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實錄

清實錄

《清實錄》,全稱《大清歷朝實錄》,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實錄》系清代歷朝的官修編年體史料彙編。主要是選錄各時期上諭和奏疏,皇帝的起居、婚喪、祭祀,巡幸等活動亦多載入,已編成的十二朝實錄,篇幅不等,若十種之間相差頗為懸殊。各朝實錄記事細目多寡不均,但主要類別大多相同,舉凡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及自然現象等眾多方面的內容皆風羅包納,篇幅較《明實錄》多一千四百餘卷,字數多一倍半,可稱鉅帙。

概況

清實錄清實錄

《清實錄》,全局總目、序、凡例、目錄、進實錄表、修繁官等五十一卷外,計有《滿洲實錄》八卷(有繪圖,漢、滿、蒙三種文字)、《太宗實錄》六十五卷、《世祖實錄》一百四十四卷、《聖祖實錄》三百卷、《世宗實錄》一百五十九卷、《高宗實錄》一千五百卷、《仁宗實錄》三百七十四卷、《宣宗實錄》四百七十六卷、《文宗實錄》三百五十六卷、《穆宗實錄》三百七十四卷、《德宗實錄》五百九十七卷,以及《宣統政紀》七十卷。共1220冊。

內容

現存清代實錄﹐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均經過“重修”﹑“校訂”﹑以後各朝也歷經改竄。《太祖實錄》初纂於崇德元年(1636)﹐《太宗實錄》初纂於順治九年(1652)﹐《世祖實錄》初纂於康熙六年(1667)。康熙二十二年﹐重修太祖﹑太宗實錄。雍正十二年(1734)﹐命將三朝實錄再加校訂﹐至乾隆初完成﹐是為定本。三朝實錄的早期修本或稿本殘卷﹐後來續有發現。30年代﹐北平故宮博物院曾用鉛字排印出版了《太祖實錄》 的崇德初纂本﹐名《清太祖武皇帝弩兒哈齊實錄》﹐四卷﹔及康熙重修本﹐名《清太祖努爾哈赤實錄》﹐十卷。羅振玉印過《康熙重修太祖實錄三種》﹐為康熙本殘卷。此外﹐日本曾印過《清三朝實錄采要》﹐亦系根據乾隆改定前的早期修本。三朝實錄的早期修本比定本更多地保存了清開國之初一些史事的真相。聖祖以後各朝實錄的改竄修訂﹐史無明文記載。但用早出的蔣良騏《東華錄》與晚出的王先謙《東華錄》(二者均為實錄的摘抄本﹐一抄於乾隆中﹐一抄於光緒初)相校﹐並與實錄對看﹐仍可看出改竄痕跡。《德宗實錄》成於1921年﹐較朱壽朋 《光緒朝東華錄》 為晚出﹐篇幅﹑質量也不能相比。偽滿印行時﹐為掩飾中日甲午戰爭真相﹐竄改尤多﹔以前各朝實錄的字句﹐亦多所竄改。

《清實錄》與《明實錄》一樣﹐都是以皇帝為中心的大政日誌﹐逐年逐月逐日排列皇帝的活動﹑詔諭和臣工奏議。但《清實錄》更專為皇帝活動和詔諭的匯集。臣工奏章非經皇帝批過者不載﹐而且也沒有大臣附傳。《清實錄》對皇帝一律歌功頌德﹐於皇室內部﹑統治集團內部的爭權鬥爭﹐以及許多重大史事的真相﹐多有粉飾掩蓋﹐甚至不惜一改再改予以泯滅。但《清實錄》畢竟匯集排比了大量原始檔案資料﹐因此仍不失為研究有清一代歷史的史料寶庫。1986年11月﹐中華書局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原皇史大紅綾本﹑原上書房小黃綾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定稿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原乾清宮小紅綾本﹑遼寧省檔案館藏原盛京崇謨閣大紅綾本等版本﹐相互補充﹐出版了比較完整的《清實錄》影印本。

摘要

內容

《清實錄》是清代歷朝官修史料的彙編,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及自然現象等眾多方面,是研究清代歷史必須憑藉的重要文獻。由於歷史的原因《清實錄》存有多個版本,而且各版本在不同程度上有過明顯被篡改的痕跡,對照各版本對同一事件不同的記述有助於研究人員進一步深入了解清代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和後世當權者對待某些具體歷史事件的真實態度。

關鍵字:《清實錄》、編纂、修改、價值

制度

清朝沿襲自唐代以來的舊制,上一代皇帝死後,由新即位的皇帝命大臣開館纂修上一朝皇帝實錄。清代的實錄館是一個臨時性機構,開館後,從宮內調取上諭、朱批奏摺,從內閣調取起居注及其他原始檔案,由修纂官整理,按時間順序和纂修凡例加以編輯。

由於實錄主要記載封建帝王的言論和活動,並將傳之後世,涉及最高統治者的切身利益,直接關係到他們身後的名聲,所以最高統治者對實錄有著異乎尋常的關注。在確定編修人員時就非常慎重,按照慣例皇帝往往讓最信任的貴戚擔任監修,特別是監修總裁官、總裁官和副總裁官等高級官員,多為皇帝的親信重臣,以保證實錄的編纂工作按照皇帝的意願進行,不致留下對其不利的記載。另外,編修一朝皇帝的實錄堪稱一項巨大的文化工程,所以在擔任實錄編修工作的人員中,也有相當多的當時名震一時的文人學者。

整理

《清實錄》是經過整理編纂而成的現存的清史原始史料,是研究清代歷史必須憑藉的重要文獻。但在清代,實錄從未刊布,只繕寫若干部藏書於京師、盛京兩地的宮禁之中,極少有人能夠閱讀。1986年11月,中華書局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收藏的皇史大紅綾本﹑上書房小黃綾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的定稿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收藏的乾清宮小紅綾本﹑遼寧省檔案館收藏的盛京崇謨閣大紅綾本等版本,相互補充,出版了比較完整的《清實錄》影印本。

現存情況

《滿洲實錄》

清太宗時修清太祖努爾哈赤實錄的一種。又名《清太祖實錄戰跡圖》,共有四部。繪有滿洲起源傳說及明萬曆十一年(1583)努爾哈赤起兵叛亂後征戰事跡圖,附以滿、漢、蒙文說明。這部書每頁分成三欄,分別用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並配有插圖。第一部繪寫本成書於天聰九年(1635),第二、三部繪寫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第四部繪寫於乾隆四十六年(1778)。四部實錄分別收藏在乾清宮、上書房、盛京、避暑山莊。現存只有上書房本,收藏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30年遼寧通志館曾根據盛京本影印,無滿、蒙文。1934年遼海書社將原圖縮小四分之一再次重排。

對於太祖至穆宗這十朝實錄究竟繕寫幾部,歷來說法不一。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後清點實錄,所見太祖、太宗、世祖(以上三朝為雍正、乾隆間校訂本)、聖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十朝實錄滿、漢、蒙文本各有四部。另外,盛京崇謨閣藏有十朝實錄滿、漢文本各一部,總計滿、漢文本實錄五部,蒙文本實錄四部。這五部漢文本實錄習慣上按裝潢和開本大小,被稱為大紅綾本、小紅綾本、小黃綾本。大紅綾本兩部,一部收藏在皇史成,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一部收藏在盛京崇謨閣,現藏於遼寧省檔案館。小紅綾本兩部,一部收藏於乾清宮,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一部收藏在內閣實錄庫。小黃綾本一部,收藏在內閣實錄庫,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德宗景皇帝實錄》

《德宗景皇帝實錄》兩部。一部大紅綾本,收藏在皇室成,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進實錄表》所署日期是“宣統十三年十二月”(1922),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至光緒二十一年九月(1895)部分,三百七十六卷。一部小紅綾本,現藏於遼寧省檔案館,《進實錄表》所署日期是“宣統十九年”(1927),也已殘缺不全。北京大學圖書館現藏有完整的《德宗景皇帝實錄》定稿本。之所以稱它為定稿本是因為它每卷前面都有監修總裁、正總裁、副總裁等閱簽字樣,有的卷中夾有要修改的籤條,經查勘正文,大都已照籤條作了改正。有的籤條雖然稿本正文未改,而清抄後的大、小紅綾本也均已改正。

《宣統政紀》

《宣統政紀》有一部大黃綾本,原由溥儀個人收藏,七十卷。現藏於遼寧省檔案館。遼海書社1934年據清史館所存稿本印行,四十三卷。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宣統政紀》定稿本,卷數同大黃綾本。

修改情況

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實錄,在成書之後,又經過幾次修改。修改的地方,有些屬於對人名、地名、字句的統一和改正錯字等技術性問題,有些則是根據統治者的需要,增刪了內容。

《太祖武皇帝實錄》

《太祖武皇帝實錄》,成書於崇德元年十一月(1636)。順治初年多爾袞攝政時期曾下令修改;福臨親政後重修,順治十二年(1655)成書。康熙二十一年(1682)又重修,二十五年(1686)成書,書名該稱為《太祖高皇帝實錄》,十卷。雍正十二年(1734)重新校訂,乾隆四年十二月(1740)成書,書名、卷數同於康熙朝重修本。太祖朝實錄原應有五個版本,漢文寫本現存只有雍幹校訂本。鉛印和影印本有三種:《太祖武皇帝弩兒哈奇實錄》四卷,故宮博物院1932年鉛印;《清太祖努爾哈赤實錄》十卷,故宮博物院1931年據內閣實錄庫雍乾本鉛印;《太祖高皇帝實錄稿本三種》(初修存七冊,再修存五冊,三修存卷一至卷三),是康熙年間重修時的稿本,羅振玉在1933年以“史料整理處”名義影印出版。研究人員將雍幹校訂本與《太祖武皇帝弩兒哈奇實錄》相比發現雍乾本刪去一些有研究價值的史料,如孟革卜鹵私通嬪御欲謀篡位,大妃殉帝出於被迫等等。

清實錄清實錄

《太宗文皇帝實錄》

《太宗文皇帝實錄》初修於順治六年(1649)多爾袞攝政時,順治九年(1652)福臨下令重修;康熙十二年(1673)又修,康熙二十一年(1682)成書,六十五卷。雍乾時又校訂,乾隆四年十二月(1740)成書,卷數不變。《太宗文皇帝實錄》共有四個版本,現今可以看到的漢文寫本只有雍乾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有一份手抄材料,用黑紅兩色筆校勘雍乾本和順治本的異同,從這份材料中可以看到,雍乾本在內容上也有刪改。如順治本中平安貝勒都都生前從不向別人問疾、弔喪;太宗死後敦達里、安達里殉葬的情況都不見於雍乾本。

《世祖章皇帝實錄》

《世祖章皇帝實錄》初修於康熙六年(1667),康熙十一年(1672)成書,一百四十四卷。這部實錄也在雍乾時校訂過,卷數未變。現存漢文寫本現存只有這一部,初修本早已缺失,無法進行內容比較。

總結

《清實錄》的修改在我國整個實錄編纂史上並不是特別突出和嚴重的偶然現象。對《清實錄》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對前三朝太祖、太宗、世宗上,其它各朝實錄則少有。三朝實錄的早期修本比定本更多地保存了清開國之初一些史事的真相。康熙朝以後各朝實錄的篡改修訂,在歷史並沒有明文記載。但與蔣良騏、王先謙的《東華錄》對照看,也可看出部分篡改痕跡。雍乾時重新校訂實錄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稱滿洲人與華夏人不是同一脈源,從未被其他政權管轄過,掩蓋女真族曾被明朝統治的真相;迴避滿清入關初期血腥鎮壓反清起義的暴行。

影印本

海外版本

現今海內外流傳的完整的《清實錄》,是偽滿洲國“滿日文化協會” 據盛京崇謨閣藏本影印的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實錄及《滿洲實錄》、《宣統政紀》,由日本大藏出版社1936年出版,共印三百部。另一種是台灣華聯出版社據偽滿本翻印的,1964年出版。實際上兩種影印本是同一版本。據說台灣大通書局也曾出版過《大清歷朝實錄》,但國內並沒有這一版本。

偽滿本《德宗景皇帝實錄》與北京大學藏定稿本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大紅綾殘本比較,在涉及清政府對外關係等問題上有不少差異。如定稿本和大紅綾本中的“倭”、“奸細”、“寇”等字樣,偽滿本分別以“日”、“敵探”、“敵”等代替。又如定稿本(大紅綾本缺失)中“三國允與日本議歸遼地,幫助到底,毋須派員豫議”,偽滿本改作“三國現與日本議歸遼地,通知我方,毋須派員豫議”。“俄國既有幫到底之說”,偽滿本改作“俄國有保全和平之說”。

《德宗景皇帝實錄》

《德宗景皇帝實錄》偽滿本與定稿本和大紅綾殘本在文字上產生歧異的原因大概有兩種:一是繕寫小紅綾本時做了改動,二是偽滿洲國在影印時所改。經過比較發現,對個別字句的修改多屬於偽滿洲國影印時特意改動的。其中刪除的大段文字由於大紅綾本的殘缺已不能確定是繕寫清本時刪去的還是偽滿洲國在影印時改動的。但從刪去的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光緒二十年、二十一年兩年間有關中日戰爭的記載,由此不難推測,這大概也是影印時刪掉的。

中華書局

1986年影印的《清實錄》採用了與偽滿洲國影印的不同底本。《滿洲實錄》採用原上書房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版本。太祖至穆宗十朝實錄以原皇室成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大紅綾本為主,缺者用原藏乾清宮現藏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的小紅綾本補配。《德宗景皇帝實錄》和《宣統政紀》用的是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定稿本。有研究價值的定稿本中的修改籤條也縮印放在相關位置上。

研究價值

遼寧省檔案館館藏的《清實錄》記載了清朝300餘年皇帝在位期間的執政活動,堪稱珍貴的歷史典籍。然而這樣重要的皇家典籍,卻曾在偽滿洲國時期被日本侵略者一改再改,隱藏了很多歷史真相。

1936年,偽滿洲國為了尋求世界各國的政治認同,在“滿日文化協會”倡導下,影印出版了盛京崇謨閣所藏清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實錄及《滿洲實錄》《宣統政紀》,名為《大清歷朝實錄》,全書共影印300部。

“影印之前,日本方面專門派人對《清實錄》逐卷檢查,凡遇有對日本無益的記述及妨礙‘日滿親善’的字句,都命工作人員進行挖補。”何榮偉說,實錄所用的是涇縣榜紙,日本人在挖補之前先把字用鉛筆畫出再摳去,然後用同樣的空白宣紙四邊沾水貼上,晾乾後再用同樣的字型進行填寫。

遼寧省檔案館編研展覽處處長何榮偉說,《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中被挖補的地方很多,前後筆跡也不相同,就是當時日本人篡改的,“日本影印出版《清實錄》,是替偽滿洲國辯護,掩蓋其侵略歷史並美化形象”。何榮偉說,儘管《清實錄》多處被日本侵略者篡改,有“實錄不實”的遺憾,但它畢竟是匯集大量原始文字資料的清史寶庫,同時為日本侵略者曾篡改歷史留下罪證。

選材

實錄在選材方面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編修實錄所依據的材料被御用修纂官們收集、採錄後又經過嚴格的篩選,甚至歪曲和篡改,鮮明的反映了統治者的意志和願望。二是選材過於注重對皇帝諭旨等詔令文書的記述,而對於臣下的奏摺和文書則隻字不提或只少量的記述被皇帝御批過的。從而使得實錄的選材範圍顯得過於狹窄,文種過於單一,以至人們只易從實錄中看到皇帝所發之諭旨,卻少見臣工所上之奏摺,也就難以了解各級官府及地方對詔旨的執行情況,無法獲知某些歷史事件的原委和經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史料的參考價值。

《清實錄》與其他各朝實錄一樣,都是以皇帝為中心的大政日誌,逐年逐月逐日排列皇帝的活動﹑詔諭和臣工奏議。《清實錄》對皇帝一律歌功頌德,於皇室內部﹑統治集團內部的爭權鬥爭,以及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真相,多有粉飾掩蓋,甚至不惜一改再改。但《清實錄》畢竟匯集了大量原始檔案資料,是現存的清史的原始史料寶庫。

對於《清實錄》的史料價值,歷年有所爭議。清末民初的一位學者說過:清十朝實錄不啻是一部十朝上諭。每每有人談前清歷朝實錄的多次篡改,便認為其史料價值遠不如檔案或私人著述。但我們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清實錄》不是信史,或不足為據。事實上,儘管《清實錄》歷朝多次修改,諱飾之處甚多,不如原始檔案資料或私人親見親聞之記載更為確鑿可靠,然而整個一代近三百年間按年按月按日、這樣翔實有系統的記錄,世上沒有第二部書可以與之相比。它以皇帝的活動為中心,記錄了與國家大事密切相關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另外,實錄的記述內容務求詳盡。不僅記載皇帝的言行動止,而且還記載了某些大臣的政績、法制政令、吏制科舉、人丁戶口、藩邦外交、文化經借、兵役征戰等方面的歷史資料,因此成為記錄清代歷史的珍貴文字資料。雖有曲筆隱諱,又經多次篡改而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重大缺憾,但它畢竟是由一代各種史料彙編而成的一部重要史籍。儘管有“實錄不實”的情況存在,但實錄的不實大都是在涉及封建最高統治者切身利益的問題上,體現在對史實的評價方面。而對其它一些史實,特別是對基本史實的記載,如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方面的記載卻是比較真實、準確、可信的。對於研究清朝政治經濟社會歷史仍然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中華書局版

《清實錄》影印本,包括《滿洲實錄》、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實錄,以及附印的《宣統政紀》,合計四千四百三十三卷。它是清朝歷代皇帝統治時期的大事紀,用編年體詳盡地記載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國故。清朝十二個皇帝,有十一個編纂了實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在位三年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了,仍由原修《德宗景皇帝實錄》人員編纂了一部《宣統政紀》。此書雖不用實錄名稱,體例則與實錄無異。

清朝沿襲自唐代以來的舊制,上一代皇帝死後,由新繼位皇帝特命大臣開館纂修實錄。清代實錄館是一個臨時機構,開館後,從宮內調取上諭、朱批奏摺,從內閣調取起居注及其它原始檔案,由纂修官理清年月,按纂修凡例加以選編。因此,《清實錄》是經過整理編纂而成的現存的清史原始史料,為研究清代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必須憑藉的重要文獻。但在清代,實錄從未刊布,只繕寫若干部藏在京師(北京)、盛京(瀋陽)兩地的宮禁里,能夠讀到它的人極少。為了給清史研究者提供方便,使這部四千多卷的大書能夠比較廣泛地流傳,把它影印出版,公諸於世。

一、《清實錄》寫本及現存情況

滿洲實錄

《滿洲實錄》共有四部。這部書每頁三欄,用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並有圖。第一部繪寫本成書於天聰九年(一六三五),第二、三部繪寫於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第四部繪寫於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四部實錄分別收藏在乾清宮、上書房、盛京、避暑山莊①。我們見到的只有上書房本,今收藏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一九三零年遼寧通志館曾據盛京本影印,無滿文、蒙文。一九三四年遼海書社又據以重排,圖縮小四分之一。

太祖至穆宗十朝實錄

這十朝實錄究竟繕寫幾部,歷來說法不一。一九二五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後,開始清點實錄,所見太祖、太宗、世祖(以上三朝實錄為雍正、乾隆間校訂本)、聖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十朝實錄滿、漢、蒙文本各有四部。另外,盛京崇謨閣藏有十朝實錄滿、漢文本各一部,總計滿、漢文本實錄各五部,蒙文本實錄各四部。這五部漢文本實錄習慣上按裝潢和開本大小,被稱為大紅綾本、小紅綾本、小黃綾本②。大紅綾本兩部,一部收藏在皇史宬,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一部收藏在盛京崇謨閣,現藏於遼寧省檔案館。小紅綾本兩部,一部收藏在乾清官,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一部收藏在內閣實錄庫③。小黃綾本一部,收藏在內閣實錄庫,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德宗實錄

《德宗景皇帝實錄》有兩部,一部大紅綾本,收藏在皇史宬,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進實錄表)》所署日期是“宣統十三年十二月”(一九二二),已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一八七五)至光緒二十一年九月(一八九五)部分,共缺三七六卷。一部小紅綾本,現藏於遼寧省檔案館,《進實錄表》所署日期是“宣統十九年”(一九二七),也已殘缺不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完整的《德宗景皇帝實錄》定稿本。我們稱它為定稿本,因為它每卷前面都有監修總裁、正總裁、副總裁等閱簽字樣,有的卷中夾有要修的籤條,經查勘正文,大都已照籤條作了改正。有的籤條雖然稿本正文未改,而清抄後的大、小紅綾本都已照籤條改正了。凡稿本正文中勾改的地方,大、小紅綾本也均已改正。可以證明,大、小紅綾本確是據此清抄的。

宣統政紀

《宣統政紀》有一部大黃綾本,原由溥儀本人收藏,七十卷。現藏於遼寧省檔案館。遼海書社一九三四年據清史館所存稿本印行,四十三卷。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宣統政紀》定稿本④,卷數同大黃綾本。

二、前三朝實錄的修改

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實錄,在成書之後,又經過幾次修改。修改的地方,有些屬於統一人名、地名、字句,改正錯字等技術問題,但也有些是出於不同的原因,增刪了內容。

太祖實錄

《太祖武皇帝實錄》,成書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十一月。順治初年多爾袞攝政時曾修改過;福臨親政後又重修。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成書。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二)玄燁又下令重修,二十五年(一六八六)成書,書名改為《太祖高皇帝實錄》,十卷。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胤禛下令校訂,乾隆四年十二月(一七四零)成書,書名、卷數同於康熙朝重修本。太祖朝的實錄應有五個本子,漢文寫本我們能見到的只有雍幹校訂本。鉛印和影印本三種:(一)《太祖武皇帝弩兒哈奇實錄》四卷,故宮博物院一九三一年鉛印。這部實錄所據底本是崇德初修本抑順治重修本,學術界有不同意見。(二)《清太祖努爾哈赤寔錄》十卷,故宮博物院一九三一年據內閣實錄庫雍乾本鉛印。(三)《太祖高皇帝實錄稾本三種》(初修存七冊,再修存五冊,三修存卷一至卷三),系康熙年間重修時的稿本,羅振玉氏在一九三三年以“史料整理處”名義影印出版。清史研究工作者曾把雍幹校訂本與《太祖武皇帝弩兒哈奇實錄》相比勘,發現雍乾本刪去了一些有研究價值的史料,如孟革卜鹵私通嬪御欲謀篡位事,大妃殉帝出於被迫等等,即是明顯的例證⑤。

太宗實錄

《太宗文皇帝實錄》初修於順治六年(一六四九)多爾袞攝政時,順治九年(一六五二)福臨下令重修;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又修,二十一年(一六八二)成書,為六十五卷。雍乾時又校訂,乾隆四年十二月(一七四零)成書,卷數不變。《太宗文皇帝實錄》共有四個本子,漢文寫本只有雍乾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有一份手抄材料,系用黑紅二色筆校勘雍乾本和順治本所記錄下來的異同,從這份材料中可以看到,雍乾本在內容上也有刪改。如順治本卷三十八所記安平貝勒都都生前從不向別人問疾、弔喪;卷四十關於太宗死後,敦達里、安達里殉葬的情況(此事也見於《世祖章皇帝實錄》卷一),都不見於雍乾本。

世祖實錄

《世祖章皇帝實錄》初修於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成書,一四四卷。這部實錄也在雍乾時校訂過,卷數未變。我們見到的漢文寫本就是這一部,初修本沒有見到。

影印本

在國內外流傳的完整的《清實錄》,一是偽滿洲國“滿日文化協會”據盛京崇謨閣藏本影印的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實錄及《滿洲實錄》、《宣統政紀》(據溥儀藏本),東京單式印刷公司承擔印刷,日本大藏出版公司一九三六年出版,共印三百部⑥。另一種是台灣華聯出版社據偽滿本翻印的,一九六四年出版。實際上兩種印本是一個本子。從書目上又看到台灣大通書局出版了《大清歷朝實錄》,因沒見到書,詳情不了解。我們曾用偽滿本《德宗景皇帝實錄》與北京大學所藏定稿本、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大紅綾殘本比勘,發現偽滿本文字上有不少差異,多涉及清政府對外關係。情況大致分為三類:(一)個別用字用詞不同,尚未影響文義的,如大紅綾本、定稿本中的“倭”、“奸細”、“寇”,偽滿本分別改作“日”、“敵探”、“敵”等。這些都屬於把含有貶意的字樣改為緩和的或客觀的。(二)文字出入較大,並影響文義的,如大紅綾本、定稿本卷四六五光緒二十六年六月乙亥條作:

其實教民亦國家赤子,非無良善之徒。只因惑於邪說,又恃教士為護符,以致種種非為,執迷不悟,而民教遂結成不可解之仇。朝廷招撫義和團民,各以忠義相勉,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因念教民亦食毛踐土之倫,豈真皆甘心異類,自取誅夷。果能革面洗心,不妨網開一面。

偽滿本作

其實教民亦國家赤子,本屬良善之徒。只因信從異教,又恃教士為護符,以致種種猜嫌,因此造端,而民教遂結成不可解之仇。朝廷彈壓義和團民,各以安分相勉,不許妄動,以安人心。因念教民亦食毛踐土之倫,豈真皆甘心反抗,自取其禍。果能覺悟前非,不妨網開一面。

又如卷三六七光緒二十一年五月辛未條,定稿本(大紅綾本缺)作“三國允與日本議歸遼地,幫助到底,毋須派員豫議”,偽滿本作“三國現與日本議歸遼地,通知我方,毋須派員豫議”。再如卷三六九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丁巳條,定稿本(大紅綾本缺)作“俄國既有幫到底只說”,偽滿本作“俄國有保全和平只說”。(三)定稿本中有許多大段文字,不見於偽滿本(下面舉例,大紅綾本均已殘缺,無從比較)。如中日戰爭之前,關於清政府的軍事部署與計畫的記載,卷三五一光緒二十年十月己丑條有:

又諭:電寄李瀚章:近聞廣東有拕罟漁船,人極勇往,本船各有炮械,慣習波濤,可直赴日本為搗穴之計。著李瀚章傳諭鄭紹忠派員設法招募三四十隻,給以行糧,即令迅赴長崎、橫濱、神戶三島,攻其不備。儻能擾其口岸,毀台斬級,報明後立予重賞。如有人奪獲敵人貨財物件,即行賞給。並先與訂明船價,儻被敵人傷毀,即照數給還。倭以全力並赴前敵,國內定必空虛,亟宜用釜底抽薪之策。此事鄭紹忠當能力任。著李瀚章悉心籌辦,即行密電奏聞。(電寄)

卷三五一光緒二十年十月條有:

諭軍機大臣等:志銳奏,京北空虛,宜令熱河各府以及張、獨、多三廳,速辦鄉團。並稔知八溝一帶獵戶極多,火槍無不熟習,擬召募十營,願效馳驅等語。志銳著準其前往熱河,召募十營,迅練成軍,以備緩急。至所稱各府廳舉行鄉團之處,著志銳馳抵熱河後,商同熱河都統查酌情形,奏明辯理。將此諭令知之。(洋務)

又諭:前有人奏,天津軍械所委員張士珩盜賣軍火各節,當交王文錦確切查明,現尚未據復奏。茲又有人奏稱,張世珩總理天津軍械局,購洋槍四萬桿,費銀數十萬兩,每萬兩實用三千,倭人又以重價將洋槍盡行購去等語。著王文錦歸入前案,一併卻查,據實具奏,毋稍徇隱。原片著摘鈔給與閱看,將此諭令知之。(洋務)

又如,中日戰爭談判前後,關於其它國家曾從中調停的記載,卷三六五光緒二十一年四月

又諭:電寄許景澄:二十九日,電諭許景澄向俄廷致謝,商由三國告倭,展緩停戰互換之期,並飭總署王大臣赴三國使館,囑將展期一節,各電本國,該使皆允即日發電,不審日內俄廷已得日本覆信否?殊深懸盼。俄稱倭果堅拒,只好用力。詢之喀希呢,語涉含糊。究竟俄外部之言有無實際?此事至急,若有布置,此時必已定議,並著密探以聞。儻至限期迫近,尚無複音,可否由中國徑達日本,直告以三國不允新約,囑中國暫緩批准之處,著許景澄往見外部,與之豫籌此節,先期電復。再巴蘭德向德廷陳說勸阻新約,係為中國出力,深堪嘉許!著該大臣傳旨獎勵。(電寄)

以上的幾條大段文字在偽滿本中都不存在。

《德宗景皇帝實錄》偽滿本與定稿本、大紅綾殘本在文字上產生歧異的原因,不外兩個,一是繕寫小紅綾本時做了改動,二是偽滿洲國在影印時所改。為了弄清這一事實,我們抽查了現已殘缺的原來偽滿用做影印底本的小紅綾本,發現屬於上述第一、二類文字歧異的地方,底本均有挖改痕跡,挖改後的字跡與前後文筆跡也不相同,絕非抄寫的人由於寫錯字而挖改的。還有,個別地方“倭”字未改,底本在字旁有鉛筆標記,說明當時影印之前的做法大概是有人先把要刪改的字句標出來,然後動手挖改。我們又抽查了《宣宗成皇帝實錄》、《文宗顯皇帝實錄》,偽滿本與現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原皇史宬所存大紅綾本也有不同。可以判斷,這些文字上的歧異,是偽滿影印時改動的。羅繼祖先生了解當時的情況,他已經證實了這一點。至於第三類大段文字被刪去,是繕寫清本時刪的,還是影印時刪的,因大紅綾本已殘,尚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從刪去的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光緒二十、二十一年兩年間有關中日戰爭的記載,由此不難推測,這大概也是影印時刪掉的。

偽滿本不僅文字上有歧異,還有缺頁、錯頁、重頁現象。如《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三十七第七頁與第八頁內容不相接,經查核,第八頁內容與第三頁相同,缺第八頁原文。《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六第五十一頁內容同第十五頁,缺第五十一頁原文。《德宗景皇帝實錄》卷四百七十八第十頁上半葉與下半葉錯了位置。這裡不一一列舉了。

根據以上情況,我們這次影印《清實錄》,採用了與偽滿本不同的底本。《滿洲實錄》用的是原藏上書房現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本。太祖至穆宗十朝實錄以原藏皇史宬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大紅綾本為主,缺者用原藏乾清宮現藏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的小紅綾本補配。《德宗景皇帝實錄》和《宣統政紀》用的是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定稿本。稿中夾有一些籤條,我們把值得參考的縮印放在相應位置上。各卷選用底本詳細情況,可參閱所附底本詳表。

我們這次影印,全書編了簡目和分冊總目,每冊編了分冊目錄。因影印底本不能拆開,所以大紅綾本蝴蝶裝中縫不甚清晰,我們增加了新中縫,註明朝代、年代、卷數,以便查閱。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北京大學圖書館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中華書局

①《國學文庫》第九編《滿洲實錄》是據舊抄本重印,書後清高宗《敬題重繪太祖實錄戰圖八韻》“重繪傳奕世”句註:“……茲復命敬繪此冊,貯之避暑山莊,以便披閱,永凜守成。”可以為證。

②大紅綾本,書用涇縣榜紙,畫朱絲欄,蝴蝶裝,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每卷前面均有敕修大臣名單(《德宗景皇帝實錄》每卷前無敕修大臣名單)。小紅綾本,書用涇縣榜紙,畫朱絲欄,一般線裝,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四字。小黃綾本,一般線裝,每半葉八行,行十九字。

③這部實錄當時移交“國府文官處”,現收藏在什麼地方,有待進一步調查。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另藏有《高宗純皇帝實錄》六十五卷、《仁宗睿皇帝實錄》二十二卷、《宣宗成皇帝實錄》一百四卷,當是這部小紅綾本的殘本。

④《德宗景皇帝實錄》、《宣統政紀》定稿本,每卷為一冊,每半葉八行,行十九字。絕大部分都註明史料來源。

⑤方蘇生《清太祖實錄纂修考》詳細記錄了二本的不同,孟森《讀清實錄商榷》(《明清史論著集刊》)也有論述,可供參考。

⑥據《八十路——杉村勇造遺稿集·滿洲文化的追憶》。

附:影印《清實錄》所據底本詳表

《清實錄》影印本總計四四三三卷,目錄四二卷。現採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原皇史宬大紅綾本(簡稱一史館大紅綾本》三三八八卷、原上書房小黃綾本八卷,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定稿本(簡稱北大定稿本)六六七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原乾清官小紅綾本(簡稱故宮小紅綾本)三四九卷,遼寧省檔案館藏原盛京崇謨閣大紅綾本(簡稱遼檔大紅綾本)二一卷(以上不計目錄》。

滿洲實錄八卷 一史館小黃綾本

太祖高皇帝實錄一零卷首卷三卷

首卷三卷 一史館小黃綾本

卷一至卷四,卷八至卷十 一史館大紅綾本

卷五至卷七 遼檔大紅綾本

太宗文皇帝實錄六五卷首卷三卷

首卷三卷,卷一至卷三零 故宮小紅綾本

卷三一至卷四八 遼檔大紅綾本

卷四九至卷六五 一史館大紅綾本

世祖章皇帝實錄一四四卷首卷三卷 故宮小紅綾本

聖祖仁皇帝實錄三零零卷首卷三卷

首卷三卷,卷一至卷一五零 一史館大紅綾本

卷一五一至卷一九八 故宮小紅綾本

卷一九九至卷二零一 一史館大紅綾本

卷二零二至三零零 故宮小紅綾本

世宗憲皇帝實錄一五九卷首三卷 一史館大紅綾本

高宗純皇帝實錄一五零零卷首卷五卷

首卷五卷,卷一至卷六九五 一史館大紅綾本

卷六九六至卷七零一 故宮小紅綾本

卷七零二至七五七 一史館大紅綾本

卷七五八至卷七六三 故宮小紅綾本

卷七六四至七八七 一史館大紅綾本

卷七八八至卷七九五 故宮小紅綾本

卷七九六至卷一五零零 一史館大紅綾本

仁宗睿皇帝實錄三七四卷首卷四卷 一史館大紅綾本

宣宗成皇帝實錄四七六卷首卷五卷 一史館大紅綾本

文宗顯皇帝實錄三五六卷首卷四卷

首卷四卷,卷一至卷三三九 一史館大紅綾本

卷三四零至卷三四七 故宮小紅綾本

卷三四八至卷三五六 一史館大紅綾本

穆宗毅皇帝實錄三七四卷首卷四卷 一史館大紅綾本

德宗景皇帝實錄五九七卷首卷四卷 北大定稿本

宣統政紀七十卷首卷一卷 北大定稿本

圖書信息

清實錄清實錄

出版社:中華書

出版時間:2008年11月1日

頁數:64137頁

開本: 16

ISBN: 9787101056266

內容簡介

《清實錄(1-60)(套裝全60冊)》影印本,包括《滿洲實錄》、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實錄,以及附印的《宣統政紀》,合計四千四百三十三卷。它是清朝歷代皇帝統治時期的大事紀,用編年體詳盡地記載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國故。清朝十二個皇帝,有十一個編纂了實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在位三年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了,仍由原修《德宗景皇帝實錄》人員編纂了一部《宣統政紀》。此書雖不用實錄名稱,體例則與實錄無異。

內容介紹

清朝沿襲自唐代以來的舊制,上一代皇帝死後,由新繼位皇帝特命大臣開館纂修實錄。清代實錄館是一個臨時機構,開館後,從宮內調取上諭、朱批奏摺,從內閣調取起居注及其它原始檔案,由纂修官理清年月,按纂修凡例加以選編。因此,《清實錄(1-60)(套裝全60冊)》是經過整理編纂而成的現存的清史原始史料,為研究清代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必須憑藉的重要文獻。但在清代,實錄從未刊布,只繕寫若干部藏在京師(北京)、盛京(瀋陽)兩地的宮禁里,能夠讀到它的人極少。為了給清史研究者提供方便,使這部四千多卷的大書能夠比較廣泛地流傳,現在把它影印出版,公諸於世。

編輯推薦

《清實錄(1-60)(套裝全60冊)》全稱《大清歷朝實錄》,共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是清代歷朝官修史料的彙編。《清實錄(1-60)(套裝全60冊)》是清朝歷代皇帝統治時期的大事紀,用編年體體例記載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國故。《清實錄(1-60)(套裝全60冊)》匯集了大量原始檔案資料,是現存的清史的原始史料寶庫。

目錄

影印說明

清實錄第一冊 滿洲實錄

清實錄第二冊 太祖高皇帝實錄 太宗文皇帝實錄

清實錄第三冊 世祖章皇帝實錄

清實錄第四冊 聖祖仁皇帝實錄(一)

清實錄第五冊 聖祖仁皇帝實錄(二)

清實錄第六冊 聖祖仁皇帝實錄(三)

清實錄第七冊 世宗憲皇帝實錄(一)

清實錄第八冊 世宗憲皇帝實錄(二)

清實錄第九冊 高宗純皇帝實錄(一)

清實錄第一0冊 高宗純皇帝實錄(二)

清實錄第一一冊 高宗純皇帝實錄(三)

清實錄第一二冊 高宗純皇帝實錄(四)

清實錄第一三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五)

清實錄第一四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六)

清實錄第一五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七)

清實錄第一六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八)

清實錄第一七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九)

清實錄第一八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0)

清實錄第一九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一)

清實錄第二0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二)

清實錄第二一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三)

清實錄第二二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四)

清實錄第二三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五)

清實錄第二四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六)

清實錄第二五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七)

清實錄第二六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八)

清實錄第二七冊 高宗純皇帝寅綠(一九)

清實錄第二八冊 仁宗睿皇帝寅綠(一)

清實錄第二九冊 仁宗睿皇帝寅綠(二)

清實錄第三0冊 仁宗睿皇帝寅綠(三)

清實錄第三一冊 仁宗睿皇帝寅綠(四)

清實錄第三二冊 仁宗睿皇帝寅綠(五)

清實錄第三三冊 宣宗成皇帝實錄(一)

清實錄第三四冊 宣宗成皇帝實錄(二)

清實錄第三五冊 宣宗成皇帝實錄(三)

清實錄第三六冊 宣宗成皇帝實錄(四)

清實錄第三七冊 宣宗成皇帝實錄(五)

清實錄第三八冊 宣宗成皇帝實錄(六)

清實錄第三九冊 宣宗成皇帝實錄(七)

清實錄第四0冊 文宗顯皇帝實錄(一)

清實錄第四一冊 文宗顯皇帝實錄(二)

清實錄第四二冊 文宗顯皇帝實錄(三)

清實錄第四三冊 文宗顯皇帝實錄(四)

清實錄第四四冊 文宗顯皇帝實錄(五)

清實錄第四五冊 穆宗毅皇帝實錄(一)

清實錄第四六冊 穆宗毅皇帝實錄(二)

清實錄第四七冊 穆宗毅皇帝實錄(三)

清實錄第四八冊 穆宗毅皇帝實錄(四)

清實錄第四九冊 穆宗毅皇帝實錄(五)

清實錄第五0冊 穆宗毅皇帝實錄(六)

清實錄第五一冊 穆宗毅皇帝實錄(七)

清實錄第五二冊 德宗景皇帝實錄(一)

清實錄第五三冊 德宗景皇帝實錄(二)

清實錄第五四冊 德宗景皇帝實錄(三)

清實錄第五五冊 德宗景皇帝實錄(四)

清實錄第五六冊 德宗景皇帝實錄(五)

清實錄第五七冊 德宗景皇帝實錄(六)

清實錄第五八冊 德宗景皇帝實錄(七)

清實錄第五九冊 德宗景皇帝實錄(八)

清實錄第六0冊 (附)宣統政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