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鮻科

沙鮻科

沙鮻,俗稱沙腸仔,體呈圓柱形而延長,略側扁。錐形頭,被小圓鱗,近沿海底棲性魚種,在砂泥底質之沿岸或內灣水域均可發現。由於肉質鮮白甜美,成為夜市常見的海鮮料理。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科名:沙鮻科

沙鮻科
沙鮻科
科名:Sillaginidae
科俗名:Sillagos Smelt-whitinges 
中文別名:鱚科 

簡介

沙鮻多半是屬於在淺海沙岸活動的小型魚,它們不甚起眼、與沙灘顏色相近的外觀,正好形成極佳的保護,而且個個身懷「鑽沙」的絕技,一受到驚嚇,就會迅速潛入沙中躲藏,「沙腸仔」的俗稱十分傳神。
沙鮻只出現在印度-西太平洋區域,體長一般為15~20公分,短小精悍的身體呈細長圓柱形,錐形的頭部有一張小口,具兩個背鰭,臀鰭和第二背鰭相對,腹鰭在胸位。它們是台灣西部沙岸、海灣,或河口灘釣最常釣獲的魚種,由於肉質鮮白甜美,成為夜市常見的海鮮料理。多鱗鮻在本科魚類中分布最廣,從日本韓國到澳洲北部及南非、紅海的沙質沿岸均可見其蹤跡,而在台灣,它也是數量最豐的一種沙鮻科魚類。

鑽沙高手

沙鮻錐形的頭部和鈍尖的吻部,配合堅實有力的身體,讓它們在遇到危險時,能快速施展「沙遁」的本領,亦即潛入沙中,躲避掠食者和漁網的捕撈。漁民在沙地上用曳網拖過時,腳底會感覺到沙鮻在沙地里逃竄,所以稱它們為「鑽沙者」(Sandborers)或「沙腸仔」。

沙地上的掠食者

屬於底棲性魚類的沙鮻,以埋藏在沙泥中的小型多毛類(如沙蠶)、蝦蟹、端腳類、小魚或絲狀為食,所以頭部和吻部腹面的感覺器官特別敏銳。而且,它的鰾和石首魚一樣,具有相當複雜的形狀構造。它們的鰾位於腹椎下方,較靠近地面,因此躲藏於沙地中的獵物所發出的任何聲音或振動,它都能偵測得到,就好比魚的另一雙內耳,有助於搜尋食物。

受歡迎的灘釣魚種

美食
美食
沙鮻的體長雖不很大,但因數量多,味美價昂,所以是頗受歡迎的灘釣魚種,在印度-西太平洋沿岸也常被漁民利用拖網、底刺網或地曳網所捕獲,是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韓國的重要食用魚類,每年可產兩萬公噸以上。在澳洲,沙鮻是主要的游釣魚種;在台灣則常見於西岸的魚市場中。
印度、日本和台灣曾試圖以人工繁養殖,但目前仍以野外捕獲為主。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

形態特徵

體呈圓柱形而延長,略側扁。錐形頭,被小圓鱗;口小,上下頜及鋤骨有帶狀細齒;主鰓蓋骨小,被有一短棘;體被小櫛鱗,且鱗片極易脫落;側線完整一條,略依背部彎曲;背鰭單一,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深刻,硬棘IX—XII,軟條16—26;臀鰭弱棘I—II,軟條15—27,與背鰭之軟條部分相對;尾鰭截平或淺凹。全世界約3屬31種左右(Nelson,2006)。

棲所生態

近沿海底棲性魚種,在砂泥底質之沿岸或內灣水域均可發現。極易受驚嚇,且會潛入砂泥地中躲藏。雜食性,以攝食多毛類、端腳類、長尾類、糠蝦類等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