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皮影

洋縣皮影

洋縣皮影主要在夜間用油燈、汽燈、電燈光反照特製透明細紗幕形成影像而觀賞,老百姓俗稱“燈影”。皮影傳入洋縣,形成獨一無二的“洋縣碗碗腔”,已有300多年歷史。

簡介

皮影傳入洋縣,形成獨一無二的“洋縣碗碗腔”,已有300多年歷史。

洋縣皮影洋縣皮影

描述

該地方劇種因角色、布景皆用上等牛皮刻制,故稱“皮影”。

表演道具

主要在夜間用油燈汽燈電燈光反照特製透明細紗幕形成影像而觀賞,老百姓俗稱“燈影”。

伴樂

用小銅碗作為主要擊節樂器伴奏。洋縣皮影吸取了外地弦板、燈碗腔樸實柔和之長,完善自身曲調,其唱、白、吐字均以洋縣方言為基礎,結構完整,行裝簡單,既具有弦板、燈碗腔色彩,有脫離弦板、燈碗腔而自成體系,成為具有鮮明地方風格的獨特劇種。

陝西洋縣民間皮影藝術

洋縣皮影洋縣皮影

民間皮影藝術傳入洋縣,形成獨一無二的“洋縣碗碗腔”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洋縣皮影班社,遍布縣城之東區,北區的貫溪、白石、四郎、東柳、龍亭、長溪、石槽、槐關、酉水、羅曲等十多個鄉鎮。但起源最早,發展最盛,首推白石、石槽一代。至今堅持活動的當屬洋縣貫溪鎮了。
洋縣人鍾情並傳承皮影藝術,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之前,最早由關中綽號“濫盤子”(真名軼忘)的燈影戲藝人,帶弟子一人經儻駱道逃荒到洋縣貫溪、白石寨一帶演唱並傳藝。在關中藝人影響下,貫溪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形成華、王、何、吳四家皮影班。在白石寨也形成依附關中藝人的兩個家庭皮影班子,經上百年傳播整合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洋縣碗碗腔”。

該地方性劇種,因角色、布景皆用上等驢皮或牛皮刻制,故稱“皮影”;主要在晚間用油燈.、汽燈、電燈光反照特製的透明細紗(稱為“亮子”)形成形象而觀賞,故老百姓俗稱“燈影”,用小銅碗作為主要擊節樂器伴奏。
洋縣皮影是陽性皮影的代表,它在清代經歷了模仿、改造和形成“洋縣碗碗腔”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約在清乾隆初年前後,故稱“模仿”階段;
第二階段,約在清乾隆中後期,隨著關中傳藝人的去世,貫溪華生新家族皮影的擴展(一家分成三家)興盛及與同鄉皮影班社的競爭,遂回用洋縣方言取代關中話,即不再依附關中藝人,取消“抽成分紅”或“承包制”,真正變為“合資”或獨立的家庭運作,稱為創新階段;
第三階段,即“洋縣碗碗腔”形成獨具體系的成熟階段。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陝西省戲劇家——渭南人李芳柱(即李十三)任洋縣儒學訓導,又帶“碗碗腔”皮影戲到洋縣,首先在“戲窩子”貫溪進行演出實踐。他在觀賞貫溪以華生新家族為代表的皮影戲上潛心對洋縣方言戲進行了專業研究學習,並指導實踐。隨後,華生新家族戲班先後又同石槽王文舉戲班和萬家嶺雍朝傑戲班,赴漢口、關中演出,吸取了外地弦板、燈碗腔樸實柔和之長,完善自身曲調,使洋縣燈影既有弦板、燈碗腔色彩,又非弦板、燈碗腔,自成體系,其唱、白吐字歸韻,都以洋縣方言為基礎,結構完整,行裝簡單,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風格的獨特劇種。
貫溪華、王、何、吳四大家族皮影班社只有華氏家族皮影根深蔓長,華氏皮影六代人經歷了從乾隆起到解放後的260多年歷史,貫穿了洋縣皮影發展的全過程。
以貫溪、白石、石槽發源發展而普及全縣形成的“洋縣碗碗腔”,隨著班社的林立和時間的推移,流傳陝南各地。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1850),貫溪華氏家族皮影班社華仁青、華義成,與石槽王文舉,萬家嶺雍昌傑、黑峽張義,小江壩李彥彪等有名的皮影戲班相互傳遞唱本,以濃烈的縣域榮譽感相互支持,向外拓展。他們每三年辦一科碗碗腔學徒班,每科徒弟出師,都要帶去一批本子和一套“底子”(即皮影人物)。到清末,全縣已發展到18個“皮影”班社,一般都是5至7人,多系以家庭為單位的“父子班”,演出形式也很簡便,每到一處,無論室內,廣場或田間地頭,只要有一張方桌或打穀用的拌桶,兩邊栽上竿子,搭起簡單的小棚,前面掛起“亮子”,後邊點一盞油燈,放三條板凳即可演出。白天借陽光的投影亦能照常活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月影戲”.

洋縣皮影唱腔柔和、清雅、婉轉、纏綿,上滑音和拖腔較多,小生、小旦吐字多用真聲,拖腔用假嗓;老生、老旦用真聲沒,花腔用喉音。除花臉外,其他角色唱到落音時多用“咦”字翻高形成假音。委婉細膩,韻味無窮。
洋縣皮影常用的唱腔板路有箭板、慢板、二六、嘹嗓子、滾板等十餘種板路。嗩吶牌子較多,如“點絳唇”、“三索”、“吹腔”、“將軍令”等。它的音樂,都是作為間奏和襯曲運用,到唱或念時,弦樂和打擊樂全部停止,僅用碗碗和板板擊節,所以,其唱、白都能一字一句地送進觀眾耳朵。

洋縣皮影戲班的傳統劇目以大本神話劇為主。如《青玉瓶》、《聚魂瓶》、《劈桃山》、《劈華山》、《月霄劍》、《飛龍劍》、《火化摘星樓》等。一般劇目的故事都比較曲折離奇,且多是連台本戲,如《封神》有二十多本,《西遊記》則有50本以上。另一特點是每個班社主都留有演出劇本的抄本,無論日場、夜場,主唱者都要將抄本放在面前,年長日久,相習成俗
1984年後,洋縣文化館舉辦了皮影戲青年演出培訓班,由貫溪華氏家族皮影最後一代班主華生新擔任教練,使這一劇種後繼有人。洋縣文化館皮影訓練班在貫溪老藝人帶領下堅持了1985-1989年的上山下鄉演出,1990年後,則以貫溪為基地,聯絡東區龍亭蔡善存戲班,石槽雍居中戲班堅持演出。

貫溪鎮皮影藝術之鄉現以青年演員為骨幹,已成為全縣皮影戲演出聯絡中心。長期堅持演出的三個皮影班社據演出市場提供的演出信息或聯合或以相互“搭班子”的形式參與演唱,年演出場次各超二百場。在實際演出中,演出人員相互交叉,三箱箱主分別為:何寶安(37歲),蔡善存(55歲),雍居中(62歲)。常年參加演出的主要演員有:何寶安,雍居中,黃芳(女,35歲,何寶安之妻),何寶忠(45歲,何寶安之兄),雍居德(60歲),雍文秀(56歲),雍文財(55歲),王克彥(40歲),段雲鵬(36歲),任元善(37歲),李亞雲(女,33歲),王海元(39歲),朱靈俠(女,39歲),朱靈娥(女,35歲)等15人左右。
在這些主力皮影隊隊員中,45歲以下演員占主要隊員的67%,這是“洋縣碗碗腔”起碼在20年中能夠延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2003年貫溪鎮被陝西省命名為皮影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