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飲食,是全人類休養生息絕不可少的頭等大事,也是全世界所普遍關心的重要課題。“民以食為天”,這句不知流傳了多少年頭的諺語,是顛撲不破、歷代公認的。古往今來,在我們這個飲食文化格外發達、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底蘊深厚的古老國度,對"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中的"食"字似乎興趣更濃,情有獨鍾。從孔老夫子到毛澤東,都不例外。想當初,清貧儉朴的儒家大聖孔丘,雖然主張"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自認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對身居“陋巷”、“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的弟子顏回在為賞識 ,但談起吃的問題,卻相當認真考究,標準可不低。眾所周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這精煉的"八字方針",正反映了他對飲食質量的追求。而且,在同一節言論中,他還詳細列舉自己不肯吃的東西達八、九種之多,諸如魚肉不新鮮、顏色不佳美、操作不規模、佐料不適當等等,均"不食",講究得近乎挑剔。儒家學說的繼承者、自稱"孔仲尼之徒"的孟子,在借事言理(談“捨生取義”)用譬喻的時候,也透露了他的胃口滿不錯:“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就是例證,只要條件允許,能兼而有之,二者概不拒絕。偶或記起小時候背誦過的唐宋八大家散文,也會發現文人墨客對飲食的重視和描述。比如歐陽修的名篇《醉翁亭記》,羅列的幾大樂趣中,就有:“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這是他借請客吃飯“與民同樂”的表達方式之一。又如蘇東坡夜遊赤壁,雅興極高;大侃人生哲理,感慨尤深,在寫《前赤壁賦》時,仍念念不忘主客在江上飽餐暢飲、大吃大喝、通宵折騰的情景,以致"洗盞更酌,餚核既竟,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古人如此,今人亦然。日理萬機的毛澤東,在暢遊長江“勝似閒庭信步,極目楚天舒”時,還咀嚼著“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滋味,並津津樂道,以此作為《水調歌頭》開篇的名句。 圍繞著飲食問題,古今中外,爭相創優闖牌,竟逐高低,大做文章。於是,菜系紛呈,餐廳林立,藝廚高手花樣翻新,食譜佳肴五花八門,廣告招貼琳琅滿目,美食飯店車水馬龍。無論是中餐西餐,都形成了各自的風格體系,發展為獨特的飲食文化。就世界範疇總窺,一般認為,主要有三大菜系:東方菜系(以中國菜為代表)、西方菜系(以法國菜為代表)和伊斯蘭菜系(以土耳其菜為代表)。而植根於我國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東方菜,除漢族飲食文化豐富多樣、帶有地方濃郁色彩的所謂八大菜系(川菜、魯菜、粵菜、蘇菜、閩菜、湘菜、徽菜和浙菜)外,各省(區)以及各少數民族,還有自己突出、拿手的傳統飲食文化,其中由穆斯林民族共同創造發展的清真飲食文化,尤其令人矚目。 嚴格說來,清真飲食文化,是中國伊斯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眾所周知,所謂伊斯蘭文化,並非單指宗教文化,其內涵很廣泛。且不說自成理論體系的經濟文化、政法文化、科技文化(含天文、歷算、地理、醫藥)、教育文化、倫理道德文化等大範疇,以致很有特色的語言文化、書法文化等領域,光說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方面,包括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婚嫁文化、喪葬文化、娛樂文化、建築文化等等,就不勝枚舉。可見廣義的伊斯蘭文化,確實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體系完整、發展成熟、影響深遠的世界大文化之一。畢生研究東西方文化、造詣極深的季羨林先生指出在世界上延續時間長,沒有中斷過,真正形成獨立體系的文化只有四個-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和希臘、羅馬文化的西歐文化體系。" 這是相當精闢、確切的概括。
這裡所說的清真飲食文化,在季先生所總結的四大文化體系中,就具有兩大屬性。從起源上講,它本來應該屬於阿拉伯伊斯蘭飲食文化(其中亦包括上述土耳其菜系的成份)範疇;但從長期演變發展的實際狀況看,它又分明也主要是中國文化體系中一個別具風格的品種。可以說,清真飲食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伊斯蘭飲食。因為一般所謂"清真",雖然也有"伊斯蘭"的含義在內,但這畢竟是個漢語辭彙,只能表示清真飲食是特指我國穆斯林遵循伊斯蘭飲食準則、規範而製作的飲食。它顯然具備阿拉伯-伊斯蘭飲食標準應有的因素,同時,它也必然在烹飪技術等方面參照並吸取華夏飲食文化的經驗,從而形成兼有兩種文化體系色澤的奇葩,在五光十色的中華飲食藝林中飄香溢彩,花枝獨俏。
伊斯蘭飲食習慣與規則,都是以《古蘭經》和《哈底斯》為主要依據而形成、發展的。總體上看,關於食物,以清潔衛生、防病保健為原則,提倡食用合法、佳美、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動物、植物、礦物等食品。小有禁忌、限制,但強調在大自然中,合法而佳美的食品範圍極廣,不應自我束縛。關於飲料,主要是禁止使人麻醉腐蝕、亂性失態的酒類毒劑。《古蘭經》中曾經有原則性的規定,例如眾人啊!你們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
"真主已準許你們享受的佳美食物,你們不要把它當作禁物;" "他只禁戒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動物""你說:'在我所受的啟示里,我不能發現任何人不得吃的東西;除非是自死物,或流出的血液,或豬肉-因為它們確是不潔的-或是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犯罪物;'……"
以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惡魔惟願你們因飲酒和賭博而互相仇恨,並且阻止你們記念真主,和謹守拜功。"
伊斯蘭教飲食規範正是教法學家根據這些原則和《哈底斯》而制定的。因此,五洲四海的穆斯林飲食,都必須共同遵守上述規則,都必須符合源於經訓的制約。儘管由於國情不同,民俗互異,口味各別,而且食物原料都是就地取材,山珍海味土特產,不拘一格;烹飪技術與操作方法,又都有各自的習慣、經驗,飲食的風格、風趣、風情、風味、風光迥然有別,但它們都屬於伊斯蘭飲食文化的範疇,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我們的清真飲食文化也具有這種共性與個性統一的特質,所以說,它兼備世界四大文化體系中的兩種特性。
至於有關清真飲食的特徵、種類、烹飪、歷史和分布狀況等知識,這裡不準備細說。它在形、色、香、味方面的魅力,廣大顧客、海內外旅遊家、美食家,品嘗之餘,有口皆碑。著名的清真餐廳,漢族朋友、非穆斯林外賓,多聞風而來,惠臨光顧的情景,隨處可見。值得注意和鉤沉的是北京月盛齋,是老字號回回醬肉鋪,到嘉慶年間,名聲大振。經太醫院太醫幫助,在醬羊肉中增加丁香、砂仁等中藥配料,於保持原有美味之外,增添藥物健身效果,又以選肉精細,調料適宜,火候得法,極受歡迎,成為京城聲譽很高的特產,代代相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潞河楊靜亭在所撰《都門雜詠》一書中,有一首竹技詞讚賞月盛齋醬羊肉曰:
"餵羊肥嫩數京中,醬用清湯色煮紅。 日午燒來焦且爛,喜無膻味膩喉嚨。" 像月盛齋這樣的清真老字號,東西南北中的許多通都大邑,都有幾家,也不乏文獻記載,我的記憶中亦曾瀏覽過,可惜當時沒想到積累這一類資料,未作筆記卡片,再想回頭去捕獵,難似大海撈針。平素只是鑑賞、咀嚼、品嘗慣清真飲食,只吃現成飯,沒準備作研究,確實有追悔莫及之感。
現狀
當前,在很多城鎮中,儘管不時能看到高懸清真招牌、掛著阿文“經堵”的餐廳食堂,但一仔細打聽,一認真追詢,往往會出現一問三不知或者答非所問的情況。或因端盤子的服務員是族外人,或因掌勺子的炊事員不是穆斯林,或因賺票子的大老闆族籍不明,身份可疑,連店鋪帶營業執照都是幾經出租、轉讓才"倒"到手的,而且有些飯鋪,以上幾種現象兼而有之,令人啼笑皆非,不寒而慄。更有甚者,是肉食品(牛、羊肉,尤其是雞、鴨)貨源不可靠,來路不清楚,怎么能具備清真飲食最起碼的條件和規範?怎么能讓穆斯林放心進食呢?殊不知清真食品決不像一般人所膚淺了解的那樣,認為只要不出售禁忌肉食品,不用大油"炒菜,或只用植物油,就合乎標準。恕我冒昧直言,包括不少檔次很高、冠以星級稱謂的高級飯店賓館,本身一直沒有專辟清真餐廳,或缺乏成套設備和專職人員,卻自稱能夠承包或臨時為有關會議穆斯林代表舉辦清真一伙食。因為他也有同樣膚淺的認識,甚至變本加厲,以大飯店、大闊老、大模大樣的輕蔑神態,埋怨或嘀咕穆斯林顧客未免 “太較真”、“太愚昧”,總想糊弄幾下敷衍了事,其政策水平和文化素養之低,實在不敢恭維,的確可悲可氣。這種不良傾向和發展趨勢,豈能視而不見,視若無睹!
我覺得應該作為一個嚴肅問題,擺到桌面上來議論。為維護清真飲食的規範與純潔,為保持清真飲食的本色與特徵,為制止假冒偽劣食品魚目混珠,坑人害己,也為了有關政策能夠不折不扣地認真貫徹,很有必要大聲疾呼:清真飲食業應該來一個"打假"活動!在實事求是的調查基礎上,按照國家政策律例,進行清理整頓,由工商稅務主管部門、各地伊協組織或清真寺配合協作,根據核實情況,或重新發給合格營業執照,或限期促使它符合清真飲食應有規範,或取締其清真招牌、改名為一般食堂;打假",就要有假必打,而不是虛張聲勢地"假打"。依靠消費者投訴、揭發、舉報,這是保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其中必須嚴格掌握、也是頭等重要的是肉食品的規範、純潔;其次是掌勺廚師中穆斯林應該占一定比例,並起指導作用;當然,在條件許可下,穆斯林工作人員越多越好,但可以通融,不能排外,應該有容許並歡迎其他民族的就業者為清真飲食業服務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