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博山文石收藏起源於明末清初。博山文石造型奇特,富有神韻,獨具特色。其型可分為山型、肖型、植物型、立體型四類。具有瘦、漏、透、奇、靈五大特點。
產地及由來

產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博山古為青州府益都縣顏神鎮。明代時置縣,因境內多山故名博山縣。1952年建立淄博市,博山縣改區,歸屬淄博市。淄博文石也稱博 山文石,古稱顏神石,據山東賞石家認證是《雲林石譜》所載青州石的一支。
博山多山,地質構造複雜,為石灰岩與花崗岩、泥板岩相問風化地貌,石料資源豐富。博山文石由於岩石純度不均,形成差異溶蝕和風化,使石形成大小不同的孔竅、壑溝和表面的主體紋理。紋理點畫交錯、延伸、平行或彎曲變化,碎密細膩,皺法各異,豐富多變。形、紋俱佳是淄博文石的主要特色,也是“文石”雅稱之由來。所以淄博文石的鑑賞,更重視和講究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