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氟尿嘧啶

注射用氟尿嘧啶

注射用氟尿嘧啶,主要成份為氟尿嘧啶。可用於乳腺癌、消化道癌腫(包括原發性和轉移性肝癌、膽道系統腫瘤和胰腺癌)、卵巢癌和原發性支氣管肺腺癌的輔助治療和姑息治療。

基本信息


注射用氟尿嘧啶
藥品名稱
通用名:注射用氟尿嘧啶
英文名:Fluorouracil for Injection
漢語拼音:Zhusheyong Funiaomiding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為氟尿嘧啶,其化學名為5-氟-2,4(1H,3H)-嘧啶二酮。
其結構式為:
分子式:C4H3FN2O2
分子量:130.08
性狀
本品為白色疏鬆塊狀物,無臭。
適應症
1. 本品可用於乳腺癌、消化道癌腫(包括原發性和轉移性肝癌、膽道系統腫瘤和胰腺癌)、卵巢癌和原發性支氣管肺腺癌的輔助治療和姑息治療;
2. 用於治療惡性葡萄胎和絨毛膜上皮癌;
3. 可用於漿膜腔癌性積液和膀胱癌的腔內化療;
4. 頭頸部惡性腫瘤和肝癌的動脈內插管化療。
【規格】
0.25g
用法用量
本品須先用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後使用。
1. 成人常用量:緩慢靜脈滴注,每日0.5-1g,每3~4周連用5日;也可每周一次,每次0.5~0.75g,連用2~4周后休息2周作為一療程。靜脈滴注速度愈慢,療效愈好而毒副作用相應減輕。動脈插管注射,每次0.75~1g。腹腔內注射按體表面積一次500-600mg/m。每周1次,2-4次為1療程。
2. 小兒常用量:靜脈滴注。按體重每次10~12mg/kg。
3. 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特別是骨髓抑制者應降低用量。
不良反應
1. 噁心、食慾減退或嘔吐,一般劑量多不嚴重;
2. 偶見口腔黏膜炎或潰瘍,腹部不適或腹瀉;
3. 周圍血白細胞減少常見,大多在療程開始後2-3周內達最低點,約在3-4周內恢復正常,血小板減少罕見;
4. 極少見咳嗽、氣急或小腦共濟失調等;
5. 脫髮或注入藥物的靜脈上升性色素沉著相當多見;
6. 靜脈滴注處藥物外溢可引起局部疼痛、壞死或蜂窩組織炎;
7. 長期套用可導致神經系統毒性;
8. 長期動脈插管投給氟尿嘧啶,可引起動脈栓塞或血栓的形成、局部感染、膿腫形成或栓塞性靜脈炎等;
9. 偶見用藥後心肌缺血,可出現心絞痛和心電圖變化。
禁忌
1. 對本品有嚴重過敏者禁用。
2.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3. 伴發水痘或帶狀皰疹時禁用。
注意事項
1. 本品不可用作鞘內注射。
2. 本品在動物試驗中有致畸和致癌性,但在人類,其致突、致畸和致癌性均明顯低於氮芥類或其他細胞毒性藥物,長期套用本品而致發第2個原發惡性腫瘤的危險也比氮芥等烴化劑為小。
3. 除有意識地單用本品較小劑量作放射增敏劑外,一般不宜和放射治療同用。
4. 有下列情況慎用本品:肝功能明顯異常;周圍血白細胞計數低於3500、血小板低於5萬者;感染、出血(包括皮下和胃腸道)或發熱超過38℃者;明顯胃腸道梗阻;失水或(和)酸鹼、電解質平衡失調者。
5. 開始治療前及療程中應每周定期檢查周圍血象。
6. 使用本品時,不宜飲酒或同用阿司匹林類藥物,以減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1. 在人類曾有極少數由於在婦女妊娠初期頭3個月期間套用本品而致先天性畸形者,並可能對胎兒產生遠期影響。故在婦女妊娠期內禁用本藥。
2. 由於本品潛在的致突、致畸和致癌性和可能在嬰兒中出現毒副反應,在套用本品期不允許哺乳。
【兒童用藥】
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老年患者用藥】
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特別是有骨髓抑制者,劑量應減少。
藥物相互作用
與甲氨蝶呤合用,應先給後者,4~6小時後,再給予氟尿嘧啶,否則會減效。用本品時不宜飲酒或同用阿司匹林類藥物,以減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藥物過量】
應立即在醫師指導下及時搶救。
藥理毒理
藥理作用
本品在體內經酶轉變為5-氟尿嘧啶脫氧核苷,與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的活性中心形成共價結合,使該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使胸腺嘧啶核苷生成減少,導致DNA的生物合成受阻;此外,它還可轉變為三磷酸氟尿嘧啶核苷,以偽代謝物形式摻入RNA中,從而干擾RNA的正常生理功能,影響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近年來研究發現,本品的活性代謝物5-氟尿嘧啶脫氧核苷及甲撐基四氫葉酸可與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形成三聯複合物,阻止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的活性發揮,從而抑制DNA的合成。
本品對增殖細胞有明顯殺滅作用,對S期細胞特別明顯,但它同時又可延緩G1期細胞向S期移行,因而出現自限現象。
毒理研究
遺傳毒性:本品在體外能誘導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的癌性變,但致癌性與致突變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儘管本品對TA92、TA98和TA100鼠傷寒沙門氏菌未見致突變作用,但對TA1535、TA1537、TA1538鼠傷寒沙門氏菌和釀酒酵母菌有致突變作用。此外,本品小鼠骨髓微核試驗結果陽性。在體外試驗中,本品高濃度下可引起倉鼠成纖維細胞染色體斷裂。
生殖毒性:大鼠腹腔注射本品125或250mg/kg可引起染色體畸變和精原細胞染色體結構的改變,也能抑制精原細胞的分化,從而導致不育。雌性大鼠在排卵前連續3周每周腹腔注射本品25或50mg/kg,能明顯減少交配的發生,延緩胚胎植入前後的發育,增加植入前的死亡率,並導致胚胎染色體異常。
動物試驗顯示本品具有致畸作用。儘管尚無氟尿嘧啶引起人類畸形的直接證據,但應重視的是,其他DNA合成抑制劑已有導致人類畸形的報導。因此有生育可能的婦女應避免懷孕。如果患者在孕期使用本品或在用藥期間懷孕,應被告知本品對胎兒的潛在危害。只有當本品的潛在益處大於對胎兒的潛在危害時,才可在孕期使用本品。
尚無本品圍產期毒性研究資料,但本品可通過胎盤進入大鼠胎仔的血液循環,導致胚胎的吸收和死亡。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經人乳排泄,鑒於本品可抑制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母親在使用本品時應停止哺乳。
致癌性:尚無較充分評價本品致癌性的動物長期給藥的試驗資料。大鼠連續52周,每周5天連續經口給予本品0.3、1、3mg/只,隨後觀察6個月,未見致癌作用。雄性大鼠每周1次,連續52周靜脈注射本品33mg/kg,隨後觀察其生命過程,也未見致癌作用。雌性小鼠每周一次,連續16周靜脈注射本品1mg/只,對肺腺癌的發生率無影響。但根據現有資料尚不能對本品的人體致癌性作出評價。
藥代動力學
口服吸收不規則。一般經血管給藥,劑量在15mg/kg時血藥濃度可達10-10mol/L。藥物自血中清除為一房室開放模型,T1/2α為10-20分鐘,T1/2β為20小時,3小時後下降至10mol/l。在體內可分布於全身各組織,在腫瘤組織中濃度較高。本品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主要抑制S期瘤細胞,大劑量用藥能透過血腦屏障,靜注後於半小時內到達腦脊液中,並可維持3小時。
本藥主要經由肝臟分解代謝,大部分分解為二氧化碳經呼吸道排出體外。約15%在給藥1小時內經腎以原形藥物排出體外。
【貯藏】
遮光,密閉保存。
【包裝】
管制抗生素玻璃瓶,10支/盒。
【有效期】
暫定12個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