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1951年11月,其前身為泉州大眾劇社。
1993年編演的歷史劇《大河謠》參加全國地方戲曲交流演出,獲得文華大獎及曹禺戲劇文學獎。
劇團曾幾次晉京獻演傳統劇目及現代戲,尤以《連升三級》及丑角小戲,引起轟動。郭沫若、田漢、老舍、鄧拓等為之題詩撰文,盛讚高甲戲丑角表演達到“登峰造極”,譽稱《連升三級》為“南海明珠”。
成立於1951年11月,其前身為泉州大眾劇社。
1993年編演的歷史劇《大河謠》參加全國地方戲曲交流演出,獲得文華大獎及曹禺戲劇文學獎。
陳娟娟,女, 國家一級演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福建省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83年由福建省藝術學校畢業後分配到泉州市高甲戲劇...
個人簡介 評審意見 所獲榮譽南安市高甲戲劇團,組建於1952年10月,系南安市的高甲戲專業劇團。幾十年來,足跡遍及閩南的城市、沿海和山村,是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縣級專業劇團。劇團曾獲...
輝煌歷史 未來展望 近期榮譽1934年生,福建晉江人。福建泉州市高甲戲劇團副團長。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省戲劇家協會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德化縣高甲戲劇團成立於一九五六年,劇團機構為政府公立,文革期間曾經改為文宣工作隊,後恢復劇團編制。 一九九五年,該團因政府機構改革,改制為民間職業劇團抽...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 [1] ,最初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歷史沿革 分布區域 傳統劇目 表演藝術 戲曲音樂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最初源於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是閩南...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近年來,戲曲演出市場陷於疲軟,地方劇團普遍不景氣,出現了生存與發展的危機。壽寧縣北路戲劇團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該劇團半年來沒有演過一場戲,這個古老的珍稀...
簡介 措施 走出文化產業的新路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台灣、金門及東南亞各國華僑、華人聚居地。音樂曲牌屬南音系統。
簡介 代表作及影響 泉州戲團簡介泉州歌劇團將更名為泉州歌舞劇團,新團址選址位於市區泉山路,未來將與附近的泉州木偶劇團、錦繡莊藝術園、清源山風景名勝區、泉州博物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等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