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龍蝦健康養殖技術

《淡水小龍蝦健康養殖技術》,作者費忠智、周日東、繆曉燕,2009年8月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本書可供從事淡水小龍蝦養殖的生產人員、技術推廣人員參考使用。

基本信息

作 者:費忠智,周日東,繆曉燕

著 叢 書 名:高效水產養殖技術問答系列
出 版 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054548
出版時間:2009-08-01
版 次:1
頁 數:154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內容簡介

本書在簡單介紹淡水小龍蝦的生物學特性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淡水小龍蝦的人工繁殖、幼蝦培育、成蝦養殖以及病害防治等內容,並詳細描述了池塘單養、魚蝦混養、蝦蟹混養、稻田養殖等模式,以期幫助廣大養殖產開展規範化的健康養殖。 可供從事淡水小龍蝦養殖的生產人員、技術推廣人員參考使用,還可作為行業內技術培訓教材。
書摘與插圖
第二章 淡水小龍蝦的生物學特性 一、分類與分布 淡水小龍蝦中文學名為克氏原螯蝦,在分類學上隸屬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綱(Crustacea)、十足目(Detapoda)、蜊蛄科(Cambaridae)、原螯蝦屬(Procambarus)。淡水小龍蝦在淡水螯蝦類中屬中、小型個體,原產北美,現廣泛分布於世界上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圖2)。非洲本沒有該蝦的分布,由於歐美市場的需求,西非的肯亞在20世紀70年代後從北美引進試養,在20世紀80年代初成為歐洲淡水小龍蝦的主要供應國之一。 淡水小龍蝦在20世紀30年代從日本傳人我國,最初在江蘇的北部,隨著自然種群的擴展和人類的養殖活動,現廣泛分布於我國的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天津、北京、遼寧、山東、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及台灣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形成可供利用的天然種群。特別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淡水小龍蝦生物種群量較大,是我國淡水小龍蝦的主產區。 二、形態特徵 1.淡水小龍蝦的外部形態 淡水小龍蝦的整個身體由頭胸部和腹部共20節組成,除尾節無附肢外,共有附肢19對,體表具有堅硬的甲殼。淡水小龍蝦頭部5節,胸部8節,頭部和胸部癒合成一個整體,稱為頭胸部。頭胸部圓筒形,前端有一額角,三角形。額角表面中部凹陷,兩側隆脊,尖端銳刺狀。頭胸甲中部有一弧形頸溝,兩側具粗糙顆粒。腹部共有7節,其後端有一扁平的尾節與第六腹節的附肢共同組成尾扇。 胸足5對,第一對呈螯狀,粗大。第二、第三對鉗狀,後兩對爪狀。腹足6對,雌性第一對腹足退化,雄性前兩對腹足演變成鈣質交接器。各對附肢具有各自的功能(見表1)。淡水小龍蝦性的成熟個體為暗紅色或深紅色,未成熟個體淡褐色、黃褐色、紅褐色不等,有時還見藍色。……
目錄
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淡水小龍蝦的生物學特性 一、分類與分布 二、形態特徵 三、生活習性 四、食性 五、生長與蛻殼 六、繁殖習性第三章 淡水小龍蝦的人工繁殖 一、雌雄鑑別 二、親蝦選擇 三、繁殖方式第四章 幼蝦培育 一、水泥池培育 二、土池培育 三、土池或稻田直接培育第五章 淡水小龍蝦的成蝦養殖 一、大水體放養增殖 二、淡水小龍蝦池塘養殖 (一)池塘選址 (二)池塘準備 (三)池塘單養 (四)魚蝦混養 (五)淡水小龍蝦與河蟹混養 (六)淡水小龍蝦與經濟作物的混作與輪作 三、淡水小龍蝦稻田養殖 (一)養蝦稻田工程建設 (二)淡水小龍蝦與中稻輪作 (三)淡水小龍蝦和中稻的混作第六章 淡水小龍蝦的捕撈 一、捕撈時間 二、捕撈工具和方法第七章 淡水小龍蝦養殖經濟效益分析第八章 病害防治 一、病害預防 二、淡水小龍蝦主要的疾病及防治 (一)病毒性疾病 (二)真菌性疾病 (三)細菌性疾病 (四)原生動物病第九章 淡水小龍蝦的加工 一、加工產品及加工方法 二、淡水小龍蝦的深加工產品第十章 淡水螯蝦及其養殖發展概況 一、淡水螯蝦簡介 二、具有發展前途的淡水螯蝦養殖種類 三、淺談發展螯蝦養殖的可行性附錄 附錄一 漁業水質標準 附錄二 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標準 附錄三 底質有害有毒物質最高限量表 附錄四 漁用藥物使用方法 附錄五 禁用漁藥 附錄六 適合淡水小龍蝦的水生植物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