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張宗蒼山水圖

紙本,設色,縱144.6厘米,橫75.3厘米。

清張宗蒼山水圖

【名稱】清張宗蒼山水圖
(圖)清張宗蒼山水圖清張宗蒼山水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文物現狀】故宮博物院藏

簡介

紙本,設色,縱144.6厘米,橫75.3厘米。
清代畫家張宗蒼的山水師承黃鼎,用筆沉著,山石多用乾筆皴出。林木多用淡墨乾擦,整體神韻蔥蔚可觀。這幅《山水圖》軸充分體現了畫家這種獨到的藝術特色。

藝術特點

此圖以淡設色的方法畫湖光水色,崇山疊嶂。畫的上端,平湖舒廣,遠山連綿;右側群峰巍峨,山勢險峻,瀑布高懸;點綴在其間的茂樹,錯落有致,蒼翠繁茂,好一派生機盎然之景。近處,崗巒洲渚,坡石草亭,悠人蕩舟,小泉流淌,又給人一種恬淡寧靜之感。連線遠近之山的一片高林密樹間,雲霧橫滯,則給這靈山幽谷平添了幾分靈動的韻味。
畫面近景中坡石林立,雜樹遍山,雖姿態各異,卻都煥發出頑強的活力,顯現著向上奮爭的力量。一條山間小路順著錯疊的山坡蜿蜒而上,經過山道邊的草亭,伸向密林消失在雲煙霧色中,把觀者帶入幽境。隔雲霧、樹林,鋪排一片廣闊平靜江面的構圖,把畫面推遠,那水天一色、蒼茫遼遠、一望無垠的高遠構圖,也自然烘托出天高雲淡的氣勢。那順崖直下的懸瀑,仿佛重重地跌入山谷,又形成溪流順著高低起伏的山石緩緩流淌而來,潺潺匯入江流中。遠江近水的自然承接,溝通了畫面的氣脈。湖面上,一舟楫正泊于山崖之下,船頭有一人,他身穿長袍寬衣,顯然不是漁民,大概是一位隱匿山林、超凡脫俗的雅士吧!他傾斜著身體,正抬頭觀望,身臨於這郁茂清幽的夏山之中,傾聽著那遠瀑近泉交錯之音,悠然自得間忘卻了行船。
此畫為豎構圖,布局巧妙,層次井然,疏密有致。用筆穩重健勁,筆墨枯潤蒼鬱;山石用荷葉皴皴畫而成,再以焦墨點苔,稍加淡赭暈染。筆情墨韻之間自得蒼鬱秀雅之氣。另外,畫面左下署款:“臣張宗倉恭繪。”鈐兩方印;左上方有乾隆壬申初伏御題七絕三首。鈐有乾隆帝“三希堂精鑒寶”、“宜子孫”和清仁宗顒琰的“嘉慶御覽之寶”等印,說明此圖曾藏於清內府。

張宗蒼資料

張宗蒼(1686—1756),字默存,一字墨岑,號篁村,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乾隆時任內廷供奉,官戶部主事。尤其擅長繪畫,高宗弘曆南巡視時,他以吳中十六景冊進呈,稱旨。畫家流傳的其他作品還有《萬木奇峰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