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潘文石,男,1937年出生於泰國曼谷,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隨父母回到廣東汕頭市。民盟盟員,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大熊貓及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主任,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貓生物學研究”獲國家教委科學進步一等獎,1990年主持的“秦嶺大熊貓的生態研究”獲國家教委科學進步二等獎。
潘文石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動物遺傳專業。1958年參加中國第一支珠穆朗瑪峰探險隊,對世界第一高峰進行科學考察,並於1962年與人合作撰寫了80萬字的《中國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報告》。60年代主要從事哺乳類和鳥類的多樣性、系統分類、區系特徵及生態適應的研究。70年代開展小鴨病毒性肝炎和雞的支原體病研究(包括病源學、病理學及流行病學等)。80年代起,開始對大熊貓進行研究,前期作為中國專家參與國際合作研究,1985年起領導一支綜合隊伍,對秦嶺人熊貓生態學進行深入研究。撰寫有大量長篇專著,如與人合作的《The Giant Pandar of WoLong》《臥龍的大熊貓》《秦嶺一大熊貓的自然庇護所》等。單獨完成《大熊貓的故事》,獲宋慶齡兒童文學銀獎。還在國內外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中、英文論文40多篇。
2010年,潘文石獲得由鳳凰衛視等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語媒體機構推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以表彰他在野生動物研究、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所作出的積極努力與突出貢獻。
學術精神
潘文石在給學生上第一堂課的時候,他首先要講的總是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學問。他告訴學生們,一個科學工作者追求的不是物質,而是對人類奉獻的精神!
他和他的研究生們因為缺少資金,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頓飯;有的時候從野外回北京三十多個小時的路程,他們也從來不坐臥鋪;潘文石出生於華僑家庭,研究資金不夠的時候,他常常從自己家裡拿來錢維持野外的研究;可這一切,他們都沒有抱怨過。在崇左的研究基地潘教授曾經居住過得幾個破磚房外還刻著八個大字“君子之居,何陋之有?”
潘文石對待科學一向是不含糊的。他掌握了許多大熊貓的第一手資料,但在沒有確定之前從不急於發表。他的兩個學生曾經因為做假記錄而被他當即轟走。
“寫一堆論文是救不了任何生物的,不論是猴子還是人類。”他說,“現在有許多人為了吸引人的眼球,不惜作假,昧著良心做研究。這不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家應做的事。”
潘教授還經常用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來比喻當代的自然環境:“方舟是在大水之前建成的,這不是我說的,這是上帝說的。”
“野生動物的滅絕不給你時間改正錯誤,在科學面前,我們沒有機會去改過。”潘文石這樣說道。
研究歷程
大熊貓研究
1980年起,潘文石在臥龍和秦嶺的野地中對野生大熊貓進行了長達17年的研究,深入了解野生大熊貓的生存方式及生存壓力,弄清了大熊貓瀕臨滅絕的真正原因,為國寶大熊貓保存了一片自由安寧的棲息地。關於大熊貓,潘文石創下了許多世界第一:第一次發現了野生大熊貓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方式、婚配方式;第一次發現了大熊貓的DNA多樣性還沒有下降到近親繁殖的程度。
潘文石的研究表明,大熊貓的生存並不完全取決於自然力,而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的愛護和管理。此後的事實表明,隨著秦嶺大熊貓分布區腹地的伐木更為廣泛地停止,秦嶺大熊貓的生存繁衍開始顯出生機。
一時間,潘文石成為國際著名的大熊貓研究專家。只不過,與許多科學家不同的是,潘文石的研究成果並沒有過多體現在他發表的論文上。
“如果發表論文能保護野生動物,那么大家光發表論文就行了。”跟隨潘文石十多年的小秦對記者轉述教授經常說的一句話。此外,潘文石認為,任何一種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都必須長時間才能見效,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30年。
白頭葉猴研究
大熊貓的生存狀況基本穩定之後,潘文石將關注的目光轉向了靈長類瀕危動物白頭葉猴。近13年來,潘文石帶領他的團隊,以"科學家-民間企業-政府"三結合的方式,積極倡議,並身體力行,在研究、保護白頭葉猴的同時,著力解決當地百姓的能源、飲水、教育、醫療等問題,努力探索一條兼顧珍稀物種、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當地人民的生存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廣西崇左,潘文石和他的學生建立了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而不是“僅僅從純科學出發”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當地的喀斯特地貌和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白頭葉猴兩大資源正逐步發展成為一種全新的環境旅遊產業。
潘文石更像是一名社會活動家。為了在農村示範推廣替代能源——沼氣,讓農民不上山砍柴而破壞生態環境,潘教授甚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一個村口貼出了收購牛糞的告示。結果,家家戶戶都搶著送來牛糞。
農戶們在親眼看到臭烘烘的牛糞製成沼氣竟然可以提供照明,而且僅用三四頭牛的糞便就可以製造出沼氣供一家人燒菜做飯後,沼氣在當地以非常快的速度推廣。
這些舉措直接減輕了農民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壓力,改善了人及野生動物的生活質量。此外,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正在逐步顯現——一天清晨,潘文石一打開門,就發現門外站著一位面色焦急的農民,他是為自己勞動時不小心失手砸死了一條蛇而專程向潘文石道歉的。
“別的科學家注重研究,潘教授則更多地關注人。”助手小秦說,在潘教授的眼裡,一切偉大的事業都要先從倫理開始。首先,要把人類長期的破壞自然的角色轉變成為自然的保護者,必定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其次,全球要解決的環境核心問題就是,提高最貧窮的一部分人的生活質量的同時保護環境,並讓他們的後代能持續生存下去。
潘文石教授在研究白頭葉猴的過程中,發現由於棲息地減少及偷獵者的雙重打擊,廣西特有的白頭葉猴在野外只剩下約700隻,比大熊貓還稀少。因此,開展保護行動是當務之急。
潘文石教授是怎樣保護白頭葉猴的呢?一方面,他率領科研小組對白頭葉猴的地理分布、種群數量、繁殖組群等進行觀察研究;另一方面又不遺餘力地向當地農民和政府部門宣傳環保知識,並用自己節省下來的財物幫助當地農民改善做飯條件和教育條件。與在秦嶺研究大熊貓時相比,他這次更注重尋找一種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的辦法。
1996年,潘文石教授和他的同事剛開始研究白頭葉猴時,住在簡陋廢棄的兵營里,從沒洗過澡,頓頓速食麵,每天只是進山看猴子,這引起當時的縣委書記的注意,他請這些學者進城吃飯和洗澡。於是,潘教授認識了許多當地領導,有機會向他們介紹自己的工作,講保護白頭葉猴和它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講“生態旅遊”對保護白頭葉猴和發展當地經濟的意義。1997年初,按照潘教授的建議,縣裡關閉了一座採石場。次年又關閉了另一座採石場。後來那裡成為白頭葉猴一個7口之家的領地。
潘教授走訪與白頭葉猴比鄰而生的雷寨村村民時發現,當地村民喝的是混濁的池塘水。池塘里還有水牛在洗澡,村里許多人肝腫大,青年人想參軍都不合格。他把問題反映給了縣領導。縣政府撥款在雷寨修建了蓄水池,引山泉水進村。雷寨人喝上了清水,潘教授自然贏得了老百姓的擁戴,村民們不再偷獵了,有的還教育外來的偷獵者。有一次,三個當地農民在山裡救出一隻被鐵夾子夾住的白頭葉猴,他們把受傷的猴子送到潘教授的研究小組。經過包紮以後,猴子被送回大自然,農民們沒要一分錢。這些都使學者們認識到,幫助當地老百姓就是幫助白頭葉猴。
1998年5月,潘教授邀請一對美國朋友訪問崇左,並參觀了附近的巴蘭屯村簡陋的國小校,為這所學校爭取到了2.5萬美元的捐款。2000年10月,潘教授在美國接受了5萬美元的保羅·蓋地野生動物保護獎,不久又獲得10萬元人民幣的福特汽車環保獎。他決定把錢用於在雷寨和巴蘭屯兩村推廣使用沼氣。他說:“沼氣能代替木材為農民提供燃料,這樣,農民能放棄砍伐白頭葉猴賴以生存的山林。”
他的善意和慷慨得到了回報。如今,當地農民的環保意識有了根本的改變,偷獵動物的行為已基本得到扼制,燒山墾荒毀林的傳統生產方式被政府明令禁止了。保護生態環境,愛護野生動物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而且,崇左縣政府已於2001年3月投入200多萬元把兵營改建成了白頭葉猴的研究基地。北京大學醫學部也在崇左建起了醫療站。醫療站對所有人開放──所有這些努力的回報都將是白頭葉猴的福音。
經過幾年的努力,潘文石科研小組欣喜地發現到2001年6月為止,廣西崇左縣境內的20多平方公里的研究基地內,白頭葉猴已由1996年的不足百隻增加到212隻。潘文石的夢想──“把當地美麗的喀斯特地貌風光與世界獨一無二的白頭葉猴兩大資源合理利用,開發成為一種全新的環保旅遊產業,以求兼顧環境保護和經濟成長的可持續發展”就要成為現實。世界上惟一的白頭葉猴生態公園將於2002年在廣西崇左縣建立。這個生態公園,總面積約24 km2,總投資3 000萬元左右,在這裡生活著世界上最大的白頭葉猴種群,總共有18群約240隻。直至今日(2015年四月13日),廣西崇左的白頭葉猴總數量已從當初的96隻,變成了900隻。
“一個是倫理問題,一個是現實問題。兩個問題都解決才能使社會向前發展。”潘文石說。
中華白海豚研究
200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潘文石了又解到有"海上大熊貓"美譽的中華白海豚也同樣面臨著生存危機,於是,他的研究計畫上又增加了一項--現代化工業化浪潮下中華白海豚的生存之路。潘文石花了6年的時間對白海豚的生存地進行了系統的考察,他在政府和百姓中不斷奔走,解說白海豚保護理念,提出合理工業規劃,為北部灣經濟發展與自然保護雙贏的實現而不懈努力著。
2013年3月11日下午,記者一行採訪潘文石教授。“為什麼白海豚選擇在這裡生存?”潘教授以這樣自我問答的形式引入談話。“那是因為這裡有生活著眾多的浮遊動物、浮游植物、有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在這一片自由的海洋水域內,有著可以跟世界上任何生物多樣性相媲美的大風江生態系統及淺海生態系統。這裡是一片人間的淨土,是欽州人最寶貴的財富,而白海豚則是其中最獨特的!”他飽含感情的述說,流露著一位生物學家對白海豚,對海洋保護深切關心和執著的追求。
潘文石說,讓白海豚有一片安全棲息地,這是欽州人共同的事業,是任何人都應該關注關心的問題。他提出,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一方面要加強立法和管理,海洋執法部門要加強執法管理,負起責任,對非法養殖花甲螺,非法捕撈進行管制。“欽州市政府發布的開展打擊非法養殖花甲螺、非法捕撈轉向行動的通告,我覺得很好,既要教育又要管理,這才是正確的方式。”提到市政府3月8日出台的政策,潘文石為之振奮,連聲稱讚。“欽州經濟社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發展,踏上現代化的道路,走上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要建立工業化的城市,更要保持環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首要的象徵性就是白海豚,她們不僅能激發人的智慧和靈感,更提醒我們為後代留下寶貴的自然財富”。
古人類研究
除了在生物學領域上取得的豐碩成果,2009年10月,潘文石還有一個意外重大發現:在廣西江州木欖山附近山洞中偶然找到了距今約11萬年的早期現代人下巴頦。這個發現足以證明左江流域過去是早期現代人類的伊甸園,同時也為現代人多起源學說提供了新的有力證據。
獲得榮譽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潘文石是一個具有更多傳奇色彩的科學家。他有著幾十年在野外研究熊貓、白頭葉猴的生活經歷;他的活動領域經常在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他是唯一能夠登上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中國人;他也是帶領著一幫熱血沸騰的學生研究野生動物、為環境保護搖旗吶喊的北大教授。
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貓生物學研究”獲國家教委科學進步一等獎。
1990年主持的“秦嶺大熊貓的生態研究”獲國家教委科學進步二等獎。
1996年獲得了由荷蘭王子頒發的保護野生生物——諾亞方舟金獎,並被邀請攜妻女到荷蘭領獎,潘文石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得知獲獎訊息時,潘文石正在廣西一個沒有人煙的山洞裡對白頭葉猴進行研究,於是他回復道:“我非常感謝國王授予我獎章,但是我正在開展一項新的科學研究,無法離開,能不能給我寄來?”荷蘭王室回信說,我們很理解一個科學家時間的寶貴和重要,這個獎章一定是你的,但是不能隨便寄出。1997年,潘文石回到北京,荷蘭王室派大使專程去給潘文石頒獎。
1999年,因在野生動物保護研究工作中的突出成就而獲世界野生生命基金會(WWF)頒發的最高獎:鮑爾·蓋提(Paul Getty)獎;
2000年,獲“福特汽車環保獎”之“長江獎”(自然環境保護類);
2004年,被全國教科文衛總工會評選為全國十位“師德標兵”之一;
2006年,被北京民盟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盟員”稱號;
2008年,獲“福特汽車環保獎”之“生態文明貢獻獎”;
2010年3月,獲得由鳳凰衛視等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語媒體機構推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以表彰他在野生動物研究、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所作出的積極努力與突出貢獻。
2011年1月,當選北京大學首屆年度“感動北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