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泉州灣為福建省泉州市的一個海灣,北起惠安縣,南至石獅市,是泉州市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為晉江的入海口。隨著泉州行政中心往東海區域遷移,泉州今後將重點開發泉州灣,陸續建設泉州灣跨海大橋及泉州灣環城高速等。
地理特徵
泉州灣,在泉州古港北部、泉州市東部,是三灣中最重要的一灣。位於北緯24°37,—24°53,東經118°37,—119°00,北納洛陽江,西迎晉江,為晉江、洛陽江匯合入海的半封閉海灣。東瀕台灣海峽。北起惠安縣的崇武半島,南至晉江石獅市祥芝角,海岸線140公里。泉州灣內海系泥沙質岸,入海處屬侵蝕性山地花崗岩岸,有輝長岩,外寬內窄,寬42公里,水域面積500餘平方公里。港最深處有30米,平均水深4.37米。氣候
水溫平均26.9℃,透明度平均0.71米。潮差6.4—7.7米,半日潮,往複流,東西流向偏多。
交通
蚶江互通至秀塗互通段採用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度41米;其餘路段採用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度33.5米。全線共設蚶江、秀塗、張坂、塔埔四處互通式立交,項目總投資64.36億元,計畫建設工期4年。
航運
主航道在馬頭山與小墜島之間,水深13米。灣內大部分水域水深不足5米,只能停泊小型漁船。
島嶼港口
灣內有大墜島、小墜島、烏嶼、白山嶼、七星礁等大小島礁30多個。
古泉州灣的四大支港為法石港、後渚港、洛陽港、蚶江港,此外還有崇武、秀塗、石湖、蚶江等港口。最著名的是後渚港,習稱泉州港,又稱刺桐港。
歷史
1974年6月,在後渚港出土一艘宋代海船。
1976年又在東海法石發現古船殘骸,1982年5月試掘時,發現在輝綠岩風化岩上有海泥沉積而成的4—4.5米灰泥層,說明在南宋以前,泉州灣比現在水深很多。後因晉江、洛陽江注入灣內泥沙沉積,地殼上升,以及泉州旺沿岸的圍墾,使江床不斷抬高,江道不斷變淺。
南宋時,海潮、海船還可到達豐州九日山下的金雞橋。據九日山司馬伋祈風摩崖石刻所記,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農曆二十四(退潮期),祈風后還可待潮返舟而回泉州郡城。
宋時,泉州市舶司設在郡城南水仙門內(今水門巷),附近有一條巷叫舶司庫巷,水仙門就在江邊,且海船能夠靠岸驗關和卸貨。
在宋、元時期,灣內的後渚等港為當時重要對外貿易口岸。世界許多國家的商人、僧俗旅居此地,鄭和下西洋亦由此起航。
明、清之後,由於沿岸山林破壞,晉江、洛陽江大量泥沙入灣,逐漸淤淺,原來較深的後渚灣也漸成沙灘,僅大潮時潮水可上溯南安全雞一石礱附近,現在只能達相距4公里的潘山附近。
景點
蚶江港附近的石湖港,南邊的金釵山上,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有六勝塔,是海港的重要航標。
資源經濟
漁業資源有帶魚、大黃魚、藍圓鰺和蝦蟹等。
灘涂廣闊,有利圍墾與養殖。養殖品種有牡礪、蟶、蛤、蚶等。
跨海大橋
一、項目名稱:泉州灣跨海大橋(泉州市環城高速公路三期)
二、項目建設內容:項目起於晉江南塘村(與環城高速公路二期順接),從石獅蚶江跨越泉州灣,經惠安秀塗、張坂,終於惠安塔埔(與環城高速公路一期相接),路線長約28.73公里,其中跨海大橋長約12.92公里,連線線長約15.81公里,全線共設互通三處:蚶江互通、秀塗互通、張坂互通,設計行車速度100公里/小時,大橋寬41米,雙向八車道,路基寬33.5米,雙向六車道。
三、項目建設理由:該項目是海西交通規劃中泉州市環城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該項目有利於加快推進海灣型城市的開發建設;有利於泉州台商投資區的開發建設,促進新興產業園區的發展;有利於加快泉州灣港口的開發建設,儘快打造一個對台直航和中國東南沿海區域性重要港口,加快港口經濟發展;有利於該市沿海片區各要素資源的集聚,加快泉州旅遊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項目總投資:根據項目的技術標準、建設規模及主要工程數量進行投資估算,本項目總投資為55.86億元。
五、投資回報方式:歡迎企業、社會自然人投資建設,資本金以外的投資可向銀行貸款。該項目通過收取過路過橋費作為投資回報。收費年限按國家政策審批執行。
古船陳列館
泉州灣古船陳列館位於開元寺內,主要陳列1974年從泉州灣後渚港發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隨出土物。該沉船殘長24.20米、殘寬9.15米。
觀眾在一樓可以從不同角度觀看和了解中國古代尖底海船的典型特點:兩頭高翹,底部削尖,龍骨粗大,船體扁闊,線型十分流暢;從二樓憑欄俯視,則可見多層船殼板、13個水密隔艙等奇妙的船舶結構。
二樓海船出土物陳列廳里陳列了香料藥物、木貨牌簽、銅鐵錢、陶瓷器、銅鐵器、竹葉麻編織物、文化用品、裝飾品、皮革製品、果核(殼)、貝殼、動物骨骼等。
上下廊道旁還陳列著在泉州水域發現的宋元以來的船屬用具:石碇、木碇、鐵錨等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