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河間市地處廣闊的華北平原中部。古代曾為河間國,漢代封河間王,是為諸侯,後又設府,地處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後,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傳道路的寬度為“十八弓”。成為南北通衢大路,俗稱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風味的各種飲食文化均在這裡有所發展,尤其是清末時期,宮內太監,多出於河間一帶,清朝末落,宮中烹飪高手御膳房太監回到家鄉,流於民間,靠手藝吃飯。因此有話流傳說:“要吃飯,河間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自從最後兩隻龍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條、死了一條以後,就只有屠龍術流傳下來了,而驢則在千百年間,繁衍生息,讓人吃也吃不完。堪稱第一人間至味。驢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學士宋祁路過洛陽,在友人處盤桓數日,詩酒唱和之餘,大食驢肉,最後竟吃紅了眼,竟將代步的驢也殺來食之。據有河間獨特風味的“大火燒夾驢肉”。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傳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來到河間,一書生“殺驢煮秫”招待李世民,他吃後連說: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從河間路過,錯過住處在民間吃飯,主人只好把剩餅拿來夾上驢肉放在大鍋里煲熱,乾隆吃後連連稱讚美味可口。經過數代流傳才形成這樣一種形狀(還有一種是圓形的)和風味。河間有句俗語叫:“常趕集還怕看不見賣大火燒的”,這也就是說大火燒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對這種食品的喜愛。
河間是火燒驢肉的故鄉,河間火燒驢肉發源於河間市米各莊鎮田行石村。從那個並不為人熟知的村落,走出了很多知名的火燒驢肉老店,其中有高瑪納、瀛香閣、薄利、恩賜、孫喜樂、天賜、蛤蟆吞蜜、老孫頭、神糧等在河間乃至全國都頗有名氣的火燒驢肉老字號品牌。這些品牌的創始人,在三十年前,卻大多數都是在集市上賣火燒驢肉的小商販。而米各莊及其周邊的配件市場的繁榮為他們的經濟活動提供了經濟條件,很多趕集賣配件的人都是在集市上吃火燒驢肉。從這時開始,火燒驢肉開始逐步成為河間名吃。
但是,那時的火燒驢肉製作技術只掌握在孫家自己人手裡,老師傅思想保守,火燒驢肉製作技術並不外傳。但隨著火燒驢肉市場不斷擴大,它成為人們致富發家的一種生財之道,很多人都想學火燒驢肉製作。而年輕師傅也接受了一些親朋好友的請求傳授給他們火燒驢肉製作技術,於是,火燒驢肉得到了迅速傳播。目前,正宗的火燒驢肉技術已經傳到了第五代傳人,其技術在老一輩人的基礎之上根據現代人的口味不斷創新,成為大眾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新中國成立後,因保護耕畜,驢不能隨便殺了,只好摻上豬肉。又獨創出用驢油與澱粉加上各種藥材熬製成的燜子,文革時期,又因割資本主義尾巴。河間這一獨特的飲食文化,就全部停了下來。
改革開放以後,各村鎮尤其是河間米各莊一帶的經濟比較開放。火燒驢肉就又活躍了起來,新一代的麵點師,集老一代的經驗把“大火燒夾驢肉”這一傳統食品發揚光大,很快的推向了長江以北各地,並且深得各地美食家的好評。
特色
在驢肉的各種吃法中,數驢肉火燒最為常見,而在驢肉火燒中,數河間的驢肉火燒為上品。河間府在古代就是水草豐美之地,出產的驢肉也格外鮮美。河北附近正宗驢肉火燒店的驢肉都來自於河間,加上店老闆祖傳的烹製手藝,煮出來的驢肉色澤紅潤、鮮嫩可口。
做法
1.火燒是死面火燒,揉好面後,拉成長條,塗上油,再合上兩折,放到平底鍋里烙,溫度不能太高。等火燒基本熟透後,把它放到平底鍋下的爐灶中,爐灶是特製的,邊上可以放得住火燒。這樣,火燒接觸更高的溫度,卻不接觸明火。出現一層酥脆的外皮即可。2.把剛烙好的火燒取出來,放入肉片,還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驢肉里。再加入香燜,香燜是用烹製驢肉的湯加驢油和澱粉,調製而成,和驢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卻濃了好多。驢肉火燒好不好吃,關鍵在香燜而不在肉。
3.劃開火燒的一邊,把肉、香燜塞到火燒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