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浙江海洋學院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毗鄰國際大都市上海市、國際港口城市寧波市和“海天佛國”普陀山。學校創建於1958年,始名舟山水產學院,1975年更名為浙江水產學院,1998年與舟山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浙江海洋學院。此後,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相繼進(並)入。 1982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首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資格,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資格。學校是一所以海洋為特色,理學、農學、工學、文學、醫學、管理學、教育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本科高校。浙江海洋學院占地面積1500畝,校舍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各類藏書13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7500萬元;教職工1156人,其中專任教師639 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259人;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14474人。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開展研究生教育。設有海洋科學學院、漁業學院、海運學院、船舶與建築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食品與藥學學院、醫學院、數理與信息學院、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社會科學部、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杭州分院、普陀科學技術學院等17個學院;開設海洋科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輪機工程、油氣儲運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英語等3 1個本科專業和捕撈學、海洋生物學2個碩士點以及若干個地方經濟建設急需的高職(專科)專業;建有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農業部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浙江省海水增養殖重點中試基地、舟山深水網箱養殖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科學研究所、漁業科學研究所、船舶與機電工程設計研究所、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海洋經濟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等22家科研組織和浙江省遠洋漁業培訓中心、中國石化銷售公司舟山職工培訓中心、船員培訓中心、海洋管理培訓中心等培訓機構。
學校順應高等教育大發展形勢,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動搖,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近年來,先後通過了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園評估、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和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校注重加大教學經費投入,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意識、實踐能力與創業精神的套用型人才。學生課外科技和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在中國、浙江省的電子設計、數學建模和文體表演等競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殊榮;參加社會實踐形成的系列報告集《藍色報告》得到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函肯定。畢業生追蹤調查表明,學校近幾年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當年就業率在98%以上。
學校加強學科建設,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面向地方經濟,加大各項建設,培育特色與優勢學科,全面提升科研水平與社會服務能力。現有捕撈學、海洋生物學、行政管理學等3個省級重點學科和海水增養殖省級重點試驗基地1個。學校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研究,歷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中國科學大會獎6 項,省部級獎64項,並發表、出版了一批高水平論著。目前,承擔國家、省部、廳局級等科研項目533項,科研經費達6360萬元。學校注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先後與20多個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近五年來,科研成果轉讓或被採用137項,直接經濟效益2.96億元。特別是近年來承擔的“深海抗風浪網箱的研製”、“深海抗風浪網箱的研製與養殖示範”、“岱衢族大黃魚養殖產業化技術研究”和“大黃魚規模養殖新技術開發”等國家 “863”計畫4個項目,為中國海洋漁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漁民轉產轉業及深海網箱養殖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依託,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積極擴大對外合作辦學,走開放式辦學路子。近五年來,學校與日本、俄羅斯、挪威、紐西蘭等20多個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係。《浙江海洋學院學報》分為自然科學版和人文科學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21世紀是海洋世紀,開發海洋,教育先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要“高質量辦好浙江海洋學院”。浙江海洋學院正緊緊抓住高等教育和海洋經濟大發展的良好機遇,大力弘揚“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立足舟山、服務浙江、面向中國,以建設成為海洋人才的培養基地、海洋知識的創新基地、科教興海技術的攻堅基地和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基地為發展方向,加快實施從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戰略過渡,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海洋特色明顯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浙江水產學院1958年,舟山水產學院創辦於定海縣城關鎮北門外。初設海洋捕撈、養殖、水產品加工3個專業。學制4年。
1959年,學校改為浙江農業大學舟山水產學院。
1962年,學校與浙江農業大學分開獨立。
1975年,舟山水產學院改名浙江水產學院。
舟山師範專科學校
1958年,舟山師範專科學校創建。
1959年,舟山師範專科學校撤銷
1978年,在舟山師範學校內設浙江師範學院舟山分校,學制3年,設物理、化學兩專業。
1983年,學校改建成舟山師範專科學校。
合併之後
1998年,原浙江水產學院和舟山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浙江海洋學院。2000年之後,舟山衛生學校、浙江水產學校、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舟山石化學校、舟山商業學校等學校(單位)相繼並(進)入。
2005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權單位資格。
2016年1月,經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並報教育部審核,更名為浙江海洋大學。
院系設定
浙江海洋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浙江海洋學院水產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海運與港航建築工程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食品與醫藥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數理與信息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石化與能源工程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人文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外國語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蕭山科技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普陀科學技術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社會科學部
浙江海洋學院體育與藝術教學部
浙江海洋學院教師教育中心
浙江海洋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
海洋科學學院
海洋科學學院是浙江海洋學院的特色學院,成立於2000年,設有海洋科學、海洋技術、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四個本科專業和海洋生物學碩士點。學院現有省級重點學科海洋生物學,校級重點建設學科物理海洋學、環境科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海洋技術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學院下設三個系和兩個科研機構:海洋科學系、生物科學系、環境科學系、網箱養殖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科學研究所。擁有生物實驗室、海洋科學實驗室、環境科學實驗室。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14人。學院堅持走產學研聯合辦學之路,科技開發工作始終走在學校的前列,與浙江東海海洋研究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10餘家研究機構、股份制企業共同構建了產學研聯合體,為全面提升學院的教學、科研、產業、社會服務水平建立了高效的運作機制和堅實的物質保障。由學院承擔的“深海抗風浪網箱製造及高科技生態養殖示範工程基地”、“大黃魚規模化養殖新技術”等4個項目先後列入國家“十五”“863”計畫,目前學院在研的國家級、省市級各類項目近20項,科研經費1000多萬。
學院非常重視利用社會各界資源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目前已與校外十餘家企業簽訂合作辦學協定,先後建立了4個校外實習基地,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實踐平台。同時,浙江海洋學院又是浙江省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委員會學會掛靠單位,並且與挪威農業大學、日本東京水產大學、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俄羅斯國立湖河研究所建立了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人文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人文學院是浙江海洋學院17個學院中最富綜合實力的學院之一。現有教職工3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有博士學位的7人,35歲以下青年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現有全日制學生940餘名。
學院現設有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兩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及文秘(高職)專業。其中中國古代文學為校級重點學科,大學語文、現代漢語、外國文學和套用寫作門課程為校級重點建設課程。現設有文學教研室 、語言教研室、文秘教研室、大學語文教研室、海洋文化研究所等機構。學院教師在認真履行教學職責的同時,致力於科學研究工作,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自1998年以來,學院教師多次獲省、市、校科研成果獎、社科基金研究項目、教學成果獎和優秀論文獎。近三年來,學院教師承擔國家級課題1項,省廳級課題22項、市級課題6 項,獲得省部級獎6項,出版著作15部。學院教師立足於當地現實,積極服務於地方,其中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組承擔的黃式三、黃以周著作整理項目被列為國家清史工程、省文化研究工程和舟山市重大文化工程。在海洋文化研究方面,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編、專著7部,並和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韓國木浦大學島嶼研究所等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取得一定的成就。
學院本著“以人為本,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教師職業素養的高質量人才。在拓寬學生就業面上,畢業生除了能勝任中學語文教學工作以外,還能從事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文秘、新聞傳媒、工作,以適社會發展的需要。近年來,人文學院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5%左右,連續多年居浙江海洋學院前列。
漁業學院、海運學院
漁業學院、海運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 1958年的浙江水產學院,是學校最具海洋特色的二級學院之一。設有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水產養殖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和輪機工程 4 個本科專業,輪機工程技術 1 個高職專業。現有全日制學生 633人,來自中國 18 個省區。專業教師 36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16 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 17 人。
學院現設有捕撈學碩士點,主要研究方向有漁具漁法、漁業資源評估與管理和漁業生態環境。
學院下設海洋漁業、資源與環境、水運三個系,海洋漁業、水產養殖、輪機工程三個實驗室和漁業科學、航海技術、海洋資源與環境三個研究所。
學院注重教學改革,加強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和實驗室建設,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現有 3 省級門精品課程和 4 門校級重點建設課程, 6 個在研教改項目,在校外已建立了 16 家教學科研基地。近年來,已有數百名畢業生取得 “ 一等遠洋漁業船舶二副 ” 、 “ 一等遠洋漁業船舶三管輪 ” 、 “ 漁業四小證 ”“ 熟悉與基本安全 ” 等職業證書。
學院注重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現有捕撈學、漁業資源、水產養殖 3 個重點學科, 2000 年以來共發表了論文 270 多篇,出版了學術論著 22 部,現承擔科研項目 91 項,累計科研經費 1200 多萬元,其中許多項目取得成果並得到推廣套用,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正在積極開展漁具漁法、漁具理論、漁業資源理論、漁業生態環境、水產增養殖技術、水產養殖工程、船舶污染控制技術、船舶動力裝置故障診斷等方面的研究。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是在1998年由原舟山師專外語系和原浙江水產學院大學英語部合併組建而成,現有英語和國小教育兩個本科專業,英語專業分英語教學和外貿英語兩個方向,在校生人數達 1280名(含東海科技學院外語系524名)。原舟山師專外語繫於1983年就開始招收英語師範專科學生,新組建的外國語學院於1999年招收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在這二十多年的辦學進程中,學院為浙江省乃至中國中國小及外貿企事業單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外語人才。
外國語學院立足舟山,服務浙江,面向中國。其人才培養依託本校優勢學科,以英語+方向的培養複合型人才模式為特色,通過文理滲透、縱橫結合的課程設定,培養英語基本功紮實、綜合素質高、創新思維靈活、工作能力強、適應面寬的複合型外語人才。
學院設有英語系、大學英語部、日語教研室;專任英語專業教學的教師30名,其中正副教授16名,講師17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2名,常年聘請外籍教師。學院堅持以學生為本,育人為先的工作理念,多次被學校評為“三育人”先進集體,多名教師獲得省、校級“三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6年學院有2名教師被學生評為學校首屆“最受學生歡迎十佳教師”。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發展龍頭,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重視教學改革,積極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科研活動,英語語言文學已被列為校級重點學科,大學英語已建設成為校級精品課程,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每年承擔若干項廳局級課題。
船舶與建築工程學院
船舶與建築工程學院成立於2006年7月,是浙江海洋學院“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特色學院之一。學院現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3個本科專業。其中,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即原製冷與食品加工專業)有20多年的辦學歷史,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
學院下設船舶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工程力學、結構工程和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等四個學科,設有船舶工程、海洋建築科學、海洋新能源及節能技術等3個研究所,2007年投資成立海之帆造船技術有限公司。學院有多名教授、博士在中國船模試驗池會議(CTTC)、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船舶力學學會、中國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研究會、中國建築施工學術委員會等國內學術組織擔任職務。師資隊伍中不僅有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更有一批富有創新精神、活躍在學科前沿的中青年學術骨幹。
蕭山科技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蕭山科技學院前身為浙江水產學校,是省屬中專學校,成立於1984年,由浙江省水產局主管,座落在錢塘江畔,位於蕭山湘湖旅遊風景開發區內。浙江水產學校2000年7月併入浙江海洋學院後,組建為浙江海洋學院杭州校區,成為浙江海洋學院在杭辦學的二級學院,2003年8月學院升格為浙江海洋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杭州分院,2008年1月更名為浙江海洋學院蕭山科技學院。
校區共占地170餘畝,其中校園占地面積40餘畝,苗種基地占地135畝,為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學院與省內幾十個企業緊密聯繫,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學院緊密圍繞地方經濟建設需要,開設水產養殖技術、生物套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旅遊管理、商務英語、電子商務等十幾個專業。
學院教學設施完善,設有多個實驗室,擁有一支以本科學歷為主、研究生學歷占10%以上,講師、副教授、高級講師等中、高級以上職稱占82%的師資隊伍。學院辦學層次為三年制高職(大專)教育,學院還設有上海水產大學浙江函授站,從事函授本、專科教育。學院面向浙江省招生,現有在校生1298人。學院積極與相關企業開展聯合辦學,為更多的杭州地區尤其是蕭山籍學生創造了繼續深造的機會,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成立於2006年7月,由原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組建而成。現設有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等3個系。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等3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為省級重點建設專業。學院建有實驗教學中心、工程技術實訓中心和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其中實驗教學中心包括機械基礎、先進制造技術、電工電子、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等實驗室;工程技術實訓中心和船舶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由省財政立項資助,承擔校內外工程技術實訓方面的任務。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58人,碩士、博士所占比例為85%,高級職稱教師在專任教師中所占比例為50%,學院人才結構合理,師資力量較強。有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舟山市“111人才工程”人員4人;省高校青年教師資助對象4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700餘名。
學術研究
學校加強學科建設,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面向地方經濟,加大各項建設,培育特色與優勢學科,全面提升科研水平與社會服務能力。現有捕撈學、海洋生物學行政管理學等3個省級重點學科和海水增養殖省級重點試驗基地1個。學校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研究,歷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6項,省部級獎64項,並發表、出版了一批高水平論著。承擔國家、省部、廳局級等科研項目348項,科研經費達3816萬元。學校注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先後與20多個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
科研成果轉讓或被採用137項,直接經濟效益2.96億元。特別是承擔“深海抗風浪網箱的研製”、“深海抗風浪網箱的研製與養殖示範”、“岱衢族大黃魚養殖產業化技術研究”和“大黃魚規模養殖新技術開發”等國家“863”計畫4個項目,為我國海洋漁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漁民轉產轉業及深海網箱養殖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依託,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積極擴大對外合作辦學,走開放式辦學路子。學校與日本、俄羅斯、挪威、紐西蘭等20多個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係。《浙江海洋學院學報》分為自然科學版和人文科學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學術期刊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原《浙江水產學院學報》)ISSN1008-830XCN33-1238/P,90頁,創刊於1982年,原為半年刊,1991年起改為季刊,同年被列為水產類中文核心期刊,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quaticScienceandFisheriesAbstracts,ASFA)資料庫收錄刊物。學報本著立足浙江,面向全國,為海洋水產事業服務,為地方海洋水產經濟發展服務的辦刊宗旨,主要刊登海洋、水產資源開發與利用,海洋漁業,漁業資源,水產增養殖技術與病害防治,水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與船舶工程,漁業機械與儀器,航海技術及海洋科學與水產科學基礎研究等及與學校專業有關的學術論文、研究簡報、綜述等,在全國及浙江省綜合質量評比中多次獲獎。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原《舟山師範專科學校學報》)ISSN1008-8318CN33-1239/G,100頁,創刊於1984年,1999年改為現名。主要刊登文學、語言學、美學、藝術學、哲學、邏輯學、經濟學、管理學、歷史學以及教育科學研究論文,並在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中率先開闢了“海洋文化研究”等特色欄目,發表包括海洋文學、海洋美學、海洋歷史、海事法以及海島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論文。
學院領導
姓名 | 職務及職責 |
---|---|
周克非 | 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負責幹部工作。聯繫水產學院、海運學院,船舶與建築工程學院。 |
吳常文 | 黨委副書記,院長。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負責計畫財務、審計工作。分管發展規劃處、計畫財務處、審計處。聯繫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海洋與漁業研究所。 |
朱世強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協助院長負責科研、地方交流合作、外事和校友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科研處、地方合作處、國際交流合作處、港澳台辦公室、學報編輯部。聯繫蕭山科技學院。 |
夏躍平 | 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院長負責學生、保衛工作和共青團工作。分管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保衛部、人民武裝部、團委、學生處、招生就業指導處、保衛處、心理教育中心。聯繫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
黃建鋼 | 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院長負責組織、宣傳、統戰、離退休工作和工會工作。分管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工會、社會科學部、新聞中心、離退休工作處、機關黨總支。聯繫石油化工學院、普陀科學技術學院。 |
吳中平 | 黨委委員,副院長。協助院長負責國有資產、基建、後勤和產業工作。分管資產管理處、基建後勤管理處、後勤集團公司、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聯繫人文學院。 |
虞聰達 | 黨委委員,副院長。協助院長負責本專科教學、成人教育、體育、圖書情報和獨立學院工作。分管教務處、成人教育處、成人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部、公共實驗中心、網路中心、教師教育中心、教學質量監控中心、圖書館、東海科學技術學院。聯繫機電工程學院。 |
徐士元 | 黨委委員,副院長。協助院長負責人事、學科和學位點建設、研究生教學工作。分管人事處、研究生處。聯繫海洋科學學院。 |
張元龍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協助書記、院長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主持紀委工作,分管監察室。協助書記、院長負責信息公開、信訪工作。聯繫食品與藥學學院、醫學院。 |
劉定山 | 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主持組織部、統戰部工作。聯繫數理與信息學院。 |
徐漢祥 | 黨委委員,院長助理;所長、所黨委書記,主持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海洋與漁業研究所工作。 |
任淑華 | 院長助理,浙江海洋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主持浙江海洋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工作。 |
學生成就
在2007年的“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中,學校選送的三位選手分別獲得了二等獎、三等獎、優勝獎各一個,在參加浙江賽區決賽的103位選手中排名24位、27位和51位;在2008年的“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中,學校選手更上層樓,獲得浙江省第六名、第二十六名和第三十七名,並獲得優秀組織獎,在參賽的三十多所高校中名列前茅。在2008年舉行的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學校獲得了更為優異的成績,共獲得全國特等獎一名,一等獎3名,二等獎16名,並在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了第九屆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三等獎......
獎學金設定
浙江海洋學院
學校現設有王成海獎、三好學生獎、優秀學生獎、單項獎、優秀畢業生獎等,同時參加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的評選。獲獎面為40%左右。目前學校年度最高獎學金額度為3500元。學校設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專項資助經費。報到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持《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加蓋學生家庭所在地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專用公章)可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辦理入學手續。入學後,根據《浙江海洋學院學生資助辦法》,或《浙江海洋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學生資助辦法》,學校將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格認定,經學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通過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和學費減免等多種渠道獲得資助,成績優秀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國家獎學金和勵志獎學金,最高資助金額達8000元,以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