更為真切了。其一詩云;“綠榕萬樹鷓鴣天,水市山橋阿那邊。蜑雨蠻煙空日夜,南來車馬北來船。”現在的湞江已是水淺流濁沙灘多。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日益嚴重。
水土流失原因
清道光四年《直隸南雄州志•物產》中記述得很清楚:“菸葉,舊志未載,近四五十年日漸增植,春種秋收,每年約貨銀百萬兩,其利幾與禾稻等。但種煙之地俱在山嶺高阜,一經墾闢,土性浮鬆,每遇大雨時行沖刷,下注河道,日形壅塞,久則恐成大患。然大利所在,趨之若鶩。是唯有土者嚴禁新墾,庶可塞其流而端其本耳。”南雄黃煙於清初傳入,到道光約160多年,雖然水土流失巳引起人們的注意了,但問題沒有解決。
黃煙日益發展,水土流失隨之日益嚴重,湞江日益壅塞。乾隆年間,錢大昕任提督廣東學政,由南雄登船,就碰到了湞江水淺灘急舟難行之苦,因感而作《南雄舟行》詩云:“水淺沙停一線灘,十夫推挽力空殫。誰知咫尺凌江路,下水翻同上水難,”過了約100年,光緒年間,又一提督廣東學政徐琪,在南雄又碰到行舟難,因作《杷沙行》一首,其詩云:“三人橫行繩相牽,一人扶耒如耕煙,東西相向各推挽,頃刻沙徙流飛泉.……辛勤移去定復聚,夜深又立灘頭鷺。麻姑擲米幻桑田,子如問我知其處。”可見湞江因淤塞巳出現航運困難了。但至民國22年(1933年)來往於南雄、始興、韶關的木船仍有240餘只,來往於南雄至新田烏逕的木船有128隻。
建國後,由於年復一年開墾荒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期幾度森林超量砍伐,水土流失急劇發展。幾十年間,湞江面目全非。據小古錄水文站觀測,湞江年輸沙量1959年為50萬噸,1960年~1969年年平均為49.5萬噸,1970年~1979年年均為62.14萬噸。河水每立方米含沙量不斷增多,1959年為0.2915公斤,1960年~1969年年均為0.3054公斤,1970年~1979年年均為0.3810公斤,1980年~1982年年均為0.42公斤。河水流量減少,50年代平均為57.36個流量,70年代平均為47.91個流量。南雄縣城河床,自1950年至1987年,年平均淤高7厘米,38年共淤高2.66米。南雄境內航道原有112公里,1970年起,南雄縣城以上已不通航。境內航道僅剩下南雄至始興30公里,也只能在洪水期通航小木船、竹木筏。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們以現實的科學眼光,對湞江的呻吟進一步引起了高度的重視。1985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整治東江、北江上游的決議》。同年12月,南雄縣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出《關於搞好我縣水土流失區的整治開發利用的決定》。縣委、縣政府相應作出《關於加速造林綠化,加強封山育林,振興南雄林業的決定》,在全縣城鄉普遍推行改燒柴為燒煤、石油氣、沼氣,狠抓封山育林。1986年,改革取得顯著成效。1987年,出現森林生長量大於消耗量的新局面。
1988年冬至1989年春,縣委、縣政府組織綠化紅砂嶺戰役,全縣出動25000人,整治綠化紅砂嶺29241畝,同時,狠抓造林綠化,消滅荒山。1992年5月,經省驗收,實現綠化達標縣。1980年以來,水土流失區推行小流域集中、連續、綜合治理辦法,取得顯著成效。同時,在煙區全面推行坡地梯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