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息
英國文藝批評家、美學家,移情說在英國的主要代表。女·原名維奧萊特·佩吉特(Violet Paget)。主要著作有《美與醜》(1897)、《論美》(1913)、《美與醜以及心理學美學中的其它研究》(1912,與湯姆生〔C·A·Thomson〕合著)等。
寫作特點
她把朗格和W·詹姆斯的“情緒說”運用於分析美感,理論上接近於谷魯斯的“內摹仿說”,不同的是谷魯斯強調運動感覺對美感形成的意義,她卻把感官運動感覺作為產生美感的條件,認為凡是對象能引起有益於生命的器官變化就是美的,反之就是醜的。後來她接觸到立普斯和谷魯斯的理論,放棄了“朗格——詹姆斯情緒說”,但仍注重美感所伴隨的生理的變化。認為創造藝術的動機多種多樣,但大都遵循著“趨美而避醜”這一基本原則。主體把自身的活動投射到事物里,形成事物的形式美,主體也感受到一種增加生命活動的快感,這就是移情現象。她對審美鑑賞的態度也作了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心理學分析,認為審美的滿足不同於善和有用的享受,也不同於科學的分析,這種滿足只來自對事物某一方面(直接感知的形相)的觀照。但她不同意立普斯的“物我同一”說,認為在觀照中“自我”是意識不到的。浮龍·李對移情說的傳播方面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