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懷友

清明懷友

《清明懷友》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中寫到了作者喜愛春遊,但年年清明都孤獨寂寞,表達了作者思念好友的心情。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清明懷友

【作品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秋瑾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節屆清明有所思①,東風容易踏青時②。

看完桃李春俱艷,吟到荼蘼興未辭③。

詩酒襟懷憎我獨④,牢騷情緒似君痴。

年年乏伴徒呼負⑤,幾度臨風憶季芝⑥

作品注釋

①節屆:節令到了。屆:到。

踏青:即春遊。《歲華紀麗譜》:“二月二日踏青節,初郡人游賞,散在四郊。”今謂清明出遊為踏青。清明時青草萌芽,此時到郊外玩,故曰踏青。

③荼蘼(túmí):花名,夏日初開花。宋王琪詩《春暮游小園》:“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際出莓牆。”蘇軾詩《荼蘼花菩薩泉》:“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興未辭:指興趣還很濃厚。

④憎我獨:怨恨我性格孤僻。

⑤乏伴:缺少伴侶。徒呼負:枉自說缺少你。徒:白白的;呼:喊、說;負:缺少。

⑥幾度:多少次。季芝即吳季芝,女,廣東人,秋瑾婚前好友。

作品譯文

節令到了清明之時,我往往思緒涌動。這時東風陣陣颳起,郊外正是踏青的時節。

桃李花開敗後,春天還是艷麗無比;吟詩封荼蘼開花的初夏,詩興依然不減。

性格豪放不羈的我,現在竟然如此孤獨了;我變得滿腹牢騷,也象你季芝一樣的痴情了。

年年我都枉自慨嘆伴侶中缺少了你,故此,多少次臨風而立之時,都使我想起你季芝。

作品簡析

《清明懷友》寫於清明。詩人說,每年清明,自己總是思緒聯翩。從初春的第一朵桃、李花開,到春末夏初荼蘼滿架之時,詩人遊玩的興致都很濃。但是年年大好春光里,自己總獨自飲酒,故此往往在此時思念起好友季芝。作者先描寫她對春遊濃厚的興趣,再訴說在春日中的寂寞孤獨,最末點出對好友的相思之苦。

作者簡介

秋瑾秋瑾

秋瑾(1875~1907),字璿卿,號競雄,自稱鑑湖女俠,清山陰人,中國民主主義革命著名活動家,婦女解放運動先驅。1904年(光緒三十年)夏,東渡日本留學。翌年先後加入光復會、同盟會,並被推為同盟會評議員、同盟會浙江分會會長。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初接辦大通學堂,赴浙東各地聯絡會黨,組織光復軍,準備皖浙兩地同時起義。5月26日,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紹興革命行動暴露。六月初四下午四時,清兵三百餘人包圍大通學堂,秋瑾不幸被捕。初六日晨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33歲。所作詩詞豪放悲壯,後人輯為《秋瑾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