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皮影戲亦稱影子戲、燈光戲、羊皮戲,是我國古老而精美的傀儡戲,法國史學家喬治·薩杜爾稱它為“世界電影的始祖”。詳細信息
皮影戲的皮人皮動物用羊皮刻制而成,頭肢關節能活動。演出時搭個台,台中間張一塊背面打燈光的白色幕布,藝人在幕後操縱皮影再配上唱念及多種音樂,色彩明麗的戲劇皮影人物便活躍在幕布上。皮影戲原為我國北方劇種,始於春秋戰國,盛於唐代。八百年前,因南宋定都臨安(杭州),汴京一批皮影藝人隨朝廷官員南下,皮影戲也就從此在江南紮根。當時,海寧西部為鹽官縣,隸屬臨安府,皮影戲也很快傳到了那裡。之後,在整個杭嘉湖地區乃至上海郊區也流行了起來,形成了與北方皮影相呼應的江南皮影。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海寧有名的皮影戲班有幾十個,藝人數百人,其中以魏家班、郎家班、徐家班、沈家班、孫家班等唱得最紅。藝人大都是農民,亦農亦藝,農忙時務農,農閒時,五六個人為一個班,背著皮人箱,走村串戶,演出活動十分活躍。戲目內容大都取材於歷史演義和神話傳說,有火焰山、“三鬧”之類的孫悟空戲,醉打蔣鬥神、夜走蜈蚣嶺之類的岳飛戲,盜仙草、水漫金山寺之類的白蛇戲,水泛湯陰縣、大鵬岳飛之類的岳飛戲,哪吒鬧海、姜子牙封神之類的封神戲,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之類的隋唐戲和桃園三結義、關公走麥城之類的三國戲等等。農村需要演戲的事項也名目繁多,如養蠶蠶花戲、結婚暖房戲、嬰兒周歲戲、老人祝壽戲、建房上樑戲,還有村上平安戲、菩薩開光戲、迎廟會廟台戲和人生大病應諾的神戲,甚至偷了婆娘或者賭博被抓後的處罰戲等等。那時沒有電影電視,觀看皮影戲是海寧一帶農民主要的業餘文化生活。因此,無論是白天或晚上演出,也無論戲台搭在室內或室外,觀眾都扶老攜幼,場場爆滿。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省文化廳出面組建了地方國營浙江省皮影劇團,對劇本、唱腔、音樂、布景和演出技巧進行改革創新,並招收培養年輕藝術人才,使海寧皮影登上了大雅之堂。1954年8月和1959年12月,皮影劇團兩次晉京參加國家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木偶戲、皮影戲匯演,四個節目獲得了優秀節目獎。
皮影戲革新的主要內容,一是將“路頭戲”改為本子戲,說白、台詞、唱腔全部定腔定板,把兩百多個傳統劇目歸納為文戲(正本戲)、武打戲(開台戲)兩大類,並創作、改編、移植了《兩朋友》、《龜與鶴》、《半夜雞叫》、《沙家浜》、《椰林戰歌》、《仗義斬孽龍》等一批新劇目。二是把演出操縱從原正手(亦稱上手)、副手(亦稱下手)兩人,發展到六至七人同台演出,由過去一名演員操縱一個或多個皮影人,改為兩人操縱一個皮影人或動物,並且在配音上把過去的真假嗓改為男女分檔演唱。樂隊加設樂器,增加了音響。銀幕(舞台)加寬加高,配上水景、火景、藍天白雲、暴雨、閃電等燈光布景,以拓展演出空間,增強戲劇效果。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偶人(包括場景、道具等製品)的通稱。皮影戲是利用燈光將平面偶人的表演投射到白色布幕上再配以優美唱腔和鏗鏘的伴奏綜合而成的一種戲劇形式。而皮影偶人(包括場景、道具等製品)則是由民間藝人刀雕筆繪而成的皮製品(多用牛皮、驢皮、羊皮)。
相傳,漢武帝因為愛妃李夫人的仙遊而日夜思念,寢食難安。有個齊人求見說可將李夫人的靈魂招來與漢武帝相見。漢武帝欣喜宣見。於是齊人“設帳張燈”,漢武帝帳前觀看,只見隱約中李夫人飄然而致,如真如夢……從此,便有了皮影戲。事實上,中國的皮影戲起源於春秋戰國,曾在湖北一座楚墓中出土鏤空刻花皮影。到兩千兩百多年前的西漢傳入皇宮,想來定是受到皇室的推崇而得以盛行,也才有了開頭的傳說。當時在陝西一帶廣為流傳,故有“世界皮影在中國,中國皮影在陝西”一說。在唐宋時期的秦晉豫地區已趨於成熟。而到清代更是處於極盛時期。其在千餘年間隨著絲綢之路和海運的發展,皮影戲又向南亞、中亞、西亞、北非及歐洲各國流傳。我曾見過東南亞風格的皮影偶人,已與當地傳統相結合,外形、服飾、色彩、工藝以及唱腔完全異域化了,這也是必然。皮影藝人往往是了承父業,數代相傳,演技唱腔,偶人製作工藝均在不斷提高。而當時的豪門旺戶多養以影班,購置影箱。據鹽官方誌記載。清代大學士陳元龍(傳說是乾隆的生父)的家中便專門養了個皮影戲班子。如此背景下,偶人製作藝人為投其所好,皮影偶人的製作工藝越來越精細,製成的偶人也是外形各異,極其傳神。記的《大明宮詞》其中一幕,小太平在對她的父皇說要套皮影偶人耍玩。
我國幅員遼闊,所以無論是在皮影戲的唱腔,還是在偶人的造型及製作都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點。我國皮影戲一般分為西北、東北、江南等幾派,而因流傳地民俗方言的差異,表演手法的不同,製作材料的不一,又形成了若乾劇種。可惜的是許多已不復存在,餘下的也是汲汲可威。以陝西為代表的中國西北地區傳統皮影偶人的特點是人物造型秀麗精細,人物的鬚髮採用真發貼制而成;以河北為代表的中國東北地區流傳的皮影偶人特點是粗獷、淳樸而不失典雅,人物的鬚髮是皮刻而成。我此次重點要說的是“江南皮影”。
不知為何,皮影戲在江南所被人遺忘的程度大大高於北方,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演會制的人也越來越少,想來再也無法成氣候了。留在人們心中的只有那一絲閃過的艷麗,一縷漸消的鏗鏘……
人類在不斷地丟失,又在不斷地找尋,一切都在時間中飛速而緩慢地進行著,很有規律亦很有原則。皮影又怎能逃出同樣的宿命……
江南的皮影戲(俗稱南派)以東南沿海諸省市為代表,其中浙江的海寧、桐鄉流傳較廣,據專家論證,現存的海寧皮影戲是南宋皮影文化的典型代表。從歷史的角度看,南派皮影的形成應與趙宋王朝遷都臨安(今杭州市)有關。大批的皮影藝人隨達官顯貴南下,亦受到當地人的喜愛。南北交流,文化融合,南派皮影漸漸地發展成不同於北方鏤空雕刻而重彩繪少雕鏤的,據江南特色的“繪革派”。海寧接壤杭州,車船往來均十分方便,皮影戲很快便傳入海寧境內,十分盛行。蠶花戲、暖房戲、周歲戲、平安戲等等,大凡遇到什麼大事、節慶都要上演一番,劇目則有《封神榜》、《水滸》、《三國》、《西廂記》、《鬧龍宮》、《火焰山》等,多為歷史、演義和傳說。開演時伴有鑼、鼓、鈸、二胡、梆子等的敲打聲及藝人的吟唱聲。在此不能不說海寧皮影戲的“專腔”。這是一個十分古老的音樂唱腔,據說其中保存了我國明代四大聲腔之一的“海鹽腔”的成分。另一主要唱腔為“弋陽腔”,《古鹽官曲》中“艷說長安佳子弟,薰衣高唱弋陽腔。”講的便是海寧的皮影戲。 “專腔”與“弋陽腔”一主文一主武,曲調十分豐富。海寧皮影戲唱腔又受崑腔和江南絲竹影響,在開台戲和武打戲時多典調高亢、激昂,到正本戲時方顯曲調之幽雅嫻美之勢。現在由於皮影戲多存於風景區(點),遊人來自五湖四海,無法聽懂嘉興一帶的方言(其實作為本地人的我亦無法完全聽懂),故原本影戲中的唱詞、對白大多省略,只留下鑼鼓之樂。如《鬧龍宮》一幕表現的是孫悟空與海龍王打鬥的場面,對白不多,又有龍王由龍化人形,又從人形變飛龍的場面,所以演出的較多。不過我個人認為鏘鏘之聲實在太吵,倒不如李治與賀蘭氏合演的那出文戲來的動人傳神。
在海寧一帶皮影戲已流傳了近八百年的歲月,早已與當地的生活習慣,文化特徵結合在一起了。當地人稱“皮影戲”為“羊皮戲”,因最早的偶人以“素紙雕鏤”,所以在民間又被稱為“紙人”或“紙人頭戲”。後來採用脫毛支脂的生羊皮做偶人,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羊皮戲”。海寧皮影偶人沒有如同北方皮影般採用牛皮或驢皮製作應與杭嘉湖一帶是湖羊產區有關;另則南方又少有牛、驢,採用多產價廉的羊皮應是必然。我個人認為海寧的“羊皮偶人”還應與海寧早期的製革工藝有關。當然制皮衣和制偶人所採用的羊皮的製作工藝流程是不同的。可惜的是近年來海寧一帶生羊皮的製作工藝已失,王師傅(王錢松)製作偶人用的生皮是從陝西購置的生牛皮。
海寧皮影偶人多為側身平面彩繪造型,整個偶人通常由頭部、上身、上臂、下臂、大腿、小腿六部分組成,如有需要還可加一對上、下臂。通常身體除特定人物外均可通用,只需將頭部替換即可。在演戲時除人物外還必須配置花鳥魚蟲、樹石日月、亭台樓閣、桌椅器皿、車船馬轎、龍鳳百獸等等,名堂頗多,但加上各種演出道具頂多兩隻小箱即可裝下。這也適合走村串戶的表演特點。王師傅的一隻影戲箱在一次下鄉演出時從橋上連人帶腳踏車及上面的箱子統統落下河,多數偶人損缺,十分可惜。宋代無名氏《百寶總珍》"影戲"條中記有當時影戲箱內的“貨色”:大小影戲分數等,水晶羊皮五彩裝。自古史記十七代,……影戲頭樣並皮腳,並長五小尺。中樣、小樣,大小身兒一百六十個。小將三十二替(屜),駕前二替(屜)。雜使公二,茶酒、著馬馬軍,總計一百二十個。單馬、窠石、水、城、船、門、大蟲、果卓(桌)、椅兒共二百四件。槍、刀四十件。亡國十八國,《唐書》、《三國志》、《五代史》、《前後漢》,並雜使頭,一千二百頭。真可謂“貨色齊全”的百寶箱。如此之多的家什均用獸皮(牛、驢、羊皮)所製成。現在多數場景擺設之物已改由硬紙、塑膠雕刻而成。並且運用現代技術已能在幕布上表現出徐徐如生的水波和火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