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地處我國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區,其地貌特徵為黃河改道後歷史遺留下來的背河窪地、槽形窪地和廣闊的黃河灘涂,水源來自汛期的地表徑流、引黃退水和地下水,是我國中原人口稠密地區難得的一塊天然濕地。區內生態環境多樣,物種豐富,動植物區系成分複雜,是南北方動植物類群交匯處及通道,也是鳥類南北遷徙的主要途徑和華北水禽越冬的北界。目前已發現鳥類有13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鳥類有白鸛、白頭鶴、白鶴、大鴇、天鵝、灰鶴等39種,列入中日、中澳候鳥保護協定的候鳥有80餘種,每年在此路過、停留、棲息、越冬和繁殖的候鳥達數萬隻,這在我國內陸平原人口稠密地區實屬罕見,因此,更顯示出保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相關詞條
-
河南豫北黃河故道鳥類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南豫北黃河故道鳥類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8年,當時為省級天鵝自然保護區,面積為3030公頃。 河南豫北黃河故道鳥類濕...
情況簡介 相關通知 展開策略 相關連線 參考資料 -
豫北黃河故道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豫北黃河故道鳥類濕地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新鄉市東部,衛輝市和延津縣接壤的黃河故道以及封丘縣境內的黃河灘涂和背河窪地,長70公里,平均寬度3.5公里,...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保護目標 管理措施 生態價值 -
河南豫北黃河故道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豫北黃河故道鳥類濕地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新鄉市東部,衛輝市和延津縣接壤的黃河故道以及封丘縣境內的黃河灘涂和背河窪地。面積22780公頃,1988年經...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保護目標 管理措施 生態價值 -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
河南豫北黃河故道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新鄉市的東部,東經114°07'-114°29',北緯34°54'-38°24'...
概況 生物資源 管理 -
豫北黃河故道鳥類保護區
豫北黃河故道鳥類保護區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衛輝市境內。由豫北黃河故道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管理。成立於1988年,1996年晉升為豫北黃河故...
簡介 濕地狀況 生物資源 保護工作 -
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蹟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
基本情況 發展沿革 作用 意義 類型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推進生態文明、構建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是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
法律規定 華北地區 東北地區 華東地區 華中地區 -
全國環保系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
(1999-2030年) 自然保護區建設是保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於其主要保護對象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極高的科學、...
全國環保系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 環保部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現狀 -
豫北
豫北是指河南省內黃河以北的地區,包括安陽、新鄉、焦作、濮陽、鶴壁、濟源六市。豫北西依太行山與山西省的長治、晉城交界,北隔漳河與河北邯鄲毗鄰,南面和東面臨...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自然資源 交通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