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概況
介紹校區
弁山校區2004年9月建成啟用,占地300餘畝,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一期投資1.4億,辦學規模為60個教學班。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各類配套設施一流,住宿實行公寓化管理。7000多平方米的思念樓(食堂)面積大,設施先進,可同時容納2500人用餐,單體學生食堂建築面積為全省中學之最。蓮花莊校區面積176畝,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硬體設施先進,校園內大樹成蔭,綠草如茵,名言勒石,花放鳥飛,文化氣息濃郁,環境幽雅宜人。
人才輩出
湖州中學校風謹嚴,人才輩出。錢恂、錢玄同、陳其采、沈尹默、楊莘耜、諸樂三、烏密風等名師曾在湖州中學執教。當代文學巨匠沈雁冰(茅盾),“龍潭英傑”錢壯飛,中共六大中央委員沈澤民、參加過長征的姚醒吾將軍、國民黨名人胡宗南、雷震、沈百先,書畫家譚建丞,兩院院士許傑、陸學善、丁舜年、董石麟、葉培建,科技“鐵人”王啟民,奧運會銀牌得主“水上飛人”曹棉英等都曾就讀於湖州中學。建校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了三萬餘名有用人才。2007年10月24日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發射,而“嫦娥工程”月球探測衛星的總設計師、總指揮葉培建於1962年畢業於湖州中學。學校教師隊伍穩定,師資力量雄厚。近年來,學校教師隊伍中先後出現了趙士宏、王三立、羊剛、沈培建、馮寅等9名特級教師、4名省級教壇新秀、6名市學科帶頭人以及10多名市教學明星。全體教職員工敬業愛生、師德高尚,素有“為國植賢”的追求,在他們當中,有各級勞動模範、浙江省傑出教師、浙江省功勳教師、陳香梅全國優秀教師獎獲得者等。
學校在名師的帶領下,十分關注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已形成了人人參與、旨在提高學生素質的“讀書節”、“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英語節”五大主題活動,通過舉辦主題活動,促進學生學有特長,全面發展。在全國、省等各級、各類競賽中多人次獲獎。近三年,每年都有高二優秀學生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地理位置
浙江省湖州中學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鴻路1902號
文明單位
作為省一級重點中學的百年名校湖州中學,素以嚴謹、奮發的校風著稱。今年9月學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校已成為中國人民大學首批“優秀生源基地”、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優秀生源基地”、南京軍區“國防生生源基地”。學校也獲得了省文明單位、省首批文明學校、省依法治校示範校、省百校肩並肩師資扶貧先進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學校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努力培育“嚴謹務實、奮發精進”的校風,“嚴細篤實、精當靈活”的教風和“虛心誠意、求實創新”的學風,教育和促進學生養成“自信、自覺、自強、自律、自主”的“五自”精神。
學校向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學生分別提出了三十二字要求:“依法治校,敬業愛崗;熱愛學生,尊重家長;嚴謹治學,團結協作;一專多能,教有特色”和“愛國立志、報效人民;律己修身、孝敬父母;學有特長、個性優良;基礎紮實、全面發展。” 湖州中學正以穩健有力的步伐向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奮發前進!
現狀
2004學年,弁山校區建成投入使用後,公費生與自費生開始分校區教學,蓮花莊校區(亦稱老校區)供自費生使用,弁山校區供公費生使用.分校區教學後,弁山校區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首屆畢業生(2007年畢業)文理平均重點大學錄取率高達75%,但同時導致蓮花莊校區的教學質量下降,與普通中學無異(這不排除招生時,生源本身的因素)。由於分校區的問題,亦導致兩校區學生之間產生牴觸情緒,這在有兩校一同參與的文體比賽時比較明顯。一般在湖州中學學生內部,習慣稱蓮花莊校區為"山下",而弁山校區因建造在弁山山脈中部,被稱為"山上"。此稱呼在湖州民間亦有廣泛的認同。2009年9月,湖州中學蓮花莊校區與弁山校區重新合併,山上山下的團圓使得湖中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原湖州中學蓮花莊校區現在由湖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管理。湖州中學結束了三年的民辦時期,自費招收學生轉為公辦擇校生,並且在招生時減少了人數提高了生源質量。
現代化與古典美相結合的湖州中學這在朝著全國示範中學的大門前進。
清華大學2013年“新百年領軍計畫”推薦學校名單公布,我校獲得推薦名額,獲得推薦的學生不用參加筆試,面試通過就可以享受降60分錄取的優惠。
校區
蓮花莊校區,位於湖州市南,比鄰趙孟頫故居蓮花莊。弁山校區,位於湖州市北郊弁山山腳,為本世紀新建校區。
現弁山校區已與蓮花莊校區合併
知名教師
沈尹默,著名書法家、詩人。曾任北京大學文學系教授、北平大學校長。五四新文化運動主將。錢玄同,著名語言文學家、作家。歷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字改革先驅。
錢恂,
陳其采,
諸樂三,
知名校友
沈雁冰(茅盾),錢壯飛,陳立夫,胡宗南,雷震,譚建丞,沈澤民(茅盾胞弟),許傑,陸學善,丁舜年,樓之岑,許剛,王肇民,董石麟,李培植,王啟民,應鴻,蔣承菘,屠居華,葉培建,黃吉虎,朱培坤,凌蘭芳,陳鷹,曹棉英,沈祥根,史烈,董麗萍……歷任校長
(1902~1912) 姚學仁,朱廷,王樹榮,俞宗濂,錢恂,沈譜琴。(1913~1927) 張孝曾(後調任北京大學教務長),王念蒟,羊乃康,羅偉,鄭彤華,周翔。
(1927~1945) 雷震(後調任教育部總務司司長),周翔, 汪浩,方秉性。
(1945~1984) 齊克菲(時任市長,兼任校長),王祥長(時任市長,兼任校長),李玉璽。
(1984~2004) 馮團,馬建福,王慧才
(2004~2011) 沈培建
( 目前 ) 吳維平
歷史校名
湖州府中學堂 (1902-1909)浙江省立第三中學堂 (1909-1912.3)
浙江省立第三中學(1923年浙江省立三師併入)(1912.3-1927.11)
浙江省立第三中學 (1927.11-1933.8)
浙江省立湖州初級中學 (1933.8-1936.8)
浙江省立湖州中學 (1936.8-1937.11)
浙江省立杭高杭女嘉中湖中杭師民實杭初臨時聯合中學(1938.8-1939.7)
浙江省第一區各縣聯立戰時國中學生補習學校(1938.10-1939.2)
浙江省立浙西臨時中學 (1939.2-1939.8)
浙江省立浙西第二臨時中學 (1939.8-1945.11)
浙江省立湖州中學 (1945.11-1954.8)
浙江省湖州中學 (1954.8- )
中學課程
高級中學總體安排 高中課程基本包含: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高中課程區別不按年級劃分,分為必修,選修兩大部分。 必修課程 一般高一年級全部統一學習必修課程,每科都有必修課程,大致需要一學年加半個學期(高一至高二上學期期中)。 選修課程 高二文理分科後,繼續學完剩下的必修課程,學完必修課程後即進入選修課程的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科目的選修課程為限選,基本上根據自己的需要各科選修2~6冊教材。其餘科目的選修課程為任選,根據自己的文理科別或選修科目,一般文科選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基本上根據自己的需要各科選修2~4冊教材;理科選修物理,化學,生物,基本上根據自己的需要各科選修2~4冊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