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學書院

洛學書院,明清河南睢州(今睢縣)著名的書院,清代著名學者田蘭芳曾講學其中。洛學是北宋政治文化中心洛陽以 程顥、程頤兄弟為首的學派。

洛學書院,明清河南睢州(今睢縣)著名的書院,清代著名學者田蘭芳曾講學其中。洛學是北宋政治文化中心洛陽以程顥、程頤兄弟為首的學派。洛學奠定了宋明理學的基礎,在中國哲學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後,宋代的朱熹陸九淵,明代的王陽明等人,又在二程開闢的方向上發展了理學。宋明理學是宋代之後漫長中國封建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柱。
清代睢州舊洛學書院為雍正年間睢州知州劉薊植創建,嘉慶三年(1798)被水淹沒。道光年間知州馬恕求借於睢州州署之西故明代兵部尚書袁可立府第部分建築改建而成,隨與州署相鄰。清鹹豐九年(1859),睢州州署被亂兵焚毀,遂與袁尚書故宅相通,而官方又無力承修,一時間,睢州州署和洛學書院均合於袁可立府第,府第內著名的“石仙堂”成了洛學書院山長(校長)講學的聖地,一時間弟子云集,頗負盛名。而其時的袁尚書後人和袁氏家祠仍居其中,為一州盛事,田蘭芳《逸德軒文集》有其為袁可立仲孫袁賦諶為詩為文數篇,可考書院當年軼事種種。
光緒年間,開(開封)、歸(歸德)道陳彝上任時,出千金重建洛學書院,遂於袁可立府第東半里購蔣氏宅基修建,至光緒十七年(1889)方告成。洛學書院遷出後,睢州州署遂與袁尚書後人合居一處,門樓匾額照舊懸焉。民國二十二年編輯的《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載:“今睢縣行政公署為清之洛學書院,然本明袁尚書可立故宅也。……至宅向南恰與南坡之袁家山脈絡聯貫,為尚書園宅範圍中地無疑也。後樓下為明末許定國刺高傑處,樓上不設棚板,以作後來紀念焉。”
又載:“ 按許定國刺高傑處相傳在今洛學書院後院藏書樓下,……當時其宅本袁尚書可立府第,不知何以為許賊占據。想闖賊破城,袁氏避亂外處空其宅,故許得宴飲行刺其中也。至今樓不設棚板以為紀念,此次睢之大亂殺掠之慘又甚於失城之時焉。”
袁尚書府第門前即為睢州東西通衢,轅門外的兩個“袁尚書大石坊”甚為壯觀,左曰“三世司馬”,右曰“宮保尚書”。袁尚書可立,本為明末抗清名臣,其人其事因牽連遼東戰守和建州舊怨而為滿清通朝忌憚。光緒十七(1891)年,知州王枚聽信巫師關於“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袁尚書雙牌坊阻擋了他的官運風水,在會首殷國有的叢勇下,藉故大石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之名將之強行拆毀。尚書後人因為捐借宅第為書院和州署竟引出新任知州拆毀其祖先牌坊的災禍。知州王枚對前明名器如此毀劫,也引起了睢州公眾的不滿,袁尚書後人上控京師數年,睢陽戲曲名人張廣義編有《王玫砸牌》一戲流傳於世。清光緒十八年,知州王枚在自己任知州時所主修的《睢州志·公署》中也耐不住“此地無銀三百兩”,特列“袁尚書大石坊”一條進行自辯,這是清光緒十八年王枚主修《睢州志》中唯一列單條進行詳細記載的一個牌坊。“袁尚書大石坊在署前東數武街衢之中,日久岌岌欲仆,每大風時,有碎石剝落。知州王枚恐巨石下墜傷人必多,召其子孫與議修建,又各諉謝遷延,不得已命役夫暫為拆卸,俟其子孫光復焉”。(光緒十八年王枚修《睢州志·公署·袁尚書大石坊》)
今之州署為舊時洛學書院,書院創於雍正時劉公薊植,後(嘉慶三年1798)沒於水。道光(二十七年1847)時馬公(恕)移建於署西袁氏(袁可立)宅,與州署鄰。鹹豐九年(1859),署焚於火,有司者不及修葺,牆既仆,與書院通,因假而宅焉。久之,州署止存東廳一所,門亦廢,塞出入書院之門。前開歸陳許道陳公彝升任時,出千金令王枚別建洛學書院。遂於東半里許購蔣氏宅基。鳩工庀材,光緒十年冬告成。而假為州治者猶懸“洛學書院”舊額如故。(清光緒十八年《睢州志·公署》)
舊洛學書院,乾隆二年(1737)州牧劉薊植建於奎樓之北,嘉慶三年(1798)沒於水。舊移洛學書院在州署之西,系袁氏故宅(袁可立)。道光二十七(1847)年州牧馬恕修月課考試,套用器具鹹備。鹹豐九年(1859)州署災,借為治所。(光緒十年1884年)新建洛學書院在東大街,系蔣氏故宅。前開歸陳許道陳公彝,前歸德知府李廷簫、知州王枚捐俸合建。……文正逝世雍正間,州牧劉君薊植創建洛學書院。乾隆時州牧張君足法移建於署東社,以學文正之學。此洛學書院之有其地也。歲久遭兵燹,官署十不一二存,遂併入書院據焉。光緒癸未,儀征陳公六舟自滇來豫,道謁文正祠,詢及書院,悵然,欲別建之。商諸郡守李公,州牧饒君,未果而饒去任,枚來承其乏。於是陳公捐俸,由郡遴元來睢,於署東購蔣氏宅令枚重建。今洛學書院面陽背陰,高牆厚閎。(清光緒十八年《睢州志·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