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列島

洞頭列島

洞頭列島是全國十二個海島縣之一,位於浙南沿海,甌江口外。列島散布於東海大陸架上;西北距溫州市區約53公里;南與瑞安市的北麂、北龍鄉(大北列島)隔海相望;西與甌海區的永強、靈崑隔海相對;北望樂清、玉環兩縣。離大陸最近點為5.7公里。中心坐標為北緯27o51′,東經121o08′;全境為北緯27o41′~28o01′,東經120o56′~121o15′。

基本信息

位置特徵

洞頭列島洞頭列島
洞頭列島群山環抱,形勢險要,地理位置特殊。史稱"外載海洋,內資三江"(甌江、鰲江、飛雲江),外控溫州灣,內扼甌江口,是進出溫州港的咽喉;處於我國沿海的中段,是海上南北交通的要津。它又是浙南的天然屏障,海上的軍事要地。"盜得之可以為巢,我得之可以堵守"。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就於大門、鹿西等島建烽火台;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方國珍曾一度以大三盤等島為根據地,攔載朝廷的漕運。明朝,洞頭成為溫州沿海11個巡檢司之一,曾派參將領兵船屯守,往來南北督哨。清朝,洞頭列島又成為浙南海防四段之一。解放以後,洞頭軍民建設海島保衛國防,使洞頭列島成了海上長城。出現了聞名全國的先進集體--"軍民聯防模範連"和"先鋒女子民兵連"。1960年10月,國防部為洞頭軍民榮記集體二等功一次,並授於一面上書"把海島建成戰時攻不破摧不毀的海上堡壘,平時豐衣足食的社會主義樂園"的錦旗

由於洞頭列島依傍洞頭洋,豐富的海洋水資源為洞頭的衣食之源,漁業是洞頭傳統的基礎產業。也是全國10個重點漁業縣之一。1992年還榮獲國家農業部頒發的"七·五"期間"漁業生產先進獎"。

洞頭行政區域地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測繪局編繪的1971年出版1:50000地形圖共3幅。總為東經121o00′~121o15′;北緯27o40′~28o10′。其中圖號8-51-135-丙1幅,區域範圍東經121o00′~121o15′,北緯28o00′~28o10′;圖號7-51-3-甲1幅、區域範圍東經121o00′~121o15′,北緯27o50′~28o00′;圖號7-51-3-丙1幅,區域範圍東經121o00′~121o15′,北緯27o40′~27o50′。

洞頭列島的分布排列受構造帶控制,以東北向張性、張扭性斷裂為主構造線;其次是受北東南壓性斷裂控制。島嶼為大陸丘陵侵沒海中的延續部分,列島分布成東北--西南向,與海岸線方向一致。分布範圍長約37公里,寬約30公里,自北而南大致有3群。

北群

以大門島為中心,共有39個島嶼和41個礁。主要的是大門、鹿西、小門3個住人島,其餘為無人島。大門島1992年6月前為區公所所在地、共鄉島;1992年6月後擴並為鄉級島。鹿西島為鄉級島。小門島為村級島。大門島為洞頭列島第一大島,面積約28.6平方公里。大門的主峰煙墩山海拔391.8米,居洞頭列島之首。北水道將北群島嶼和中群島明顯分隔。北群島嶼的陸域面積約占全縣陸域面積的44%。

中群

以霓嶼島和狀元岙島為主,共有37個島嶼和31礁組成,從西至東,大致呈斜向"一"字型排列。洞頭峽與三盤門將其與南群島嶼分開。主要有霓嶼島、狀元岙島、花崗島和青山島4個住人島,其餘為無人島。霓嶼島為共鄉島;狀元岙島是鄉級島;花崗島為村級島;青山島是自然村島。霓嶼島海拔最高是山尖山,331.6米;狀元岙島的煙墩炮山海拔最高,231.9米。中群島嶼的陸域面積約占全縣陸域面積20%左右。

南群

以洞頭島為中心,共110個島嶼和104個礁組成。洞頭島是洞頭列島的第二大島,面積24.6平方公里。南群島嶼有洞頭、半屏、大三盤、大瞿、南策、勝利岙、嶼仔7個住人島,其餘為無人島。洞頭島既是縣級島,又是共鄉島;半屏、大三盤2島為鄉級島;大瞿、南策2島為村級島;勝利岙和嶼仔2島為自然村島。洞頭島以煙墩山海拔最高,226米;半屏的煙唇平頂山海拔最高,146.4米;大三盤島海拔最高是煙墩山,89.2米。南群島嶼的陸域面積約占全縣陸域面積36%。

地形地貌

洞頭列島洞頭列島
洞頭列島地形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丘陵山地;二是港澳海灣(含岬角);三是潮間帶灘涂。

丘陵山地

洞頭列島丘陵山地面積約89.366平方公里,占陸域面積89.1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60.76%。山地丘陵平均海拔在100米以下,相對高度在50米至100米之間,切割不深,多圓渾平緩。大門、洞頭等較大島嶼南部山腳緩坡帶有小塊沖積小平原和人工圍造海塗。

港澳海灣

洞頭列島岸線總長333.45公里,且蜿蜓曲折。因此,沿岸形成眾多的天然港澳海灣和岬角。比較成規模的港灣有31處,大多為規則半日潮港;比較大的岬角有21處。

潮間帶灘涂

各島西北岸邊及部分港灣,來自甌江等河流通渠道沖積和島嶼上沖刷下來泥沙,在此形成灘涂。總面積46.81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31.82%,為陸域面積的1/2略弱。比較成規模的灘涂有15處。多為淤泥組成,近岸有砂礫帶。

自然資源

洞頭列島洞頭列島
洞頭列島位於溫州市區東南方,距市區33海里,由103個島嶼和259座礁石組年平均氣溫17℃,為海上風景旅遊與避暑度假勝地。有仙疊岩、半屏山、大瞿島、霓嶼島,大門島等景區,具有石奇、灘佳、礁美、水清的獨特景色,以及雲霞、大海、海鳥、船帆、日出的旖旎多姿海上風光。海產資源豐富,是全國十大重點漁業縣之一,可垂釣嘗鮮。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里西湖"垂釣區位於北沙鄉九聽村後海,遊人可泛舟"湖"中垂釣。

仙疊岩海灘、礁石、巨岩渾然一體。傳說巨石為神仙所疊,,故名。泛舟海面,可見十八釣魚台、蛤蟆欲仙等景觀。仙疊岩下鼓浪洞,系一條狹長深邃海溝,大浪沖刷,波濤上涌,聲如巨雷。仙疊岩景觀富有層次,有"海上盆景園"之美譽。

大沙岙海濱浴場位於南炮台山景區。大沙岙沙灘,長450米,寬400米,三面環山成凹形。沙質細膩潔淨,海水澄碧,灘平浪緩。游泳時尚可在礁石嶙峋崖邊拾螺捉蟹,釣魚烹食。

大沙龍海濱浴場位於半屏西北側,與洞頭漁港碼頭相對,又稱百步沙,水淺沙細,沙層厚達數米。灘上多貝殼,漫步沙灘伸手可拾,也可戲水踏浪。

半屏絕壁在半屏山東側,斷崖峭壁屏立於萬頃波濤之旁。崖壁中截,有岩景如黑龍騰海,崖下有龍宮門洞穴,東側有孔雀屏。乘船繞行,可見漁翁揚帆、泥牛入海、蝦將岩、八仙過海、聽潮屏等眾多岩石景觀,船移景換。

鄭成功練兵場遺址位於大瞿島頂峰。系清順治年是(1644~1661),鄭成功搞清兵成在此休整而開壁的操練場地。

大石灘在大瞿島東面有一片海岸開闊的石灘,面積約0.6公頃。灘上堆滿各種巨型卵石,石灘附近有宋人面壁、白龍吸水、海徑天門、佛手掌、臥牛石等景觀。

石佛觀海為大瞿島東海岸的一塊高約10米的礁石,兀立海邊,酷似一尊拱手趺坐於蓮花台上觀音像,正對波濤萬頃東海。

鳥島雙峰島、北擺島、南擺島為候鳥栖息地,夏秋間鳥類成行成隊飛抵鳥島,生育繁殖,有海鷗、白鷺、海燕、赤嘴鷺鷥等,其數量達萬隻以上,或成群飛翔,或撲擊捕食,或吱吱鳴叫,可攪勝獵奇,可攝影作畫。

佛掌峰位於大瞿島景區,一堵高30多米的山峰在海邊突兀而立。附近有老僧接客、青蛙聚會、白象吸水等到景點。

馬岙潭沙灘位於大門島景區。長約700米,寬400米,沙質為鐵板沙。港灣開闊,沙灘平坦,海水清澈。

龜岩峰位於大門島景區。海拔335米,由兩塊巨石天然合成,屹立在大門島山巔,形似向前爬行的烏龜。龜背有一潭,潭水清碧,長年不涸。兩面為懸崖峭壁,南面為平地,建有寺廟。

寧海禪寺,別稱“和尚寺”,位於洞頭縣霓嶼鄉長坑龍村田岙自然村,建於清末民初,黃牆青瓦,呈古樸典雅氣象。

楊陳二府侯王廟位於洞頭縣霓嶼鄉正岙村,建於清末民初公元一八九五年,經老一輩祖先從永強北山引入,建造了黃牆青瓦的廟.

小荊山位於大門黃岙鎮以西約2公里處,奇石林立,樹木成蔭,儼如海島綠園。循石級而上,穿梭於奇石綠蔭之間。令人心曠神怡。

"外西湖"海上運動區位於洞頭島北部三個嶼附近海面,海面積2.8平方公里,海面平展曠闊,風平浪靜,可開展帆船,帆板、摩托艇等到水上運動。湖上設有海鮮樓、卡拉OK廳、舞廳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