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長江流域湖泊]

洞庭湖[長江流域湖泊]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里(一說2740平方公里);但它還有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積(一說1.878萬平方公里)。兩者合計,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截至2018年共平退堤垸333處、搬遷55.8萬人,洞庭湖調蓄面積比1978年擴大了779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洞庭湖,歷史上有雲夢、雲夢澤、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稱。

君山(島)(洞庭山) 君山(島)(洞庭山)

洞庭湖的名稱的歷來,有許多的說法。在《史記》、《周禮》、《爾雅》等古書上都有"雲夢"的記載。夢,是當時楚國方言"湖澤"的意思,與"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與鄭伯田於江南之夢"。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濉濟江,入於雲中。"《漢陽志》說:"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合起來統稱雲夢。當時的雲夢澤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地理今釋》載:"東抵蘄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雲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說:"雲夢者方八、九百里。"到了戰國後期,由於泥沙的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雲夢,而將這片大湖稱之為洞庭湖,因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這就是洞庭湖名稱的由來。

形成演變

洞庭湖湖面演變圖史 洞庭湖湖面演變圖史

洞庭湖屬揚子準地台江南地軸上的斷陷盆地,形成於燕山運動,延續至喜馬拉雅運動。白堊紀為盆地發展擴大時期,第四紀以來,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構造運動作用下,再次全面下沉,接受沉積,成為湖南省第四紀分布最廣、厚度最大、沉積層序最全的地區。存在4次以上凹陷成湖、凸起成陸的演化過程,相應拗陷盆地解體,形成斷拗盆地。早更新世早期,在目平湖、澧縣、沅江等凹陷成湖,中期湖侵擴大到漢壽、鼎城、安鄉、湘陰等地,出流由安鄉經澧縣凹陷排入長江,末期凹陷轉為緩慢上升,湖泊萎縮一部分成陸。早更新世晚期,目平湖與沅江兩凹陷相連,湖盆擴大。赤山凸起成為兩湖間的孤島,湖水從南縣、鮎市、藕池口排入長江,為第四紀湖面最大的興盛時期。隨著湖盆轉為上升為主,湖水退卻,出現洞庭湖平原地貌景觀。中更新世,洞庭湖盆地發育為河網交織的湖沼盆地,澧縣、目平湖和沅江至湘陰的沉積體系。此時,湖水有兩處出口,一處由岳陽君山經廣興洲入長江,另一處由安鄉佘家台經澧縣進入江漢盆地。晚更新世,目平湖凹陷和沅江至湘陰凹陷部分地區再次活化沉降,並在赤山西部形成常德、安鄉河湖盆地和東部臨資口、黃茅洲和北大市河湖盆地,但其它範圍已大為縮小,形狀複雜,湖水由南向北流,並在團山附近有東、西水系匯合,在石首一帶注入長江。發展到全新世後期,整個湖盆為河網交錯的洞庭平原,當時在君山西南側有一方圓130平方公里的小湖。

先秦之後,雲夢澤逐漸解體,江湖關係轉變,直接影響到洞庭湖的演變。漢晉以來,長江流域人口逐漸增長,墾殖活動強度增大,自然植被受到破壞,長江的含沙量開始增高。隨著荊北雲夢澤的逐漸淤塞,荊江河床自動調節抬高,加上受西北—東南方向新構造掀斜運動的影響,荊江主泓道逐漸向南擺動。東晉永和年間,荊江南岸形成景口、淪口二股分流匯合成淪水進入洞庭湖。洞庭湖由於承納兩口分泄之江水江沙,湖泊的淤積過程開始加速,形成大小不一的湖群。唐宋時期,荊江統一河床的形成,使邊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隨著荊江堤防不斷修築,江面束狹、泄洪不暢,洪水位開始抬升,江水頂托倒灌機率增大,每當大洪水通過荊江段常形成決口,“九穴十三口”形成。穴口大量分流長江洪水,使洞庭湖呈現明顯擴漲之勢,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南連青草、西吞赤沙,水域面積擴大。形容湖水波瀾壯闊的“八百里洞庭”一詞便開始在這一時期的詩文典籍中出現。隨著水域擴展,使原來在漢晉時期彼此支離的洞庭、青草、赤沙3個湖泊在高水位時得以連成汪洋一片。由於受長江來水的影響越來越大,洞庭湖洪水過程也相應發生顯著變化,由唐宋以前以“春溜滿漲”為主逐漸轉變為以“夏秋水漲”為主,洪水特徵除由四水注入的“桃花汛”之外,長江夏秋水漲的洪水特徵已突現出來,使湖泊的洪水過程在年內變化由原來的單峰型轉變為明顯的雙峰型。

宋代以後,荊江河床不斷為泥沙淤積,洪水位持續抬升,使魏晉時原“湖高江低、湖水入江”的江湖關係逐漸演變為“江高湖低、江水入湖”的格局,洞庭湖水浸日益嚴重。元、明、清三朝,隨著荊江堤防的不斷修築和穴口的時決時塞,江患加劇,荊江潰堤、湖區潰垸頻繁。江湖關係開始緊張起來,說明從宋代開始,江湖關係開始發生歷史性變化,人為因素成為江湖關係變異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明嘉靖之後,中央政府採取“舍南救北”的治水方針,荊江北岸穴口盡堵,南岸保留太平、調弦二口與洞庭湖勾通。清代仍繼續沿襲明朝的消極治水方針,在長江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一遇洪水則湖水泛濫四溢、向外擴展已成必然之勢。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逐漸擴大起來的。這一時期洞庭湖的範圍,“每歲夏秋之交,湖水泛濫,方圓八九百里,龍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說明唐宋時期洞庭湖在西吞赤沙湖之後,向西南又有了迅速的發展。迄至清代中期以前,洞庭湖仍繼續呈擴漲之勢,到道光年間,為洞庭湖自先秦以來擴展至鼎盛時期。道光《洞庭湖志》記載它的範圍是:“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環湘陰,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橫亘八九百里,日月若出沒其中。”可見洞庭湖自魏晉南北朝之後是逐步“回春”的。由魏晉時期的五百餘里到唐宋之際的七、八百里,繼而又發展到清中葉的八九百里,湖水波濤可直拍岳陽、華容、漢壽、沅江、湘陰等縣城,君山、艑山、層山、寄山、團山、磊石山、赤山、墨山等均成為兀立湖中的島嶼。洪水時節,洞庭湖水域面積超過6000平方公里。

十九世紀中葉,洞庭湖開始由盛轉衰,進入有史記載以來演變最為劇烈的階段。從6000平方公里的浩瀚大湖,萎縮到目前2691平方公里的湖面,就是在這一百多年時間內發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為和政策的因素,導致鹹豐、同治年間藕池、松滋相繼潰口,荊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局面的正式形成。鹹豐二年,荊江藕池堤馬林工在小水年份潰決,清政府藉口民力拮据未予堵築,形成藕池口、至鹹豐十年長江大水,在原潰口沖刷成藕池口。同治九年松滋潰口,因堵築不堅固,同治十二年復潰,形成松滋河。藕池口,松滋口形成後,原由兩口分流轉變為四口分流,江湖關係巨變,成為洞庭湖近一百多年來演變的重大轉折點。由於四口自北而南奔流,奪流改道,不僅使四水三角洲平原被淹,而且還迫使四水改變流向,徹底打亂了原有水系格局。沅水尾閭的主泓被迫遺棄故道,改由大圍堤西北方向入湖;資水尾閭的主泓也不再經由沅江縣城側,而是改由毛角口經楊柳潭入湖。四口和四水在湖內相互頂托干擾,造成局部地區水位壅高。更為嚴重的是大量泥沙傾積湖內,成為制約洞庭湖演變的一個主要矛盾。四口入湖泥沙淤積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自西北向東南推進,加速了洞庭湖洲灘的發育。隨著三角洲在湖內不斷充填和南移東進,洞庭湖由此進入了迅速縮小的過程。伴隨著泥沙淤積和洲灘的迅速擴展,湖區繼之開展大量的圍墾。湖泊變成洲灘,洲灘又成為垸土和湖田,洞庭湖人進水退的狀況開始出現。濱湖堤垸如鱗,彌望無際,已有與水爭地之勢。乾隆年開始到嘉慶年間,湖南的一些有識之士包括地方官開始呼籲限制圍湖造田,並要求刨毀有礙行洪的私垸。二是清末光緒年,在荊江來沙成倍增長、洲灘迅速擴展的情況下,再次出現築堤建垸的高潮,挽垸呈惡性膨脹,至清末洞庭湖總計有堤垸1094座。

民國時期,圍墾沒有受到遏制,洞庭湖進一步萎縮。高位洲灘因每年顯露期長,相繼挽成堤垸已成必然之勢。而中位和低位洲灘,因地勢低下,每年淹沒時間較長,修垸工程量大,且不適宜墾殖,這一類未經建垸的洲灘,當地俗稱之為洲土。據民國35年調查,已形成岳臨、蒼梧台、注滋口、大通湖、飄尾五大區塊,總計在268萬畝。20世紀40年代中期洞庭湖已是洲灘廣袤,湖體支離破碎,港汊交織,灘地發育係數達0.4左右。洞庭湖灘地發育程度如此之高,表明洞庭湖已進入它的衰老階段。

此後由於分流入湖的洪水夾帶大量泥沙,湖盆不斷淤積,1983年,這個長江水系重要調節湖泊的面積又縮小到2691平方公里,並被分隔為幾個部分。

位置境域

洞庭湖區域位置及水系圖 洞庭湖區域位置及水系圖

洞庭湖區位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湘、鄂兩省。包括荊江河段以南,湘、資、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廣大平原、湖泊水網區。洞庭湖南近湘陰縣、益陽市,北抵華容縣、安鄉縣、南縣,東濱岳陽市、汨羅市,西至澧縣。在北緯27°39′~29°51′;東經111°19′~113°34′之間。

洞庭湖大致可分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部分(另有資料指為四部分,還有一部分為大通湖)。

東洞庭湖

東洞庭湖位置境域 東洞庭湖位置境域

東洞庭湖位於華容縣墨山鋪、注滋口,汨羅市磊山,益陽市大通湖農場之間。濱湖的有岳陽市區(岳陽樓區、君山區)、華容縣、錢糧湖農場、君山農場、建新農場、岳陽縣,湖泊面積1327.8平方公里,(包括漉湖與湘江洪道)。1988年,東洞庭湖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洞庭湖-岳陽樓風景名勝區”。

東洞庭湖岳陽市境內 東洞庭湖岳陽市境內
南洞庭湖沅江市境內湖景 南洞庭湖沅江市境內湖景
東洞庭湖城陵磯七里山水文站前 東洞庭湖城陵磯七里山水文站前

南洞庭湖

南洞庭湖 南洞庭湖

南洞庭湖跨岳陽市境與益陽市之間,指赤山與磊石山以南諸湖泊,岳陽市境濱湖的有湘陰縣、屈原管理區,湖泊面積920平方公里,界於東、西洞庭湖之間,主要有東南湖、萬子湖和橫嶺湖。橫嶺湖位於湖南湘陰縣北部,由大大小小24個常年性湖泊和3大片季節性洲土組成。

西洞庭漢壽縣境內目平湖 西洞庭漢壽縣境內目平湖

西洞庭湖

西洞庭湖水面分布及位置 西洞庭湖水面分布及位置

西洞庭湖,在益陽市、常德市境,指赤山湖以西諸湖泊,到20世紀僅存七里湖和目平湖(有資料顯示還有半邊湖、大連湖),湖泊面積443.9平方公里。 有澧水流經西北,沅水流經西南,松滋河、虎渡河及藕池河西支諸水自北注入,現有通外江湖的河湖面積約520平方公里,環湖的漢壽縣、安鄉縣、鼎城區、澧縣、津市市、桃源縣、臨澧縣、武陵區的平原區稱為西洞庭湖區,有吳淞高程51米以下的平原河湖面積6285平方公里。西洞庭湖早期系赤沙湖的一部分。經歷代治理,西洞庭湖區的天然湖泊面積已縮減至520平方公里,能與東、南洞庭湖通流的湖泊,僅剩餘目平湖、七里湖。

目平湖 ,東臨赤山,南抵漢壽、沅江山丘,北聯澧水尾閭和松虎洪道尾閭,西達西湖大堤。總面積350平方公里。目平湖因相傳范蠡曾隱居赤山,曾稱蠡湖。後人以其湖面廣闊,"舉目無際",改名目平湖,是西洞庭湖殘存的最大湖泊,調蓄容積約21億立方米。 總面積350平方公里,調蓄容積21億立方米。松滋、虎渡河分泄江水泥沙含量大,北部淤積嚴重。1949~1988年,目平湖已平均淤高2米以上,32~33米高程的淤洲已達9萬畝左右。當水位下降至31米時,沅澧水已不能通流,行人可從西湖垸涉湖上赤山。

珊泊湖,南靠省道1804線,西連澧水,距安鄉縣城8公里,是屬半封閉型調蓄湖泊。面積約1700公頃,現有水面22300畝,是湖南省第二大湖泊。湖面水域寬闊,碧波萬頃,水質清新,風景秀麗,且水位穩定,光照充足,水質硬度、鹼度適宜,底層有機物質豐富,有利於氧化還原和物質循環,有利於水中資源生長,宜養、宜捕,為我國人工養殖高產天然湖泊之一。盛產青、草、鯿、鯽、鰱、鯉、鱖等優質魚類和鱉、龜、鱔、珍珠等特種水產,可年產鮮魚2000噸,魚苗80噸,珍珠1.2噸。

津市西湖,位於津市市區以南約25公里處,原是西洞庭湖的一部分,因築堤分割而形成,包括彼此相連的毛里湖、西湖、楊壩當、啞河等,水面面積約40平方公里,5.71萬畝,其中毛里湖33000畝,西湖17000畝,楊壩當3000畝,啞河4000畝,平均水深3.12米,湖岸長約220公里,是省內第二大內陸淡水養殖湖泊。該湖山水相連,風光秀麗,湖面大,附近無污染,水質清潔,深度適中,水位較穩定,水草及餌料資源豐富,屬半封閉型水體,有一定的微流水,自然產魚力強,為典型的營養型湖泊,素有"黃金水面"之美譽。湖內現有上乘魚類品種75種,以鰱、鱅、青、草、鯉、鯿魚為主,尤其是國內外市場緊俏的名貴水產如水魚、鱖魚、烏鱧、銀魚資源甚為豐富,年產鮮魚600餘噸。

七里湖,位於津市小渡口以下至石龜山,南抵嘉山,北臨松澧大垸。總面積94平方公里。七里湖承納澧水及松滋河西支來水,泥沙含量較大,湖床淤積十分迅速。1952年實測,湖底平均高程27.2米;1983年實測,平均淤高4.5米,最大淤高7.5米。調蓄容積由10億立方米減至不足3億立方米。為改善七里湖泄洪狀況,澧縣、津市曾數次疏治,但仍難挽救七里湖的漸次消亡。

益陽市境內的大通湖 益陽市境內的大通湖

大通湖

洞庭湖[長江流域湖泊] 洞庭湖[長江流域湖泊]

大通湖在湖南省南縣的青樹嘴鎮東,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組成洞庭湖的四個較大的湖泊之一,其面積12.4萬畝,是湖南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泊。

水文特徵

洞庭湖自古為五湖之首,是中國水量最大的通江湖泊,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洞庭湖經歷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變過程。至1949年,減至4350平方公里;至1983年,據湖南省水電勘測設計院量算測繪的《洞庭湖高程、面積、容積曲線圖》計算,已減至2691平方公里。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里(一說2740平方公里 );但它還有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積(一說1.878萬平方公里 )。兩者合計,仍有3879.2平方公里,面積多於鄱陽湖近400平方公里。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1998年洪水期間,以城陵磯(蓮花塘)實際水位35米,洞庭湖容積則多達228.77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230億立方米。河道容積50億立方米;年均入湖徑流量3018億立方米,是鄱陽湖的3倍、太湖的10倍。(在岳陽水位(黃海基面)33.50米時,湖泊容積167億立方米,湖體水域面積2691平方公里,洪道面積1300平方公里,總計3991平方公里。 )。它的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無論是調蓄面積還是調蓄水量,仍然為長江流域最大的調節湖泊,是國內第一大淡水湖。1978年後,有人稱它為國內第二大淡水湖,值得商榷。

湖底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湖區年均溫16.4~17℃,1月3.8~4.5℃,絕對最低溫-18.1℃(臨湘1969年1月31日)。7月29℃左右,絕對最高溫43.6℃(益陽)。無霜期258~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圍山丘向內部平原減少。4~6月降雨占年總降水量50%以上,多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齊集,易成洪、澇、漬災。洞庭湖北有分泄長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1958年堵口)四口;東、南、西三面有湘、資、沅、澧等水直接灌注入湖,形成不對稱的向心水系,水量充沛,年徑流變幅大,年內徑流分配不均,汛期長而洪澇頻繁。城陵磯多年平均徑流量3126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1945)5268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1978)1990億立方米。汛期(5~10月)徑流量占年均徑流量的75%;其中四口1164億立方米,占汛期徑流總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漲於4月,7~8月最高,11月~翌年3月為枯水期。多年最大水位變幅,岳陽達17.76米。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幾條線”,“霜落洞庭乾”之說。1954年長江中游出現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減洪峰,顯示湖泊調蓄功能。然而,眾水匯聚湖中,僅有城陵磯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時間長,泥沙大量沉積,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億立方米,其中來自長江的達1.18億立方米,占82.0%,來自四水的0.241億立方米,占18%,而城陵磯輸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積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總量的73.4%,達0.984億立方米。年均淤積量較鄱陽湖大十幾倍。20世紀70年代以後,三口口門淤高,入湖水量減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長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達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東洞庭湖注滋河口東伸,飄尾廷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東洞庭湖東蝕,調蓄功能趨向衰減。

洞庭湖,水質清潔,富營養化不明顯,主要污染物通過降水使大氣層中的有害物質隨雨水入湖,是污染物質進入湖水的途徑之一,隨雨水進入洞庭湖的主要物質是SO、Co、NoX以及煙塵,有害有毒物質主要有汞、鎘、六價鉻、砷、鉛、酚、氰化物、硫化物;洞庭湖是我國主要淡水商品魚基地,現有魚類113種,分屬11目22科,其中102種是與長江上游共有的,其中鯉科魚類65種,鮠科10種,鰍科9種,鰭科6種,銀科3種,鮎科、鮡科各為2種,其他16種。漁獲量在15000到30500噸,主要經濟魚有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鯽、赤眼鱒。

水系河道

位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北緯28°30’~30°20’,東經110°40’~113°10’。地跨湖南、湖北2省5個地(市)、18個縣、15個國營農場。北有荊南四口:松滋、藕池、太平、調弦(1958年已堵塞)四口分泄長江洪水,每年汛期分泄長江洪水量50%以上;南有湘、資、沅、澧四水灌注,從城陵磯出流長江,是一典型的吞吐調蓄性湖泊。

洞庭湖和上下水系的連通關係圖 洞庭湖和上下水系的連通關係圖

洞庭湖水系由面積2691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和入湖的湘江、資水、沅江、澧水4條河流和直接入湖的汨羅江、新牆河等中小河流組成。水系來水經湖南省城陵磯注入長江。流域面積26.28萬平方公里,占長江流域總面積的14.6%。其中:湖南省境20.48萬平方公里,占78%;貴州省境3.04萬平方公里,占11.6%;其餘10.4%屬桂、川、鄂、贛、粵諸省(區)。洞庭湖水系指最終匯入洞庭湖的各水網系統,包括洞庭湖平原各河網水道和湘江、資江、澧水和沅江等長江一級支流。

上游水系

湘江望城縣喬口防洪閘 湘江望城縣喬口防洪閘

湘江,為湖南省流入洞庭湖的“四水”之一,發源於廣西省臨桂縣海洋坪龍門界。由長沙市望城縣喬口入境內湘陰縣沙田鄉觀音閣,經鐵角嘴、窯頭山、躲風亭、樟樹港、彎河至濠河口,在濠河口分東、西兩支。東支繞城西垸東面,經老閘口、三漢河、城關鎮、黃貓灘、老鼠夾至蘆林潭;西支繞城西垸西面,經東港、劉家壩、新泉寺、魏家灣至臨資口與資水匯合,再經沅潭、楊雀潭、萬家台、蛇口子至蘆林潭,與東支匯合,至增擋進入岳陽縣境,入洞庭湖。流經境內長108.8公里,其中濠河口以上幹流16.6公里,東支24公里,西支33.7公里,蘆林潭以下幹流34.5公里。

沅江,又稱沅水,長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經中國貴州省、湖南省。沅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幹流全長1033公里(一說1133公里 、1022公里 ),流域面積8.9163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393.3億立方米,落差1462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170立方米每秒。流域則跨貴州、四川、湖南、湖北四省。屬洞庭湖湘、資、沅、澧四水中的第二大水系 。

澧水注入洞庭湖處 澧水注入洞庭湖處

澧水,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越湘鄂兩省邊境,地理位置在北緯29°30′~30°12′,東經109°30′~112°之間。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徑流模數居全省之冠,並以洪水漲落迅速而聞名。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三源於桑植縣打穀泉與橋子灣的小茅岩匯合後東流。沿途接納漊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澧縣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其中湖南境內15736平方公里。流域內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1600毫米。年徑流總量(三江口站)131.2億立方米。

資水與湘江交匯的臨資口 資水與湘江交匯的臨資口

資水,湖南“四水”之一。湘陰縣境有幹流和東支(舊謂“茈水”,1952年整理水道後稱“東支”)。於流自益陽市入湘陰縣毛角口,沿南湖、洞庭區西面,經泉水村、黃口潭、賽頭口、易婆塘至楊柳潭注入南洞庭湖;東支自毛角口向東,沿新泉區西面,經焦潭灣、西林港、南湖洲、關公潭、白馬寺、和平閘至臨資口注入湘江。湘陰段長57.4公里,其中幹流21.4公里,東支36公里。

汨羅江湘陰縣段 汨羅江湘陰縣段

汨羅江,是洞庭湖水系中僅次於湘、資、沅、澧的第五大水系。發源於湖南省平江縣、湖北省通城縣、江西省修水3縣交界處的黃龍山梨樹堝(修水縣境),流經修水縣、平江縣、汨羅市,於磊石山北注入南洞庭湖。全長253.2公里,其中平江縣境內192.9公里,汨羅市境內61.5公里。流域總面積5543平方公里,平均坡降0.46%,落差249.8米。汨羅江自新市以下,明代前屬洞庭湖湖汊,後淤成大片洲土,沿岸人民逐步圍墾,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汨羅江尾閭已圍挽大小堤垸33處。原有湖泊被小垸瓜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大小支流上二建成水庫436座。1958年冬,對尾閭地區的河道進行整治,過去迂迴曲折的汨羅江尾閭得以流暢。

新牆河,屬洞庭湖水系,古稱“微水”,後以南岸下游新牆鎮得名。源出平江縣板江鄉寶貝嶺,至筻口與發源於臨湘市藥姑山的游港匯合,流經岳陽縣新牆、榮家灣至君港入洞庭湖。主河道東西長62公里,流域南北寬53公里,流經平江、臨湘、岳陽3縣(市)50個鄉鎮、460個村。流域面積2370平方公里,幹流長108公里,平均坡降0.718%:常年平均流量為每秒52.6立方米。三港嘴以下,河湖相連,夏漲冬落,變化較大。

通江水系

下游水系,指洞庭湖與長江連通的吐納水道,除從城陵磯出流長江外,有松滋、藕池、太平、調弦(1958年已堵塞)四口分泄長江洪水,每年汛期分泄長江洪水量50%以上。

調弦河石首市調弦口下河道 調弦河石首市調弦口下河道

華容河,又名調弦河。起於湖北省石首市調弦口(長江流入洞庭湖的“四口”之一),過焦山河後入華容縣境,經萬庾、華容縣城、潘家渡,於錢糧湖農場旗桿嘴(今稱六門閘)注入東洞庭湖,河長55公里。華容河在隋唐時期只是一條匯集桃花山南部和西部山洪向北流入大江的小溪。唐宋時期(618~1127),由於雲夢澤消亡,荊江兩岸築堤圍垸工程迅速發展,“九穴十三口”逐漸淤廢、填塞,荊江洪水被約束在兩岸堤防之內,水位顯著抬高,迫使下荊江洪水從“華容隆起”的埡口(原小溪向北的流路)向南漫流。自此,華容河形成,流向由北注改為南泄。兩宋時期,河道形態無定。至元末明初,沿河兩岸開始大規模築堤圍垸,引導河水循堤間水道南下,逐漸形成固定河床。據《大清一統志》載,調弦口即為《水經注》中的“生江口”。明萬曆三十年(1602),陳公堤潰,衝垮安津垸,洪水在萬庾鋪分西南、東南兩股向南傾泄,其下又分多支。此後,華容河正式成為分流江水注入洞庭湖的水道。1958,調弦口堵口建閘。華容河首(調弦口)尾(旗桿嘴)堵壩建閘成內河。全長60.2公里,其中石首市12公里,華容縣37.2公里,錢糧湖農場11公里,東西兩岸流域面積1679.8平方公里。調弦口進水閘,每年開閘放水70~100天,年均泥沙淤積量25~38萬噸,至1986年,華容河已淤積泥沙550~700萬立方米,調弦口水閘壩外洪道長610米,比1954年淤高13米,僅餘一線低槽。華容河冬春為自排水道,夏秋為儲匯機排漬水入洞庭湖的蓄水河床。每年4~6月,沿岸內湖自此自流外排,一般底水27~28.5米。

枯水的藕池河河床 枯水的藕池河河床

藕池河,位於湖北省公安、石首2縣交界的天心洲附近,系清鹹豐年間因江堤決口不塞而成,長江入洞庭湖的“四口”之一。藕池河水系紊亂。江流入口後,主要分為東、中、西三支。流經華容境內的是東支。東支經管家鋪、梅田湖入湖南境內,流經華容縣,從注滋口入東洞庭湖,長106公里。該支進入華容後,在殷家鋪又分東、西兩支。(1)西支名梅田湖河,至張家灣另分一支名張家灣小河,於扇子拐合主流,經易家嘴、南嶽廟至南縣城關,再分東北與西南兩流:西南流名三仙湖河,經烏嘴、八百弓、茅草街入南洞庭湖;東北流經扁擔河,於九斤麻匯鮎魚須河。(2)東支名鮎魚須河,在鮎魚須分支西南流,破余家垸經下閘口,於易家嘴會梅田湖河。民國9年,清水河之河口、下閘口堵壩,主流於黃洋渡再分支西南流,名西來庵河,亦於易家嘴會西支梅田河。主流再於硯溪渡、挪堤拐又分兩支西南流,一名硯溪渡小河,一名留仙窖小河。兩水在岳城寺匯流,經馬蹄、白蓮匯西支梅田湖河。東、西兩支主流於九斤麻匯扁擔河(梅田湖河)後,經北景港、花蘭窖、羅家咀、仙人洞至注滋口,折北曲流呂家糟坊、白家鋪、小灣、大灣至插旗入北湖下旗桿嘴。民國21年已基本斷流。光緒二十三年(1897)南安老垸土坑被洪水沖開,為注滋口河南支,名隆慶河,下繞新河口、楊林所,南流經北孤兒垸出舵桿洲後,北流東浹出烏龜洲。24年,新開注滋口引河,主流由新開引河經劉家鋪北折曲流良心堡、蒼梧台入東洞庭湖。1958年冬堵良心堡洪道,新開劉家鋪河。由殷家洲奎新洲入東洞庭湖,藕池河華容段全長71.7公里。

松滋河安鄉縣段 松滋河安鄉縣段
松滋河東支 松滋河東支
松滋河西支官垸河 松滋河西支官垸河

松滋河,亦名馬峪河,為荊江河段分泄江流的主要河道之一,亦為“荊南四口”之首。其分江流之口,稱松滋口,位於松滋市馬峪河林場。松滋河自北而南流往湘鄂兩省的松滋市、公安縣和安鄉縣、澧縣。河口至松滋大口為上游,亦稱主流,長24.5公里,左岸有采穴河分泄松滋河水;在大口處分為東、西兩支,俗稱松東河、松西河。西支為主流,向南經新江口、窯子溝入公安縣境,經獅子口、汪家汊、鄭公渡、楊家壋至湖南澧縣匯入澧水,注入西洞庭目平湖,全長134.79公里;西支於公安縣劉家嘴、楊家壋分別有洈水河、瓦窯河匯入,在斑竹壋有蘇支河分流入東支,至青龍窯又分為兩支:一支稱松滋西支或官垸河,另一支稱中支或自治局河。東支經新場、沙道觀、米積台入公安縣境,經孟溪、甘廠、黃四嘴至新渡口入湖南安鄉縣境,匯入松虎洪道,注入西洞庭目平湖,全長117.35公里;東支在松滋與公安交界處有蓮支河分流入西支,於中河口有扁擔河與虎渡河相通,在公安縣甘廠有瓦窯河與西支相串。松滋河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長江乾堤潰決形成的。松滋河自形成以來,每年汛期分泄長江洪水,削峰作用十分顯著,洪水期間松滋河分流量約占荊江洪水流量的七分之一。荊江高水位時,松滋河每分流1000立方米/秒洪水,可使沙市水位降低約0.1米。清同治九年(1870年)長江特大洪水,如若不沖開松滋口分流,荊江大堤乃至江漢平原難免滅頂之災。新中國成立之初,松滋河在荊江以南的四條分流河道中,分流長江洪水的能力僅次於藕池河。1959年調弦口封堵後,松滋河的分流量逐漸上升至首位。松滋河分流量逐年減小,特別是東支過流能力日漸萎縮,人類活動也是原因之一。松滋河形成初期,入湖口位於今澧松大垸,至1900年前後,由於泥沙淤積,洲灘段沿下延約40公里,到1954年再下延約30公里。從1976年至1988年的12年間,松滋河新河口、沙道觀至官垸、自治局、大湖口之間河段共淤積泥沙7367萬噸,年均淤積量567萬噸,大量的泥沙淤積促使西洞庭湖解體,而且導致南洞庭湖由湖泊型向洪道型過渡,入湖口繼續下延至沅江共雙茶大垸東端。從1873年至今,松滋河入湖口由澧松大垸下延了130餘公里。泥沙淤積使湖泊變為陸洲,圍垸農墾不斷拓展,客觀上也加劇了這種態勢。

虎渡河鄢家渡閘附近 虎渡河鄢家渡閘附近

虎渡河,為荊江南岸的分流河道之一,其分江口稱太平口。虎渡河形成之初,經彌陀寺、里甲口、黃金口、中河口、匯洈水後南下,經南平、楊家壋於現今的中合垸附近入湖。1873年松滋河形成,迫使虎渡河從中河口改道順虎西山崗和黃山東麓南下進入湖南境內。後由於河口三角洲的發育,形成許多支流與松滋河串通,先是在張家渡附近入湖,後因藕池河的影響,虎渡河下延到小河口與松滋河匯合,至肖家灣注入西洞庭湖目平湖,全長137.7公里。虎渡河是條比較穩定的分流水道,南閘以上河道河面最寬達400米,一般寬100-300米,河床平均寬約290米,河床高程一般為29-30米(吳凇凍結),主流分段有中河口、陸家渡、書洲院等汊河與松滋河東支等相串,有的已經成為啞河,有的已經平整成耕地。河道過流能力約2900-3800立方米/秒,年均徑流量,20世紀50年代為207—209億立方米,後逐漸減少。1938年太平口最大流量3280立方米/秒,南閘以下河段最大流量3800立方米/秒(調查分析值)。1954年大洪水的非常情況下,南閘下泄6800立方米/秒,導致大量的潰垸災害。平均年入湖水量195億立方米,占宜昌來量的4.3%;年入湖沙量2220萬噸,占宜昌年均輸沙量的4.2%,由於修建節制閘(南閘)和下荊江裁彎的影響,導致南閘以上河道泥沙淤積增多,下遊河道過洪斷面減小,太平口進洪口門高程抬高,削弱了虎渡河渲泄荊江洪水的能力,致使虎渡河時常斷流,年斷流期一般為3-4個月,最長年斷流天數為184天,原有汊河大部都已堵塞,給兩岸人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困難。

地形地貌

洞庭湖是燕山運動斷陷所形成,第四紀至今,均處於振盪式的負向運動中,形成外圍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緣有桃花山、太陽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島狀山地突起,環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濱湖崗地低於120米者為侵蝕階地,低於60米者為基座和堆積階地;中部由湖積、河湖沖積、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組成的堆積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現水網平原景觀。洞庭湖分為西、南、東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 洞庭湖呈現一派水流沼澤、河網平原地貌景觀,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部敞口的馬蹄形盆地,西北高,東南低;湖體呈近似“U”字形,

山脈

龍山,岳陽市南湖南岸山脈,長約4公里,自東向西沿湖延伸,形似巨龍。山脊怪石嶙峋,山麓丘崗起伏,濱湖草地斑斕。

甑蓽山,岳陽市南郊湖濱群山,主峰海拔110米,群峰聳翠,山上有八仙台等古蹟,山麓黃沙灣一帶素稱“小北戴河”風光。

螺絲山南湖北港灣,形似螺殼,面積約1公頃。

艑山,太湖的船和艑山相似,故名艑山。在君山東北七八里處的洞庭湖中,全島面積3.13公頃左右,海拔44米,好象孤影在雪浪銀波里飄浮。《山海經》載:“艑山多篪竹。山上有塔叫啞女塔,傳說有一位商人的女兒因遭神鬼之災而成了啞巴,其父攜女四處奔走,一日到此,忽然開口說話,因而建塔酬神。明隆慶《岳州府志》載,艑山“上有神人跡,下有龍窟,舊有洞庭神祠。”清光緒《巴陵縣誌》和民間傳說還稱:唐大曆五年,杜甫“南征”而返,客死湘江,曾停柩此島。舊時人們為了紀念杜甫,在山上建有洞庭廟,定期祭祀。惜廟已廢毀,只有遺址可認。據地質考察,此山甚古,是在7000萬年前燕山地質構造運動中形成的,當年洞庭湖區發生洞庭凹陷,而艑山四周斷裂,故成為一座小小的殘留山,突兀於浩瀚的洞庭湖中。它的地層及其形成,與君山一樣。

鹿角山,在岳陽縣鹿角鎮,歷代詩人吟詠甚眾。清宣統《湖南鄉土地理參考書》載:鹿角山在縣南六十里洞庭湖濱。上下船泊,望此為標識。岳忠武將台在鹿角山右,與湖西石承山遙對,寬平可容千人。忠武討楊麼登此命將,今道觀嶺營壘、溝塹遺址猶存。

天井山,位於東洞庭湖西岸,地跨岳陽、華容2縣。從西南向東北,由墨山、四照庵、天井山、雲霧山、珠目山、獅子山、果子山等山峰組成,長達25公里,主峰四照庵海拔314.8米。明末,岳陽、華容2縣在山巔曾各建一座武當廟。峰下有石井,人稱龍眼井,又稱天井,山以此得名;山腰並列兩石洞,人稱“仙人洞”。

禹山,位於華容縣南,濱臨洞庭湖。長2公里、寬1.22公里,主峰海拔157.4米。據清道光《洞庭湖志》載:“(禹山)相傳禹治水至此,登其巔”。上有禹王廟,下有後功寺。抗日戰爭中,被日軍飛機投彈炸毀,磚木被其用以構築工事。

墨山,位於華容、岳陽2縣交界處。長1.4公里,寬0.5公里,平均海拔103米,主峰高195.7米。山石灰黑,故名墨山,又名玄石山。據清任鶚《行舟要覽》載,此山曾是洞庭湖舊岸。《太平寰宇記》載:“玄石山,《楚詞》雲‘馳余車於玄石’,又雲“步余馬於洞庭,是也”。

桃花山,地跨湖南省華容縣、湖北省石首縣。相傳山中多桃花,春來桃花成霞。以此得名。其山西起桃花山鄉臣子山,東北至塔市驛鎮馬鞍山,山中有人字尖、昂頭山、望夫山、雷打岩、龍山嶺、七女峰、桃嶺尖,山勢蜿蜒起伏,連綿34公里,主峰雷打岩海拔379.7米;東部排嶺尖,海拔177米,距長江2公里,為“江防要塞”;西部“七女峰”,海拔218米,長約2公里、寬1公里,在抗日戰爭中曾重創日軍,名載史冊。山巒總面積38.6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1.8%,植被覆蓋率92%,有野生珍稀動物190餘種;山水相依,古樹林立,景觀秀險雄奇,號稱“長江岸上一璞玉”。1996年,被華容縣定為縣級森林公園。

島嶼

君山島 君山島

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距岳陽城15公里,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總面積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君山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台、36亭、48廟。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君山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這裡有中國發現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雲圖”、新石器遺址,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見證——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台、宋代農民起義的飛來鍾、楊麼寨等。自唐代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辛棄疾、張之洞等墨客騷人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李白的“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更使君山名聲大噪。斑竹就生長在二妃墓的周圍。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銀針就產自這裡。洞庭湖中最大島嶼,道書列為第十一福地。面積0.96平方公里,風景秀麗,古蹟眾多。

青山島 青山島

青山島,又名青潭,位於湖南省北部,是南洞庭湖中的一座自然孤島,距湘陰縣城北20公里,屬於湘陰縣管轄。全島陸地面積11.2平方公里,內湖6000畝,似一隻巨大的龍蝦,呈南北丘陵帶狀布局。南北長約10000m,東西寬約1000m,平均海拔38m,最高處為50m。南為橫嶺湖,北為上荷葉湖,東為梅子湖和湘江,東岸為屈原農場。位於世界三大鳥類遷徙飛行線的亞太飛行線上,四周有約五百平方公里的廣闊水域,湖洲、楊柳、蘆葦面積約六十萬畝,由於洞庭湖特殊的地理條件和優越的濕地環境。大量北方鳥群遷至洞庭湖越冬,冬春之交成千上萬的候鳥在這裡繁衍棲息,冬季候鳥遷徙高峰期,鳥類總量可達二十多萬隻。冬春時節,“鳥飛遮住半邊天,鳥落占去半邊湖”的場景十分壯觀。青山島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名勝古物頗多。青山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漁業文化遺址多處。“青山天下漁”,有關專家稱,青山是我國南方淡水漁業文化的發祥之地,也是現代淡水漁業文化的繁榮之地。據唐《通典》、《刮地載志》、《元和郡圖志》及清郭蒿燾編《湘陰縣圖志》等史料記載,舜帝二妃從帝南巡,後投湖殉帝而去,葬於青山。原建有黃陵二妃墓,唐時稱湘靈廟,黃陵二妃墓自古為湘陰縣第一勝跡,歷代文人墨客如杜甫、李白、韓愈、張說、李賀、劉禹錫、蘇東坡、夏元吉等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詩文。楊麼起義也曾駐紮於此。青山島是全國僅存的三座漁村之一,也是湖南最後一座漁村。

香爐峰,君山姊妹島,面積約相當於君山島百分之一。建有香椿亭。

九龜列島,南湖南部水域,一字排開9座小島,酷似9隻烏龜,與龍山形成“一龍趕九龜”奇觀,是南湖風景區著名景觀。

三江口,在城陵磯洞庭湖與長江匯合處。有清濁分明的水際奇觀“江會”,是古三國及太平天國時期主要戰場之一。

湖區名勝

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總結,清代《洞庭湖志》所載"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景"、"月影"、"雲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漁影"、"鷗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 1988年8月,“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封山印,臨湖石壁上仍可見一石印,長1米,寬0.8米,字跡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稱為“封山印”。傳說秦始皇當年巡狩天下,船過君山時下令於石壁上刻封山令所留。柳毅井,是後人演繹唐人李朝威所寫《柳毅傳》的故事開鑿的。君山上還有一個群山懷抱的大坪,那便是宋紹興元年鐘相、楊么率農民起義軍安營紮寨之處。當年不堪官府壓迫的貧苦漁民,在此揭竿而起,設水寨,造戰船,出沒於八百里洞庭。君山上還留有軍師洞、點將台、萬人鍋等古蹟。君山西南岸還有軒轅台(鑄鼎台),傳說為黃帝鑄鼎之處;君山南岸有射蛟台,臨湖一突兀巨石,相傳漢武帝在此射蛟,為民除害,又傳為小后羿在此射蛟;酒香山傳說盛產酒香藤,能釀長壽酒,漢代東方朔曾在此偷飲;朗吟亭則因呂洞賓在此吟詩而得名。釣魚台,君山南岸,龍口西側,一巨石平台突立湖邊,並有美麗動人的傳說。梳妝檯,君山仙螺峰,幾塊巨石聳立峰巔,相傳君山青螺仙子在此梳妝。

洞庭湖[長江流域湖泊] 洞庭湖[長江流域湖泊]

擂鼓台,在城陵磯,相傳為楚莊王擂鼓平叛之處。位於岳陽市雲溪區永濟鄉擂鼓台村、長江中下游江畔有座小山,巍峨挺立、氣勢雄偉,名曰擂鼓台,源於東周列國時期(公元前606年),高35.2米,南北長95米,東南寬90米,為楚莊王平定叛賊斗越椒在此擂鼓督戰而得名。該檯曆代為兵家必爭之地,其相關傳奇故事至今廣泛流傳,經久不衰。

岳陽樓及周邊湖景 岳陽樓及周邊湖景

岳陽樓,矗立於岳陽市古西門城頭,臨洞庭,吞長江,氣勢雄偉,其前身為三國時期東吳將領魯肅的閱兵樓,距今已有近1800年歷史。它與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其中唯一保持著清代原構的史跡,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風光之秀、建築工藝之巧、詞章歌賦之佳而聞名,明李東陽《書岳陽樓圖後》稱:“江漢間多層樓傑閣,而岳陽為最。它坐東朝西,構造古樸端莊,氣勢恢宏凝重,樓高19.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式純木結構。整座樓由四根直徑46厘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檐柱支撐,柱上架梁,樑上立柱,全部採用插榫法構造。三層樓中,設定、裝飾、圖案風格各異,特顯風姿。

樓的附近還有魯肅墓、小喬墓、岳陽文廟及慈氏塔等勝跡。

社會經濟

洞庭湖平原地區,約5萬平方公里,它包括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彌市鎮、松滋縣、公安縣、石首市江南部分,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雲溪區、君山區、岳陽縣、華容縣、湘陰縣、臨湘市、汨羅市、屈原管理區,常德市武陵區、鼎城區、漢壽縣、桃源縣、澧縣、安鄉縣、津市,益陽市資陽區、赫山區、沅江市、南縣、大通湖管理區,長沙市望城區、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長沙縣和寧鄉縣的一部分,株洲市天元區、蘆淞區、荷塘區、石峰區,湘潭市雨湖區、岳塘區。洞庭湖是湖南的“母親湖”,洞庭湖區是湖南省可持續發展最具活力的增長板塊之一,是湖南水利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重要基地,將成為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城市腹地經濟支撐試驗區和國家大江大湖生態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探索區。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親湖”,它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發祥地。洞庭湖地區因為良好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水、土、生物資源條件,成為中國最早的稻作農業發祥地。澧縣彭頭山新石器文化遺址上發現了炭化稻穀的遺址,經碳十四檢測,這些稻穀遺存距今9000~8000年以前,比浙江省餘姚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遺存還要早1000~2000年。根據孢粉分析,彭頭山的水稻與現代水稻的生物學性狀已十分接近,表明彭頭山出土的水稻已屬人工栽培水稻。1993年,在彭頭山遺址不遠的城頭山古城牆遺址下部,又發現了一處距今約7000年,內涵極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稻作文化遺存。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古城牆時發現城牆的外坡下疊壓著早於城牆建築時代約2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巨大濠溝。在濠溝的淤泥中,出土了稻穀、大米、豆類、蔬菜、蓮荷等的籽實數十種,還有豬、牛、鹿、象、魚和螺等動物遺骸20餘種。此外還發現手工編織的竹蓆、蘆席的殘片,以及距今約6500年的水稻田。這是世界上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歷史最為悠久的古稻田實體。在古稻田的表層土壤中,經過檢測分析,發現其中包含有大量的稻穀和水稻植株的矽子體。在稻田周圍還發現了水溝、水塘和圩埂,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原始水利設施。以上表明,早在8000~7000年前已有先民們在洞庭湖這塊沃壤上開始有固定聚落的農業定居生活,創建了以稻作農業為主體的人類早期文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而洞庭湖區又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水稻最早的發源地。

正因為洞庭湖區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這裡的水土養育了歷史時期中華代代兒女。除土著人口外,洞庭湖區又是歷代移民的流入地。先秦時代起,巴人東遷、糜人安居,都以湖區為目的地。楚人南遷,經營湖湘,這裡成為糧倉。以後歷朝歷代,只要北方戰亂,即伴生大量流民南移。永嘉之亂後,“流入荊州者十萬餘家”,湖區成為僑立州郡最多的地區之一,在洞庭湖北部、西北部專門設立南義陽郡、南河東郡,今松滋縣就是僑縣。新設定的州縣,雖說不是僑立州縣,但也與安置流民有關,如湘陰縣、藥山郡、藥山縣、重華縣、玉山縣、湘濱縣、羅州等。安史之亂後,北方民眾逃亡,流向湖南又形成高潮,“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如大詩人杜甫即在這一時期流寓到湖區,最後病死在湘江的小船上。明代重視耕墾,移民大增,但性質有些變化,以經濟性移民為主,難民開始減少。時有江西填湖廣一說。清代康乾時期,湖區開始大量興築堤垸,湖區的人口急劇增加,除一部分外省籍外,湖區移民大多以本省籍為主,為湖區土著稱之為“上鄉人”,即湘水資水上游地區的意思。洞庭湖能成為歷史時期各個朝代移民的重要目的地,表明這一地區具有豐裕的自然條件,人口承載量大,換言之,能解決大量人口膨脹的生計問題。

大通湖區的漁業養殖 大通湖區的漁業養殖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司馬遷、班固均用“稻飯羹魚”、“雖無千金之家,亦無饑饉之患”來描繪其社會經濟生活。在洞庭湖區,河網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水生資源極為豐富,成為農業文明時期最為理想的地區之一,稻飯羹魚也成為魚米之鄉在不同時期的代名詞。洞庭湖給予人類以慷慨和豐厚的回報,除養活這一地區的民眾外,明清以來,逐漸成為中國最大的糧食輸出地。到清乾隆年間,隨著洞庭湖區圍墾洲土的高潮出現,湖南省的耕地面積急劇增加,糧食產量逐步趕上並超過湖北省。在湖南,“止有本省之谷運出,從無別省之米運來”。新出現的民間諺語“湖南熟,天下足”傳到皇帝那裡,進而取代了“湖廣熟、天下足”。湖南省成為最主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洞庭湖成為著名的糧倉。湖南省的這一重要戰略地位,一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按照1998年統計資料,洞庭湖區糧食總產量724.25萬噸,占湖南省25.71%;棉花14.31萬噸,占74.34%;水產品59.34萬噸,占50.81%;苧麻3.18萬噸,占79.5%;油料48.34萬噸,占40.03%。

洞庭湖蘆葦收穫 洞庭湖蘆葦收穫

同時,蘆葦遍布湖洲,面積6萬公頃,90%用於造紙。洞庭湖區有通航河道147條,通航里程3276公里,常年通航河道75條,其中主要航道16條計996公里。此外,城陵磯於1980年改為外貿港,設計能力200萬噸。

湖區物產

洞庭湖自古為淡水魚著名產地。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有《洞庭魚》一詩:"洞庭魚可拾,不假更垂罾。鬧若雨前蚊,多如秋後蠅。"可見魚之多。如今湖裡盛產鯉、鯽、鱅、鰱、鯿、鱖、銀魚、鳳尾魚和蝦、蟹、龜、鱉、鱔、鰻、鰍、蚌等百餘種水產,還生長著珍稀的白鰭豚。洞庭魚中最大的是鱘魚,重達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貴的是銀魚。洞庭銀魚,歷史上即頗負盛名。據清代《巴陵縣誌》載:"銀魚出艑山、君山湖中,小才盈寸,眼見黑點者佳,以火焙之,勝日乾者。他處出麵條魚,長二、三寸至四、五寸則賤物矣。一年冬夏產之,夏水熱不如冬美。"據傳清雍正、乾隆二帝先後游江南時,均曾品嘗過銀魚,評價甚高。銀魚嬉遊於清水草灘的緩流之處,它銀白透明,呈圓條狀,無鱗無刺,肉質細嫩,蛋白質含量豐富,味極鮮美,向為席上珍品。

洞庭湖的"湖中湖"蓮湖,盛產馳名中外的湘蓮,顆粒飽滿,肉質鮮嫩,歷代被視為蓮中之珍。每當荷花盛開季節,滿湖荷葉襯托著婷婷玉立的花朵,素雅高潔,"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泛舟採蓮,成為一大旅遊項目。

洞庭湖中的君山不僅風景佳麗,而且有許多名產奇珍,其中尤以君山茶聞名,自唐代即被列為貢茶。君山銀針茶在茶樹剛冒出一個芽頭時採摘,經十幾道工序製成。它內呈橙黃色,外裹一層白毫,故得一雅號--金鑲玉。沖泡後,開始茶葉全部沖向上面,繼而徐徐下沉,最後全部堅立杯底,堆綠疊翠,宛如刀槍林立,酷似嫩筍出土,確為"茶中奇觀"。入口清香沁人,齒頰留芳。

水利工程

治理工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認識和治理洞庭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在連續遭遇1949年、1952年、1954年幾次大水災之後,治理洞庭湖上升為中央政府的工作日程,以水利建設為重點的洞庭湖治理工程陸續上馬。在20世紀50年代初興建荊江分洪區時,周恩來總理就指示“要使江湖都對人民有利”。1954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編制的《長江流域規劃要點報告》中,明確提出長江中下游防洪,必須採取“蓄泄兼籌,以泄為主”,“江湖兩利”的治理方針。在這個治理方針的指導下,洞庭湖治理工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49年到1985年,主要進行堵支並垸、排澇、撇洪河配套等初期建設。其中20世紀50年代主要通過堵支並垸、整治洪道、加固堤防、興建涵閘等工程措施來改變歷史上水系紊亂、堤防殘破的局面。十年共完成土石方5.87億立方米,投工2.92億個。20世紀60年代主要從事垸內電排建設、渠系調整和渠系建築物配套。從1964年開始的連續3年的電排建設,形成湖區水利建設高潮,機排發展到93615馬力、電排發展到19.67萬千瓦。十年完成土石方4.92億立方米,投工2.67億個。20世紀70年代繼續進行電排建設,開展田園化建設,逐步完善渠系配套,但對防洪建設有所放鬆。十年完成土石方16.4億立方米,洞庭湖區堤垸數由1949年以前的993個減少到215個,一線堤防長度由6400公里減少到3740公里。需要指出的是,湖區興修水利,得力於民眾運動,得力於“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的民眾氛圍和體制。這一時期,洞庭湖區水利建設累計完成勞動工日17.85億個,平均每年投工5000萬個,按湖區的正勞動力人口計算,每個勞動力年平均上水利工地勞動50天。也說是說洞庭湖區一般歲修土方都是由湖區民眾義務承擔的,幾乎每個冬季,整個勞動力大軍都奮戰在湖區冬修大堤上,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也不例外。整個這一時期,洞庭湖的水利建設呈發展上升趨勢,對於保障農業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而這一趨勢,在20世紀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葉,因為農村體制變更等種種原因,水利投入不足,民眾興辦水利的現象不再,湖區在水利建設上欠賬較多。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洞庭湖治理進入第二階段。主要圍繞實施由水利電力部批准的《洞庭湖近期防洪蓄洪工程規劃》,簡稱一期工程。中央明確提出“為使堤防在設計情況下不至於漫潰,近期先安排一些急辦的堤防加固、蓄洪安全建設和擴大洪道工程,主要對重點垸堤防加高培修,處理應急險工險段”。一期治理工程從1986年開始實施到1996年通過國家驗收,歷時10年。實際完成工程總投資11.6億元,其中國家投資4.61億元。完成土方2.32億立方米,石方316.81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103.53萬立方米。主要對重點堤垸進行加高加固,蓄洪安全建設、洪道整治進行了試驗性建設,初步改善了防汛通訊報警設施建設。湖區11個重點堤垸1191公里防洪大堤普遍比20世紀80年代以前加高1~2米,加寬2~3米,可以基本保證在遇1954年洪水位下不漫堤,24個蓄洪垸建設有了起步。

洞庭湖治理的第三個階段從1996年開始,針對一期治理後湖區堤垸堤身斷面不夠、質量差、堤基滲漏嚴重、河岸崩塌、涵閘破舊老化、設計標準低等問題,編制二期治理規劃。主要內容包括堤防加高加固、洪道整治、蓄洪堤垸建設、治澇工程建設、防汛通訊報警設施、水利結合滅螺等七大項,得到國家計委的同意和批覆。在二期治理工程實施期間,洞庭湖的水情發生了一些變化,1996年、1998年、1999年連續發生特大洪水考驗,綜合治理大江大湖,保護生態平衡提升到國家長治久安、可持續發展戰略。從1949年開始的水利建設,主要是保障農業生產和民眾生命財產的角度考慮較多,客觀上看還只是屬於治標的層次,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規劃和工程措施很少。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發生後,國家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賑,移民建鎮;加固乾堤,疏浚河道”的災後重建32字指導原則,並相繼啟動了長江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湖南省境內四水中上游地區基本上納入到長防林和退耕還林工程範圍,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護工程開展實施。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山、江、湖同步治理,標本兼治,彼此互為協調,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二期治理期間,三峽工程的建成與蓄水,大大減輕了湖區的防洪壓力和洞庭湖泥沙淤積,有利於保持河湖的行洪能力與調洪能力,也減輕了湖區社會修防負擔。

主要堤垸

汨羅縣磊石垸 汨羅縣磊石垸

洞庭湖區的堤垸修築始於宋、元時期(960~1368),流經歷代修繕,至1999年,有萬畝以上堤垸37個,其中10萬畝以上的15個。主要有:南湖垸,位於湘陰縣西部,資水尾閭。湘濱垸,位於南洞庭湖湘陰縣境內,南臨資水,北靠洞庭,東瀕湘江尾閭。護城垸,位於華容縣,東靠華容河,西臨藕池河,北界石首,南連禹盤大垸,垸內田低,常有澇害。禹盤大垸,位於華容縣西南,北靠護城大垸,西南臨藕池河東支左岸,東與新生大垸相連。內湖由危家嶺、油榨嶺閘穿南山丘嶺與新生大垸東湖通匯。建設垸,位於君山區北部。東臨長江與湖北省監利縣隔江相望,南濱洞庭湖,與建新農場唇齒相依,君山農場,錢糧湖農場緊緊相連,西與華容縣接壤。中洲垸,位於岳陽縣西南的東洞庭湖東南,為湘江、赤磊洪道和汨羅江入湖交匯處,距縣城榮家灣15公里。磊石垸,位於汨羅市境湘江出口處之洞庭湖畔。江南垸,位於臨湘市境。上起鴨欄堤,下至北堤拐,全長28.5公里,集雨面積158平方公里,地面高程24~28.5米,地勢狹長,南高北低。為沖積性平原,與永濟垸、黃蓋湖垸同屬臨江大垸,由鴨欄間堤、橫河堤間堤分開,使江南垸成為一個完整的封閉堤垸。建新垸,即建新農場,位於東洞庭湖畔,南臨洞庭湖,西與錢糧湖農場與君山區許市鎮接界,東北角靠長江,北與君山區建設垸相鄰,與君山垸一堤相隔。

河口閘門

調弦口進水閘 調弦口進水閘

調弦口進水閘,位於華容河口。通過閘門將華容河造成統一的新水道;江水從調弦口流入華容縣境,經縣城分南、北2支向東南流,至罐頭尖匯合,東注洞庭湖。兩岸排水閘35處46孔,電排站單機110千瓦以上的26處、88台、17870千瓦,總排水量每秒161.3立方米。

荊江分洪工程節制閘(南閘) 荊江分洪工程節制閘(南閘)

荊江分洪工程節制閘(南閘),1952年興建荊江分洪工程時,在虎渡河下游湘鄂兩省交界處的黃山頭鎮修建。於4月2日開工,6月15日提前完工。有32孔閘門,南閘的主要作用是:當運用荊江分洪工程時,控制虎渡河下泄流量最大不超過3800立方米/秒,與南線大堤共同組成一到防洪屏障,保護洞庭湖區的防洪安全。

荊江分洪工程節制閘(北閘) 荊江分洪工程節制閘(北閘)

北閘,位於湖北省公安縣埠河鎮太平口,長江與虎渡河交匯處,與荊州古城隔江相望。有54閘門,1952年,為治理荊江水患,黨中央、毛主席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親自批准興建荊江分洪工程。鋼筋混意混凝土底版,空心垛牆,箱式岸墩輕型開敞式結構,共54孔,全長1054米,閘頂高程46.5米,閘底高程41米,弧形閘門,建成時為人力絞車啟閉,設計進洪流量8000秒立方米。3月26日,工程開工,6月18日竣工。1988年實施加固。設計按沙市水位45米,閘前水位45.13米,相應分洪流量仍為8000秒立方米。200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湖北省水利廳批准為“省水利風景區”,2009年國家旅遊局授予“AAA國家級旅遊景區”。

綜合治理

2018年9月28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湖南省發布對外公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提到,洞庭湖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2017年,湖體總磷平均濃度為0.073mg/L,同比2016年(平均濃度為0.084mg/L)下降了13%,7個主要河流入湖口斷面中,5個斷面的總磷濃度呈下降趨勢。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非法采砂、養殖、捕撈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省2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排查發現違法違規問題1321個,整改完成1094個,全省絕大多數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制度得到完善、管理體製得到理順、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知名淡水湖導航

淡水湖是指以淡水形式積存在地表上的湖泊,有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

中國的主要湖泊

>>>進入地理百科
鄱陽湖潘陽湖浩瀚萬頃,水天相連,湖泊面積為3960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59.0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泊。
太湖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南側的低洼地帶,西邊緊接著天目山余脈的低山丘陵,距東海不過100公里,湖區跨江蘇、浙江兩省,水面為江蘇所轄。湖泊面積2292平方公里,為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泊。
洞庭湖洞庭湖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南省的北部,水面跨湘、鄂兩省,面積為2740平方公里,蓄水量178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泊。
洪澤湖洪澤湖在江蘇省的西北部,位於淮河的中游,其外形好似一隻昂首展翅的天鵝。水面浩翰,面積為1805平方公里,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西湖美麗的西湖,位於杭州城西,總面積約為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西湖分為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
日月潭日月潭又名雙潭,過去稱水社湖或龍湖,位於台灣省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是玉山和阿里山間的斷裂盆地經積水而成的一座高山天然湖泊,四周為高達千米的翠綠群山所環抱,林木蔥鬱,湖光山色,相映似畫,奇景幽絕,被譽為“島內仙境”,是台灣小八大勝景之一。
巢湖巢湖位於安徽省的中部,湖形以一角菱,面積為753平方公里,湖泊蓄水量為18億立方米,是我國五大淡水湖。水面有2/3屬於巢縣管轄,其餘1/3為肥東、肥西及廬江三縣所轄。
滇池滇池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西南,離市區僅僅幾公里,滇池古名滇南澤,又稱昆明湖。
洱海洱海古稱葉榆澤,又名昆明池,位於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內。湖的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平均寬為5-6公里,平均水深12米,最深處在湖的東部,約23米,面積為246平方公里,蓄水量為29.5億立方米。
鏡泊湖鏡泊湖舊名湄沱湖、忽汗海和必爾騰湖,位於黑龍江省寧安縣西南的牡丹江上游;南北長約45公里,東西最寬處僅6公里,面積為95平方公里,蓄水量為16.3億立方米;南淺北深,最深處在北部鹿圈脖子附近,達62米。
五大連池五大連池位於黑龍江省漠河支流的白河上游,德都縣以北約23公里處。1719年,這一地區的老黑山和火燒山兩座火山噴發,噴出的玄武岩流堵塞了白河,從而形成了今日的五大連池。
鄂陵湖鄂陵湖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瑪多縣和玉樹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萊縣境內。札陵湖居西,鄂陵湖居東。
納木措“納木措”為藏語,蒙語則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措倍於西藏西部,湖面海拔4718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
青海湖青海湖古稱西海,蒙語叫做“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均表示“藍色湖泊”之意。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湖區為群山環繞,北面及東面是祁連山脈的大通山、同布山及日月山,海拔在4000~4500米之間;南面及西南面為青海南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央為青海湖盆地青海湖即位於貧地的最低洼處。
羊卓雍錯羊卓雍錯又名白地湖,藏語名“裕穆錯”,意即天鵝之湖。湖形如雞爪,湖岸曲折多彎。北部的扎馬龍、白地一帶湖灣最窄,僅1~2公里寬;其餘三面湖灣略為開闊,寬闊可達3~8公里。湖岸線工250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面積638平方公里。水深30~40米,最深處位於東南部的麥尕一帶,達59米。蓄水量為160億立方米,是西藏南部最大的內陸湖。
呼倫湖呼倫湖又名達賚湖,位於中國的東北邊陲,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新巴爾虎左旗、新世爾虎右旗和滿州里市之間的大草原上。湖面為略呈東北—西南向的平行四邊形,長80公里,寬約35公里,周長375公里,湖水面積為2000平方公里,蓄水量為111億立方米,最大水深為8米,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微感水湖,它與草原南部、中蒙國境線上的貝爾湖,被人們稱為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一對姐妹湖。
岱海岱海位內蒙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涼城縣境內,為四面環山的地塹型構造湖。湖偏於盆地的東南端,長20公里,寬10公里,面積為168平方米公里;最大水深為18.4米,蓄水量為13.3億立方米。湖水礦化度在2.5克/升左右,為內陸鹹水湖。
茶卡鹽池茶卡鹽池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的東北隅,北枕祁連山脈的支脈庫庫諾爾嶺,南臨旺尕秀山,湖面近似橢圓形,長14.8公里,寬9.0公里,面積105平方公里,是全國著名的湖鹽產地之一。
羅布泊羅布泊位於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東端,古稱 澤、鹽湖或蒲昌海,蒙古語稱羅布諾爾,意即“匯入多水之湖”。形狀況耳,海湖768米,曾是中國著名的內陸湖泊。
博斯騰湖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的博斯騰湖亦名“巴喀赤湖”,史書早有記載,漢《西域傳》稱為“焉耆近海”,北魏《水經注》稱為“敦薨浦”。

五湖四海

概述五湖四海,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現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
出處:《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五湖。”《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唐·呂岩《絕句》:“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名稱備註
五湖鄱陽湖(江西)| 洞庭湖(湖南)| 太湖(江蘇)| 洪澤湖(江蘇)| 巢湖(安徽)在《地理通釋十道山川考》中,五湖名稱是指 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鑑湖。(彭蠡即鄱陽湖。鑑湖到了清代則被洪澤湖代替。)
四海渤海| 黃海| 東海| 南海四海 :《禮記祭義》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橫四海。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溥 ,普遍。 四海,即東海,西海(現今的黃海),南海,北海(現今的渤海)。】

中國四大湖泊

名稱所在位置備註
太湖江蘇省浙江省的交界處中國第三大淡水湖
鄱陽湖江西省北部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洞庭湖湖南省北部,荊江南岸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洪澤湖 江蘇省洪澤縣西部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