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凱旋號戰略飛彈核潛艇是法國最先進的新型戰略飛彈核潛艇,它採用的某些技術不同於美國和英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作為潛艇主要組成部分的動力裝置更有其獨到之處。凱旋號核潛艇的動力裝置由主動力裝置和輔助動力裝置組成,它們位於潛艇第四艙和第五艙內。“凱旋”號潛艇的控制系統包括主控制台和各種數據的數-模變換器。在這些系統中,大量採用了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氣動工藝。其數據主要有軸線電壓控制感測器所獲得的數據、機械的狀態參數、設備的工作時間和動力裝置各部件的噪音頻率特性數據等。噪音的頻譜特性以圖表的方式反映出來,以便對其進行評估。
技術參數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是法國最新一級的戰略飛彈核潛艇,首艦1997年才進入現役。
排水量: 14335噸(水下)
全長:138 米
全寬:12.5米
吃水:12.5米
噪音量:110分貝
最大潛深:500米
編制:110人
主機:1座K-15型一體壓水堆,功率150兆瓦。
水下最大航速:25節。
武備:潛射彈道飛彈:16枚M45彈道飛彈,每枚攜6個彈頭,彈頭威力為15萬噸,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飛魚飛彈和海鱔魚雷。
飛彈射程:M45彈道飛彈>6000千米。
聲納系統:DMUX 80, DUXX 5, DSUV 62 拖曳基陣。
技術特點
該級艇是法國部署戰略核武器的唯一支柱,自稱在40年內先進有效,具有如下技術特點:
(1)攻擊力強。該級艇裝備遠射程、高精度、威力大的彈道飛彈,具有6個分導式多彈頭,可同時攻擊多目標,打擊範圍及攻擊能力比“威嚴”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增大一倍以上。換裝M-5飛彈後可攻擊世界任何地方。
(2)隱身性好。該級艇採用了許多先進的降噪措施,包括採用K15一體化壓水堆裝置,在中低速工況航行時不用主循環泵,採用浮筏減振,電力推進,不用減速齒輪,採用氣幕降噪,泵噴射推進器,艇體外形光順,減少流水孔,裝設消聲瓦。據稱比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輻射噪聲還低許多,也低于海洋環境噪聲。採用新型合金鋼做艇殼材料,採用消磁、減小紅外特性等措施,提高了隱蔽性和生命力。
(3)裝備高性能噪聲低反應堆。
(4)自動化程度高。
(5)安全可靠性好。
研製背景
該型號的產生是法國一向把優先發展獨立的核威懾力量作為國防建設的基本方針。法國前總統密特朗在 1991年說:“我們在2000年的方針仍將以戰略核威懾為中心,這就必須保留我們的戰略威懾力量。”在1963--1990年間,法國政府用於研製和購買戰略核武器的費用達3125.6億法郎, 占全軍武器裝備總費用的29.2%,而用於發展潛基戰略核兵力的費用達527億法郎,占戰略 核武器總投資的48.8%。 法國是唯一的先發展戰略飛彈核潛艇後發展攻擊型核潛艇的國家,自60年代開始至 1985年,共建造了6艘彈道飛彈核潛艇。由於服役期很長,從1991年12月開始退役。目前,只有4艘在役。 為了保證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後續力量,替換陸續退役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於80年代初 期開始發展第三代“凱旋”(Le Triomphant)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研製計畫
(1)計畫概況 法國彈道飛彈核潛艇的發展和前蘇聯一樣,發展一型飛彈配備一型潛艇。法國“不屈”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裝備M4飛彈,其射程只有5300km。為了裝備射程為 11000km的M5飛彈,法國政府於1981年7月
決定建造“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當時決定建造6艘,後逐漸削減至建造4艘,從1986年開始訂購,至2008年完成艇的 建造計畫。飛彈的發展採取分步實施的方法。由於M5飛彈趕不上艇的建造進度,前兩艘艇 先裝備M45飛彈,至2010年前後再換裝M5飛彈,M5飛彈也可能分成幾型發展。 (2)研製時間表 法國政府宣布發展新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計畫 1981年7月 訂購“凱旋”級首艇 1986年6月 “凱旋”號開工建造 1989年6月 “凱旋”號服役 1997年3月 第2艘艇服役 1999年12月 預計第4艘艇服役 2008年7月 (3)研製單位 該級艇由法國海軍造船技術局(DCN)負責研製,瑟堡海軍造船廠(Cherbourg Naval dockyard)建造。 (4)研製經費 “凱旋”級核潛艇的發展計畫,共建造4艘艇,總計畫投資為798億法郎。每艇單艇造 價13.39億美元。 3.使命任務 法國海軍的戰略核力量全部部署在核潛艇上,制訂“凱旋”級核潛艇的發展計畫時,其主要戰略目標是針對前蘇聯。根據其飛彈射程和核潛艇性能分析,如裝備M5飛彈將具有攻擊世界任何地方的能力,而且新一級核潛艇建造4艘,即能夠保證平時總有一艘艇在海上巡邏。 4.服役狀況 目前該級1、2號艇分別於1997年3月和1999年12月服役;3號艇在建,計畫2004年4月服役;計畫建造1艘,預定2008年7月服役。
性能裝備
1.基本性能 排水量,水面/水下(t) 12640/14335 主尺度,長×寬×吃水(m) 138×12.5×12.5 軸功率MW(hp) 30.50(41500) 航速,水面/水下(kn) 20/25 續航力(n mile) 1000000 下潛深度(m) 500 艇員編制(名) 111(軍官15名) 動力裝置 1台K15一體化壓水堆裝置,2台蒸汽輪機,電力推進,單軸,泵噴射推進器。 飛彈發射筒 16具。 彈道飛彈 M45/TN71彈道飛彈(第1、2艘艇),M5/TN75彈道 飛彈 (第3、4艘艇)。 魚雷發射管 4具533mm。 魚雷 L5-3型魚雷。 反艦飛彈 SM39“飛魚”反艦飛彈。 自衛武器裝載量 18枚。 聲吶 DMUX80主/被動首部和舷側陣多功能聲吶;DUUX-5 被動低頻偵察和測距聲吶;DSUV61被動甚低頻拖曳線列陣聲吶。 導航 SGN-3型全球慣性導航,天文導航,衛星導航。 雷達 DRUA33“卡里普索”I波段導航雷達。 通信 綜合通信系統,極低頻通信,甚低頻拖曳浮
標天線, 衛星通信。 指揮和控制 SAD彈道飛彈控制系統,SAT戰術武器數據系統, DLA-4A魚雷和反艦飛彈火控系統。 電子支援措施 ARURl3/DR-3000U偵察措施。
2.總體布置與結構 該級艇艇體為細長水滴型,長寬比為11,外形具有光順的流線形表面。艇中部飛彈發 射筒段為平行中體。指揮台圍殼居中靠近首部,圍殼前部置有圍殼舵。艇尾水平舵端部設定 了固定板,使其操縱面布置形式呈H狀,以提高效率,降低噪聲。艇殼材料採用HLES-100高強度鋼,艇的下潛深度可達500m。 法國“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該級艇採用單殼艇結構,耐壓殼內布置有魚雷艙、指揮艙、飛彈艙、反應堆艙、主機艙、尾艙等6個艙室。首艙設5層甲板室。尾部採用泵噴射推進器,導管內外還敷有消聲材料,降低噪聲,提高推進效率。
3.動力裝置 該級艇採用一台K15一體化自然循環壓水堆裝置。該型堆是套用於法國“戴高樂” (Charles de Gaulle)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反應堆,其設計思想與“寶石”(Rubis)級攻擊型核潛艇用CAS-48一體化自然循環壓水堆相同。艇在中低速航行時可不用主循環泵,去掉一個噪聲源。由於自然循環能力高達49%,因此增強了反應堆和一迴路系統的固有安全可靠性。 K15反應堆熱功率150MW,可提供軸功率30.50MW(41500hp)。採用2台蒸汽輪機,單軸,一台電動機,採用電力推進,省去了減速齒輪箱,採用泵噴射推進器,這樣可降低噪聲。同時採取了其他許多降噪措施,如二迴路設備採用浮筏減振機座,對管內液體、氣體流動及電纜連線採取降噪措施等。
武器系統
該級艇設定16具彈道飛彈發射筒,設計裝備M-5飛彈,採用TN75核彈頭。該型飛彈為三級固體燃料飛彈,射程11000km,圓機率偏差300m。每枚飛彈可攜帶6個威力為150kt TNT當量的分導式熱核彈頭。 M-5飛彈從1988年起開始研製,1993年起加大經費投入,預計2010年左右可以裝備“凱旋”級第3、4艘潛艇。目前,第1、2艘艇先裝備M-4飛彈的改進型M-45飛彈,以後再改裝M-5飛彈。M-45/TN71飛彈也是三級固體燃料飛彈,射程7000km,每枚飛彈可攜帶6個威力為150kt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 該級艇首部設定4具533mm魚雷發射管,可攜帶L5-3型兩用主/被動聲
自導魚雷,在35kn航速時,可航行14km,攻擊航速可達53kn,潛深555m;SM39“飛魚”反艦飛彈,慣性制導,主動雷達末制導,射程50km。魚雷和反艦飛彈可混合裝載18枚。
該級艇裝備了法國自行研製的SGN-3型全球慣性導航系統,裝有高性能的慣性中心,可提供精確的潛艇位置,以提高發射M45飛彈的命中精度。艇上還裝有天文導航、衛星導航等設備。該級艇裝備了DRUA-33型I波段“卡里普索”水面導航和搜尋雷達。 該級艇裝備了DMUX-80型多功能主/被動首部和舷側陣聲吶,DUUX-5型被動低頻測距和偵察聲吶,DSUV-61型被動甚低頻拖曳線列陣聲吶,探測距離可達50--100n mile。 艇上配有綜合通信系統,包括衛星通信、甚低頻通信及浮標天線,極低頻通信設備等。還裝有ARUR13/DR-3000U型電子戰偵察措施。 該級艇裝有SAD戰略數據系統,用於控制16枚彈道飛彈的數據傳輸處理和作戰指令發布等作戰控制功能。採用SAT戰術數據系統和DLA-4A武器控制系統,用作控制“飛魚”反艦飛彈和魚雷武器的火控系統。
分析述評
1.技術特點
該級艇是法國部署戰略核武器的唯一支柱,自稱在40年內先進有效,具有如下技術特點: (1)攻擊力強 該級艇裝備遠射程、高精度、威力大的彈道飛彈,具有6個分導式多彈頭,可同時攻擊多目標,打擊範圍及攻擊能力比“威嚴”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增大一倍以上。換裝M-5飛彈後可攻擊世界任何地方。 (2)隱身性好 該級艇採用了許多先進的降噪措施,包括採用K15一體化壓水堆裝置,在中低速工況航行時不用主循環泵,採用浮筏減振,電力推進,不用減速齒輪,採用氣幕降噪,泵噴射推進器,艇體外形光順,減少流水孔,裝設消聲瓦。據稱比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輻射噪聲還低許多,也低于海洋環境噪聲。採用新型合金鋼做艇殼材料,使下潛深度達500血,採用消磁、減小紅外特性等措施,提高了隱蔽性和生命力。 (3)裝備高性能反應堆 該級艇採用K15一體化自然循環壓水堆裝置;是法國“夏爾·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用反應堆,也是法國“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採用的CAS48一體化壓水堆的放大型。該型堆功率大、體積小、重量輕,堆芯壽命長達25年,艇在整個服役期內可以不換料,噪聲低,可靠性好。 (4)自動化程度高 該級艇的排水量比“不屈”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大60.7%,但艇員卻由130人減至111人,減少14.6%。艇員的排水量負荷達到129.1噸從。由於廣泛採用了先進的計算機系統,所以提高了艇的自動控制水平。 (5)安全可靠性好 一體化壓水堆裝置,自然循環能力高,可避免發生反應堆失水事故。艇的排水量增大,有足夠的空間裝備新型電力推進設備、應急柴電動力裝置、通氣管和逃生筒,以及許多新型電子設備,保證艇的安全航行,提高艇的安全可靠性。
2.技術改進 該級艇裝備M-45型彈道飛彈的艇將於2010年改裝M-51型彈道飛彈。
3.發展前景 如果“凱旋”級核潛艇研製計畫進展順利將於2008年建成4艘核潛艇。
動力裝置
1、主動力裝置:
主動力裝置包括:核反應堆、體積補償器、蒸汽發生器、防護裝置、兩台蒸汽渦輪機、主凝汽櫃、兩台給螺旋槳電動機供電的發電機和兩台給艦載系統供電的發電機、循環泵、螺旋槳電動機、驅動螺旋槳的單軸推進裝置、指揮和控制設備。功率為150兆瓦的K-15水-水型核反應堆是該潛艇主動力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與“夏爾•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的反應截同型,與美國和英國核潛艇上的反應堆則有很大不同。
第一個不同點是,法國原子科學家從60年代末就開始把低濃度的鈾作為燃料用在反應堆中。“凱旋”號反應堆中使用的鈾的濃度只有7%-20%,而當時美國和英國的核潛艇上使用的反應堆中,鈾的濃度高達95%。把低濃度鈾作為燃料用在反應堆中有許多優點,但也有許多不足。濃度為20%的燃料,其體積比高濃度燃料大2-2.5倍,這就使得核反應堆的體積增大。在同樣條件下,使用法國反應堆時其活性區換料周期比美國“俄亥俄”號飛彈核潛艇上的反應堆短一半。但是,據法國專家稱,以應堆活性區換料周期較短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可與電子設備和武器
(大概每五年一次)改進周期同步,而且核燃料更換的費用在某種程度上講並不太高。
與美國和英國的第二個不同點是,法國把核反應堆與蒸汽發生器組合成一個綜合裝置。法國工程師運用了內含冷熱劑-壓水的核反應堆的構想,把主能源輸出(換熱)機組或者蒸汽發生器直接引入核反應堆體。這項卓越的成果使法國工藝超前於美國。美國使用的是內含冷熱劑-蒸餾水的核反應堆,在一次迴路內強迫冷熱劑循環。而在K-15的應堆中一次迴路冷熱劑溫度達250度,並在133千克/平方厘米的壓力下循環。這比安裝在美國“俄亥俄”號核潛艇上的反應堆一次迴路冷熱劑的參數要低一些。把核反應堆和蒸汽發生器組合成一個裝置,其內部沒有主動力裝置一次迴路,也就是說只有管路和主循環泵,這樣能使反應截結構緊湊。K-15反應堆的高度和直徑只有10米和4米。必須指出,組合式反應堆裝置的外表面鍍有生物防護層。據法國專家說,在反應堆正常工作狀態下,就是達到最大功率,反應截周圍的輻射與自然輻射也相差無幾。
K-15反應堆不僅噪音小,能夠自動控制,而且性能可靠。法國海軍專家聲稱,該反應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比民用反應堆還要高。蒸汽發生器用於蒸汽渦輪機的工作。發生器包括外面的換熱器、主蒸汽管路、工質(水)和其它設備。為了防止艇員和電子設備受到核輻射,整個裝置(反應堆和蒸汽發生器)處於生物防護狀態下。蒸汽渦輪裝置把蒸汽熱能轉換成機械能。該裝置包括主渦輪、主凝汽櫃、蒸汽閥、主凝汽櫃的循環泵蒸汽管道等。發電機產生的電能用於保障艦上所有電力系統的工作。第一台功率最大的發電機專門給螺旋槳的電動機供電,它產生的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後供給螺旋槳電動機,電動機產生的扭矩通過傳動軸傳遞給螺旋槳。“凱旋”號潛艇上的螺旋槳電動機功率為30.5兆瓦。“凱旋”號潛艇的推進裝置為單軸,配置在潛艇中心線上。其專用的螺旋槳上有防止空泡現象的導流管。該導流管可以清除螺旋槳頂邊形成的、能夠產生很大噪音並能造成金屬破裂的空泡。這種“軸流式泵”的結構和技術指標是嚴格保密的,因為它是決定潛艇噪音的主要因素。七個槳葉是經過密加工製作的,是一種特殊形狀的槳。第二台發電機用於保障艦上其它所有電氣系統的工作。
輔助裝置
凱旋號潛艇的輔助動力裝置包括2台8PA4V200SM型8缸柴油機、柴油發電機、蓄電池組、螺旋槳電動機、螺旋槳、水下柴油機工作設備、控制系統。它保障潛艇在主動力裝置發生故障或者核反應堆停止使用的情況下航行,以及在潛艇遇到緊急情況時駛離基地。柴油機長2.3米、寬1.5米、高1.8米,重5.5噸;功率700千瓦,
額定轉速1300轉/分。在研製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抗衝撞和抗震性,以及潛艇在海上航行的各種氣候條件和航海特點。為了提高低速時的機動性能,艇上還安裝了艇艏側推器。
為了使其噪音不超過海上的自然聲音(在0級海況下),“凱旋”號核潛艇在研製時考慮了一系列工藝問題,例如在流體力學上如何使船體線型達到最佳,如何消除外部設備特別是活動設備所產生的噪音,如何控制和消除循環泵、減壓器、電動機等機械設備工作時產生的噪音等。在“凱旋”號上大量使用了滑動軸承取代滾動軸承;艦上所有會產生噪音的機械裝置都通過吸音和減震墊片固定到艦體上;發動機和循環泵、所有管路和電纜都用由彈性元件製成的減震襯套包住。採用上述方法可以使“凱旋”號戰略飛彈核潛艇的噪音降至“可怖”號的1/3。曾經有人這樣比哈,“如果把‘可怖’號認為是一輛載重汽車的話,那么‘凱旋’號就是一輛豪華的大轎車,它航行的聲音能與海浪的聲音融合在一起”。可以說在降低噪音方面,“凱旋”號能夠與美國的“俄亥俄”號戰略飛彈核潛艇相媲美。
兩艇相撞
英法軍方證實兩國核潛艇大西洋水下相撞,在2009年2月早些時候,一艘英軍的“先鋒”號戰略飛彈核潛艇與來自法國的“凱旋”號戰略飛彈核潛艇在大西洋中部發生“碰撞”,給雙方潛艇都造成了“大面積”損傷,但沒有人員在本次事故中受傷。據悉,這兩條“在水下撞車”的核潛艇上都攜帶有核飛彈等武器。英國海軍強調,雖然兩條核潛艇在水下發生碰撞,但沒有對艇上的核反應堆或者飛彈造成任何損傷。不過,有關方面拒絕透露,這兩個龐然大物是如何在茫茫大西洋下“親密接觸”的其他細節。法國防部也透露,發生事故的核潛艇當時正在開展“例行巡邏”。由於雙方速度都很慢,因此本次碰撞造成的損失“不特別嚴重”。話雖如此,但事故發生後,英軍“先鋒”號飛彈核潛艇被拖回位於蘇格蘭的基地維修,可見其受傷之重。目擊者稱,在潛艇表面存在“遭受撞擊和刮傷後產生的明顯痕跡”。法軍潛艇的“聲納罩部分”嚴重受損,但仍利用自身動力返回本土基地接受修理。今年2月6日,法國國防部曾發表聲明稱,該國海軍一艘核潛艇“近日”撞上“不明水下物體”。
根據以往慣例,英軍不會對本國的核潛艇的部署狀況進行評論,但英國媒體的“爆料”讓國防部無法隱瞞,只能承認了上述事故,但英國同樣拒絕透露本次撞擊事故發生的確切時間和地點。分析人士指出,來自兩個盟友國家的戰略飛彈核潛艇水下相撞是“非常罕見”和“嚴重”的事故。這表明兩艘潛艇事發前不清楚對方的確切位置。法國媒體披露,本次事故發生前,“凱旋”號完成了一項為期70天的任務後,正在返航途中。2007年,英軍的“不懈”
號正在北冰洋與美國海軍舉行聯合演習,結果因艇上的空氣淨化系統發生爆炸而被迫提前返航,那次事故導致兩名水手死亡。
根據北約規定,其成員國應該互相通報本國海軍戰艦的“大致方位”。與此同時,戰略飛彈核潛艇作為一國的最重要威懾力量,其活動範圍與具體方位屬於絕密。即便是普通潛艇,也不會貿然打開雷達系統或者向其他艦艇暴露自己的位置。同時,潛艇會以較低速度行駛,並關閉主動聲納系統,以減少自身發出的噪音,這可能是雙方發生碰撞的原因之一。
兩艘核潛艇都處於海洋中同一位置的幾率是幾百萬分之一,它們利用聲納系統發射聲波來定位。即便是來自“同一陣營”的英法兩國核潛艇尚有可能發生水下碰撞事故,未來其他國家的核潛艇之間上演“水下接吻”的可能性不能小看。一旦這些裝備有核武器的龐然大物發生泄露,後果不堪構想。幾年前,美軍的“舊金山”號攻擊核潛艇因“海圖過舊”而在關島附近撞上了海底“山嶺”,造成艇首嚴重毀壞和官兵傷亡,所幸反應堆無恙。去年,一艘俄羅斯核潛艇在試航途中發生嚴重事故,結果造成40多名官兵喪生。所有這些,都為其他潛艇大國確保核潛艇的安全敲響了警鐘。資料顯示,英軍的“先鋒”號核潛艇於1993年開始服役,艇上共有140名官兵,可攜帶射程超過一萬公里的16枚“三叉戟”戰略飛彈(最多配備48枚核彈頭)。根據英軍作戰條例規定,至少有一艘戰略飛彈核潛艇處於“隨時能開火”的大洋巡航狀態。目前,英軍共裝備有四艘戰略飛彈核潛艇。2007年,英國會撥款300億美元打造新的戰略核潛艇。
法軍的“凱旋”號核潛艇載有111名官兵和16枚戰略飛彈。這種飛彈每枚都配有六個核彈頭,並且射程高達1萬公里。法國海軍同樣擁有四艘戰略飛彈核潛艇。上述發生事故的核潛艇用了三天時間,才從事發地點返回法國本土基地。這一細節除了說明法國潛艇受重傷外,同樣暗示撞擊地點可能位於遠離大陸的海域。本次事故發生後,一些反核武團體表示,各國的核潛艇部隊是環境的巨大威脅,一旦這些帶有核武器的“水下幽靈”發生猛烈碰撞,可能對自然環境產生災難性後果。他們甚至呼籲英軍停止派戰略核潛艇出海。此外,英國的核動力攻擊潛艇此前也曾發生嚴重事故,這也是英國國會撥款升級核潛艇部隊的重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