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體

清單體

清單體(listicle),是一種新興的社交網路文體,其特點是以數字標註或者分行羅列的清單作為主要形式。使用清單體的網際網路媒體中,以BuzzFeed網站最為著名,國內的模仿者如微在。

簡介

清單體清單體
清單體,由英文“清單”和“文章”兩個詞組合而成,list和article,成就一個新詞“listicle”。網路牛津詞典2014年8月的季度新詞盤點中已經收錄了該詞。同期收錄的還有“現場直推”(live-tweet)、“超聯通”(hyperconnected)等散發著濃郁的網際網路荷爾蒙氣息的辭彙。

根據網路牛津詞典的解釋,清單體指網際網路上以數字標註或者分行羅列的清單作為主要形式的文章。最典型的“清單體”標題諸如:“霧霾天依然留在北京的30個理由”,或者“關於清單體你必須了解的5個事實”。這個詞是網路時代的產物,這種文體也被認作這個時代信息傳播的重要方式。

源流

早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清單已經是生活之必須。從個人角度,過年時的年貨清單,紅白喜事的事項清單,娶妻生子請客吃飯的親朋名單,升學備考的參考書目;從社會角度,疑難雜症的藥單,美味佳饌的食譜,古代女性的三從四德,社會主義的五講四美

而伴隨著大腦的“外掛化”(Evernote創始人說,Evernote是人類大腦的外掛程式),“每一個懸而未決的事情都必須存儲於你的收集系統之中,而不是在你的大腦”(出自GTD愛好者的聖經《GettingThingsDone》)。過去儲存在大腦“資料夾”中的事物邏輯都可以“外化”為一張張清單。不僅僅是外化,GTD工具、思維導圖工具、wishlist、記賬工具等正在讓我們隨時隨地爬梳腦中事物的邏輯,引導著我們將之“可視化”。待辦事項、購物清單、旅行攻略、懷舊歌單、套用專輯……各類清單套用再降低了“列清單”這種行為的門檻的同時,也輕而易舉地get到了我們的計畫、行蹤、喜好、欲望。

對於移動產品來說,清單也是引導用戶UCG、提高用戶“沉沒成本”進而增強粘性的一根槓桿。清單是鼓勵用戶自己組織碎片化內容,形成自己的collection的一種快速捷徑。隨著傳統的分類結構、排行榜在碎片化時代正在慢慢失效,如何圍繞用戶喜好重新建立起內容的秩序,清單是不二之選。

而清單+follow,就形成了一種社會化推薦機制,是對排行推薦、算法推薦、分類推薦等推薦機制的一種補充。而且,也可以構建一個基於物物相連的社交網路。

被數字“打包”後的碎片就像肯德基的“小食組”,會給人一種虛假的“滿足感”(看,我一下子get到了15種約會新技能呢)。當不同的標題在信息流里拼搶關注度的時候,這種“讀後收穫可被量化”、可以“掃描式閱讀”的內容總是容易脫穎而出,也更容易在朋友圈裡引發病毒傳播。

特點

清單體清單體
1、清單體把信息提煉成十分易消化的形式。批評者會說,人生是不能提煉的,我們不能把存在的複雜性變成5個要點。但清單體並不是全部,只是個不錯的開始,它好像內容列表,讓我們能更快地了解這個作者提供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值得一讀。

2、以清單的形式出現的內容往往簡單清晰,人們在閱讀的時候還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閱讀進度。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傳播來說,這是個很大的便利。

《紐約時報》內部2014年5月發布一份《數字時代革新報告》,其中將BuzzFeed的成名原因總結為3點:積極進取的社交網路推廣、高度可分享的內容、試驗性的新聞模式。清單體(listicle)與小測試、短視頻一起,正好構成其高度可分享的、試驗性等3大特色。

3、清單體沒有作者,而只有編輯。或者說,作者的角色降級為“整理者”,很多微信公眾賬號的運營者扮演的正是這樣的角色。

“24件初次約會可能遇到的囧事”、“21張圖片證明跟狗一塊睡是件不可能的事”、“小物件的33個聰明收納辦法”……這類文章想必你在朋友圈裡天天見到。諸如此類帶有獵奇、集錦、攻略性質的清單體其實已經不能算作文章,而是一塊塊碎片的鬆散串聯,裡面沒有綿密細緻的邏輯線索,沒有前因後果的敘事說理,沒有語言文字的編織經營,有的只是對雞毛蒜皮或吉光片羽的歸納收集。

4、清單是一種輕量、高效率、易傳播、以輕載重的形式。清單作為一種內容的承載形式,它可以承載榜單,可以承載經驗,可以承載觀點,可以承載待辦事項,它的可能性並沒有因為它的形式簡單而變得狹窄。

5、清單並不是萬能的,每一種形式都有其天然的承載邊界。而且,用清單體重寫(二次加工)知乎答案、維基詞條、演講發言等並非長久之計,如何引導、鼓勵用戶創建更多原生的清單,是輕單團隊亟待解決的問題。

流行原因

信息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移動設備卻讓閱讀時間越發碎片化。美國獨立民意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10月的統計顯示,50%的美國人擁有手機或者其他移動數碼設備,移動設備的擁有者中,66%選擇在這些設備上閱讀新聞。從這個角度講,清單體給讀者提供了根據時間選擇閱讀合適長度的文章之便利。

BuzzFeed的目標用戶年齡段是18歲—34歲,正好是移動設備接受度最高的人群。從BuzzFeed的例子來看,清單體非常成功,而這種形式又十分適合移動端。

範例

BuzzFeed

BuzzFeedBuzzFeed
BuzzFeed是善於使用清單體的網路媒體中最著名的一個。打開其網站,有約1/3的內容是諸如“逃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40種創意方式”這樣的清單體。2006年創立之初,BuzzFeed就以勾兌適合在網際網路上大規模傳播的病毒式內容為己任。明星八卦、阿貓阿狗的賣萌圖片或者諸如“6個吃早餐的錯誤方式”這類一地雞毛的討論正符合它需要的娛樂性強、傳播性高的特質,清單體則是此類內容非常好的承載形式。截至2014年11月,BuzzFeed美國版網站主頁上,清單體文章“小物件的33個聰明收納辦法”以1116條回復超過了民眾基礎最強大的名人八卦帖“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對於‘性感偶像’之稱的完美回復”的934條回復,成為最熱門的內容。BuzzFeed月訪問量達到1.5億人次。2014年8月,它完成了第五輪融資,美國風投公司AndreessenHorowitz向其注資5000萬美元後,它估值達8.5億美元。逼近163年歷史的老牌媒體《紐約時報》市值的一半。

BuzzFeed國際業務副總裁ScottLamb介紹,BuzzFeed共有250人的采編團隊,其中約50人重點承擔清單體的編寫,但新聞部門的記者也可以選擇以清單體寫作。清單體並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編寫,有時一條清單體需要兩三天完成。一個好的清單體,需要作者仔細琢磨怎么講好故事,怎么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國內,微在、澎湃等都是把清單體玩的出神入化的新媒體。而清單體的大本營還是在微信,這或許就是中國的“BuzzFeed模仿者”們並未大紅大紫的原因。

模仿者

《華爾街日報》這類新聞網站、Facebook這樣的社交媒體平台都製作過清單體的內容。

紐西蘭人JamieFrater2007年創辦了一個專注發布清單體的網站Listverse,還以每篇100美元的價格購買和發布讀者撰寫的清單;總部在紐約的新聞類網站TheAwl則專門開設了一個欄目,稱為“沒有評論的清單體”。

微在

微在的微信公眾號2014年3月啟動,8月網站上線,9月移動端App發布。這個以“幹掉無趣”為口號的新媒體,在形式上極大地借鑑了BuzzFeed,也將清單體作為倚重的內容載體之一。微在的內容其實大部分是清單,但標題不一定出現數字。微在初創時目標用戶年齡段是15歲-35歲,但2014年的用戶多集中在18歲—40歲,比預設的更成熟。

慈母艦

新加坡的生活資訊與時事新聞網站“慈母艦”創立於2013年9月,其中一篇“你暗地裡喜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90個原因”的文章曾長期維持日瀏覽量超過5.2萬次的熱度。它也被評價為“套用美國著名社交新聞網站BuzzFeed與Upworthy的成功模式,且經常以列表(listicle)方式呈現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