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添聲楊柳枝,攤破浣溪沙,這是增;減字木蘭花,偷聲木蘭花,這是減。從音樂的角度來取名,增叫做添聲,減叫做偷聲。從歌詞的角度來取名,增叫做添字,又稱攤破,減叫做減字。
現在先講減字偷聲。
歌詞字數既減少,唱的時候也就少唱幾聲。反之,樂曲縮短,歌詞也相應減少幾個字。故減字必然偷聲,偷聲必然減字。
木蘭花本來是唐五代時的玉樓春。《花間集》有一首牛嶠的玉樓春:
春入橫塘搖淺浪。花入小園空惆悵。此情誰信為狂夫,恨翠愁紅流枕上。 小玉窗前瞋燕語。紅淚滴穿金線縷。雁歸不見報郎歸,織成錦字封過與。
此詞格式,每首為上下兩片。每片各以四個七言句組成,用仄韻,下片換韻。如果下片不換韻,它就像一首七言詩。
唐五代時另有一個詞調,名曰木蘭花。今舉《花間集》所收韋莊一首: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訊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衣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這首詞和玉樓春只差第三句。玉樓春為七言句,木蘭花為兩個三言句。它們顯然是有區別的。《花間集》中,魏承班有二首玉樓春,都是七言八句,與牛嶠所作同。另有一首木蘭花,詞云: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閉寶匣,掩金鋪,倚屏拖袖愁如醉。 遲遲好景煙花媚。曲渚鴛鴦眠錦翅。凝然愁望靜相思,一雙笑靨頻香蕊。
這首木蘭花已與韋莊所作不同。韋莊詞的上片第一句和第三句,兩個七言句,已變成兩個三三句法,而下片未變。這裡已透露出減字偷聲的信息。
到了宋代,玉樓春和木蘭花被混而為一。牛嶠的玉樓春,在諸家選本中,都題作木蘭花了。清人萬樹編《詞律》,就認為“或名之曰玉樓春,或名之曰木蘭花,又或加令字,兩體遂合為一,想必有所據,故今不立玉樓春之名。”從此,詞家以木蘭花為玉樓春的別名,這是研究唐五代詞與宋詞的一個可以商討的問題。北宋以後,木蘭花又出現了兩種減字形式,一種是晏幾道的減字木蘭花。晏幾道《小山詞》有八首木蘭花,其一云:
鞦韆院落重簾暮。彩筆閒來題繡戶。牆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后絮。 朝雲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遊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另外有兩首減字木蘭花,其一云:
長亭晚送。都似綠窗前日夢。小字還家。恰應紅燈昨夜花。良時易過。半鏡流年春欲破。往事難忘。一枕高樓到夕陽。
這首詞較之木蘭花,上下片第一、第三句各減三字,成為四七、四七句法。韻法則從上下片同用一韻改為上下片各用二韻。字數減了,韻法卻繁了。
另外還有一種減字木蘭花,初見於張先的詞:
雲籠瓊苑梅花瘦。外院重扉聯寶獸。海月新生。上得高樓沒奈情。 簾波不動銀釷小。今夜夜長爭得曉。欲夢荒唐。只恐覺來添斷腸。
這首詞題作偷聲木蘭花,它只在上下片第三句中偷減了三個字,每片成為七七四七句法。但是它的韻法,也和晏幾道的詞一樣,成為上下片各用二韻。
晏幾道的詞稱為減字木蘭花,張先的詞,字句的減法不同,不便再稱為減字木蘭花,故標明為偷聲木蘭花,以示區別。其實這兩首詞都是偷減了玉樓春。
減字木蘭花是宋代最時興的詞調,簡稱“減蘭”。柳永集中,減蘭與玉樓春同屬仙呂調。張孝祥《於湖詞》中,減蘭亦屬仙呂調。《金奩集》中,韋莊的木蘭花屬林鐘商調,張先集中,減蘭和木蘭花都屬於林鐘商,而偷聲木蘭花則屬於仙呂調。由此可知,木蘭花被偷聲減字之後,曲子的宮調也變了。由此更可知,減字偷聲與移宮轉調有關。
周密有減字木蘭花慢十闋,詠西湖十景,其詞句格式與諸家木蘭花慢全同。這是從木蘭花令詞衍引為慢詞,“減字”二字已失去其意義了。
賀方回有減字浣溪沙七首。浣溪沙本來是上下二片,每片三個七言句,用平聲韻。賀方回這七首詞也仍如浣溪沙舊式,並未減字,而他題作減字浣溪沙,不知是什麼緣故。也許當時盛行攤破浣溪沙,大家以為是浣溪沙正格。賀方回減去其所增三字,因而稱之為減字浣溪沙,卻不知這是浣溪沙正格本調。
《小山詞》云:“月夜與花朝,減字偷聲按玉簫。”《清真詞》云:“香破豆,燭頻花,減字歌聲穩。”《逃禪詞》云:“換羽移宮,偷聲減字,不怕人腸斷。”從這些詞句,也可以了解減字偷聲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