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語

渝語

渝語,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

語言概述

渝語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聲調語言。渝語的使用人口主要分布在重慶及重慶周邊省份地區,原是西南官話渝蓉片的一支,後因作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時期,外地移民眾多,聲調系統發生劇烈變化,與渝蓉片內的其它方言逐漸疏遠,形成了自有的特徵,現為西南官話區一種獨立語言。渝語這個詞最初只是一些人口中不正式的稱呼,但在一些母語人士的呼籲下,渝語這個詞以全新的內涵走上舞台,被廣為接受。特別是在上下江官話區,渝語已經成為這種語言的主流稱呼。

歷史溯源

據相關資料記載,至少在二十年前,渝語的聲調系統還和成都話(西南官話的代表性方言之一)保持高度一致,唯一的區別僅僅在於入聲這個調類的走向。
在現代成都話中,入聲調失去了它的頓挫性而後併入了調值相近的陽平,因此成都話的四個聲調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而在渝語中情況則完全相反。渝語對於入聲這個調類有著驚人的堅持,雖然在成都話的影響下,它的入聲和陽平也逐漸趨於合併,但為了保持入聲調的獨立,渝語的陽平調最後發生了集體促化的現象:在這個調類下的所有字韻母都被促化成了入聲韻,最終使得陽平併入入聲。因此,渝語的四聲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與中古漢語相當。
渝語(重慶話)和成都話的具體聲調比較如下:
渝: 平55 入21 上42 去214

蓉: 陰45 陽21 上42 去24

可以看出,無論是在調類和調值上,渝語和成都話都相對一致,根本性的差別只在於入派陽平或陽平派入。但之後短短的二十年中,渝語的聲調系統又經歷了一次劇烈的變動,這次變動的起火點正是渝語所保留下來的入聲。

音韻

聲母

雙唇 唇齒 齒後 齒齦 硬齶 軟齶
塞音 不送氣 b


d

g

送氣 p


t

k

塞擦音 不送氣

z

j


送氣

c

q


鼻音 m

l


ng

擦音
f
s

x
h


v
z




零聲母 0
韻母
開口呼 ih
erh
ah
oh
eh
a~h
e~h
o~h
齊齒呼 iah
ieh
ia
iauh
ieuh
ia~h
i~h

合口呼 uh
uah
ueh
uAIH
ueih
ua~h
ue~h

撮口呼 yh
yoh
yeh
yuh
ya~h
y~h
yo~h

四聲派入

我們知道,中古漢語的入聲是一個比較獨特的調類,所有的入聲字必然讀入聲韻(帶塞韻尾),所有的入聲韻也必然歸入聲調。現代漢語的不同分支對於入聲這個調類雖然有著不同的繼承情況,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不論保留入聲這個調類與否,幾乎所有的中古舒聲字在現代漢語中都仍舊讀舒聲調。也就是說,只有促聲併入舒聲的現象,而沒有舒聲併入促聲的情形(至少系統性的併入是不存在的)。
唯一的例外是渝語。
從上邊的比較中我們已經知道,渝語把中古漢語的一批數量巨大的舒聲字併入了促聲,即陽平派入。這是渝語堅持舒促對立的結果——為了在陽平與入聲合併後仍能保持舒促對立,渝語促化了所有的濁平字。這就為渝語之後進一步的大規模舒聲促化提供了先例和可能性。
現代渝語與上個世紀的渝語一樣,仍舊是四個調類的聲調格局,不同的是所有的這四個聲調都已經演化成了促聲調(在二十年之間)。按照音韻學的習慣,我們重新命名了這四個調類,稱之為:陰入、陽入、上入、去入。至此,渝語成了一種全入聲的語言,這同時也是在說,渝語是一種全閉音節的語言。
語音系統的各個部分並不是孤立的,它們是一種有機的組成,當其中的一部分發生變化時,另外的部分就要隨之變化以保持整個音系的齊整性及邏輯性。渝語的全入聲化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表面看上去它只是聲調系統的變化,但實際上也引發了整個韻母系統的重組。

語言特點

1.中古見曉組部分字不顎化
古漢語中古見曉組的某些字,在今天國語里已經讀成了舌面音[j],[q],[x],但在重慶方言裡仍然保留古音,讀成舌根音[g]、[k]、[h]。
2.保留部分重唇音
中古《廣韻》的“幫滂並明”、“非敷奉微”8 個聲母在重慶方言中分化為“p ph f v”5 個聲母和零聲母。下列這些字在北京語音中讀為輕唇音f,但在重慶方言中卻保留了重唇的讀法,因而成為例外字。
3.開韻母的閉音節化
上個世紀的渝語雖然保留了入聲,但入聲韻尾實際上也已經有所簡化,中古的三個入聲尾在渝語中合併成了一個喉塞音(聲門塞音,本文以-h表示),因此渝語中的所有入聲字都收-h尾。如下所示:
黑 eh
一 ih
國 ueh
藥 yoh
絕 yeh
俗 yuh
在之後的聲調劇變當中,渝語的非入聲韻韻母也隨之帶上了這個韻尾,其中開韻母的演化最為簡單,一律在原韻母之後產生一個喉塞音。除了以上六個入聲韻合併了相應的舒聲韻以外,其它的韻母也都促化,如下所示:
日 ir>irh
兒 er>erh
大 a>ah
我 o>oh
街 ai>aih
批 ei>eih
包 au>auh
走 eu>euh
牙 ia>iah
葉 ie>ieh
介 iai>iaih
標 iau>iauh
九 ieu>ieuh
五 u>uh
瓜 ua>uah
乖 uai>uaih
類 uei>ueih
魚 y>yh
4.鼻韻母的鼻化與促化
渝語中不允許一個音節同時帶有兩個輔音韻尾,因此原本的鼻韻母在促化的同時便隨之產生了另一種音變行為,鼻化。
具體的規則是:鼻音韻尾脫落,其前的元音鼻化成為鼻元音,鼻元音後再接上喉塞音。如下所示:
煩 an> a~h
櫻 en>e~h
幫 ang>a~h
畝 ong>o~h
變 ian>ia~h
兵 in>i~h
量 iang>ia~h
段 uan>ua~h
春 uen>ue~h
光 uang>ua~h
鮮 yan>ya~h
泳 yn>y~h
蓉 yong>yo~h
渝語原本區分低元音a後的齒齦鼻音和軟齶鼻音,但是鼻化使得這兩個韻尾的區別不復存在,造成an/ang、ian/iang、uan/uang分別合併。
5.韻母系統的進一步合併與簡化
除了不允許兩個輔音韻尾外,渝語中元音韻尾+輔音韻尾的雙韻尾格局也在形成後不久就被瓦解,所有的喉塞音前的元音韻尾全部脫落。這是由於渝語在聲調劇變前的一開始就不允許這種音節構成。如下所示:
街 ai>aih>ah
批 ei>eih>eh
包 au>auh>ah
走 eu>euh>eh
介 iai>iaih>iah
標 iau>iauh>iah
九 ieu>ieuh>ieh
乖 uai>uaih>uah
類 uei>ueih>ueh
這就造成了更多韻母的合併,整個韻母系統趨向於簡單,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聽到的渝語。
從渝語全入聲化的過程里,我們明白一種語言的語音系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正是由於最初陽平調的促化,導致了渝語最後的全入聲化;而全入聲化不僅僅是聲調的改變,它的本質是整個韻母系統的重組。

文字與拼寫

渝語使用漢字書寫,亦可使用拉丁字母拼寫。下面分別是漢字書寫和拉丁字母書寫的渝語。
1.丁丁貓兒哩故似
丁丁貓黑口渴又黑沃,邊飛邊早東西辭。飛倒老草隆隆哩邊邊兒,看倒黑遠哩地方有一個小溪,他飛倒老喇邊切。勒個嘶-喝兒有一個賴閣寶也到勒里來喝素-衣。丁丁貓覺得黑怕,躲倒老素林林裡面的花苞頭
賴閣寶一直在喇里,丁丁貓也一直不敢蹴來。勒嘶-喝兒,丁丁貓想了個辦法「換個地方喝素-衣斗闊以老撒」。
所以,丁丁貓喝到老素-衣。
國語翻譯:蜻蜓的故事
蜻蜓很口渴又很餓,邊飛邊找東西吃。他飛到草堆邊,看到遠處有條小溪,他飛了過去。這時候有隻蛤蟆也來喝水。蜻蜓覺得很害怕,躲到了樹林裡的花苞里。
蛤蟆一直在那裡,蜻蜓也一直不敢出來,這時候,蜻蜓想了個辦法「換個地方喝水不久可以了嗎?」
所以,蜻蜓喝到了水。
2.jit ies si 靜夜思
lih bak 李白
cuak ciet met yuet guak 床前明月光
gnih sis dis sak suak 疑是地上霜
jyh touh wak met yuet 舉頭望明月
dih touh sih gus xiak 低頭思故鄉
3.渝語上古小片書寫示例:
ciok qiab siet 鵲橋仙
cit guat 秦觀
siet yut lok qiab 纖雲弄巧
fed sik cuat het 飛星傳恨
gnit hat tiab tiab ngat dus 銀漢迢迢暗渡
jit fok gniuk lus it siak fok 金風玉露一相逢
biet sek qiok ret jiet vub sus 便勝卻人間無數
rob cit sis sud 柔情似水
jiad qig rug mok 假期如夢
ret gus ciok qiab gud lus 忍顧鵲橋歸路
liak cit rok sis jiob cak sig 兩情若是久長時
iob qig zad zab zab mus mus 又豈在朝朝暮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