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體裁:詞 年代:宋 作者:蘇軾原文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①。
香霧噀人驚半破②,清泉流齒怯初嘗③。吳姬三日手猶香④。
作者簡介
![蘇軾](/img/3/693/nBnauM3XzgzM2ATN5YjN2ATO2QTM5ITO0IDNzQTNwAzMxAzL2Y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詞牌知識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於南唐李煜。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餘種異名。
平韻格詞牌 浣溪沙
雙片四十二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後片前二句多用對仗。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雙片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格式一:
⊙●⊙○⊙●△, ⊙○⊙●●○△。 ⊙○⊙●●○△。
⊙●⊙○○●●, ⊙○⊙●●○△。 ⊙○⊙●●○△。
格式二(攤破格):
⊙●○○⊙●△, ⊙○⊙●●○△。⊙●⊙○○●●,(可作●○●)●○△。
⊙●⊙○○●●, ⊙○⊙●●○△。 ⊙●⊙○○●●, ●○△。
註解
①青黃:指未熟和已熟的桔子。 未熟色青, 已熟色黃。屈原《桔頌》:“青黃阿糅”。②噀(xùn):噴。
③清泉:指桔汁。
④吳姬句:吳發女子剝桔之後的手三天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