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村石窟

洛村石窟

洛村石窟位於山南地區曲松縣境內,在西藏首次發現石窟建築是寧瑪派、噶舉派僧眾修行的場所

區位介紹

洞窟自東向西依次分為A、B、C三區。
A區 : 屬寧瑪派。位於洛村南側約100米處的崖面上,洞窟分布最為密集,分布長度200米,有單、雙層洞窟20個。其中部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山崖上有一石窟,俗稱“折布拉古”,系藏語“牛鼻子”之意。該石窟面向東北,洞口高2.6米,寬8.8米,洞深9米。洞窟平面呈馬蹄形,距地面15米。沿洞口有一用石塊砌成的石檻,高出地面0.3米。窟中央有一中心柱,底座為長形平面,長3.6米、寬2.8米。窟頂、窟壁、中心柱四周原有彩塑和彩繪壁畫,現大部分殘毀,僅存局部。窟頂繪有四方連續的圓形蓮花,蓮花間有蓮紋,圖案色調以紅、白、黑三色為主,線條流暢、自然。中心柱東南面正中為一泥塑佛像的舟形背光,兩側塑捲雲紋,外環塑一周光環,上有渦旋紋,佛像已不存。中心柱西壁面彩繪僅上半部圖案清晰,中為一泥塑背光,由舟形項光及圓形身光組成,背光左右側、下方繪有數尊佛像,均被鑿毀,僅存上方兩尊佛像及其背光畫痕,右側為菩薩像,左側為觀音像。中心柱北面正中為泥塑佛像的圓形背光,現僅存光環上渦旋紋,其左側為一尊佛像。中心柱南面存中央泥塑佛像的舟形、圓形背光,光環上渦旋紋有殘存填彩痕跡。中心柱背後放有大量泥制擦擦,造型以天降塔為主。洞窟南壁原為一排泥塑佛像,現僅存東端火焰形背光一軀。洞窟西壁原有泥塑佛像及彩繪壁畫,現已不存,遺有為放置泥塑而安插若干短木樁的洞孔。洞窟北壁原泥塑已被鑿毀,僅存不完整的背光五軀泥塑及彩繪壁畫。
B區 : 屬噶舉派。位於洛村東北部山崖,總長度80米,有大小洞窟20個。其中北段中部有一雙層石窟,上層為佛窟,平面呈長方形,窟頂為平頂式,高2米,寬3.3米,進深1.8米。窟內泥塑佛像已不存,僅窟頂上有彩繪天花圖案,中為藍、白兩色蓮花紋,周邊繪以紅、藍、白三色方格狀飾邊。下層窟為僧侶生活居住修行洞,壁面鑿有方形或長方形的燈龕。雙層窟南側有一梯形石窟,外寬內窄,窟頂為穹隆頂式,窟內寬3.7米,進深3.7米,中央高3米。洞口鑿有門道,高2.5米,寬3.9米。
C區 : 屬噶舉派。位於洛村最南端山崖,崖壁上開鑿有“人”字形風雨槽,其下方凸出的壁面上繪有一密宗護法神像壁畫,面積為8平方米。該區最北部有一馬蹄形石窟,窟頂為橫長券式,窟內無中心柱,窟口高3米,長9米,進深5米。窟壁上泥塑佛像均被鑿毀,僅留殘跡。窟頂及三面壁上部,是用紅、黑、黃三色繪製寶蓋狀的桃形紋帶圖案。

特點介紹

洛石窟位於縣城以南約38公里處的堆隨鄉洛村附近。洞窟開鑿於村莊南北側的山崖上,開鑿石窟的崖面總長度為750米,大小石窟約40個,平均海拔4020米。根據調查情況,將石窟其用途分為兩類,一類為供置神佛泥塑並繪有壁畫的洞窟;另一類是僧侶靜修苦行的修行洞,多遺有生活居住痕跡。
“佐母娜窟,意為母犏牛鼻子,根據洞窟的形狀得名。該洞窟位於洛村東南面,距地面高約15米,海拔4010米處。該石窟洞口闊8.8米,高2.6米,深9米,沿洞口有一高出地面約0.3米的石檻,用石塊砌成。洞窟有中心方柱,底部平面為長形,長邊3.6米,短邊2.8米,側視呈束腰形,頂部向四面伸開。
洞窟採用金屬工具在礫岩崖面開鑿而成,洞頂及三面壁上、中心柱四壁均抹塗一層草泥皮,其上再涮一層白色灰漿,在泥皮剝落的壁面上尚可觀察到清晰的工具鑿痕,呈長條形,寬1厘米左右。在刷有白灰的洞窟頂部、三面壁上及中心柱四周,原有彩塑(泥)和彩繪壁畫。窟頂圖案為四方連續的圓形蓮花,四枚蓮花之間以四葉蓮紋,圖案用紅、白、黑三種顏色繪製,色調淡雅統一,線條流暢自然。
東壁繪製有泥佛像一排,西、北兩壁亦有泥塑佛像及彩繪壁畫。現多已殘毀,僅餘火焰形背光及固定泥塑佛像而安插短木樁的洞孔若干。可辨識的彩繪壁內容有:捲雲圖案一排四朵,其間以橫條色帶相連,最東端為四葉蓮花紋一朵,這排圖案之間還繪有一長方形色塊作點綴。捲雲、蓮葉紋之下有佛像數尊,從遺痕上看原為4尊,其中較為清淅的兩尊。由西向東的第一尊頭戴寶高冠,著袒右的僧祗支,右手屈於胸前作法印手臂戴有釧、鐲等飾物。第二尊佛像為螺發,著右衽長袍,右手平置於膝上,左手作與願印。第三、四尊佛像僅見背其形象已殘不可辨。這組彩繪以單線勾勒形象平塗色彩,線條流暢並與其下泥塑有機地結合為一體。
中心柱東南(正面)中央有泥塑佛像有舟形背光一軀,兩側塑有捲雲紋,外環上亦有連續的渦旋紋,原佛像已不存。光背的上方左右兩側分別繪有一乾闥婆(飛天)形象,頭戴花冠,身披飄飛的帛帶,作翩然飛舞狀,形象雖已殘毀,但其姿態依然生動可辨。
背面彩繪僅存上半部圖案。中間殘存泥塑背光一軀,為舟形項光及圓形身光組成,光環上塑出渦旋紋及雲狀紋飾,原似用色彩作過填描,局部凹處尚存紅、綠色礦物質原料痕跡。光背之上為半圓形的彩繪背屏,其上滿繪菩提樹葉,中間嵌描出兩朵圓形單瓣花紋背屏的兩側畫有單個的圓形蓮花及圓形、長方形色塊。背光左右兩側及下方原繪有佛像數尊。大部分已被摧毀,僅辨靠上的兩尊殘存光背畫痕,其佛像依稀可辨出右側似為一菩薩像,頭戴花冠身披飄帶、天衣,手、臂皆佩釧、鐲飾物,項下飾纓絡;左側似為觀音像,頭戴高寶冠,身披天衣結跏趺座於蓮台,手、臂皆佩飾釧、鐲及插花等飾物。
中心柱北面(左側)中央殘存泥塑佛像的圓形背光,大部已殘,僅見光環上飾有渦旋紋;其左側可辨識出較為清晰的彩繪內容為佛像一尊,有圓形頭光和身光,佛像結跏趺座於蓮台,蓮台下有一排長方形色塊與其下的彩繪佛像相同。中心柱南面(右側)僅存中央泥塑佛像的背光殘部,由舟形身光和圓形背光構成,光環上塑有渦旋紋並殘存填彩痕跡。洞窟中的中心柱背後堆置有大量神塔小像(讀音“嚓嚓”,是用模型印造的小泥塔或小泥像)形制以天降塔為主,推測其年代可能與洞窟的年代相當。
洛村石窟群是西藏地區首次發現的一種石窟藝術類型,其諸多特徵與甘肅敦煌莫高窟較為接近,它的發現為研究探討西藏地區石窟藝術的起源、發展及其與其它地區石窟藝術之間的相互影響,提聯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