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瑊墓

何瑊墓

何瑊墓位於廬江縣白湖鎮陶沖村,何瑊原名韓瑊,是韓厘王次子,韓桓惠王弟,秦朝時因故改姓為何,為何姓始祖。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的起源

何氏源於韓氏,韓氏又源姬氏,是周武王姬發次子唐叔虞後裔,傳 至韓虞(即韓景侯)與趙氏、魏氏將晉國一分為三,直至宣惠王(八十世)正式稱王。與齊、楚、燕、趙、魏、秦並稱戰國七雄。廬江何氏始祖埋(何)瑊(第五十一世)是韓厘王次子韓桓惠王弟,韓王安叔父,瑊祖尊勵且賢是韓國的公族大夫,與韓非岡秉同政。因歸諫韓王安不要朝秦,韓王安不聽,瑊祖退居韓原。至韓王安被秦擄韓國滅亡,瑊祖被迫攜妣姜氏遁至廬江,隱於安津,以打魚擺渡度日。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巡遊至白浪沙遭人襲擊,疑是六國遺族所為,下令搜捕六國遺族,欲行斬絕。秦史路過東鄉西津,詰問客居姓氏,當登舟問到韓時,瑊指結凍的河水說“姓此”,本意以河水之寒冷代“韓”。秦史誤以為姓河,便登記為河氏,事後韓瑊得知來詰者是秦史,大驚道:“吾免於刀禍,河字功也,豈可似水泛濫而無所歸”。遂依音改河為何,何本於韓,源於姬,韓何同姓。

相關史料

據記載:何氏始祖何,與妣姜夫人卒後,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岡之原(即廬江白湖鎮陶沖村之“何大墳園”),後代培附冢埠壘壘,傳名稱之為何墳崗墓。此墓宋時猶存。莊簡李光(系宋代名臣曾任禮部尚書)過覽瑊公夫婦墓時感賦詩云“何墳岡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應灰火灼,呂螟那得誤凝冰,同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年歸鶴鳴;淮土不隨函谷變,驪山待自發崇陵。”

目前,有眾多何姓專家、學者對何瑊墓提出質疑。

《湞陽水木記》是什麼年代的著作,作者是誰?為什麼其中有何姓源流的記載?何瑊“指河為姓”是民間傳說還是歷史真實?下面我們進行分析。
(1)《湞陽水木記》作於何時,作者是誰?
據部分廣東何氏家譜所記,《湞陽水木記》作者是“東漢荊州主簿何顒”。清光緒年間何朝彥纂修的《羊城廬江書院全譜—何氏初祖世系圖》也載:(十一世)“(何)顒,東漢荊州主簿,徙陽山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為陽山通儒始祖。公元105 年卒。”
《羊城廬江書院全譜——陽通儒坊世系譜》載,“顒祖為東漢荊州主簿,徙陽山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顒祖字維仰”,“顒祖為東漢荊州主簿時,大慶族人已眾,田宅不給,祖同妣鄧氏徙居陽山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載得姓初祖以來十頁世系。卒葬在延陵崗陽山。”廣東新會尚書坊《何氏族譜》也有類似記載,並稱何顒是記載何族歷史的第一人。但是,何氏家譜所載準確嗎?
經查,《後漢書》和家譜中有兩個“東漢何顒”:一個是“議郎何顒”(以下稱南陽何顒),一個是“荊州主簿何顒” (以下稱陽山何顒)。
《後漢書》記載的何顒,乃智謀之士,任過北中軍侯、議郎,是東漢時期的名人。一代名醫張仲景少年時曾拜訪過他,一代梟雄曹操對他也甚為敬仰,《後漢書》有何顒傳。
《後漢書·何顒傳》載:何顒,字伯求,南陽襄鄉人(今湖北棗陽)。少遊學洛陽。因陳蕃、李膺之敗牽連,顒亡匿汝南(今屬河南)間。袁紹慕之,私與往來,結為奔走之友。及董卓秉政,逼顒以為長史,託疾不就,乃與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謀卓,事未遂,顒憂憤而卒。後來荀彧將其屍體同葬在荀爽的墓旁。
《湖北省志人物誌稿》對“南陽何顒”也有同樣記載。
據以上史料,何顒為東漢南陽襄鄉人,活動範圍在湖北和河南之間,經歷“黨錮之禍”,後被董卓下了大獄,憂憤而死,墓地在河南。古籍上沒有南陽何顒任過“荊州主簿”和遷徙嶺南世居陽山並作《湞陽水木記》的記載。因一代名醫張仲景約在15歲時拜訪過何顒,學者們推算南陽何顒大約生於公元110 年前後。
而何氏族譜所說的“陽山何顒”曾任“荊州主簿”,後徙陽山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卒於公元105 年。
按以上記載,陽山何顒死了五年之後南陽何顒才出生,東漢兩個何顒毫不相干。但是,《後漢書》的何顒與何氏家譜的何顒真是兩個人嗎?
(2)湞陽是什麼地方?為什麼把著作叫《湞陽水木記》?
據有關專家考證,湞陽就是今天的廣東省英德市。英德市在公元前111 年叫“湞陽”,古稱英州。其境內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已同時設立了湞陽、含匡兩縣。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 年)始名“英德”。
《湞陽水木記》中所敘述的多為湞陽、含匡、曲江、英德和連州何氏之事,而這些地名均為粵北地名(今廣東韶關、清遠地名)。由此推測,《湞陽水木記》或是粵北地區一部早期地方志書,其中載有何姓內容。
說到這,又冒出一個問題:如果確有一個曾任“東漢荊州主簿”的何顒徙陽山通儒坊作《湞陽水木記》,那么,身在廣東陽山通儒坊的何顒,為什麼不把自己的著作叫《陽山水木記》?陽山縣在兩漢時期隸屬“桂陽郡”(今湖南郴州桂陽),歸荊州府管轄,為什麼又不叫《桂陽水木記》或《荊州水木記》?陽山何顒並沒有住在湞陽,陽山縣也不歸湞陽縣管轄,陽山何顒為什麼把自己的著作叫《湞陽水木記》?
按族譜所載,“東漢荊州主簿何顒”於公元105 年去世。據此推測,他作《湞陽水木記》時,“秦滅韓”(公元前230 年)已經100 多年了,換句話說,“韓改何”已經一百多年了,韓瑊“指河為姓”是民間口頭相傳,還是有歷史真實?
(3)東漢人的著述怎么會出現宋代人的詩?
有人在引用《湞陽水木記》時,往往抄錄了這樣一段文字:瑊公與姜妣皆壽百齡,卒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山崗,世稱何墳岡。此墓宋時猶存。莊簡李公光過覽詩云:“何墳岡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應灰灼火,呂螟那得誤疑冰;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年歸鶴鳴;壤土不隨函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
該詩作者是不是李光尚待考證,但按族譜說的《湞陽水木記》為“東漢荊州主簿何顒”所作,那么,以上這段文字顯然就不是《湞陽水木記》原文。一句“此墓宋時猶存”已經清楚地表明非東漢時期所作。李光是北宋名臣,曾任吏部尚書、參知政事,著有《讀易詳說》和《莊簡集》。李光有沒有到過“何墳岡”,有否寫詩紀念先人,還須考證。但是東漢時期的著述,怎么會有“此墓宋時猶存”,怎么會有北宋名臣李光的詩?
(4)《湞陽水木記》成書於什麼年代?
2012 年6 月,華中科技大學何存興教授在第二屆中華何姓源流研討會上指出:明朝永樂六年(1408 年)何禮節(字用行)寫的“何氏姓原宗系統序”中說“……自東漢麻城少尹(何顒)始修《湞陽水木記》……”。這是在中華何氏文獻記載中首次出現《湞陽水木記》字樣。結合對宋代李光詩作、廣東南雄珠璣巷遷徙史的研究,何存興教授的結論是:《湞陽水木記》是在南宋紹熙元年(1190 年)至明朝永樂六年(1408 年)之間的作品,是由一個
“假冒東漢何顒的人炮製出來的”。
(5)關於“瑊遁跡廬江”問題。
《湞陽水木記》載:“及王安被秦所擄,國破家亡,瑊遁跡廬江,寓於津要,操舟送濟,取資以給。”一句“瑊遁跡廬江”就讓人生疑: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 年)前,廬江郡與廬江縣都還沒有設立,“瑊祖”遁跡廬江從何說起?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立了36 郡,但還沒有廬江郡。廬江郡是後來從九江郡、衡陽郡中分置而來的,其管轄範圍大致包括江西、湖北、安徽的一部分。“瑊遁跡廬江”具體在什麼地方?二是漢代沿設廬江郡,治所在不同時代有變化。當時也還沒有廬江縣名稱。廬江縣名稱的正式使用是在南朝梁天監年間(一說在隋朝初年)。漢代的廬江郡範圍也大大超出今天的“廬江縣”(廬江縣名稱正式使用前其地名叫“舒”)。如果說“瑊遁跡廬江”是在漢代,根本就不存在“避秦”了。
(6)關於何瑊(韓瑊)的年齡問題。
《湞陽水木記》說,韓瑊“為韓釐王支子”。史載,韓釐王(韓咎)於公元前295-273 年在位,歷時22 年。韓瑊有可能出生在韓釐王即位前,也可能在即位之後。假設韓瑊生於公元前295年,那么,到公元前230 年秦滅韓時,韓瑊已65 歲,到博浪沙事件時(公元前218 年)77 歲。如果說韓瑊出生早於公元前295年,或者按某些研究者的推測,韓瑊生於公元前320 年前後,那么,到博浪沙事件時已經102 歲。一個任過“韓國公族大夫”的77 歲或102 歲的老人有可能在渡口撐船度日嗎?
(7)關於韓非主持國政問題。
《湞陽水木記》說,韓瑊“曾與韓非同秉國政,諫王安勿朝秦,弗聽。”“秉”之意思為“掌握、主持”。意思是說韓瑊曾與韓非共同主持過國政。按正常理解,所謂主持國政,指國王之外的宰相,只有宰相才能稱得上主持國政。歷史上韓國有22 位君主,其中11 位稱王。公元前403 年韓國得到周威烈王的正式承認,成為正式諸侯國。韓王安為韓國末代國王,在位9 年。期間,沒有韓瑊和韓非任過韓國丞相輔佐韓王安的記載。既無任過丞相的經歷,就沒有有兩人“同秉國政”的道理。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的情況,但其主張始終得不到採納。韓非在孤獨中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秦始皇讀了《孤憤》、《五蠹》之後大加讚賞,發出“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無恨矣”的感嘆。為了見到韓非,秦始皇便急切下令攻打韓國。情急之下,韓王安派韓非出使秦國。李斯提出滅六國一統天下計畫,首要目標就是先取韓國。而韓非則主張“存韓滅趙”,這就與李斯政見相左。李斯藉口韓非對秦懷有二心,遂將其投入監獄,並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逼其自殺。(參見《史記·韓非列傳》)。以上可知,韓非並沒有機會“秉”過韓國國政。
(8)關於秦始皇下令密查六國後人的問題。
《湞陽水木記》說:“秦始皇出遊至博浪沙,為人所擊,大索不獲,疑是六國貴族所為,乃下令潛訪六國之後,欲屠害之。”
“博浪沙事件”發生於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九年,始皇東遊。至陽武博浪沙(今河南原陽縣境)中,為盜所驚。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史記·留侯列傳》載:“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以上史料告訴我們,秦始皇“為盜所驚”,但不知“刺客”是誰。當時張良與滄海君並未暴露,“張良刺秦皇”為後人所記;《史記》沒有說疑“六國之後”所為;秦始皇令抓拿“刺客”,但“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司馬遷《史記》並未說“疑六國之後所為”,《湞陽水木記》才有此說法。我們不妨對《湞陽水木記》的說法進行分析。
我們來看“令天下大索十日”。“天下”可理解為全國,即令全國“大索十日”。怎樣“大索”?我們的理解是大肆、公開搜查,而不是“潛訪”、“密查”。“六國”,指韓、趙、燕、魏、楚、齊,其“後人”眾多,且散居各地。誰認得“六國後人”?誰才是“刺客”?“目標刺客”都搞不清楚,“大索十日”也僅是走過場而已。更令人不解的是,“秦兵”到廬江津要(且不說有沒有一個廬江津要)對路人姓氏進行“盤查”。《湞陽水木記》說,何瑊是先“隱居”廬江津要,然後才遇到“盤查姓氏”的。假設“廬江津要”就在今天的廬江縣境內,那么,從河南原陽縣(博浪沙事件發生地)到安徽廬江縣,在現代公路四通八達的條件下,距離仍近千公里,古代的河南原陽到安徽廬江,隔著黃河(原陽縣在黃河以北)和崇山峻岭,若秦始皇的“搜捕令”是從博浪沙發出的,短短十日,政令能否迅速傳達到千里之外的“廬江津要”都成問題。若政令是從秦國首都(鹹陽)發出的,要展開全國搜捕時間就更長。還有,“秦兵”似乎是直奔“廬江津要”來的,難道冥冥之中有人知道韓瑊(何瑊)在此隱居?
再來看“密詰居民姓氏”問題。《湞陽水木記》說:“秦吏循令遣胥,密詰居人姓氏。”史載秦始皇“令天下大索十日”,沒有說要求“密詰”。《湞陽水木記》說是“密詰”,敘述“密詰”過程卻是“公開排查”,讓人匪夷所思。根本不了解“刺客”是什麼人和逃往何處,便莫名其妙地公開排查路人姓氏,六國有許多姓氏,哪一國、哪一個姓氏的人才是“刺客”?這樣做既浪費時間和財力物力,又根本無用功。試問,秦始皇有這么愚蠢嗎?
(9)關於韓瑊被盤查時的現場反應問題。
《湞陽水木記》說:“胥不悟,復問曰:‘若殆河姓耶?’祖復應曰:‘姓必從人,豈從水耶?’胥乃籍何而去。祖後聞知是秦令,大駭而竊嘆曰:‘吾家獲倖免刀鋸者,何一字也,豈非天啟耶?’遂以何為姓。”
按《湞陽水木記》,韓瑊隱居“廬江津要”撐船已有12 年,渡口周邊應該有很多人認識這位“老船工”。又從秦始皇“令天下大索十日”分析,“大索”範圍是“天下”,假設有一個叫“廬江津要”的地方,也假設“秦兵”就專查“廬江津要”,那么從秦國首都鹹陽到“廬江津要”(假定就在廬江縣境內)有1000 多公里,一路山高水險,道路閉塞,只怕是秦軍急行軍十日也不一定能夠到達目的地。假設“秦兵”不是從國都派來而是當地官兵,那么他們就有可能很熟悉這個渡口,更有可能認識常年在此擺渡的“老船工”,不費吹灰之力就知道“老船工”的姓氏,何必興師動眾,多此一舉?
再從韓瑊的現場反應看,其“警惕性”似乎也不合常理。《湞陽水木記》說韓瑊曾任“公族大夫”,官居高位,隱居 “廬江津要”達12 年之久。試想,一個當過國家高官的人,即使當時不知道發生了“博浪沙事件”,也不可能不知道是“秦兵”盤查,更不可能對“秦兵盤查路人姓氏”而“驚慌失措”。“見過大世面”的韓瑊事後才知道是“秦令”,這不符合邏輯。再說,韓瑊十幾年一直姓韓,恐怕方圓百姓都認識“韓公”,秦兵盤查過後他突然改姓“何”,官府知道了肯定起疑心。若韓瑊是在多年以後才改姓為“何”,那么,盤查(公元前218 年)過了8 年之後,秦始皇就死了(公元前210 年),到了公元前206 年,秦王朝就滅亡了。韓瑊還用得著改姓“避秦”嗎?
對於何瑊,近年有研究者提出了質疑認為,瑊乃韓咎之子。咎為韓國國君、號稱釐王、韓安祖父,於公元前295 年即位,其子瑊根本就沒有避秦亂的可能。公元前255 年至前221 年,史家以秦王紀事,秦王贏政於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才完成統一大業,稱始皇帝,至公元前206 年滅亡。上述受姓始祖允公的玄孫(第四代)信公有二子,長曰瑊、次曰庶。如果說這個瑊公是受姓始祖,就更不能成立。因為瑊、庶二公是在秦國滅亡之後出生的,絕對沒有避秦禍的理由。史料上查得庶公出生於公元前203 年,在秦國滅亡之後3 年,已是漢高祖四年。而且瑊、庶二公的父親信公已在漢惠帝和漢文帝時做官,其子不可能避秦禍。信公官授河東太守,只因拒匈奴入侵不力而獲罪,被漢文帝派大將誅殺於陣前,瑊、庶二公遂遁跡廬江,落業創族。因此,瑊公不是受姓始祖,而是廬江何氏郡堂開基祖。
質疑的觀點能否成立,有待研究。但綜上所述,對何瑊(韓瑊)及其何姓來源的研究,關鍵還在《湞陽水木記》。如果就現有的《湞陽水木記》“殘篇”看,的確存在許多讓人不解和不能自圓其說之處。

九十年代初,台灣、菲律賓、新加坡等地何氏宗親會曾陸續派出尋根訪問團到廬江考察,廬江縣僑辦於1993年成立了專門調查小組,走訪何氏家庭,查閱何氏宗譜等有關資料,進一步證實了廬江何氏始祖發源地,已為世界所公認。1994年5月,安徽省編審何鵬先生來廬進行多次考察,拍下何氏宅基地和何家墳園照片,寫下近萬字的調查報告。北方電視台《中華姓氏》攝製組千里迢迢到廬江拍攝了《何氏起源在廬江》專題片,廣為宣傳。同時,海內外宗親捐款投資200萬元,其中用於園林建設130萬元,征地12.13畝(其中墓園88畝,停車場3.33畝)。(從2000年6月開始修建,至11月27日竣工,歷時半年完成園林重建任務)。園林內用砂石提高數米,正中是墓冢,呈三國型,外園用岳西生產的花崗岩砌成,高大雄偉,中間(墓冢)用懷遠圓型花崗岩建成,內圓即冢內用紅磚圈成,中間真空,立地通天,地下放有吉祥物,象徵世代祥和。墓前豎立高大寬厚的瑊公墓碑,碑前放著雕刻典雅的香爐。北側建有“廬江堂”。堂內高大寬敞,瑊公靈位端正敬放在正中,古樸莊重。左邊牆上排列海內外宗親為園林建設所作貢獻的瓷象。右邊牆壁上排列著海外宗親捐的壁畫。東側設紀念室,室記憶體放海內外何氏宗譜,何氏名人錄,歷屆懇親大會會刊,澳門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的題詞,國家旅遊局局長何光韋題寫的牌匾,安徽省副省長田維謙、巢湖市市長王啟敏、廬江縣縣長彭蓬等領導的題詞,以及社會、經濟、交通、旅遊等文史資料。

發展

2000年11月28日上午,海內外62個何氏宗親代表團,1000餘名宗親代表先後到達廬江。廬江縣人民政府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歡迎儀式。上午10時到達何氏園林,代表們尋根問祖,飲水思源,心情十分激動。熱淚盈眶,久久不願離去。下午,第七屆世界何氏宗親懇親大會在巢湖師專會堂舉行,大會由第七屆民辦何氏宗親懇親大會籌委會主任、安徽何氏宗親總會會長何春雷致詞。巢湖市市長王啟敏,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港澳台等地宗親等代表發言。晚上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決定在廬江建造世界何氏大廈,29日上午,何氏宗親代表出席了安徽省暨巢湖市對外經貿洽談會,參觀展覽,進行商貿簽約。

何氏太始祖園林,已成為海內外何氏尋根竭祖的聖地,引起海內外何氏極大關注,原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秘書長何春霖,前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副長何搌春,英國華人工黨副主席、英國華商大會主席何榮佳等名人先後慕名前來朝拜,國家旅遊局局長何光韋欣然題寫園名“何氏太始祖園林”,每年清明前後均有海內外何氏紛紛組團前來祭祖觀光。

保護

2001年,何瑊墓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