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
文化遺產名稱:泉州打城戲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泉州市
遺產級別: 省
主要劇目
泉州打城戲走上舞台,漸漸地形成自己一套具有獨特風格的傳統劇目,大致可分為:神話、神怪劇、歷史故事和武俠劇三類。建國以來,創作一批新的劇目,如《鄭成功》、《龍宮借寶》、《岳雲》、《寶蓮燈》、《潞安州》等,頗受觀眾歡迎,也使該劇種更臻成熟。
歷史源流
“打城”儀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懺、做功德超度亡靈圓滿的最後一天舉行的,叫“打桌頭城”。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靈時,桌上扎一個紙城,寓意亡靈囚於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靈出城,最後破城門而入,救出亡靈。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頭巾代表亡靈,一男子(由道士妝扮)代表道士對著說唱。 後來,發展為“打地上城”。演員由原來的一男一女,發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劇目,一般在廣場上表演簡單的雜技,如弄鈸、過刀山、跳桌子、弄包子等沒有故事內容的小節目。再後為適應法事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節目,從宗教儀式圈子裡跳出來,開始在民間喪儀、盂蘭盆會和水陸大醮上演出。
泉州打城戲戲班的真正形成和發展為舞台戲劇,是1905年。泉州開元寺和尚超塵、圓明為招攬法事,合資購置行頭道具,以演戲的道士為基本演員,又吸收“香花和尚”(吃葷)參加, 聘請泉州木偶戲藝人傳授整套《目連戲》,組成一個半職業性質的戲班,叫“大開元班”。吸收木偶戲的曲調作為演出的音樂,並由廣場搬上舞台。不久,戲班主圓明與超塵,各自分開組班。超塵仍舊主持“大開元班”,圓明另行組織“小開元班”。 1920年,晉江縣小興元村的做法事兼演戲的道士,組織了一個“小興元班”。“小興元”活躍在晉江、石獅、東石、英林一帶,班主為道士,故俗稱“道士戲”;而“小開元”則流行於泉州、惠安、南安及晉江等地,因其班主是和尚,所以叫做“和尚戲”。建國後統稱為打城戲。 打城戲走上舞台,漸漸地形成自己一套具有獨特風格的傳統劇目,以連台本戲為主, 大致可分為:神話、神怪劇、歷史故事和武俠劇三類,如《目連救母》、《西遊記》和《 楚漢》、《三國》、《說岳》等。
藝術特點
泉州打城戲生長於泉州本土,藝術上受福建泉州民間藝術的哺育,其表演藝術,提線木偶對它的影響尤深。打城戲早期的音樂、唱白以及科步,帶有濃厚的木偶戲表演風格。 其表演動作多側重於跳躍跌打和武打雜技,有時也表演一些少林拳技。其武打的高超技藝,與傳統的南少林拳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為南少林拳術在泉州的活文物,在閩南地區民間戲曲中獨樹一幟。後期武戲受京劇的影響,較多採用京戲的武技表演;文戲則吸收了梨園戲和高甲戲的某些科步動作來豐富自己。該劇種的生、旦、淨上下場都要念場詩。韻白較多,唱白髮音較重,但比高甲戲輕柔,接近口語。此外,它還有其他劇種所沒有的“開大籠”,裡面裝關表演各種類型舞蹈節目的衣套,可隨演隨用,別有一番生動情趣。 泉州打城戲的音樂曲調,是在道教法事中的法樂、道情調樂曲、打擊樂和佛曲的基礎上,大量吸收木偶戲音樂曲調混合而成的,後來雖然也加進一些南音和民歌,但仍以傀儡調為主。既有地方特色,又有自己風格,是泉州曲藝文化的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