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天圖

內容

測天圖的內頁最初是由 Alexander Mair(約1562年-1617年)雕刻於銅版上。
測天圖包含51個圖表。前48個圖表是托勒密制定的星座,第49個圖表介紹後來新增的南半球天空12星座。最後兩個圖表 "Synopsis coeli superioris borea" 和 "Synopsis coeli inferioris austrina" 則是以平面方式繪出北半球天空和南半球天空的星圖。
每個圖表都包含了格線以精確指出每個恆星的位置,最小單位是角度。拜耳在測天圖中使用的恆星位置資料是來自第谷·布拉赫所編的擴展1005顆恆星的星表。第谷的擴展列表自1598年就開始以他的手稿流傳,並且在彼得·布朗休斯(Petrus Plancius)、約道庫斯·洪第烏斯(Jodocus Hondius)和威廉·布勞(Willem Blaeu)所繪的天球圖中繪出。1627年時這些恆星在約翰內斯·克卜勒的魯道夫星表中首次以表格形式出版。
因為使用了第谷的資料,因此測天圖的精確度遠高於托勒密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的星表。列在測天圖中的恆星超過1200顆,這代表第谷的星表並非唯一的資料來源。拜耳在第49幅圖中南天恆星位置與星座資料來自荷蘭航海家彼得·凱澤(Pieter Dirkszoon Keyser)修正亞美利哥·韋斯普奇和安德烈亞·科薩里(Andrea Corsali)觀測資料後的結果,以及佩德羅·德·梅迪納(Pedro de Medina)的報告。測天圖包含許多之前星圖沒有繪入的恆星,雖然繪出的恆星數量仍有爭議,且並非所有繪入的恆星都有標示。
測天圖內每個星座的恆星是和星座的形象圖雕刻一起出現的。因為不明的原因,很多以人為形象的星座圖像都是背對地球的,和傳統面對地球的繪製方式不同。這一特殊狀況導致某些恆星名稱字面上意義的混亂(例如某些恆星的名稱是特別指人的“右肩”部位,這在測天圖的繪製中會有錯誤)。
測天圖中首次出現了至今仍在使用的拜耳命名法,並且列出的星座至今仍在使用。

標題頁雕版

測天圖示題頁。影像來自美國海軍天文台圖書館。
測天圖示題頁中的建築圖像中間標示了完整的書名。兩邊的底座分別是阿特拉斯赫拉克勒斯。底座上分別寫上了“阿特拉斯是最早的天文學老師”(Atlanti uetustiss astronom magistro)和“赫拉克勒斯是最早的天文學學生”(Herculi uetustiss astronom discipulo)。標題頁的最上方刻有數個額外的數字。左上角是代表太陽的阿波羅,上方的中間戴著用恆星做的王冠,牽著兩隻獅子的是代表地球的女神庫柏勒。右上角穿戴著以恆星做成的斗篷者則是月亮女神黛安娜。標題橫幅下方是摩羯座的形象圖和奧格斯堡一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