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概述
1939年9月1日04:45,德軍聯合其附庸國斯洛伐克的軍隊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給予納粹德國48小時限期撤出波蘭領土。因為德國沒有聽從英法的警告,英國和法國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國宣戰。所有參與的國家都沒有估計到這場戰爭會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條款以及對於之前1921年簽訂的屈辱的《里加和約》的不滿,在1939年9月17日從東面收復寇松線以西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德軍和紅軍在9月28日在布格河會師。波蘭侵略戰大致上在10月6日結束,但是波蘭沒有向德國或蘇聯投降。而且,波蘭的流亡政府在盟國組織了一個有力的地下組織。
戰爭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被迫割讓大片土地,但澤劃歸波蘭,被闢為自由市,通往波羅的海的“波蘭走廊”將原本連成一片的德國領土分成了兩塊,位於“走廊”之東的東普魯士成了遠離德國本土的飛地。因此德國人一直對失去但澤和“走廊”地區耿耿於懷。希特勒上台後便發誓要報這一箭之仇,他以極快的速度重整軍備,在短短的幾年間就把德國從《凡爾賽條約》的受辱者變成歐洲最大的軍事強國。由於眾所周知的“綏靖政策”,法西斯德國的擴張終於到了露出獠牙的時候了,在希特勒的精心策劃下,德國正式拉開了侵略的序幕,而波蘭成為了第一個犧牲品。1939年3月,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為了消滅英法在中歐的主要盟國波蘭,解除進攻西歐的後顧之憂,補充軍事經濟資源和建立進攻蘇聯的前進基地,波蘭成為了首要的目標。1939年3月21日,德國向波蘭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割讓但澤(格但斯克),有權在“波蘭走廊”修築公路、鐵路,但被波蘭拒絕。3月21日,英法正式結成軍事同盟,並於31日給予波蘭安全保證,這更堅定了波蘭的信心。4月3日,德國最高統帥部頒布了《關於武裝力量一致準備戰爭的訓令》。
凡爾賽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三大歐洲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帝國解體,原本其領地內的少數民族紛紛獨立為民族國家,諸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羅的海三小國、芬蘭、南斯拉夫以及波蘭,這些國家形成的歐洲態勢被稱作“凡爾賽體系”。其中,波蘭第二共和國人口約2,700萬,領土面積為388,000平方千米(排於全歐洲第六位),是東歐最大的國家之一,但隨著德國與蘇聯逐漸自一戰與內戰的創傷恢復,這些獨立出來的新興小國感受到兩歐洲大陸強權國的威脅,同時其本身國力又不足以對抗,遂開始尋找盟國以保障其本身安全,波蘭便尋求英國與法國的協助。
英國與法國雖為傳統盟國,在一戰中對抗德國和武裝干涉俄國內戰時皆並肩作戰,但面對波蘭的要求則有了不同的回應。英國為保持歐洲的均勢,不願過分削弱德國而令法國變得過強,因此在20年代波蘭請求幫助時皆予以拒絕。英國認為,波蘭是法國的盟友,對於英國本身並無利益,首相大衛·勞合·喬治甚至連波蘭領土西里西亞在哪裡都不知道,還曾說過:“波蘭人民從未在歷史過程中表現出有能力維持長久的獨立。”外相奧斯丁·張伯倫爵士也曾於1925年2月表示:“任何英國政府都不會、也永遠不會為保護波蘭走廊而犧牲一名英國擲彈兵的性命。”法國則是波蘭的盟國,希望後者能取代俄國的作用,因此在德波領土問題上總是站在後者一邊。然而在另一方面,法國與波蘭間的關係又並非對等,法國有時會因為本身目的而損害波蘭的利益,而波蘭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其肘吋。換句話說,倘若法國背棄波蘭,後者在歐洲大陸上即會喪失唯一的有力盟友,將陷入軍事上孤立無援的境地。
歐洲大陸上其他的小型國家,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三國組成了所謂的“小協約國”,波蘭在尋求鄰國盟友的過程中也想加入其聯盟,但遭到捷國的拒絕,因而懷恨在心。兩國間又彼此煽動其境內的少數民族衝突,捷國煽動波蘭內的烏克蘭人,波蘭則鼓勵捷國的斯洛伐克人反對捷克人。在波蘭領土四周,僅有羅馬尼亞始終與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1921年3月還曾簽訂同盟條約,以應對俄國的威脅。雖然到了1939年該條約已經過期,但羅馬尼亞仍對後來波蘭政府、士兵與難民的逃亡占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德、波、蘇之關係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帝國戰敗,被迫接受協約國的《凡爾賽條約》,放棄東部歷史上曾屬於波蘭的大量領土,而俄羅斯帝國崩潰、蘇聯成立後,波蘭趁此機會獨立,並與後者發生了波蘇戰爭,結果波蘭在華沙戰役中扭轉局勢,讓蘇聯無法將其併吞。在整個1920年代,德國與蘇聯於國際上備受孤立,兩國反而因此發展成了一種特殊的互助關係,1922年4月德國就與蘇聯簽訂了《拉巴洛條約》,後者將提供德國武器試驗的場所,許多未來發跡的技術都在此時獲得寶貴的測試經驗,如坦克;而蘇聯則得到德國教官對其軍隊進行現代化與訓練,令百廢待興的蘇聯紅軍可以更快地抵禦波蘭的威脅。兩國間的合作十分密切,且並無意識形態的衝突,當時德國軍隊領導人漢斯·馮·塞克特將軍認為蘇聯是理想的盟友,兩國的合作可以長久,並共同於未來將波蘭毀滅。在此時期,德國對於波蘭的厭惡程度甚至超過英法等國,原因包括英國對德國的態度轉向容忍、法國軍事思想轉為防禦為主、並還有士氣蕭條的情況,故不易另起戰端,且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只喪失了阿爾薩斯-洛林兩省給法國,這兩省在歷史上曾多次易手予他國,民族成份複雜而難定其歸屬,但在波蘭的情況中,德國不但要讓其恢復1772年時的領土,還要喪失西里西亞此一重要的工業產煤區(作為敗戰之懲罰)、割讓但澤這個純德國城市以及“走廊地區”給予波蘭(該市超過95%的人都講德語),在名義上成為獨立的“利伯維爾”,導致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分隔,嚴重限制了後者的發展。大戰結束後,德國總計喪失帝國時期的13%領土與12%的人口,其中波蘭又占其極高之比例。出身自德東一帶的塞克特對波蘭更是痛恨,曾說道:“波蘭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與德國本身的需求不可調和的,波蘭必須滅亡,而且一定會滅亡。並灌輸軍隊中“毀滅波蘭”之信念,後來此主張也同樣為柏林的高級官員所接受,魏瑪共和國總理約瑟夫·魏爾斯(JosephWirth)曾公然發表過“波蘭必須受到懲罰”的言論,而英國首相喬治·洛伊德(GeorgeLloyd)也曾說過:“波蘭被給予的太多,以後會造成大麻煩。1925年6月起,德國開始對波蘭進行關稅戰,並對其境內德意志僑民宣傳復仇主義,鼓勵其分裂運動。
蘇聯剛從戰爭中結束時與波蘭的關係也同樣緊張,尤其是《拉巴洛條約》的簽訂更是讓後者感到極大的威脅,認為德蘇兩國軍隊未來可能發動向華沙進攻的巨大箝形攻勢。但實際上,蘇聯這時致力於經濟的發展,不願在國際事務上發生衝突,故對外采和平外交。波蘭提出除了維護其現有的《里加條約》規定的邊界外,在其他領土上已無所求,加上面對逐漸壯大且不友善的德國,波蘭無力再抽身對付蘇聯,蘇聯儘管對現行邊界不滿意,但還是願意與其重修關係。1922年6月,波蘭與蘇聯簽訂《波蘇友好條約》,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兩國間仍存有相當的不信任。1926年9月,蘇聯向波蘭外長提交一份互不侵犯條約的草案,波蘭同意,並建議蘇聯同波羅的海三小國都簽訂相同的條約,蘇聯亦答應。然而兩國間的談判又因為領土問題而陷入膠著,蘇聯認為立陶宛應擁有波蘭領內的維爾諾省,而波蘭認為這違反了《里加條約》,雙方關係急速惡化,甚至在1927年6月,蘇聯大使遭到波蘭的白俄羅斯僑民刺殺身亡。一直到1929年,蘇聯與波蘭簽訂《白里安-凱洛格條約》,雙方協定不以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執行工具後,波蘇關係才解凍。
1931年9月,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亞洲發生了戰事,蘇聯為抽出兵力顧及該區,於1932年7月與波蘭簽訂了《波蘇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時間為10年。
希特勒上台後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與其領導的納粹黨在德國獲得了政權,一反先前德國與蘇聯交好的關係,提出了納粹主義向東方擴張的“生存空間”理念,並宣稱將建立一個在歐洲大陸擁有霸權的泛德意志國家,德國最終將對蘇聯展開戰爭。為達到此目的,希特勒將在德國的周圍建立其反共戰爭的同盟國、衛星國或傀儡國。希特勒執政之初,德國與波蘭關係急速惡化,1933年2月,希特勒接受英國《星期日快報》記者談話時曾揚言:“要求波蘭將走廊還給德國,並要在‘短時間內’。”還策動了德波邊境的反波蘭遊行示威運動,如宣稱將“解放”在但澤與走廊地區的德意志少數民族,並聲稱但澤將德國領土隔為兩地是“《凡爾賽條約》中最醜惡的部份”。波蘭領導人約瑟夫·畢蘇斯基則以武裝部隊駐於邊境,施加軍事壓力,令希特勒收手。德國與蘇聯的交惡,反而促使蘇聯與波蘭改善,希特勒便改變方針,表示願意修補兩國的關係,停止了20年代以來的關稅戰和攻擊性的宣傳。1933年11月,德波兩國發表聯合公報,宣稱:“將以外交手段解決兩國間的紛爭。”1934年,兩國簽訂了為期10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1935年後,繼任畢蘇斯基職務的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將軍察覺到德國的威脅,該國正違反《凡爾賽條約》,積極的重整軍備。但波蘭外交部長、同時也是畢蘇斯基內閣成員的約瑟夫·貝可勒爾則繼續奉行親德政策,從“德奧合併”到支解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危機事件”時,波蘭都表示支持德國。同時,波蘭也仿效德國以武力威脅他國—出兵立陶宛、強迫後者承認維爾諾屬波蘭領土,以及施壓捷國、成功吞併了捷欣一地,這些侵略作為都令波蘭在歐洲的形象惡化,國際地位更為孤立。
完成吞併捷國後,希特勒開始正式拉攏波蘭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形成如同後來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芬蘭和日本帝國的聯合戰線,1938年,新任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與波蘭大使會晤,提出其聯盟必須以但澤劃歸給德國、並在走廊地區建立一條高速公路來連結德國領土為前提,倘若波蘭答應,希特勒將會未來給予波蘭烏克蘭北方的領土,並將德波條約將延長25年作為補償。然而波蘭認為,若加入了德國為首的軍事聯盟將會淪落為一個衛星國,甚至最終其國家地位將受到威脅,如同捷國被德國所吞併,因此貝可勒爾拒絕其提議,波蘭外交部與軍事領導人的看法也走向一致,波蘭政府領導人亦不信任希特勒。3月21日,貝可勒爾前往柏林與希特勒會晤,後者強硬地要求其接受德國的條件,但遭到拒絕,雙方不歡而散。希特勒即命令軍方擬定入侵波蘭的計畫—《白色方案》,並於4月3日予以批准。
英國也意識到德國與波蘭關係的改變,1939年3月31日,波蘭得到英國的保證,將維護前者領土的完整;4月6日,貝可勒爾前往倫敦簽署《英國-波蘭安全保證條約》;5月19日,波蘭又與法國簽訂類似的議定書,表示當波蘭受到攻擊時,法軍將攻擊德國,同樣地,當法國與比利時受到德國攻擊時,波蘭也會進攻後者。希特勒於同月28日以波蘭接受英法兩國保護為由,宣布廢除《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並命令德軍在8月前做好進攻該國的準備。另一方面,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仍認為能與希特勒能達成一項關於但澤(也許還包括波蘭走廊)的協定、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希特勒也有相同的看法。
德、蘇的妥協
在但澤和走廊的會談破裂後,德國幾個月內與波蘭之間沒有任何外互動動。希特勒也知道,自從1939年4月起,英法兩國為遏止德國而與蘇聯談判,但前兩者僅欲蘇聯提供幫助,卻不願在蘇聯同樣受到攻擊時援助,談判遂陷入膠著,再加上蘇聯與德國國境並未相接,若要與德軍戰鬥就得通過波蘭或羅馬尼亞的領土,而這兩個國家卻都不同意其軍隊通過,尤其是波蘭,貝可勒爾認為若與蘇聯同盟只會激怒希特勒,讓戰爭提早爆發。希特勒見此,便於8月23日派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前往蘇聯,於當天晚上籤訂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又稱“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有效時限為十年,國際上對德蘇的關係改變感到震驚,原先這兩個國家在意識形態上是完全對立的。然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並非僅有保證兩國安全的效用,其中還附加了一項秘密協定:兩國共同瓜分東歐,包括波蘭、波羅的海諸國、羅馬尼亞等國家,以波蘭來說,他將被德蘇兩國共同瓜分,前者取得49%的領土,剩餘則劃給蘇聯,兩國不但將共同出兵打擊波軍,在德國因進攻波蘭而遭英法宣戰時,蘇聯將會維持中立,波蘭即因此將面對歷史上德國與俄羅斯的第四次瓜分。最後通牒
在英國的催促下,1939年8月29日,德國發布了最後一次的外交聲明,同時,《白色方案》的時程表必須重新修正。當晚,德國政府作出回應,除了要保護波蘭的德國少數民族外,德國還要收復但澤以及波蘭走廊(先前希特勒僅要求於走廊建立高速公路,現要取得走廊全境),希特勒現已要一場真的戰爭,因此他打算避免掉先前捷克斯洛伐克時西方國家介入的問題,並欲分化波蘭和西方國家的關係,因此提出了有一個附帶條件:前來的波蘭全權代表必須在一天的時間內抵達柏林來簽署一項協定。英國的張伯倫內閣仍為可以繼續進行談判而感到高興,但若考慮到德國規定波蘭全權代表要在限時一天的時間裡抵達,這個難以達成的限時行動也意味著此為德國的最後通牒。1939年8月30日至1939年8月31日間的凌晨,里賓特洛甫向英國大使宣讀了德國的十六項要求,而當英國大使內維爾·漢德遜要求將該檔案副本轉交給波蘭政府時,遭里賓特洛甫拒絕,理由是“波蘭代表未能在午夜前抵達。”當波蘭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於當日中午抵達柏林、求見里賓特洛甫時表示,波蘭願意考慮與德國進行談判,但他也承認自己沒有全權能簽署任何協定,里賓特洛甫便將他趕走。不久,德國的廣播宣布波蘭否決了德國的提議,因此談判終止。下午四點,希特勒決定將攻擊行動於隔天早上4時45分展開。
雙方軍力
德軍
德軍指揮部為隱蔽的突襲波蘭,預先在兩個方向上隱蔽地展開了部隊。在波美拉尼亞和東普魯士集結了由21個師編成的“北方”集團軍群,下轄第3集團軍(司令官屈希勒爾上將)和第4集團軍(司令官京特·馮·克魯格,下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總指揮官為馮·博克上將。在德國西里西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內集結了由33個師編成的“南方”集團軍群,下轄第14集團軍(司令官李斯特上將)、第10集團軍(司令官賴歇瑙上將)和第8集團軍(司令官布拉斯科維茲上將),總指揮官為龍德施泰特上將。這兩個集群分別由第1航空隊(司令為凱塞林將軍)和第4航空隊(司令為勒爾將軍)提供支援。德軍共投入了44個師,其中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步師,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總計88.6萬人,如果算上預備隊則兵力為62個師,160萬人。
波軍
波蘭在和英法結盟後,在德國進攻的威脅下,波蘭統帥部也制定了代號為“西方計畫”的對德作戰計畫。由於在人數和裝備上大為遜色於德軍,波蘭為抵抗侵略僅能出動39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3個山地步兵旅,2個裝甲摩托化旅,近80個民防營。計有輕型坦克220輛、超輕型坦克650輛、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900餘架飛機。波蘭海軍編有16艘戰鬥艦艇和輔助船隻,總兵力為約100萬人,最高司令官為斯米格威·羅茲元帥。在戰役開始前,波蘭武裝力量的動員和展開並未完成。波軍指揮部在預定的防禦地區僅展開了24個步兵師,8個騎兵旅,1個裝甲摩托化旅,3個山地步兵旅和56個民防營。在戰爭開始初期波蘭軍隊的展開還在繼續。波軍總司令部計畫實施戰略防禦,阻止敵人,為英法聯軍的行動贏得時間並根據形勢採取進一步行動。波軍主力沿德波邊境展開,占領北部防線的是“莫得林”集團軍(2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指揮官是普謝德齊米爾斯基—克魯科維奇將軍),“維希庫夫”戰役集群(3個步兵師)和“納雷夫”戰役集群(2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在“波蘭走廊”是“波莫瑞”集團軍(5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司令官為博爾特諾夫斯基將軍),在波茲南省西部是“波茲南”集團軍(4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司令官庫特謝巴將軍),“羅茲”集團軍(4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司令官魯梅爾將軍)擔任羅茲和華沙方向的掩護。在琴斯托霍瓦、卡托維采、克拉科夫地域集結了“克拉科夫”集團軍(7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1個摩托化機械旅,1個山地步兵旅,司令官希林格將軍)。保衛南部邊界的任務由“喀爾巴阡”集團軍(2個步兵師,2個山地步兵旅,1個摩托化機械旅,司令官法布里奇將軍)擔任。“普魯士”集團軍(8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司令官多姆布-貝爾納茨基將軍)為第2梯隊,配置在凱爾采,托馬舒夫-馬佐維茨基、拉多姆地域。參戰兵力
德國方面
共投入44個師,其中包括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另外還有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總兵力達到88.7萬人。
波蘭方面
共投入7個集團軍、4個戰役集群、870輛輕型坦克和裝甲車、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900餘架飛機,共30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2個摩托化旅,總兵力約100萬人。德軍實力占絕對優勢。
蘇聯方面
白俄羅斯方面軍和烏克蘭方面軍。
戰役過程
戰鬥開始
1939年9月1日4時40分,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數量龐大但裝備陳舊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
1939年9月1日凌晨4時45分,德軍轟炸機群呼嘯著向波蘭境內飛去,目標是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樑。幾分鐘後波蘭人便第一次嘗到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來自空中的突然死亡與毀滅的滋味。邊境上萬炮齊鳴,炮彈如雨般傾瀉到波軍陣地上。約1小時後,德軍地面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面發起了全線進攻。同時,停泊在但澤港外偽裝友好訪問的德國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號戰列艦也突然向波軍基地開炮。波軍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線飛機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毀在機場,無數火炮、汽車及其它輜重來不及撤退即被摧毀,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德軍趁勢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為前導,很快從幾個主要地段突破了波軍防線。
當天上午10時,希特勒興奮地向國會宣布,帝國軍隊已攻入波蘭,德國進入戰爭狀態。他宣稱,“從現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名軍人,我又穿上這身對我來說最為神聖、最為寶貴的軍服。在最後的勝利之前,我決不脫下這身軍服,要不就以身殉國。”希特勒的演說激起了議員們一陣陣狂熱的歡呼。
9月3日上午9時,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上午11時之前,提供停戰的保證,否則英國即將向德國宣戰。據希特勒的譯員希米德回憶,當希特勒接到英國的最後通牒時,他沉默靜坐不動。而戈林則回過頭來對他說:“假使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那么上帝應該饒恕我們。”正午時,法國也向德國發出類似的最後通牒,其期限為下午5時。德國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均置之不作答。於是,英法兩國相繼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當晚,希特勒將他的辦公地點從柏林的總理府移到了“亞美尼亞”號火車專列上,乘車去前線視察,並在火車上處理東線和西線的戰事。
突破防線
德軍突破波軍防線後,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蘭腹地突進。龍德施泰特的南路集團軍群以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為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14集團軍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維茲的第8集團軍掩護下,從西面和西南面向維斯瓦河中游挺進;包克的北路集團軍群以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為主力,向東直插“波蘭走廊”,另以屈希勒爾的第3集團軍從東普魯士向南直撲華沙及華沙後方的布格河。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在這場大進軍中,德國裝甲兵創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實踐了他的裝甲兵理論,率領第19裝甲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第19裝甲軍隸屬北路集團軍群第4集團軍,轄有1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和1個步兵師。它既是第4集團軍的中路,又是集團軍的攻擊前鋒。開戰後,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蘭邊境防線,1939年9月1日晚渡過布拉希河,9月3日推進至維斯瓦河一線,完成了對“波蘭走廊”地區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合圍。有說法聲稱在圍殲波軍的作戰中,被圍的波軍顯然還不了解坦克的性能,以為坦克的裝甲不過是些用錫板做成的偽裝物,是用來嚇唬人的。於是波蘭騎兵蜂擁而上,用他們的手中的馬刀和長矛向德軍的坦克發起猛攻。德軍見狀大吃一驚,但很快就清醒過來,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機槍向波軍掃射,用履帶碾壓波軍。波蘭人想像中的戰場決鬥化成了一場實力懸殊的屠殺。然而經考證,騎兵對陣坦克只是德軍的欺騙宣傳。古德里安戰後在其回憶錄中描述道:“到1939年9月3日,我們對敵人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當前的敵軍都被包圍在希維茲以北和格勞頓茲以西的森林地區裡面。波蘭的騎兵,因為不懂得我們坦克的性能,結果遭到了極大的損失。有一個波蘭炮兵團正向維斯托拉方向行動,途中為我們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殲滅,只有兩門炮有過發射的機會。波蘭的步兵也死傷慘重。他們一部分架橋縱列在撤退中被捕獲,其餘全被殲滅。”至1939年9月4日,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3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全部被殲滅,而古德里安指揮的4個師一共只死亡150人,傷700人。第二天,希特勒來到第19裝甲軍視察,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談論這次作戰的主要經驗時說:“波蘭人的勇敢和堅強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驚的。但在這次戰役中我們的損失之所以會這樣小,完全是因為我們的坦克發揮了高度威力的緣故。”古德里安對於坦克集群的結論,給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陷入被動
德軍閃電式的進攻使波軍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這是波蘭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領教“閃擊戰”的滋味。波軍統率部原以為戰爭會像以往那樣緩慢地展開,德軍會先以輕騎兵進行前衛活動,然後以重騎兵進行衝擊,對德軍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閃擊戰”毫無準備。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就此指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們(波軍首腦)的思想落後了80年。”而波軍統帥部又對自己的軍事力量過於自信,並指望英法的援助,因此便把部隊全部部署在德波邊境,以為只要實施堅決的反擊,就可以取得勝利。這種毫無戰略縱深的部署,使波軍在德軍高速度大縱深的推進下不是被殲滅就是被分割包圍,成為留在德軍後面的孤軍,抵抗迅速土崩瓦解。英法雖然在西線陳兵百萬,卻按兵不動,宣而不戰。英國軍事史家富勒寫道:“當波蘭正被消滅之時,西線也正發生了一場令人驚奇的衝突。它很快就被稱為‘奇怪的戰爭’,而更好的名稱是‘靜坐戰’。”9月6日,波軍總司令斯密格萊.利茲元帥下令所有部隊撤至維斯瓦河以東,組成維斯瓦河——桑河防線。波蘭政府當日倉惶撤離華沙遷往盧布林。大局已基本決定。馮.伏爾曼上校對希特勒說:“剩下來的只不過是打一隻兔子,從軍事角度看,戰爭已經結束。”
重創波軍
至1939年9月7日,龍德施泰特的南路集團軍群重創波軍“羅茲”和“克拉科夫”兩集團軍,占領了波蘭工業中心羅茲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10集團軍的前鋒霍普納的第16裝甲軍於1939年9月8日進抵華沙南郊,從南面切斷了波軍“波茲南”集團軍退路。博克的北路集團軍群全殲了波軍“波莫瑞”集團軍並重創波“莫德林”集團軍,占領了“波蘭走廊”,隨後強渡維斯瓦河,奪占了從北面掩護通往華沙道路上的陣地。
1939年9月8日,北路集團軍群所屬屈希勒爾的第3集團軍和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從北和西北向華沙總方向實施突擊,1939年9月11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渡過納雷夫河,開始向華沙後方的布格河迅速推進。1939年9月14日,南路集團軍群所屬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和布拉斯科維茲的第8集團軍在維斯瓦河以西一舉合圍從波茲南和羅茲地區撤退的波軍,占領了波蘭中部地區,使華沙處於半被合圍的狀態。至1939年9月15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包圍了布列斯特,其第3裝甲師和第2摩托化師繼續向南推進,以便與南路集團軍群的右翼李斯特的第14集團軍完成最後的縱深合圍。與此同時,第14集團軍的前鋒克萊斯特的第22裝甲軍,包圍了科沃夫之後繼續北進,1939年9月16日在符活達瓦地區與北路集團軍群會師,合圍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與維斯瓦河三角地帶的波軍。1939年9月17日,德軍在完成華沙的合圍後,限令華沙當局於12小時內投降。而波蘭政府和波軍統帥部已於1939年9月16日越過邊界逃往羅馬尼亞。
戰役結果
1939年10月5日,波蘭戰役即告結束。波軍6.63萬人陣亡,13.37萬人受傷,91.1萬人被俘(其中,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軍俘虜21.7萬人),10萬人逃至鄰國,而德軍僅陣亡10600人,受傷30300人,失蹤3400餘人。
背後陰謀
早已同德國商量好收復寇松線以西波蘭所占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的蘇聯,只因與波蘭簽有互不侵犯條約而始終不便動手。波蘭政府的出逃,終於使蘇聯找到了“體面”出兵波蘭的藉口。蘇聯政府宣稱:由於波蘭政府不復存在,因此蘇波互不侵犯條約不再有效。“為了保護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少數民族的利益”,蘇聯決定進駐波蘭東部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地區。1939年9月17日凌晨,蘇聯白俄羅斯方面軍和烏克蘭方面軍分別在科瓦廖夫大將和鐵木辛哥大將的率領下,越過波蘭東部邊界向西推進。1939年9月18日,德蘇兩國軍隊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會師。希特勒希望趕緊占領華沙,命令德軍必須在1939年9月底之前拿下華沙。
1939年9月25日,德軍開始向華沙外圍的要塞、據點及重要補給中心進行炮擊。隨後,德第8集團軍開始向華沙發起攻擊。1939年9月26日,德國空軍開始轟炸華沙。1939年9月27日,華沙守軍停止抵抗。1939年9月28日,華沙守軍司令向德第8集團軍司令布拉斯科維茲上將正式簽署了投降書。1939年9月29日,莫德林要塞投降。至1939年10月2日,進行抵抗的最後一個城市格丁尼亞停止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第一個戰役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
結果點評
此戰,波軍死亡66300人,傷133700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聯紅軍俘虜21.7萬人(含投降數),10萬人逃至鄰國。德軍死亡10600人,傷30300人,失蹤3400餘人。戰爭中,德軍首次成功地實施“閃擊戰”,顯示了坦克兵團在航空兵協同下實施大縱深快速突擊的威力,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德國在實施武裝力量的動員與展開措施中,採取了先機制敵的方針。德國武裝力量對波蘭的軍事行動說明,預先組建的陸軍和空軍集團出其不意的實施密集突擊,有著顯著的作用。在戰爭過程中,坦克和空軍顯示了巨大的力量,為了突破敵軍防禦,首次使用了快速重兵集團——坦克軍、坦克師和摩托化師,與航空兵密切協同作戰。出現了以快速重兵集團在防禦縱深對敵人實施迂迴和合圍的機動條件。這樣能擴大戰役進攻縱深,提高戰役速度。
關於這場基本上沒有懸念的戰爭,後來的史學家都冠以“閃電戰”的成功範例。德國人成功的運用了這一戰法,使得空地協同第一次以強大的突擊力量的形式出現在戰場上,為後來的一系列軍事變革提供了教科書式的範例。只是,歷史上對於德國占領波蘭的過程的描述,往往傾向於德國人的成功,在這裡我們不能忽略的是,波蘭的軍隊做出了英勇的抵抗。與此同時,作為波蘭的盟友,英法靜坐在西線的“奇怪戰爭”,最終導致了後來法國的潰敗。究其根本,是因為他們的戰術思想已經遠遠的落後於德國人,士兵的頑強抵抗並不能改變上至軍隊高層下至普通軍官的思想僵化,這一點在隨後的法國戰役中也有所體現,只是德國人取得的巨大戰果震驚了世界,當時的人們已經無暇去追求其深層次的原因。或者說,大規模的潰敗掩蓋了局部的頑強抵抗。德國軍隊以先進的戰術理念迅速擊潰了歐洲所謂的“軍事強國”。人類的歷史因此被改寫。
戰爭意義
法西斯德國為侵略和占領波蘭而發動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的標誌,是大戰在西方的第一戰。德波戰爭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經過這次戰爭,原本一個獨立的波蘭成為了一塊任人宰割的蛋糕,而一直執行綏靖政策的英法等國卻並沒有由此而真正認識到自己面臨的危險,直到戰爭在歐洲全面爆發。
戰後總結
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在總結波蘭戰役時說:“1939年的戰事結局,可以歸結為兩句話:在東方,一支陳舊得無法救藥的軍隊,為一支套用新技術的小坦克部隊加上占優勢的空軍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動作遲緩的軍隊,卻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壓力。”
戰略失誤
在整個波蘭會戰期間,西線法軍83個師面對德軍23個師,其中德軍只有11個師較精良,其餘都是預備役部隊。但甘末林只是在西線作了一個援助波蘭的姿態,以搪塞世界輿論。9月7日至8日夜間,他發動了一個所謂的“薩爾攻勢”。德軍按預定方案迅速退入邊境後面的“齊格菲防線”。法軍9月12日在15英里長的戰線上向前推進了約5英里,占領了大約20個空無一人的村莊。之後,甘末林命令他們停止前進,並指示了前線部隊,一遇德軍反攻,就立即退回馬奇諾防線。當波軍總司令和參謀總部要求緊急支援時,甘末林還欺騙說法軍一半以上兵力已投入作戰。實際上薩爾攻勢中法軍只動用了15個師。許多紙面上的東西看上去使人感到很踏實、很實在,但真正落到實處便成了子虛烏有的東西。波蘭人輕信了英、法兩國的空頭支票,而不考慮向前蘇聯結盟。由於輕敵情緒的強烈干擾,它又不能設法穩住背後的前蘇聯人,將其推向德國人一邊,導致了戰爭一開始就單獨與德國交戰的困境。事實證明這一失策造成了軍事機器的迅速瓦解。從純粹的軍事角度而論,波蘭的迅速崩潰又與軍事觀念的落後和戰略方針的失誤有關。軍事觀念上,他們對機械化戰爭和德國迅速發展的機械化軍隊的改革和作戰方式,幾乎是一無所知。德軍第十九裝甲軍軍長古德里安在回憶錄中寫道:“波蘭騎兵,因為不懂得我軍坦克的性能,居然用他們的長矛和刀劍向戰車衝鋒,結果遭受了極大的損失。”長矛馬刀與裝甲坦克對抗,是愚昧和魯莽嫁接的苦果,用這種中世紀的作戰方式對付現代坦克,若發生在原始部落那兒,並不感到奇怪,但發生在生活於現代社會中的波蘭人身上,實在是一種可悲的現象,一個由無知導演製造出來的悲劇。由於波軍統帥部對敵我雙方力量懸殊缺乏清楚的認識,因而直接導致戰役指揮的重大錯誤,他們把主力沿漫長的邊境靠近部署。如前所述,在戰略態勢上,德軍已三面包圍波蘭西部地區,此時的波蘭西部就像一塊懸在德國張開的大嘴中的肉,波軍統帥部卻還夢遊一般把主力部隊往裡面送,結果讓德國輕而易舉地分割合圍,聚而殲之。
事實上我們從戰後的分析可以看到,波軍應考慮放棄西部一些有價值的地區,如西里西亞工業區,而在那累夫河、維斯托拉河流域右線重點設防,作有步驟的防禦,以此拖延時間,等待英、法在西線發動進攻,那么即使失敗也不至於敗得這樣快,這樣慘。畢竟拖延時間對波蘭總是有利的。但波蘭指揮官總是幻想能守住一切,結果反倒丟了一切,一敗塗地。這又驗證了一條軍事經驗:弱小的一方若想守住一切地區,勢必一敗塗地。同時,在波軍的部署上,我們還看到令人不可思議的一幕,他們將主力靠前配置,很顯然他們還打算一旦英、法在西線作戰成功,德軍主力西調,他們就馬上轉入攻勢,波茲南地區的主力取最短路程,直取柏林。然而結局說明了一切,這一企圖完全脫離現實,等到他們醒悟過來,想迅速東撤已不可能了,德國空軍已使波蘭不怎么發達的交通線陷於癱瘓,步行軍的速度又遠跟不上德軍機械化速度。即使波軍以戰略防禦為主,放棄西部地區,在那累夫河、維斯托拉河多點設防,其意義也只能是作爭取時間的努力,一切取決於英、法在西線作戰的結果如何。波蘭能堅持多久?其間前蘇聯會不會同德國前後夾擊?還是未定之數,誰也無法預料。一個國家若把自己的命運繫於大國身上是何等的危險!所以,波蘭為但澤而戰,不惜以亡國為代價,在策略上是否明智便成了問題。這也是歷史留給後人的啟示。
德軍點評
戰役部署上危機四伏
關於兩線作戰
應該說,德軍進攻波蘭是在兩線作戰威脅下的一次軍事行動。當時,德軍東面有波蘭40多個師,裝備870輛坦克、火炮4300、飛機1000餘架;而西面則是英法聯軍110個師,裝備坦克3000多輛、火炮2.6萬餘門、飛機3000餘架。德軍此時總兵力共106個師,裝備坦克3195輛、火炮1萬餘門、飛機2500架。相比之下,德軍處於嚴重劣勢,不具備兩線同時開戰的能力。因此,如何減輕兩線作戰負擔是保證其不敗的關鍵。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主要兵力擊敗波蘭,德軍為此所做努力是在德法邊境的齊格菲防線駐守了33個師並可以得到第2和第3航空隊共約500架飛機的支援。同時,希特勒嚴令西線德國空軍在英法空軍沒有沒有進行大規模攻擊前不得越境進攻,只能在德國本土實施防禦。
從德軍部署來看,盡在西線留下33個師的兵力顯得遠遠不夠。何況這33個師中沒有裝甲與摩托化部隊且只有11個是現役師。齊格菲防線雖說可以依託但並不很牢固,這一點上遠遠比不過法國的馬其諾防線。而且防線也缺乏足夠的縱深,對於勢力龐大的英法聯軍並不能構成很大的阻礙。500架飛機可以對守軍起到增援作用,但同英法聯軍上千架飛機相比則感覺有些寒酸。所以實際上,德軍進攻波蘭有很大的冒險性,因為兩線威脅並沒有解除。
德軍在西線的33個師直接面對的是法國駐守馬其諾防線的86個師,兩者兵力相差懸殊。何況,法國空軍可以出動對德國軍火基地-魯爾區實施大規模轟炸,如果真的發生的話,將會嚴重影響德軍作戰計畫。而且,對於法軍來說,這應該是保存己方實力而又能打擊德國的最佳方案。德軍的許多將領在9月份也最擔心這件事的發生。儘管由於法國害怕空襲會引起德國報復而最終沒有出動空軍對德國實施空襲,但德國自身以寄希望於德不動則法不動的消極思想來組織西線防禦本身有很大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法國沒有轟炸德國是膽小而缺乏眼光,對於德國來說沒有背後遭到空襲實屬僥倖。
德國在對波蘭作戰中是沒有必要擔心英法大規模進攻的,原因就是有蘇聯的暗中幫助。在蘇波戰爭爆發次日即1939年9月2日,蘇聯就宣布局部動員。而在英法對德宣戰後兩天,9月5日,伏羅希洛夫命令基輔和白俄羅斯特別軍區進入戰備狀態。這時的形勢非常明朗,波蘭已經處於與德國作戰,英法也已經捲入;此事無論是英法波德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威脅到蘇聯。這時的蘇聯是中立國,在“事不關己”時它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為“世界和平”而協助仇視自己的波蘭攻打德國。顯然,蘇聯的軍事舉動是針對英法對德宣戰的。1939年9月9日,法國第4集團軍向薩爾布呂肯地域實施有限進攻。第二天,蘇聯西部軍區部隊再次進入戰備狀態,進一步證明了這個意圖。
1939年9月17日,“蘇聯紅軍向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開始JF進軍,以便將渴望重歸蘇維埃共和國的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生命財產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並制止XTL侵略的進一步擴大。”這個行動,協助德國的用意很明顯,當然還有自身國家利益需要。
結合德蘇秘密協定,無疑蘇聯兩次將軍隊進入戰備狀態真正目的在於幫助德國牽制、消滅波蘭,並以此來威懾英法,為德國減輕西線威脅,以使德國在萬一遭到英法大規模進攻時不必顧慮波蘭而全力對付英法。這樣,蘇聯不僅能夠得到協定中劃歸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且也能利用英法同德國大戰之際四處擴張並最終坐收漁利。
兵力部署
根據現有資料,德軍進攻波蘭兵力部署如下:
南方集團軍群:88.6萬人,中路第10集團軍、北翼第8集團軍、南翼第14集團軍,共有33個師。
北方集團軍群:63萬人,第4集團軍,第3集團軍;共有21個師,其中11個師部署在東普魯士。
上述兩個集群的裝甲部隊都在波蘭西部邊境的西普魯士展開。
德軍的部署應該不予肯定,儘管在實際作戰中並沒有起到一些不利作用。
德軍進攻波蘭的主攻部隊是裝甲兵,而保證戰役順利進行的關鍵是儘量避免裝甲部隊前進受阻。而縱貫波蘭中西部的維斯瓦河正是這樣一個天然的障礙物。倘若波軍依託這個巨大的“防坦克溝”進行防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消反坦克武器不足的弱點,對德軍裝甲部隊迅速推進有不利影響。
另外,德軍在東普魯士僅部署11個師也是一個較大失誤。這11個師中沒有裝甲部隊,突擊能力弱、抗突擊能力也不行;而且,東普魯士被波蘭領土三面包圍,缺乏支援;如果兵力不足,容易被對方殲滅。波軍如果集中兵力即便不依靠裝甲部隊,對付這11個師還是勝算很大。如果這部部隊被殲,德國北方集團軍群也會實力大損,最終可能對戰局產生無可估量的影響。
還有,德軍在制定作戰計畫中沒有採取大規模合圍部署,而基本屬於追擊方案,從而未能在開戰之初利用突襲條件大量殲滅波蘭軍隊,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整個作戰有了32天的拖延。
進攻中的一些問題
閃擊戰的成功背後
在這場戰爭中,德軍使用大批裝甲部隊、摩托化部隊等快速兵團突破波軍防線,迅速插入波軍後方並將其包圍殲滅。應該說,德軍以較小代價取得勝利主要原因是閃擊戰術運用得當。經過認真分析之後,德軍作戰中依舊有些問題。
首先,雖然德國是第一個組建了裝甲師的國家,但是除了裝甲部隊軍官外的大部分高級軍官,包括最高統帥部的官員們都對裝甲兵運用屬於外行。他們都普遍認為,現代戰爭儘管有了新兵種的出現,但基本仍然同一戰一樣,仍是以步兵作戰為主,裝甲兵只是支援步兵的一個兵種,只能從屬於步兵。這一點從德軍只成立了裝甲師和將裝甲師隸屬於步兵軍而沒有單獨成立裝甲軍可以看出,這對發揮裝甲兵的威力和加速戰役進程相當不利。更何況德軍此時裝備的坦克多為輕型坦克,甚至有相當數量訓練用的I型坦克,裝甲和火力都很薄弱,這在某種程度上又大大增加了德軍在這次戰役中的危險程度。整個戰役中德軍損失坦克217輛,而波蘭宣布德軍損失坦克和裝甲車900餘輛,損失數量較大與此有些關係。
其次,德軍中許多中下級軍官是比較稱職的,能夠身先士卒,鼓舞士氣,但這同時也造成軍官傷亡率相當高,使得一些戰鬥因為缺乏指揮部隊亂成一團。由於這場戰役是德軍第一次實戰,士兵們也缺乏經驗,缺少現代戰爭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概念。部隊在行進中相互混雜、戰場上怯戰、誤傷時有發生。德軍的混亂給波蘭造成多次反擊機會。
比如1939年9月9日,波軍“波茲南”集團軍強渡布祖魯河,向其東南方向的德軍第8集團軍側翼實施反突擊,德軍在援軍12個師的支援下擊退波軍反擊併合圍該集團軍。
不過僥倖的是,波軍的情形更為混亂。如果在初戰失利後仿效德軍將殘存裝甲部隊集中使用並配合其他部隊在夜間對德軍混亂部隊反擊,很有可能對德軍構成較嚴重威脅。
所以說,對於德軍在對波蘭作戰運用閃擊戰的成功,公正評價是一半靠自身努力,另一半則是己方缺點未被波軍利用和對方自身失誤所贈。
關於華沙戰役
華沙是波蘭的首都,西鄰維斯瓦河,在政治、經濟、軍事意義上十分重要。對於德軍來說,迅速攻克華沙可以對波軍士氣以及抵抗意志予以沉重打擊,有利於戰役的速戰速決。
戰爭僅僅爆發一周后,1939年9月8日,德軍第4裝甲師先頭部隊已經抵達華沙城下。按照常理,此時華沙波蘭守軍倉促應戰,缺乏準備,並且已經有東撤跡象。正常來說,上策是放任波軍撤出華沙城再行圍殲,但德軍確是並未突襲該城反倒是繞道將其包圍後又向東推進,使得波軍拚死反抗,而德軍直到1939年9月28日方才攻克該城。這其中固然有波軍英勇抵抗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希特勒的干預,而這一點許多人可能忽略。
1939年9月9日,即德軍抵達華沙城下的第二天,希特勒發出第三號命令,要求進攻波蘭的陸空部隊做好調往西線的準備。原來這一天,西線的法國第4集團軍向德軍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而希特勒非常擔心這是對方大規模進攻的前奏。為了防止兩線作戰,做為德國來說,需要保存實力,尤其是需要保存裝甲部隊和空軍等快速兵團的實力,以便一旦形勢緊迫時可以迅速西調。不過,在未明確法軍意圖前,德軍是不應該調往西線的,只能處於一種待命狀態。同時,對於德軍來說,也需要為部隊西調後仍能有實力依靠剩餘部隊打敗波軍做好準備,這就需要其在調動之前抓緊時間,儘可能多的包圍和殲滅波軍,以減輕日後東線戰場上波軍對峙的壓力。如果放任波軍華沙守軍向東撤離將使德軍難以保證在西調前追上並殲滅這支12萬人的部隊,況且法軍9日的行動明顯是針對8日德軍夜抵華沙一事。德軍採取對華沙的圍而不克策略應該說相當高明,一方面有利於穩住法軍,另一方面又可以爭取時間殲滅更多的波軍有生力量。
正是出於這一初衷,德軍才將準備東撤的波軍又堵回了華沙,並放棄了迅速攻克華沙的勝利,轉而向東以求殲滅更多波軍及其新建兵團,為最終勝利奠定基礎。果然幾天后,1939年9月12日,根據英法最高層的指示,法軍的進攻行動停止。1939年9月13日,德軍兵臨布列斯特要塞。這次德軍一反前次在華沙的圍而不克而是集中兵力經過4天攻堅,力克該城,隨後形成了將波軍在布格河以西部隊全部合圍。
在攻克要塞過程中,為了防止法軍再次發起進攻和因華沙波軍的牽制導致進攻要塞兵力的不足,德軍於1939年9月15日請求蘇聯出兵。這個請求正中史達林同志的下懷,2天后即1939年9月17日,蘇聯白俄羅斯方面軍(下轄第3、4、10、11集團軍以及騎兵機械化集群和第23獨立步兵軍)與烏克蘭方面軍(下轄第5、6、12集團軍)分別在科瓦廖夫和鐵木辛哥指揮下開進波蘭東部。這個行動,立刻將布列斯特以東30餘萬波軍牽制並吸引過去,使得德軍也迅速攻克了該要塞。
當然,德軍請求蘇聯出兵的另一個原因也同華沙之戰有關。由於華沙波軍的牽制,使德軍難以攻克布列斯特。而且從這一戰鬥中德軍也敏銳的洞察到進攻波蘭東部的困難:波蘭東部此時波軍尚有30餘萬人,而且波蘭東部南北距離比波蘭西部長得多,繼續向東推進勢必大大拉長戰線,而德軍總兵力不足,不僅難以迅速殲滅波軍殘部,而且因距離西線越來越遠又會造成無法及時大量的部隊西調。顯然,請蘇聯出兵相助為上策。
當9月25日波蘭東部戰鬥結束後,雙方議定了一條分界線,而德軍也隨即向華沙發起總攻並很快攻陷該城。這充分說明德軍將華沙波軍留在戰役後期解決並不是真正處於兵力不足或者波軍實力較強大,而是為了更多殲滅波軍有生力量和便於西調。正是因此獲得的10多天時間裡,使得德軍殲滅了華沙以東布格河以西波軍主力,取得了對波軍的巨大優勢。這樣即便西線有事主力部隊西調,剩餘的軍隊也能從容應對殘存波軍,基本解除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否則,德軍可能無法殲滅波軍主力,也不能防止法軍一旦大規模進攻後被波法兩軍夾擊的嚴重後果了。
政治影響
反抗與占領政策
按照《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內容,德國將擁有18萬8,000平方千米、2,020萬人的占領區。於是在波蘭戰役尚未結束時,德國就先於9月8日和13日設定了占領波蘭的軍區,分別阿爾弗雷德·馮·沃拉德-博克爾貝格指揮的“波森”軍區(Posen,後來該區成為德國入侵蘇聯的主力部隊—中央集團軍群的總司令部)和由瓦爾特·海茨指揮的“西普魯士”軍區(Westpreußen),分別占領了大波蘭和波美拉尼亞兩區,之後將兩者劃入本國領土,共面積達9萬平方千米,人口約有1000萬,較1914年的德意志帝國東部邊界長250千米。後來希特勒將任命阿瑟·格雷澤和但澤的納粹黨州領袖艾柏特·福斯特兩位納粹黨行政人員管理波森與西普魯士軍區,而剩餘的波蘭領土則由新成立的波蘭總督府管轄,由漢斯·法蘭克負責。1939年10月3日,希特勒再設立了“羅茲”和“克拉考”軍區,並分別由倫德斯特和利斯特將軍指揮。占領期間,納粹政府對併入德國領土的地區施以“德國化”政策,判斷居民是否具有德意志血統,或無則依照種族而施加不同待遇,波蘭人不是遭到驅逐就是被派放至德裔人家庭作勞動力,並剝奪了他們接受教育的權利,使其成為單純的勞動民眾,而單純因為他們是波蘭人就被德軍殺害的事件時有所聞,德軍部份將領,如布拉斯科維茨曾向希特勒抱怨黨衛隊的行徑,希特勒後來因此對他產生了惡感。驅逐出德國境內的波蘭人和猶太人被送至波總督府中,爾後德國設立大量的集中營將他們有系統地屠殺。蘇聯方面,其吞併的波蘭領土被瓜分至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40年蘇聯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後)中,並施行“俄羅斯化”政策,將大量波蘭知識份子、軍官、地主等社會精英予以屠殺(最為著名者即是“卡廷森林屠殺案”),並把大量平民送至古拉格勞改營。根據波蘭民族紀念研究所的資料,在1939年至1941年蘇聯占領期間共有150,000波蘭人死亡、320,000名波蘭公民遭到驅逐。戰爭全期,共有全國六分之一(600萬人)的波蘭人死於德國或蘇聯的占領政策下,為二戰各國傷亡人數比例中最高者(見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統計)。
波蘭官方在戰事結束後從未正式宣布投降,其殘存軍隊逃往西方盟國繼續對德作戰,也有大量的士兵脫下軍服躲到森林或是民眾之中,波蘭本土因而逐漸誕生一支地下反抗軍,並在二戰期間于波蘭本土上進行過多次的游擊戰,波蘭境內的抵抗運動也是二次大戰各個被納粹所占領的國家中最大規模者,也是僅次於蘇聯(120萬)和南斯拉夫(80萬)境內游擊隊人數的第三大地下抗德武裝部隊(51萬)。1939年9月30日,波蘭推舉出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將軍作為流亡政府的領導人,並於各地戰場加入盟軍對軸心國作戰,如1940年的法國戰役、不列顛戰役、西部沙漠戰場、1943年的義大利戰場、1944年的大君主作戰和1945年柏林戰役等,本土上亦多次爆發大規模武裝抵抗行動,如1943年的華沙猶太區起義、1944年的華沙起義,希特勒為報復後者的行動而下令德軍摧毀華沙,華沙因而被夷為平地,成為二次大戰受創最為嚴重的一個城市。除了提供可用兵力外,波蘭人也在情報領域方面也對盟軍有相當的貢獻,其中以協助竊聽無線電和戰前破譯了恩尼格瑪密碼機最為出名。
與蘇聯關係的變化
法國戰役結束後不久,由於預見蘇德戰爭不久將爆發,波蘭同與德國瓜分其領土的蘇聯外交關係發生了變化,由於盟軍欲組成一個統一的反德戰線,英國向波蘭流亡政府施壓,加上國內外極其對雷茲和貝可勒爾同時與德國和蘇聯為敵的“兩個敵人”政策不滿,西科爾斯基被迫與蘇聯修好,並要於後者領土內建立一支波蘭軍隊。波蘭內部還曾在看法上存有分岐而一度分裂,在納粹德國於1941年6月22日入侵蘇聯後,西科爾斯基宣布支持蘇聯,兩國暫時恢復了外交關係。然而到了1942年,蘇波兩國關係再度惡化,並分為兩派:親西方的安德斯與西科爾斯基將軍派和反對派。
1943年,德國於卡廷發現了遭蘇聯屠殺的波蘭軍官屍體,波蘭流亡政府要求進行調查,蘇聯藉口波蘭“與德國同流”而宣布斷交,並繼續培養蘇聯境內的波蘭部隊,人數逐漸壯大至十萬多人,稱“波蘭人民軍”。到了1944年,波蘭地下反抗軍—波蘭家鄉軍進行史稱“華沙起義”的抗德作戰,但距離極近的蘇聯軍隊被德軍的抵抗所阻擋,波蘭地下反抗軍也沒事先和蘇軍聯繫並拒決蘇軍的援助,同時槍殺於共產黨成員。而後蘇軍占領華沙時,再將其他反蘇或是意識形態敵對的波蘭人逮捕,扶持其共產黨政權,於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之後再度分裂為主張和蘇聯與波蘭民族解放委員談判與其反對者。戰後,波蘭長期由共產黨“波蘭統一工人黨”執政,並以“寇松線”作為蘇波邊界,流亡於西方的波蘭政府則要一直到蘇東劇變後才重回故土。
衍生的大眾文化
以下為故事背景設定於波蘭戰役爆發期間之作品,並非全數列出:
《利伯維爾》(WolneMiasto,1958年電影)
《逃犯》(Lotna,1959年電影)
《鷹》(Orzeł,1959年電影)
《……無論您在何處,總統先生》(……Gdziekolwiek jestes Panie Prezydencie,1978年電影)
《波蘭道路》(Polskiedrogi,1976年電視劇)
《四位坦克兵和一條狗》(Czterej pancerni i pies,1966年電視劇)
《華沙青年的生日》(Urodziny młodego warszawiaka,1980年電影)
《威尼斯》(Wenecja,2010年電影)
《鐵皮鼓》(1959年小說,君特·格拉斯著)
波蘭政府流亡
波蘭政府先是在在1939年9月17日逃往羅馬尼亞,1939年9月30日瓦迪斯拉夫·西科爾斯基在巴黎成立了一個波蘭流亡政府,1940年夏天德國入侵法國後,波蘭流亡政府逃到了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