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書院位於福建莆田涵江紫璜山上。
唐敬宗李淇寶曆二年(826),孔子41代孫孔仲良來莆田任縣令,後死於任上,其子孫遂定居在涵江紫璜山麓,後這裡便稱為“孔里”。
南宋淳佑11年(1251),興化知軍楊棟和涵江鎮官鄭雄飛在紫璜山上創建涵江書院,為孔氏後裔讀書之處,同時建孔廟。金定4年(1263),知軍徐直諒向朝廷請匾,理宗皇帝親書“涵江書院”四個大字賜之,並刻在高2.5尺寬11.2尺的厚石板上。
元成宗鐵穆耳大德十一年(1307),總管呂君政擬修涵江書院,曾濤曾寫一篇《興化路修涵江書院記》。同年秋天,上饒人徐汝楫任涵江書院山長,他多方籌劃,復得呂君政的捐俸倡導以及鄉賢和諸生的樂助,改築殿址高六尺余,檐楹榱桷等按體制修建,於武宗海山至大二年(1309)春動工,同年九月落成。
涵江書院在明代曾經多次修葺:洪武十三年(1380),同知趙亨修一次;永樂四年(1406),通判孫日文、董彬重修一次;正統間主簿唐禮以及景泰間鹽運判官周詢等也先後修葺過。成化元年(1465)興化府知府岳正在原涵江書院和孔廟的地址上,合併附近的“三真君殿”,重建涵江書院和孔廟,其規模遠大於前。
《興化府志里圖考》載,涵江街上的“涵江書院”牌坊就是岳正所立的石坊。它是摹刻理宗所書的“涵江書院”四字於石坊上,並立在臨大街之處的,使這條大巷直通涵江書院及孔廟而稱“石坊巷”。此坊毀於“文革”之中。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莆時,涵江書院及孔廟被焚毀;清順治十年(1653),鄭成功派遣大鎮王大振率兵攻涵江,此院又被其兵所毀,到康熙元年(1662)才重建。
宋、明朝代的涵江書院原址(即舊時的“正學門庭)“,因迭經兵禍,到康熙元年重建時,已不見其址。依照孔廟建築體制,孔廟下只有石階(即現存的著名49階)和泮池。而泮池前的那座”正學門”是道光十五年(1835)建成的,可能是當時以為“正學門庭”原址已毀不見,特建此“正學門”以志涵江書院的所在。故涵江書院的建築物現只剩下一個“正學門”了,被列為莆田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
涵江孔廟
涵江孔廟,又名涵江書院,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涵東街道紫璜山。
孔里 歷史 正學門 -
萬松書院
萬松書院位於杭州市鳳凰山北萬松嶺上 ,始建於唐貞元年間(785-804),名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參政周木改闢為萬松書院。明代理學家王...
簡介 建築 創辦之初 明代介紹 清代介紹 -
涵江中心國小
莆田歷來有重教興學的光榮傳統,素有“文獻名邦”之美譽。在涵江這個近代馳名八閩的商業重鎮,文教也自古被有識之士所重視。
學校簡介 學校歷史 學校榮譽 -
觀瀾書院
觀瀾書院創立者為曹行錫,位於洞口縣高沙鎮雲峰村境內,距縣城18公里。書院坐東南朝西北,磚木結構,前後四進,有大小房子32間,上下二層,占地面積3648平方米。
簡介 郴州最早書院 歷史變遷 名稱考證 充滿迷團的狀元公 -
廣東書院
。經費主要來自官撥租金、田產租谷、鋪屋租金等。 相江書院 位於廣東韶關。原名...。寶祐二年(1254)提刑吳燧奏請朝廷,理宗趙昀賜額“相江書院”。鹹淳末...元年(1862)知府史朴訂《韶州相江書院規條》,共24條,規制詳盡。設...
文峰書院 墨池書院 -
銀崗書院
銀岡書院,不僅是我國東北地區唯一保存完整的最座古代書院,更因為被辭為“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銀港書院先後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書院文化、革命文化、園林文化的綜合性紀念館。書院簡介書院歷史銀岡書院...
書院簡介 遼寧書院文化史中的奇葩——鐵嶺銀岡書院 少年周恩來在銀岡書院 書院藏品 -
復性書院
復性書院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為保存民族文化而開辦的一所學校,由馬一浮先生主持。創建於1939年,在四川樂山烏尤寺。書院從1939年9月15日開始講學,到1...
歷程 學規 刊刻圖書 -
湖南湘鄉縣東山書院
湖南湘鄉縣東山書院始建於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迄今已屆百年。這裡,歷史悠久,英才輩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概述 從東山精舍到東山書院 歷史沿革 東山書院特點 東山書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