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沙穗種中文名:沙穗
種拉丁名:Eremostachys moluccelloides Bunge
種別名 :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沙穗屬
屬拉丁名:Eremostachys
國內分布:產新疆;生於礫質砂質戈壁乾旱地,海拔約430米。
國外分布:分布自歐洲巴爾幹半島經西亞至印度、蘇聯的西伯利亞西部及蒙古。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海 拔:400
命名來源:【Ledeb.Fl.Alt、 2: 415. 1830】
中國植物志:65(2):416
英文植物志:17:141
系中文名:沙穗系
系拉丁名:Set.Moluccelliformes
組中文名:沙穗組
組拉丁名:Sect.Moluccelloides
亞族中文名:野芝麻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 Lamiinae
族中文名:野芝麻族
族拉丁名:Lami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根為蕪菁塊根狀,根頸處有綿毛狀具節白長柔毛,其上常宿存有葉鞘。莖粗壯,單一或分枝,被曲折具腺具節綿狀長柔毛,毛在節上密集,節間上疏生。基出葉橢圓形,長5—7厘米,寬3—3.5厘米,先端鈍,基部近圓形,邊緣具銳鋸齒,上面疏生短而扁平的柔毛,下面密被具節綿狀長柔毛,側脈4—5對,與中肋在葉兩面呈白色,在上面平坦,下面明顯隆起,葉柄長3.5—4厘米,半圓柱形,腹面具槽,背面圓形,密被綿狀長柔毛,近莖部分多少扁平;莖生葉橢圓形,較小,長約4.5厘米,寬約2.5厘米,邊緣具圓鋸齒,葉柄長約2厘米,各部毛被同基出葉;花序上的苞葉無柄,菱形或橢圓形,長2—4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向上漸變小,全緣或僅上端具鋸齒,側脈均自葉基生出,1—3對,兩面均疏生具節長柔毛。輪傘花序4(6)花,有時於枝條最上部僅2花,密集而組成長穗狀花序,小苞片線形,長8—10毫米,有纖細具節長柔毛;花梗無。花萼漏斗狀,長約2.3厘米,果時可長達9.5厘米,萼筒外面具溝,脈明顯隆起,有具節長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萼檐在果時極為擴大,外伸輻射狀,近革質,具網脈,外面疏生長柔毛,內面疏被短柔毛,齒圓形或扁三角形,長2—2.5毫米,先端具長1毫米的刺芒,果時則多少連線。花冠筒細長,等大,長達2.1厘米,外面無毛,內面在冠筒中部稍上方花絲基部附屬物下有柔毛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狹長,長1.5厘米,寬0.5厘米,鐮刀狀,外面被疏柔毛,內面在邊緣上具髯毛,黃色,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深橙黃色,先端微凹,長3毫米,寬10毫米,側裂片卵形,長約2毫米,寬約3毫米。雄蕊4,前對較長,均延伸於上唇片之下,花絲絲狀,扁平,具蛛絲狀毛,後對花絲基部有縱長的流蘇狀附屬物,前對花絲基部附屬物為毛鱗狀,且與毛環連線,花葯長圓形,二室,極叉開。花盤平頂。花柱先端近等2淺裂。小堅果黑色,頂端密被柔毛狀鬚毛。花期6—7月,果期7月。
產地分布:產新疆;生於礫質砂質戈壁乾旱地,海拔約430米。分布自歐洲巴爾幹半島經西亞至印度、蘇聯的西伯利亞西部及蒙古。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本種提示:新疆產的標本與《蘇聯植物志》所描寫本種相比較僅花萼較小。而《蘇聯植物志》所描寫本種“花冠短於萼或與其相等”,花冠實系指花冠筒而言。
參考文獻:
EremostaehysmoluccelloidesBungeinLedeb.Fl.Alt、2:415.1830;Benth.inDG.Prodr12:549.1848;Ledeb.Fl.Ross.3:441.1849;M.Pop.inNouv.M6m.Soc.Natur.Moscou19:134.1940;Knorr.inFlURSS21:55.1954——EremostachysmacrophyllaMontbr.etAuch.inAnn.Sci.Nat.IIBot.6:54.1836;Benth.Labiat.Gen.etSp.638.1836;etinDG.Prodr.12:549.1848。